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15091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单元测试
考试总分:6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20分)
2.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生活中沟通思想、传递友善的工具。

B.“实践十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在轨道运行和回收,将极大提高我国微重力科学及空间生命科学研究。

C.从2016年起,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政治》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D.在湖北省小学生经典诵读大赛中,来自孝感市实验小学的两名选手分别获得冠亚军。

3.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扫帚不到,垃圾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②但创卫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连续全面的抓实
③“创卫”的关键还在源头治理
④有关部门应在摸清污染源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精准减排、有效发力
⑤近年来,为了治理环境卫生,我市各部门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

A.①⑤④②③
B.⑤②①③④
C.⑤①②③④
D.⑤②③①④
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木兰诗》作者是郭茂倩,选自《乐府诗集》,《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

B.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

“当”是介词。

“时候”是副词。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

D.中国古代称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三、解答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6.(5分) 名著阅读
(1)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不属于他这一时期诗歌特点的一项是
()
A.诗句由原先的长短错落、不求整齐划一变得比较整齐。

B.诗情由原先的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变得比较深沉。

C.诗意由原先的凝重、深厚变得比较警策,充满哲思。

D.写法由原先的尽情呼告、肆意的排叙变得口语化、散文化。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眼如丹风,眉似卧蚕。

滴溜溜两耳垂珠,明皎皎双睛点漆。

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

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

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

上应星魁,感乾坤之秀气;下临凡世,聚山岳之降灵。

志气轩昂,胸襟秀丽。

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

①这段话选自施耐庵的《水浒传》,文段中所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选项中,与以上所写人物相关的一个情节是()
A.风雪山神庙
B.拳打镇关西
C.三打祝家庄
D.沂岭杀四虎
四、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7.(5分) 诗词句积累填空。

(1)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雨雪霏霏。

(2)何当金络脑,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

(4)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诗句的意思和你积累的课外知识正确选填花名。

(只填序号)A.桃花 B.梨花 C.葵花 D.梅花 E.荷花 F.杏花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__________开。

②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___________村。

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_______________别样红。

④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_______________向日倾。

⑤竹外_______________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_______________扑鼻香。

五、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5分)
①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②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

4“”
(4)第③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雷
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

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

”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

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

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

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

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六、综合读写(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11.(5分) 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校园文化节”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一诺同学因为身体不适向高老师请假,下面是她写的请假条,请你按要求修改。

七、写作(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12. (5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十字路口”是指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后来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

生活中我们常常徘徊在一个又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方向与选择,混乱与规则,从众与坚守……每个十字路口,都有故事,都有思考,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请你以“站在十字路口”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中华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底蕴,精彩浪漫、雅俗共赏,既传承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又记录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内容,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对每个华夏儿女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请以“________节带给我的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记录下你的所见、所思、所感。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知识链接】中华传统节日:除夕(农历大年三十)\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清明节(阳历四月五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等。

八、名著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13. (5分)名著阅读。

我们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走了四个小时,一路没有见着一个人影。

那里根本没有路,只有小溪的溪床,两边岩壁高耸,溪水就在中间湍急地流过,在岩壁上面就是险峻的黄土山。

要结果掉一个过分好奇的洋鬼子,这是个好去处。

使我惴惴不安的一个因素,是那个骡夫对我的牛皮鞋子多次表示羡慕。

“到啦!”他突然转过头来大声说。

这里,岩壁终于消失,一个狭小的山谷展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一片绿油油的麦苗。

“我们到啦!”
……
一个年轻的农民,头上包着一条白毛巾,腰间插着一支左轮手枪,从村里走出来,惊愕的望着我,问我是谁,到那里去干什么?“我是个美国记者,”我说。

“我要见这里的贫民会主席。

”他面无表情地看着我,回答说:“Hai p'a!”
……
“我就是你要见的人,”他说。

“我就是主席。

请进来喝口热茶吧。


上面文字出自________(国籍)作家________的《红星照耀中国》片段。

这部纪实作品为了当时出版的方便,还曾经易名为《________》,选文中的“年轻的农民”的名字叫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20分)
1.
【答案】
D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粗制滥造:指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

用于形容“作业”,不恰当。

B项,黯然失色:本指心情不好,脸色难看。

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可用于形
容“脸色”,不可直接用于“他”之后。

C项,摧枯拉朽: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

“劲敌”并非腐朽势力,使用不恰当。

D项,正襟危坐:意思是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

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符合语境,使用恰当。

故选D。

2.
【答案】
B
【考点】
病句辨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B项,成分残缺。

3.
【答案】
B
【考点】
句子排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4.
【答案】
D
【考点】
词性
文化常识
文学常识
木兰诗(《乐府诗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木兰诗》作者是郭茂倩”错误,《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B项,“‘时候’是副词”错误,“时候”是名词。

C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5.
【答案】
qín;táo;xié;tán;pǔ;shú。

【考点】
常见易错字
易误读常见字
【解析】
【解答】
“钢琴”的“琴”应读作“qín”;“陶醉”的“陶”应读作“táo”;“皮鞋”的“鞋”应读作“xié”;“谈话”的“谈”应读作“tán”;“谱写”的“谱”应读作“pǔ”;“纯熟”的“熟”应读作“shú”。

三、解答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6.
【答案】
D
(2)①宋江
C
【考点】
文学常识
《水浒传》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D


四、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7.
【答案】
(1)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2)快走踏清秋
(3)随风潜入夜
(4)虫声新透绿窗纱
(5)①B,②F,③E,④C,⑤A,⑥D
【考点】
文学常识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注意“依”的正确书写。

(2)注意“踏”的正确书写。

(3)注意“潜”的正确书写。

(4)注意“透”的正确书写。

(5)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注意不要有错别字。

五、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5分)
8.
【答案】
C
(2)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
(3)①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②世人都称孟尝君能够招贤纳士,贤士因为这个缘故归附他。

(4)我认为“士”是战国时期的一个特殊阶层,他们都有一技之长,但能力却有强弱之分。

如孟尝君门下的鸡鸣狗盗之徒,有的只是小本事;像唐雎这样的士是忠君爱国,有勇有谋的英雄,有大本事。

【考点】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文言文比较阅读
文言文阅读开放问题
文言翻译
文言断句
文言虚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A项,以:介词,用/连词,因为。

B项,而:承接连词/转折连词。

C项,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D项,其:强调语气,一定/代词,它的。

故选C。

(2)句意是: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

“先生坐”与“寡人谕”句意结构完整,各种断句。

据此断句为: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

(3)①布衣:平民。

亦:也。

免冠徒跣:摘下帽子,光着脚。

徒:裸露。

跣:赤脚。

以:把。

抢:碰、撞。

②称:称颂,赞扬。

士:士人,指品德好、有学识或有技艺的人。

归:投奔,投靠。

(4)“士”是战国时期的一个特殊阶层,他们都有一技之长,但能力却有强弱之分。

“士”作为介于统治阶级和平民阶级之间的特殊阶层,他们不属于工农,笼统地说,他们是中国早期的知识分子,他们将平民与统治者连接在一起,通过自荐和游说,使国君采纳自己的施政方略,从而步入政途。

可以这么说,战国的历史是由这些士描绘和推动的,如果没有了这些人,战国就不再是战国了。

名士:商鞅(商鞅变法)、苏秦张仪(捭阖纵横)、荆轲(荆轲刺秦王)、唐雎(唐雎不辱使命)、吕不韦(一字千金)。

9.
【答案】
(1)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逻辑顺序。

(2)原因:由于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地球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大火山同时喷发造成恐龙灭绝。

依据:“撞击说”和“火山说”。

(3)不能删去。

这两个词表示推测,在没有确凿的事实进行科学的说明之前,只能用“可能……也许”,突出说明语言的严谨。

(4)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恐龙的灭绝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

【考点】
说明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说明文)
理解说明文中词语含义或作用
说明对象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由第一段中重点句子“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分析,说明对象是“恐龙灭绝的原因”。

本文第①段,说明科学家们对恐龙灭绝的原因争论不休。

第②③④段,介绍恐龙灭绝的两种学说“撞击兑”和“火山说”。

第⑤段,说明研究恐龙灭绝原因的巨大意义。

所以是逻辑顺序。

(2)找出关键语句,由“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概括回答即可。

依据:“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3)在语境中体会加下画线词语的准确性,重视具有修饰性功能的词语表义的准确性。

“可能、也许”通常表示猜测,结合第②段“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

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语境分析即可。

(4)“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由关键词“例如”分析,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10.
【答案】
(1)②去年秋天,母亲在医院病房的窗口望着“我”在雨中离开,③这个周末,母亲跟“我”来到路口,站着看“我”远去
(2)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趴在窗口望着“我”背影的情形比作守巢的老鸟看小鸟的情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痴恋与不舍,表达了“我”内心的感动和内疚。

示例二:通过“趴”“望”“眼巴巴地看着”等动作或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痴恋与不舍,表达了“我”内心的感动和内疚。

(3)示例一:这是一位关注儿女、爱意深沉的母亲,她依恋与儿女在一起的时光,连儿女离去的背影也不想错过,还要多看一眼。

示例二:这是一位通情达理、含蓄深沉的母亲,她虽然因儿女成家立业,缺少陪伴而孤单失落,但并不提出特别要求,只是在儿女离别时默默关注他们的背影,努力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

(4)这些泪水中蕴含着“我”复杂多样的思想感情,既有知晓母亲的殷切凝视之后,为母亲的孤独失落而心酸难过的心情,也有感受到爱的目光在身后追随,为母爱的细致深沉而感怀激动的心情。

(5)示例:每个父母都爱着自己的孩子,但孩子的羽翼渐渐丰满,总有一天会离他们而去,尽管十分不舍,却还是将孩子放飞。

如今我几乎天天都不在家,一回到家,妈妈总会做上一桌子好菜等着我,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抽出时间来陪伴父母,在家中也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父母分忧。

【考点】
细节描写方法及作用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记叙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修辞手法及作用
鉴赏文学形象
记叙文阅读开放问题
梳理故事情节
散文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本文以倒叙的方式,叙述了有关母亲送“我”离去的三件事,表达了母亲对“我”的不舍与关爱。

第一部分(第1—3段),写这个周末,母亲跟“我”来到路口,站着看“我”远去;第二部分(第6—8段),回忆那年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让“我”明白了母亲对“我”的万般不舍;第三部分(第10—15段),回忆去年秋天,母亲在医院病房的窗口望着“我”在雨中离
开,“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母爱的深重。

本文是以倒叙的方式写作,一定要注意事件之间的时间顺序,不能填错。

(2)解答本题可以从比喻修辞、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角度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

如这句话将母亲比作“守在巢里的老鸟”,将“我”比作“远去”的“小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趴在窗框前遥望着“我”远去的身影时的情态,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痴恋与不舍的同时还表现
了“我”的感动以及对母亲的内疚。

(3)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文中的三件事,都写了母亲对孩子离去的不舍,表现出这是一位关注儿女、爱意深沉的母亲。

母亲虽然对孩子的离去很是不舍,但她并没有向孩子提出留下或是同居的要求,可以看出她是一位通情达理、含蓄深沉,懂得替孩子着想的母亲。

据此整理出答案。

(4)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作答。

文章第③段“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

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写出了母亲的孤独失落,所以“我”为母亲的孤独失落而心酸难过。

文末“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

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已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写出了母亲对“我”的不舍,“我”为母亲深沉的爱而感动落泪。

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5)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围绕“母爱”“回报父母”“多与父母沟通”等内容来谈即可。

六、综合读写(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11.
【答案】
(1)①请务必批准,望您批准,②去掉“的原因”,③落款处日期和名字调换位置
(2)①A.春节B.重阳节C.端午节
②牛;示例:对牛弹琴、汗牛充栋、泥牛入海、气吞斗牛、九牛一毛。

(答出两个即可)
③示例:学习节气常识。

【考点】
病句修改
语言得体
拟写应用性短文
对联
文化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①“请务必批准”中“务必”的意思是:必须;一定要。

用在此处不得体,显得生硬,没有礼貌,应将“请务必批准”改为“望您批准”。

②画线句存在句式杂糅的语病,应删掉“的原因”。

③请假条落款的名字应在上,日期应在下,所以应将落款处的日期和名字调换位置。

(2)①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此诗句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意思是: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此诗句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C.“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的意思是: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

此诗句出自宋代张耒的《和端午》。

竞渡:赛龙舟。

该诗句涉及端午节的习俗。

②2021年的生肖是牛,相关成语有:对牛弹琴、汗牛充栋、泥牛入海、气吞斗牛、九牛一毛。

答出两个即可。

③补写对联,首先注意对联常识,如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协、意思相关等。

下联为文化遗产相关内容,根据题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等信息,上联可写节气的相关内容,据此可拟写为:学习节气常识。

七、写作(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12.
【答案】
【考点】
全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八、名著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13.
【答案】
美国,埃德加·斯诺(斯诺),西行漫记,刘龙火
【考点】
《朝花夕拾》
《海底两万里》
《红星照耀中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一个年轻的农民,头上包着一条白毛巾,腰间插着一支左轮手枪,从村里走出来,惊愕的望着我,问我是谁,到那里去干
什么?我是个美国记者,我说。

我要见这里的贫民会主席。

他面无表情地看着我,回答说:Hai
p‘a!。

我就是你要见的人,我
就是主席。

请进来喝口热茶吧”,这是斯诺见到了该地的贫民会主席刘龙火的场景。

这个场景选自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


诺在中国的七年间,关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人们提出过很多很多问题,可是一直得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以当1936年6月斯诺得到一个能够亲身进入红区、打破持续9年的新闻封锁的机会时,为了探明事情的真相,他义无反顾地决定
这次冒险。

斯诺岔入一条据说是商贩偷运货物出入苏区的山道进入了无人地带,最后顺利到达延安附近的一个村落,正式进入
了红色大门。

在那里,斯诺见到了该地的贫民会主席刘龙火,刘龙火热情款待了他,给他找了一位年轻的向导和一个骡夫前往
安塞,并给了他苏区的纸币以便使用。

文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经典
名著,于1937年10月在伦敦首次出版。

1938年,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红星照耀中国》让
世界第一次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真实面貌。

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
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