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5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5套)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一)
一、填空(第14-16小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1)503469007读作( 五亿零三百四十六万九千零七),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5亿 )。
(2)814 的分数单位是( 1/14),再加上(20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得到最小的质数。
(3)2.4时=(2)时(24)分 1米5分米=( 1.5)米 5.2立方分米=( 5.2)升 1.4平方米=(140 )平方分米
(4)有一个数缩小10倍后,小数点再向右移动两位得到的数是5.21,原来的这个数是( 0.521)
(5)甲数比乙数多25%,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5 : 4)。
(6)2008年元月30日是星期三,这年的3月6日是星期(四 )。
(7)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1:3,根据角的分类,这个三角形是( 钝角)三角形。
(8)一个圆柱体的高是3厘米,侧面积是18.84平方厘米,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是(6.28 )厘米,体积是(9.42 )立方厘米。
(9)如果甲数为a,乙数比甲数的2倍多5,那么乙数是(2a+5 )。
(10)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05。
这三个自然数中,最小的是(34 ),最大的是(36 )。
(11)A=2×3×7,B=2×2×7,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14 ),最小公倍数是(84 )。
(12)△+□+□=44,△+△+△+□+□=64那么□=(17 ),△=(10 )。
(13)1、1、2、6、24、120,按照这6个数的排列规律,第7个数应该是( 720)。
(14)在一幅地图上用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2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1:1600000)。
(15)一个数增加它的30%是5.2,这个数是(4 )。
(16)陈老师把5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定期为一年,年利率是2.25%,到期他能取回利息(89.6 )元。
(利息税为20%)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7分)
(1)比0.3大而比0.5小的数只有1个。
(X )
(2)a是b的15 ,a和b成正比例。
( V)
(3)六年级99人的体育成绩全部达标,六年级的体育达标率是99%。
(X )
(4)学校气象小组用统计图公布一周每天气温的高低和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 V)
(5)新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因此每一节课都必须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X
(6)《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评价方式多样化”,这并不等于不要进行考试。
( 对 )
(7)新一轮课改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但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都没改变。
( X)
三、选择(第1-5小题为单选题,6-8小题为多选题,每题1分,共8分)
(1)一堆钢管,最上层有5根,最下层有21根,如果是自然堆码,这堆钢管最多能堆(B )根。
21-5+1=17 (5+21)×17÷2=26×17÷2=442÷2=221(根)
A、208
B、221
C、416
D、442
(2)把一个较大正方体切成8个小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较大正方体表面积的( B)倍。
A、1
B、2
C、4
D、8
(3)在除法里,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 B),商不变。
A、缩小10倍 B、扩大10倍 C、缩小100倍 D、扩大100倍
(4)在下列各组分数中,都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组是(C )。
A、318 、35 、315 ;
B、512 、515 、514
C、316 、915 、58
D、3032 、812 、2045
(5)小明以每分a米的速度从家里去电影院看电影,以每分b米的速度原路返回,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是(D )。
A、(a+b)÷2
B、2÷(a+b)
C、1÷(1a +1b )
D、2÷(1a +1b )
(6)《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包括( ABCD )。
A、知识与技能 B、解决问题 C、数学思考 D、情感与态度
(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的是( ABC )。
A、基础性 B、普及性 C、发展性 D、巩固性
(8)在《数学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是( BCD )。
A、模仿和记忆
B、动手实践
C、自主探索
D、合作交流
四、计算(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4分,第3小题4分,第4小题6分,共26分)
(1)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每小题3分,共12分)
1112 ÷(59 - 14 )- 112 26.37-(15.37+ -÷ -3.6+6.25 × (2)解方程或比例(4分)
23 X-40%X=2.4 120 :X=13 :179
(3)列式计算(4分)
①24的38 减去215 的差与一个数的60%相等.求这个数。
②212 除以14 的商比313 与125 的积多多少?
(4)看图计算(6分)
①在下图中,OA、OB分别是小半圆的直径,且OA⊥OB,OA=OB=6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②下图中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厘米,又△DEF的面积比△ABF的面积多6㎝2,求DE的长。
五、操作题(2分)
在下面的两条平行线之间画一个与△ABC的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并写出简要作法。
六、应用题(25分)
(1)一个长、宽、高分别是8㎝、5㎝、4㎝的容器中,盛有120毫升的水。
水面离容器口还有多少厘米?120÷(8×5)=120÷40=3CM 8-3=5CM
(2)某运输公司要运送2520吨货物去洪水重灾区,已经运了9天,平均每天运120吨,如果剩下的要10天运完,平均每天要运多少吨?(2520-120×9)÷10=(2520-1080)÷10=144
(3)上午8:30,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7千米,两车在离中点28千米处相遇。
相遇时是什么时刻?
28×2÷(54-47)=56÷7=8(小时) 8:30+8=16:30
(4)一个书架有两层书,上层的书占总数的40%,若从上层取48本放入下层,这时下层的书就占总数的75%。
这个书架上共有多少本书?
1-75%=25% 48÷(40%-25%)=48÷0.15=320本
(5)一件工程,甲独做要20天完成,乙独做要30天完成,丙独做要40天完成,现三人合做,乙因其它任务中途停了几天,结果用12天完成这项工程。
乙中途停了几天?9天
七、简答题(4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请谈谈你对“组织者”的理解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最直接的组织者。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学过程的定向发展有赖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①教师根据教学活动的系统规划对教授过程和学习过程进行有计划的组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自我组织功能的提高和完善;②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组织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通过引导和激励,不断提高学习活动的自我组织程度。
小学数学教师招考试题及答案(二)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用0-9这十个数字组成最小的十位数是,四舍五入到万位,记作(102346)万。
2.在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圆,它的周长是18.84厘米。
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
3.△+□+□=44
△+△+△+□+□=64
那么□= 17 ,△= 10 。
4.汽车站的1路车20分钟发一次车,5路车15分钟发一次车,车站在8:00同时发车后,再遇到同时发车至少再过60分。
5.2/7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增加21。
6.有一类数,每一个数都能被11整除,并且各位数字之和是20,问这类数中,最小的数是1199。
7.在y轴上的截距是1,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方程是y=1。
8.函数y=1x+1的间断点为x=-1。
9.设函数f(x)=x,则f′(1)=12。
10. 函数f(x)=x3在闭区间[-1,1]上的最大值为1。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C)。
A. 合数
B. 质数
C. 偶数
D. 奇数
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只有一条的是(C)。
A. 长方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圆
3.把5克食盐溶于75克水中,盐占盐水的(B)。
A. 1/20
B. 1/16
C. 1/15
D. 1/14
4.设三位数2a3加上326,得另一个三位数5b9,若5b9能被9整除,则a+b 等于(C)。
A. 2
B. 4
C. 6
D. 8
5.一堆钢管,最上层有5根,最下层有21根,如果自然堆码,这堆钢管最多能堆(B)根。
A. 208
B. 221
C. 416
D. 442
6.“棱柱的一个侧面是矩形”是“棱柱为直棱柱”的(B)。
A. 充要条件
B.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7.有限小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A)。
A. 十进分数
B. 分数
C. 真分数
D. 假分数
8.设f(x)=xln(2-x)+3x2-2limx→1f(x),则limx→1f(x)等于(c)。
A. -2 7 7 7
B. 0
C. 1
D. 2
9.如果曲线y=f(x)在点(x,y)处的切线斜率与x2成正比,并且此曲线过点(1,-3)和(2,11),则此曲线方程为(B)。
A. y=x3-2
B. y=2x3-5
C. y=x2-2 7
D. y=2x2-5
10. 设A与B为互不相容事件,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B)。
A. P(AB)=1
B. P(AB)=0
C. P(AB)=P(A)P(B)
D. P(AB)=P(A)+P(B)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8分)
1.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4分)
[112+(3.6-115)÷117]÷0.8
2.解答下列应用题(4分)
前进小学六年级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人数占全年级总人数的48%,后来又有4人参加课外活动小组,这时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占全年级的52%,还有多少人没有参加课外活动?
4÷(52%-48%)=4÷0.04=100人 100×(1-52%)=100×0.48=48人
3.计算不定积分:∫x1+xdx。
(4分)
4.设二元函数z=x2ex+y,求(1)z x;(2)z y;(3)dz。
(6分)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6分)
分析下题错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
“12能被0.4整除”
成因:没有理解整除的概念,对于数的整除是指如果一个整数a,除以一个自然数b,得到一个整数商c,而且没有余数,那么叫做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
概念要求除数应为自然数,0.4是小数。
而且混淆了整除与除尽两个概念。
故错误。
预防措施:在讲整除概念时,应让学生清楚被除数、除数和商所要求数字满足的条件。
即被除数应为整数,除数应为自然数,商应为整数。
并且讲清整除与除尽的不同。
小学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1)概念的引入;(2)概念的形成;(3)概念的运用。
例如:对于“乘法分配律”的讲解:
(1)概念的引入:根据已经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只是对于乘法的定律,在计算时,很多时候会遇到乘法和加法相结合的式子,如(21+14)×3。
(2)概念的形成:通过让学生计算,归纳发现乘法分配律。
比较大小:①(32+11)×5○ 32×5+11×5
②(26+17)×2 ○ 26×2+17×2
学生通过计算后很容易发现每组中左右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可以看出左边算式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右边算式是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虽然两个算式不同,但结果相同。
然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即(a+b)×c=a×c+b×c。
(3)概念的运用:通过运用概念达到掌握此概念的目的。
计算下题:①(35+12)×10
②(25+12.5)×8
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乘法分配律会很快得到结果,比先算括号里两个数的和再乘外面的数要快的多,从而学生在以后的计算中会想到运用乘法分配律,也就掌握了概念。
``8和323-198,先让学生计算,再小组内部交流,班内汇报讨论,讨论的问题是:把198看作什么数能使计算简便?加上(或减去)200后,接下去要怎么做?为什么?然后师生共同概括速算方法。
……练习反馈表明,学生错误率相当高。
主要问题是:在“323+198=323+200-2”中,原来是加法计算,为什么要减2?在“323-198=323-200+2”中,原来是减法计算,为什么要加2?
李老师执教乙班:给这类题目的速算方法找了一个合适的生活原型——生活实际中收付钱款时常常发生的“付整找零”活动,以此展开教学活动。
1.创设情境:王阿姨到财务室领奖金,她口袋里原有124元人民币,这个月获奖金199元,现在她口袋里一共有多少元?让学生来表演发奖金:先给王阿姨2张100元钞(200元),王阿姨找还1元。
还表演:小刚到商场购物,他钱包中有217元,买一双运动鞋要付198元,他给“营业员”2张100元钞,“营业员”找还他2元。
2.将上面发奖金的过程提炼为一道数学应用题:王阿姨原有124元,收入199元,现在共有多少元?3.把上面发奖金的过程用算式表示:124+199=124+200-1,算出结果并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4.将上面买鞋的过程加工提炼成一道数学应用题:小刚原有217元,用了198元,现在还剩多少元?结合
表演,列式计算并检验。
5.引导对比,小结整理,概括出速算的法则。
……练习反馈表明,学生“知其然,也应知其所以然”。
析建议:张教师主要用了抽象与概括的思想方法;李老师用了教学模型的方法,先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然后通过逻辑推理得出模型的解,最后用这一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从这方面加以论述。
小学数学教师招考试题及答案(三)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 )和( 空间形式 )的科学。
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 )、(普及性 )和(发展性 )。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 )、(持续 )、(和谐发展 )。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 )、( 引导者)与(合作者)。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 )、(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 )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基本
活动经验);“两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2、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的要求规定为哪四个方面?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数感”主要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4、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有哪六个方面?
(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6)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5、估算有哪三大特点?如何评价估算?
①估算过程多样
②估算方法多样
③估算结果多样
评价:在上述前提下,估算没有对和错之分,但有估算结果与精确计算结果的差异大小之分。
6、可以用哪四种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所在的方向和位置?
①上下、前后、左右
②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③数对
④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三、运用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分析(10分)
下面上《“1——5”的认识》的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请你依据课程标准对这一内容的教学目标加以简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简评:
(1)全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2)具体(数量、数序、数感)。
(3)准确(会用、体验、感知)。
(4)突出了学习方式的更新。
四、解答题:(每题4分,共40分)
1、6个好朋友见面,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 15次 )手。
2、地面以上1层记作+1层,地面以下1层记作-1层,从+2层下降了9层,所到的这一层应该记作( -8 )层。
3、有一个整数除300,262,205所得的余数相同,则这个整数最大是( 19 )。
4、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
书中说:“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鸡有( 23 )只,兔有( 12 )只。
5、某小学四、五年级的同学去参观科技展览。
346人排成两路纵队,相邻两排前后各相距0.5米,队伍每分钟走65米,现在要过一座长629米的桥,从排头两人上桥至排尾两个离开桥,共需要( 11 )分钟。
6、用绳子三折量水深,水面以上部分绳长13米;如果绳子五折量,则水面以上部分长3米,那么水深是( 12 )米。
7、小玲沿某公路以每小时4千米速度步行上学,沿途发现每隔9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从后面超过她,每隔7分钟遇到一辆迎面而来的公共汽车.若汽车发车的间隔时间相同,而且汽车的速度相同,求公共汽车发车的间隔是( 63/8 )分钟。
参考答案:由于汽车发车的间隔时间相同,且速度相同,
可以把两车之间的距离看做整体“1”
汽车从小玲后面超过她,因此她与车的是速度差为车速-人速=1/9
汽车与小玲迎面而,因此她与车的是速度和为车速+人速=1/7
车速-人速+车速+人速=2车速
所以车速=(1/9+1/7)÷2=8/63
公共汽车发车的时间间隔是: 1÷[(1/9+1/7)÷2]=63/8分钟
8、一个合唱队共有50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
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
请你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最少花( 6分钟 )时间就能通知到每个人。
9、口袋里装有42个红球,15个黄球,20个绿球,14个白球,9个黑球。
那么至少要摸出( 66 )个球才能保证有15个球的颜色是相同的。
10、在统计学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可以称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下面给出一批数据,请挑选适当的代表。
(1)在一个20人的班级中,他们在某学期出勤的天数是:7人未缺课,6人缺课1天,4人缺课2天,2人缺课3天,1人缺课90天。
试确定该班学生该学期的缺课天数。
(选取:平均数)
(2)确定你所在班级中同学身高的代表,如果是为了:①体格检查,②服装推销。
(①选取:中位数②选取:众数)
(3)一个生产小组有15个工人,每人每天生产某零件数目分别是6,6,7,7,7,8,8,8,8,8,9,11,12,12,18。
欲使多数人超额生产,每日生产定额(标准日产量)就为多少?(选取:众数)
16、《标准》中的四个目标大致可分为两个领域: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
其中,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属于认知领域。
17、教学设计的一般的结构是:概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8、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视不同班级情况而定。
有的班级学生思维相当活跃,可考虑采用引导发现法;有的阅读课本习惯较强,也可适当采用自学辅导法。
19、问题生成的途径有四个方面:其一,教学内容即问题;其二,教师提供问题;其三,学生提出问题;其四,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
20、数学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
21、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
小学数学教师招考试题(四)
第一部分填空(数学课程标准基础知识)(15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_基础___ 性_普及____ 性和__发展__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___现实的_____ 、_有意义的___ 、_富有挑战性的_ 。
3、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_模仿与记忆__ __动手操作_ 、__自主探索和_合作交流___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_认知特点___ 和__已有知识经验_ 的基础上。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
案例1:《年、月、日的认识》情境创设
上课时,教师为学生准备1994--2005年之间共十年的年历表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
从这些年历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几分钟后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1999年是兔年,是从2月16日开始的。
生2:我发现2001年是蛇年,是从1月24日开始的。
听到这里,上课教师的表情凝重,可是学生的回答依然在这无关的信息上进行着,教学进入了尴尬的境地.原来教师发给学生的每一张年历表的表头上都有这样的字眼:X年(X月X日开始)。
请你对此情境创设进行分析。
如果是你讲这节课想怎样创设情境。
(10分) 我们广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首先考虑到的是问题的开放性,在数学探究过程中,设计出了大量的开放性的,具有一定思维空间的问题。
但是,这些问题同样存在了目的性不强,答案不着边际的弊端,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答案,老师对他们的回答只能作出一些合理性的评价,但是,学生的回答和老师的评价使得我们的数学课堂离我们心目中的理想的数学课堂却越来越远。
所以我们老师在设计问题题不仅要充分考试问题的开放性,更要考虑设计问题的目的性,你设计的问题应当明确,具体可测,大部分学生能寻求到比较正确的答案。
案例2: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一年级数学的进位加法中有这样一个片断:35+7=
3 5
+ 7
——
4 2
当学生完成了竖式计算教师针对书写进行评价时全班学生围绕竖式中的进位点展开了讨论:
生1:认为进位点应写在十位和个位之间这样我就明白它是一个进位点。
生2:我认为进位点应该写在十位上这样很明白它是十位上的数。
生3:我认为它应该写成标准的1。
生4:我认为它应该写成倾斜的点。
师:你们的看法都有道理但老师最喜欢的还是把它写在十位上这样我在加的时候就不会出错。
如果把它写在十位和个位之间我会糊涂:它到底是个位的点呢还是十位的点呢?
……
问题:你认为教师在处理学生回答的问题时方法可取吗?为什么?(10分)笿:个人认为不可取,这道题应该是小学二年级的数学题吧,《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并且鼓励“算法多样化。
”但是计算法则是学生讨论能够解决的吗?像这样抽象规律性的知识还有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能通过学生讨论能完成的吗?
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35+7”有多少种计算方法上,比如:
算法一:35+5+2=42
算法二: 5+7=12 12+30=42
算法三:……
在此过程中,一定有学生提出用竖式计算的,那么就让他来当小老师来讲讲,(本堂课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这个竖式列式的过程。
会出现两种可能:第一,他列的非常完美无缺,讲解到位。
那么教师或者学生可以提出,为什么进位要写在十位上,并且要写得很小?引发他和其他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第二,他列的对,但忘记了进位,或者出现你所叙述的学生三学生四那种错误的写法。
那么其他学生一定会站起来将他写的不对的地方指出来。
在强调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掌握到了最关键的知识——竖式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第三部分问题分析及对策(30分)
当前有不少公开课气氛活跃,上得很是热闹然而在热闹的背后却少见了学生高质量的思维活动。
作为教师你对这一现象怎么看?怎么办?
参考答案:作为公开课气氛活跃,具有可视性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数学课更应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只有表面的热闹也不能算是一堂成功的公开课。
“课堂是师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
”“要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命意识。
”“让生命涌动。
”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索,学力的发挥,在创造与发现欲上达到最佳状态。
使课堂教学获取最佳效益。
学生的学习热情需要老师用尽各种方法去调动,而学生的思维却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的思维跟着你的节奏去思考,而不是表面的繁华没有实质的效果,我觉得两者并没有冲突,只是对教师的要求会更高。
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去改进:(1)分组要合理。
分组不能太大,小组中要有小组长,组员各司其职,谁都少不了。
(2)讨论,活动不要太频繁。
小学生也需要冷静的思考过程,不要一个问题还没想清楚又来了一个。
(3)不要为了要气氛而特设出各种不必要的讨论和活动,要切合学生实际。
(4)不要为了完美的完成公开课而忽视一些突发的问题。
题目:我们走进课堂听课,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回答问题好的总是那么几个人,另外的一些学生有的认真听别人讲话,有的则心不在焉。
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怎样调整使另一部分学生也能参与你的课堂教学(不单指在一节课上)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想做为教师本身,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的设定,其次就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注意方法的运用,充分调动起全体学生和学习热情,不能只把关注点放在少数几个好学生身上,提问面要广,同时要客观准确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
要改变这种课堂局面,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
对待发言积极的学生,要引发他们深入入思考,提高发言的质量;对待认真聆听别人发言的学生,要肯定这种好的学习习惯,并适时地给与他们展示的机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对于那些心不在焉的学生,可以挑一些简单问题让他们回答,答对了,及时表扬,尽量使他们觉得自己得到了重视,而乐于听讲,乐于发言,同时还要注意,老师在提出问题后,要尽量多留些时间给学生思考,并引导他们把答案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述出来,老师可以适当与孩子起来说。
如果问题的确有较大难度,老师可以适当引导、提示,把问题化解成几个细小些的短问题,便于学生回答。
这样不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提升回答问题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