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鸟类栖息地营建及观鸟旅游方式初探——以盐城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地鸟类栖息地营建及观鸟旅游方式初探——以盐城丹顶鹤
湿地生态旅游区为例
李伟强;赵鹏
【摘要】Wetland for ecological tourism is becoming a main habitat and reproduction site for many endangered and rare birds due to its ecological diversity, landscape diversity and species diversity. With the deepening of tourism development, bird habitat protection and bird-watch tours are becoming two important aspects in wetlan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etland ecological tourism, the Ted-crowned crane wetland for ecological tourism in Yancheng city was taken as the study site. Appropriate habitats were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habitat requirements by birds. Models of bird-watch tourism were discussed.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n example for wetland planning that main focus will be on bird habitat protection.%湿地生态旅游区以其生态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成为许多珍稀濒危鸟类的主要栖息地和繁殖地.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鸟类栖息地保护及观鸟旅游已成为湿地旅游开发的两个重要方面.为确保湿地生态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选取盐城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为研究对象,根据鸟类的栖息要求,营建相应的栖息生境,并对观鸟旅游方式做了初浅的探讨,以期对以鸟类栖息地保护为主的湿地规划提供借鉴.
【期刊名称】《湿地科学与管理》
【年(卷),期】2012(008)001
【总页数】5页(P12-16)
【关键词】湿地;鸟类;栖息地;观鸟旅游
【作者】李伟强;赵鹏
【作者单位】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杭州310007;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杭州310007
【正文语种】中文
湿地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使得湿地成为许多珍稀濒危鸟类、迁徙候鸟的主要栖息地和繁殖地。

据统计,仅在我国湿地生活、繁殖的鸟类就有300多种,约占全国鸟类种数的1/3,国家公布的40余种一级保护鸟类中有50%生活在湿地,因此,湿地是开发鸟类旅游的高潜能地(刘晶等,2004)。

同时湿地中的鸟类及其栖息环境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旅游价值,随着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湿地鸟类栖息地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

1.城丹顶鹤生态旅游区概况
盐城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以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北侧实验区为主,规划区域范围包括复堆河以东,新洋港以南,水禽湖周边用地,规划面积约为5.044 km2,是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的组成部分。

1.1.状资源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地区之一,区内有植物450种,鸟类有379种,两栖爬行类45种,鱼类281种,哺乳类47种。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野生动物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鹤、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遗鸥、大鸨、白肩鵰、金鵰、白尾海鵰、白鲟共12种,二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67
种,如獐、黑脸琵鹭、大天鹅、小青脚鹬、鸳鸯、灰鹤等。

每年来区越冬丹顶鹤达千余只,占世界野生种群的50%以上,有一千多只黑嘴鸥在区内繁殖,千余只獐生活在保护区滩涂。

保护区还是连接不同生物界区鸟类的重要环节,是东北亚与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也是水禽的重要越冬地。

每年春秋季有300余万只海鸟迁飞经过盐城,有近百万只水禽在保护区越冬,湿地珍禽和迁徙鸟类是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对象。

其中留鸟30种,占7.61%;夏候鸟56种,占14.21%;冬候鸟119种,占30.20%;迁徙经过的旅鸟204种,占51.78%。

在保护区繁殖的鸟类有66种,占16.75%。

因此,盐城保护区在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项目位于保护区的实验区,基地现状湿地为河口和滩涂湿地类型,80%以上为低地(水体和湿地);陆地面积中,部分为芦苇种植地、人工修筑的陡坎以及现在已建的鹤场。

植被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为主,形成了以芦苇群落为代表的挺水植物群落,许多珍禽鸟类在芦苇荡中筑巢栖息、产卵繁殖。

在较深的水域,狐尾藻、川蔓藻等形成了茂密的沉水植物群落。

同时,一些淡水鱼类、底栖动物、水生昆虫也大量出现,为珍禽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1.2.体规划布局
本项目围绕本区域的核心生态价值,同时关注其综合效益的发挥。

规划强调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并注重落实生态旅游的全面性——既注重旅游主题生态化设定,也注重旅游方式的生态化确立。

最终确立规划目标为:“依托本地丰富、独特的湿地资源,在上位规划的指导下,以湿地生态及水鸟栖息地营造为关键内容,以本土湿地体验和鸟类观赏为特色,以湿地旅游接待、湿地生态保育、湿地生物科普、湿地景观展示为主要功能的湿地生态旅游区。


本次规划提出了“东西两区,大小两环”的布局结构(图1)。

西区由于靠近海堤
公路,进入性较好,敏感度相对低一些,因此规划强调了景观丰富度的创造和互动式体验。

东区则更加深入,且靠近核心保护区,敏感度最高,因此规划以鸟类栖息地保育为重点,强调深入式体验和探索式体验。

最终规划为湿地体验区、湿地展示区、湿地游赏区、水禽湖观鸟区、槐树林观鸟区及生态缓冲区六大功能区块(图2)。

图1.城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规划总平面图
2.类栖息地营建
2.1.息地定义
栖息地是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空间。

每一种野生动物都以一定的方式生活于某一特定的栖息地,从中获得其所需的食物、庇护所和水等生存条件,并逐渐形成对特定的栖息地的适应,产生对特定栖息地的偏爱性和选择性。

2.2.类栖息地营建
根据鸟类对食物、水、栖息、庇护所、营巢的要求,规划相应的栖息环境,并通过水陆关系的整理,营建光滩(泥滩、粉沙细沙滩)、草甸、芦苇荡、浅淡水域、槐树林、开敞深水区6种栖息地生境,以吸引鸟类栖息(图3)。

2.2.1.滩(泥滩、粉沙细沙滩)改造现有河床,形成随着水位变化的光滩生境,人工养殖贝类、甲壳类等底栖生物,吸引鸟类前来觅食。

光滩上无植被,生物以藻类、贝类和甲壳类为主;底栖动物比较丰富,随着人为调控的水位涨落,光滩时段性的暴露出来,泥螺、蛤、沙蚕等在光滩上显露,同时时段性的浸水也给光滩上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光滩成为水禽等鸟类的觅食、休息的场所。

在本地的光滩生境内分布的鸟类有鹭科、鹬科、鸻科、秧鸡科等涉禽类水禽。

2.2.2.甸通过播种地方草种,创造纯净的草甸生境,吸引鸟类筑巢。

草甸中物种的数量和种类都十分丰富,秧鸡类、雁鸭类、鸥类及某些雀形目鸟类在草滩中筑巢繁殖,还有的鸟类直接以草甸的洞穴为巢穴。

草甸不仅为鸟类提供食物,同时还为鸟类提供栖息地和庇护所。

在草甸生境内分布的鸟类主要有潜鸟目、鸊鷉目、鹈形目、雁形目、欧形目等游禽类水禽和鹳形目、鹤形目、鴴形目等涉禽类水禽以及一些雀形目的鸣禽。

2.2.
3.苇荡通过对芦苇荡现状进行梳理,形成大小不一的斑块,一方面有利于创造多样的水陆关系,另一方面有利于景观多样性的达成。

茂密的芦苇荡为鸟类提供了庇护所和栖息地,同时芦苇丛中还有大量的鸟类筑巢。

鸟类在芦苇丛中营筑的巢形式多样,天鹅在水深1 m左右的芦苇丛中筑巢,巢离岸非常远;鹭科的小苇鳽会在高于水面的芦苇上筑巢;还有鸟类如鸊鷉会在芦苇中的水面上营筑浮槽。

芦苇荡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为游禽、涉禽提供食物,芦苇地下茎的鲜嫩部分为雁鸭类所喜爱。

图2.城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功能分区图
图3.城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鸟类栖息地规划图
2.2.4.淡水域在湖心以泥滩和草甸围合形成几片一定面积的浅淡水域,并栽植一定量的芦苇进行遮挡,随着水位的涨落,外围的水漫过泥滩和草甸,对内部的浅水水域进行水分补充,同时,天然的降水也是水源之一。

浅淡水域相对闭合和稳定的环境,丰富的食物资源为水禽提供了良好的繁殖和栖息场所,几片浅淡水域之间相对独立又有所联系,形成水禽理想的生活“社区”。

浅淡水域内分布的鸟类有潜鸟目、鸊鷉目、鹈形目、雁形目、鸥形目等游禽类水禽,鹳形目、鹤形目、鴴形目等涉禽类水禽,还有雀形目的鸣禽以及隼形目和鹃形目的猛禽。

2.2.5.树林依托槐树林生境现状,通过科学的手段,营造出由陆地的乔木区域、灌木区域、低位沼泽区域、高位沼泽区域,逐渐向开场水域过渡的一系列不同生境构成的立体的理想人工湿地区,同时也展示了植被类型由林木向地被、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的过渡。

槐树林栖息着大量的林鸟,这里既是林鸟觅食的场所,同时也是林鸟和一部分水禽筑巢的场所。

在槐树林生境区内分布的鸟类主要有雀形目的鸣禽以及隼形目和鹃形目
的猛禽,潜鸟目、鸊鷉目、鹈形目、雁形目、鸥形目等游禽类水禽以及一些涉禽。

2.2.6.敞深水区通过对水禽湖湖底淤泥的清除和芦苇的收割,形成开敞的深水区域。

深水区是水禽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游禽觅食、活动的场所。

3.鸟旅游方式
3.1.内外观鸟旅游概述
观鸟活动最早在英国和北欧国家兴起,历经20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项时尚的户外运动。

塞克斯哥路(Sekercioglu)认为,观鸟旅游是生态旅游最主要的表现方式之一,旅游者手拿望远镜,早出晚归,凭鸟的鸣叫或飞行的姿势,鉴定鸟的种类,对目的地
的环境影响负作用最小,但却能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观鸟是目前国际
上非常流行的旅游休闲活动,体现了一种亲近自然、关注环境的生态理念(陈亚
芹,2011)。

目前,我国已有各种观鸟组织180多个。

湖南的洞庭湖、江西的婺源、河南的董寨、河北的北戴河、宁夏的沙湖、青海的青海湖、黑龙江的扎龙等地,凭借良好的观鸟
旅游资源,纷纷打出观鸟旅游这一特色品牌,吸引国外观鸟旅游团体在鸟类迁徙和繁
殖期定时定点地来观鸟旅游(付蓉等,2008)。

3.2.鸟点设置
盐城湿地经过多年的有效保护,这里仍保持着较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本底资源,为各种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和丰富的食物,成为连接不同生物界区鸟类的重
要环节,尤其是迁徙鸟类的重要“驿站”。

本项目考虑观鸟的方便及有效控制对鸟类的干扰,全区共设置4处观鸟点,分别为泥滩观鸟廊道(水平展开形式)、芦苇荡浮台观鸟屋(点式浮台形式)、树状观鸟塔(点式高塔形式)、芦苇荡隐蔽观鸟屋(茅草屋形式)。

3.3.鸟相关旅游产品开发
3.3.1.类摄影游鸟类摄影是一种让游客参与的活动,其涉及面非常广泛,盐城丹顶鹤
湿地生态旅游区各种野鸟都是拍摄的对象,4处观鸟点是拍摄鸟类的绝佳位置,规划
的爱鸟协会可举办鸟类摄影大赛,让旅游者深入体会到观鸟的乐趣。

3.3.2.类科普游盐城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的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等为环境
教育提供了天然的课堂,而众多珍稀鸟禽为普及鸟类知识、宣传爱鸟意识提供了具
体生动的场所。

建议学校组织学生参观湿地保护区,老师可以选择一些有关湿地、
鸟类的教学题目,让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利用学到的知识完成这些题目,也可举办一些
爱鸟夏令营活动,以便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爱鸟的重要性。

另外,旅游者在湿地可以
开展鸟类环志和主要鸟类数量的调查,研究鸟类的生活习性、迁徙习惯等,还可组织
爱鸟志愿者来保护区直接参与鸟类的义务保护和救助。

3.3.3.类主题节庆游盐城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可凭借“全球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鸻鹬类涉禽的迁徙中转站”、“丰富的鸟类资源”开展相关的主题节庆活动,开展各种宣传教育和保护鸟类的活动,使人们树立“保护鸟类,人人有责”的思想,逐渐养成爱鸟、护鸟的良好习惯。

3.3.
4.类博物馆规划一处鸟类博物馆,旅游区的鸟类以丹顶鹤为最显著特征,而博物馆又作为统领入口服务区最主要的建筑,可考虑从丹顶鹤的形态特征出发来构思。

运用抽象手法,外观设计了两组翅膀造型,取意仙鹤振翅欲飞的意向,内部可用配有文字的图片、鸟类标本、模型,以及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全面展示盐城湿地鸟类分布、个体特征、生态与迁徙状况。

博物馆还可制作一些纪念品,让游客可以带走,留下深
刻的回忆。

4.鸟旅游实施建议
4.1.学的观鸟时间点
观鸟的时间应与鸟类的活动规律相适应。

多数鸟在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
的时间段比较活跃,喜欢鸣叫,比较容易发现,所以一天中最佳的观鸟时间应在清晨和傍晚。

一年里,春季和秋季能看到更多种类和更大数量的鸟,此外根据留鸟和候鸟的
不同,观鸟的时间也有不同(陈晶,2005)。

4.2.强对鸟类栖息地的环境保护
保护各种鸟类的栖息安全是生态旅游区的首要任务,因此,鸟类在保护区的安全生活是观鸟旅游开展的唯一基础,必须开展对鸟类栖息地的监测工作,保证这些区域的生态安全。

4.3.客分类,游线分级
针对不同的观鸟团体,设计不同层次的观鸟主题、观鸟线路,以实现分级控制,更好地保护好鸟类栖息环境,实现最小化的干扰。

大众观鸟游线,应满足一般的观鸟体验;高端观鸟游线,可针对科研人员和摄影爱好者,满足深度体验和探索式体验的要求。

4.4.强对观鸟旅游队伍管理
保证有专业人员或经过培训的周边居民带领野外观鸟,同时要对观鸟者的行为进行规范。

观鸟旅游是一种野外行为,是与环境发生直接关系的一种行为,严禁任何破坏环境、影响鸟类栖息的行为,应制定正确的观鸟和拍摄鸟类行为规则,设计合理环保的观鸟线路和内容等,尽量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减少对鸟类生活的干扰。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陈晶.2005.扎龙自然保护区观鸟区春季鸟类群落分析与观鸟旅游线路设计[D].东北林业大学:35 陈亚芹.2011.浅析盐城自然保护区观鸟生态游的开发[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6):16-17
付蓉,王曼娜,杨鹛,等.2008.洞庭湖观鸟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J].经济地理,28(3):523-526
刘晶,关海彤,徐健.2004.承重的湿地——我们对湿地的关注[J].中国国家地理(5):23-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