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巴甫洛夫做了一个相当著名的实验,他利用狗看到食物或吃东西之前会流口水的现象,在每次喂食前都先发出一些信号(比如摇铃),连续了几次之后,他试了一次摇铃但不喂食,发现狗虽然没有东西可以吃,却照样流口水,而在重复训练之前,狗对于“铃声响”是不会有反应的。

他从这一点推知,狗经过了连续几次的经验后,将“铃声响”视作“进食”的信号,因此引发了“进食”会产生的流口水现象。

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这证明动物的行为是因为受到环境的刺激,将刺激的讯号传到神经和大脑,神经和大脑作出反应而来的。

条件反射的情境涉及四个事项,两个属于刺激,两个属于机体的反应。

一个是中性刺激,它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并不引起预期的、需要学习的反应,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就是铃声。

第二个刺激是无条件刺激。

它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就能引起预期的反应: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出现了食物,就引起唾液分泌。

对于无条件刺激的唾液分泌反应叫作无条件反应。

这是在形成任何程度的条件反射之前就会发生的反应。

由于条件反射的结果而开始发生的反应叫作条件反应,即没有食物,只有铃响的唾液分泌反应。

当两个刺激紧接着反复地出现,就形成条件反射。

通常,无条件刺激紧跟着条
件刺激出现。

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相随出现数次后,条件刺激就逐渐引起唾液分泌。

这时,动物就有了条件反应。

即:
1、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指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
2、食物引起的唾液分泌称为无条件反应
3、食物之外的刺激称为条件刺激
4.食物之外刺激引起的反应称为条件反应
另外,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强化,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巩固。

条件刺激并不限于听觉刺激,只要跟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结合,都可以成为条件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一种条件反射巩固后,再用另一个新刺激与条件反射相结合,还可以形成第二级条件反射。

同样,还可以形成第三级条件反射。

在人身上则可以建立多级的条件反射。

当条件刺激不被无条件刺激所强化时,就会出现条件反射的抑制,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

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如果多次只给条件刺激而不用无条件刺激加以强化,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反应强度将逐渐减弱,最后将完全不出现。

例如,对以铃声为条件刺激而形成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狗,只给铃声,不用食物强化,多次以后,则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量将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不能引起分泌,出现条件反射的消退。

在条件反射开始建立时,除条件刺激本身外,那些与该
刺激相似的刺激也或多或少具有条件刺激的效应。

例如,用500赫的音调与进食相结合来建立食物分泌条件反射。

在实验的初期阶段,许多其他音调同样可以引起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只不过它们跟500赫的音调差别越大,所引起的条件反射效应就越小。

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泛化。

以后,只对条件刺激(500赫的音调)进行强化,而对近似的刺激不给予强化,这样泛化反应就逐渐消失。

动物只对经常受到强化的刺激(500赫的音调)产生食物分泌条件反射,而对其他近似刺激则产生抑制效应。

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的分化。

回复“教育理论”即可查看教师考编两学各章节练习题
回复“学科知识”即可查看13大学科知识点解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