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代诗词中的长城意象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唐代长城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以其独特的意象特色而脱颖而出。
它们通过描绘长城的壮丽景色和对于边疆文化的思考,展示了唐代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以下是对于唐代长城诗中意象特色的探讨。
唐代长城诗以长城为中心意象,将它描绘成一道坚实而壮丽的屏障。
诗人们通常用“雄关”、“旷怀”、“险峻”等词语来描绘长城的形象,强调其浩渺壮丽的气势。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长城被比喻为登高望远的楼阁,象征着国家的边疆和统一。
长城的意象也常常与边疆文化相联系,象征着国家的团结和强大。
唐代长城诗以自然景色为辅助意象,通过描绘边塞的天空、山川和植被,给长城增添了生动的色彩。
这些景色往往与长城相互呼应,营造出壮丽而瑰丽的画面。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锦江映帝京,八月湘君怀。
涨天秋翠浪,连山凿玉桥。
”这里长城被描绘成一座跨越江河的玉桥,与周围的山川、湖泊形成了一幅壮丽的景象。
这种以自然景色为辅助意象的描写手法,使长城的形象更加丰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唐代长城诗还以历史和文化为背景意象,通过描绘长城上发生的故事和传说,展现出边疆地区的历史厚重和文化底蕴。
诗人们常常用“封狼居胥”、“三秦王气满京华”等词语来描绘长城的历史渊源和国家荣耀。
孟浩然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皇都一入秋,显贵几时休。
华庭山色锁,望望不相丑。
”这里通过描绘长城周围的山色和宏伟的宫殿,表达了国家的繁荣和辉煌。
这种将长城与历史和文化相联系的意象,使长城在诗中具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
唐代诗学中的长城意象
唐代诗学 中的长城意 象
侯 艳
( 贺州学院 中文系 , 广西 贺州 5 20 ) 4 8 0
摘要 : 长城 意象对于唐代诗人 而言 , 意味 着功名与 意气, 阻隔与和平 , 间隐含 着唐诗之文化 品格 、 其 诗人之 文化
心 态与时代之 审美精神、 审美风 尚和审美趣味 , 唐诗之 边塞、 闺怨与咏物之作 , 长城 意象朝着最具文学活力的方向 使
南. 在杏花春 雨 中挥洒 长城之想 象. 长城 由物 象而为具有历 史意味和文学想象之 意象, 唐人 则将 这种意味和想 象交融一炉 , 宋
元明清至近代进行 了延续并拓展 , 长城成 为表征 民族精神之重要文化意象。 ③许慎《 文解字》 :塞 , 说 称 “ 隔也 ” 即可以阻隔交通、 , 行人之处 , 为塞。 国吴起指 出:名山大塞 , 均 战 “ 十夫所 守, 千夫不过 ” , 塞在 军事上有 重要意义。故 自古可以阻隔交通的军事设施 ( 包括人 为) 都被称为塞 , 它包括城障、 烽燧 、 堑、 壕 长城 等。
果之 一 。项 目编 号 :8J 7 O 3 O JD 2 0 2
①唐诗 中的塞垣 、 紫塞、 秦城 、 城、 万里城 、 虏障等意象, 并不完全都是指代长城 , 常或 以典故入 诗 , 通 或通过文意可 断定其
指代 长城 。
② 由战国时代之赵 国至秦汉 , 长城为胡汉争锋 的产物 , 是秦 汉边 塞的主要防御工事 , 长城更具有历史之价值 , 南朝偏居 江
唐代 诗人而言 ,雾扫清 玄塞 ,云开静 朔方 ” ( 玄宗 《 “ 、唐 平
作 者简介 : 侯艳 (9 2 )女 , 17 一 , 贺州学院中文 系副教授 , 硕士 。 基金项 目: 此文是教育部人 文社会科 学研 究基地 中国现代 思想文化研 究所重 大课题 “ 中国文化意 象的再 生产研 究” 的成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唐代长城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不仅展现了唐代诗人对长城的赞美和歌颂,更深刻地反映了长城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和象征意义。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坚韧不拔的象征。
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既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长城的深情厚重,也蕴含了长城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丰富内涵。
一、长城的巍峨壮丽唐代长城诗中对长城的描绘往往着重表现其巍峨壮丽的气势。
例如杜甫的《登高》一诗中写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迎客,从来最苦颜。
青山横北邙,白水绕东城。
俯瞰黄河、挺林鬼丘、壮观天堑地垠。
”这些诗句体现了长城险峻的地势和广袤的疆域,呈现出长城在大漠孤烟中的巍峨壮丽。
二、长城的历史沧桑长城作为中国古代防御工程的代表,历经千年风雨,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守边精神和不畏艰险的民族气质。
唐代长城诗中常常表现出对长城历史沧桑的思考和反思。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到:“长安晚,鸟雀啼,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腾越六合咸阳宫。
”这种对长城历史背景的描写,不仅体现了长城作为历史古迹的特殊价值,更展现了对长城历史沧桑的感怀和怀旧情怀。
三、长城的抵御精神唐代长城诗中还充分展现了长城的抵御精神,弘扬了长城对外来侵略的抗击精神。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齐谐谑,且举世寰宇,多川原野,虽何其数,秋风知是,耦载微邅莫不到,北原阔,分节有咸菽。
”表现了长城在战争时期的重要作用。
这种对长城抵御精神的赞美,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尊心。
四、长城的传统美德长城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象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唐代长城诗中常常突出长城的传统美德,弘扬了长城的保家卫国、团结一致、坚定勇敢等正面品质。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到:“东边邪,无二汶字。
奴执一夫之心,至诗以酿,制而显,犹为商、说。
”这些诗句反映了长城在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长城的积极价值和传统美德。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
唐代长城诗以长城为意象,表达了对祖国边疆的忠诚、对抵御外敌的坚定决心以及对长城坚固壮丽的赞美之情。
长城在唐代长城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们赞美祖国边疆风光和抒发爱国情感的载体。
长城的意象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祖国边疆的忠诚与坚守
唐代长城诗中的长城意象首先反映了诗人们对祖国边疆的忠诚与坚守。
长城作为中国古代边防工程的代表,承载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祖国边疆的守护和守土防线的功能。
在唐代长城诗中,诗人们通过对长城的赞美来表达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和对抵御外敌的决心。
王之涣《登鹳雀楼》中就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长城和边疆风景的向往与赞美。
长城的巍峨和坚固给诗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他们对边疆的忠诚与坚守之情。
二、对外敌的警惕与抵御
长城作为中国古代边防工程的代表,承载了中华民族对外敌入侵的警惕与抵御。
唐代长城诗中的长城意象也反映了诗人们对外敌的警惕和对抵御外敌的渴望。
长城在诗人们笔下往往象征着坚不可摧的民族意志和抵挡外敌的决心。
诗人们通过对长城的赞美来表达对外敌的警惕与抵御,赞美长城上的守卫将士。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的诗句,表达了对外敌的威胁和对长城守卫者的敬佩之情。
长城在唐代长城诗中不仅是边防工程,更是中华民族对外敌入侵的坚实屏障,诗人们通过对长城的赞美来表达对抵御外敌的决心和虎视眈眈的警惕。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而繁荣的时期,长城作为中国的重要军事防线,也成为了唐代文人墨客创作的主题之一。
唐代长城诗描绘了长城壮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壮志豪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本文将从意象的特色角度来分析唐代长城诗的意象特色。
一、崇高壮丽的自然景象长城位于险要的山岭之上,格局宏伟、气势磅礴,给人一种雄伟壮丽之感。
唐代长城诗通过描绘山岭的险峻和长城的雄伟,塑造了长城的崇高形象。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描绘登上长城的高处,仰望远方的山川江河,展现了长城的宏伟和壮丽。
又如崔涂的《登长城》,通过描写登上长城的边垣,放眼望去,远处的山水河川,表达了长城的宏大和壮丽。
二、坚固坚毅的军事力量象征长城作为中国古代的军事防线,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坚定意志和顽强抵抗外侮的决心。
唐代长城诗通过描绘长城的坚固和坚毅,表达了作者对军事力量的推崇和赞美。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描绘长城的坚定和无坚不摧的力量,表达了中国古代边塞民族的英勇和坚毅。
又如王勃的《滕王阁序》,通过描绘长城的壮丽和坚固,表达了中国古代军事力量的顽强和战胜困难的决心。
三、伤感的离别情怀长城作为边塞的关隘,守卫边疆的军人常年戍守,离家背井,与亲人分离。
唐代长城诗通过描绘军人和家人之间的离别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家国离别的伤感情怀。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抒发对亲人的思念和对边城戍卒的饭食不济的关切,深刻表达了作者的思亲之情。
又如岑参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描绘长城的辽阔和长江的奔腾,抒发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戍边生活的依恋。
四、悲剧色彩的家国苦难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线,守卫着中华民族的家园。
长城上所发生的事情往往是悲剧色彩的,战争和戍边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苦难。
唐代长城诗通过描绘长城上的苦难和悲剧,表达了作者对家国苦难的思考和关切。
比如岑参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描绘长城上守卫的军人辗转南征北战的艰辛,抒发了作者对戍边生活的痛苦和对家乡苦难的关切。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辉煌时期,唐代诗歌创作中的长城题材被广泛运用,成为了当时文人雅士们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
唐代长城诗的意象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雄伟壮观的景象:长城系列诗中最为直接的意象即是长城自身的雄伟壮观的景象。
长城的雄伟壮丽意象常常被用来表现中国古代帝国的边防和国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高与庄重。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就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通过描写长城的高耸入云和壮丽景色,表现了长城作为国家边防的重要地标,体现了中国古代帝国的威严与伟大。
这种雄伟壮观的景象使得唐代长城诗充满了宏伟的意象特色。
二、边塞哀怨的情怀:除了长城本身的雄伟壮丽,唐代长城诗还描写了长城边塞的困境和人民的哀怨。
长城作为中国古代边防的重要构筑物,承载了无数英雄豪杰抵御外族侵略的历史记忆。
唐代长城诗通过描写长城边塞峻峭的山峦和荒凉的沙漠,展现了边塞地区草木皆兵、百姓艰难的生存环境。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乘骐骥以驰逐,东临碣石有遗篇。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这些诗句表露了长城边塞地区的荒芜和人民的艰辛,充满了哀怨和边塞辛酸的情感,体现了长城在人们心中的意义和价值。
三、内外功利的冲突:唐代长城诗除了表现长城的雄伟和人民的哀怨,还以此为题材,将内外功利的冲突展现出来。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功利诱惑。
长城作为边界的屏障,往往成为内外交通的瓶颈。
唐代长城诗通过描写长城上士兵的艰苦辛劳和长城下的繁华景象,展现了内外功利的冲突。
如王之涣的《塞下曲》中写道:“郑卫朝参虏庭魄,朝廷传檄许将军。
起身分野移经略,尽郡争为将弼轮。
”这些诗句表现了内外两个世界的冲突和对利益的争夺,展现了唐代社会内外功利的复杂矛盾。
四、壮志凌云的人物形象:唐代长城诗还描绘了一批发自内心的壮志凌云的人物形象。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唐代长城诗以其独特的意象特色而著称于世,这些诗作通过长城这一古老的建筑,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壮阔的人文景观,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民族精神的关怀和热爱。
唐代长城诗以其绚丽多彩的意象,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下面我们将从意象特色的角度来探讨唐代长城诗。
唐代长城诗的意象特色之一是展现了长城的雄伟壮丽和坚不可摧的气势。
《登河阳城》中的“张弓射大将,海畔定无边”表现了长城如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凸显了其雄伟壮丽的气势。
《扶风道中望长安城》中的“黄河清浪走平地,青山头望白云端,定将长城映夜色,不让蛟龙去凤池”则展现了长城的威武气势,将其比作不让蛟龙去凤池,显示了其坚不可摧的力量。
这些意象深刻地刻画了长城的雄伟和坚不可摧的形象,展现了长城作为国家屏障的特质。
唐代长城诗的意象特色还表现在对长城历史文化底蕴的反映。
《上马夜泊》中的“客行逢大道,孤立隔长城”,通过“隔长城”的意象,展现了长城作为分隔南北的重要界限,反映了长城的历史文化底蕴。
《代马脂胡娘赋得雁过长城》中的“烽火千里骤飞将,万门无声永夜寒”,则通过“烽火千里”和“永夜寒”的意象,再现了长城的历史文化底蕴,凸显了长城在民族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这些意象特色的描绘,展现了长城在历史长河中的恢弘与悠久。
唐代长城诗的意象特色还表现在对长城所处自然环境的描绘。
《观北大山》中的“雪霁独看北山长,一炉数树拨云藏”展现了长城所处的自然环境,通过“北山长”和“云藏”等意象,描绘了长城周围的自然环境,展现了长城在崇山峻岭中的壮美风貌。
《望长城》中的“关山月正明,灭烛见沙平”则透过“月正明”和“沙平”的意象,表现了长城所处的自然环境,展现了长城在苍茫沙漠中的独特景观。
这些意象的运用,生动地展现了长城所处的自然环境,为长城增添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意义。
唐代长城诗的意象特色还表现在对长城所具有的民族精神的赞颂。
《登长城》中的“梁甫述非易,陟险怀雍容”通过“登长城”的意象,表现了对长城具有的坚韧不拔、不畏艰险的民族精神的赞颂。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唐代长城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意象特色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长城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工程,不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更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
在唐代诗人的笔下,长城成为了一个多维的意象,既有着壮阔的历史背景,又融入了诗人对人生、国家和时代的思考和感悟。
本文将从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入手,分析其在唐代诗歌中的丰富内涵及文化价值。
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体现在对长城壮丽景观的描绘上。
唐代诗人在长城诗中常常以“万里长城”、“巍巍壮观”等词句来描绘长城的宏大景观。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一名句,通过长城的连绵曲折之势,表达了长城的壮丽与宽广。
这种描绘方式既展现了长城的气势磅礴,又诠释了中国古代文人笔下的山川大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图景意蕴,从而丰富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世界。
长城在唐代诗歌中还被赋予了历史上的文化意义。
长城作为中国古代防御建筑的杰作,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唐代长城诗中,诗人们常常通过对长城历史沧桑的叙述,表现出对民族精神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铭记。
岑参的《登大江东》中有“击鼓奋长城,眺听涛声出。
苍茫月出尽,孤鹤栖空壑。
”这一名句中,长城成为了抵抗外敌入侵、维护家国安宁的象征,使得长城在唐代诗歌中具有了强烈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了诗歌的意象特色。
长城在唐代诗歌中还常常成为了诗人抒发豪情壮志的意象。
唐代诗人通过对长城的赞美和歌颂,表达了对国家强大和繁荣的向往,以及对民族复兴和国家团结的期盼。
王之涣的《使至塞外》中有“欲将西入西出言,忧劳百年心未倦。
海链日断山绝缺,龙连苍凉雁塞远。
”这一首诗通过对长城的描述,表达了诗人至今未曾放弃的抵御外敌的决心和对国家疆土安定的期盼,以及对祖国繁荣昌盛的豪情壮志。
长城成为了唐代诗人们抒发爱国情怀和豪情壮志的重要意象,使得长城诗具有了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和时代的感悟。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唐代长城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珍贵遗产,以其超凡的艺术表达和深刻的意象描绘而闻名于世。
这些诗作以长城为创作主题,通过对长城的描绘和赞美,展示了长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情感,同时也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国家荣光和民族团结的追求。
唐代长城诗的意象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唐代长城诗的意象特色在于对长城的形象描绘。
诗人们以生动而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长城的雄伟壮丽。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百丈乌崆嵫,凌云何峙峙。
”通过使用“百丈”、“乌崆嵫”、“凌云”等词语,诗人描绘了长城的高耸和挺拔,给人以巍峨壮观的感受。
岑参的《投笔宴诗》中写道:“万里长城接碣石,天垂秋色满关山。
”这里的“万里长城”形象鲜明地展示了长城的辽阔和卓绝,使读者对其形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唐代长城诗的意象特色在于对长城的历史记载。
长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象征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
唐代长城诗通过描绘长城的历史背景,使长城更加具有历史感。
杜甫的《登高》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杜甫写出了长城的宏大气势,同时也揭示了长城的历史沧桑之感。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写道:“耿耿星河欲曙天,蜡照半崖春又残。
”通过描绘长城的夜景和星空,诗人巧妙地将长城与历史结合起来,为长城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古老的氛围。
唐代长城诗的意象特色在于对长城的象征意义。
长城不仅是中国古代军事防线的象征,也是国家荣光和民族团结的象征。
唐代长城诗通过赞美长城,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和民族团结的美好祝愿。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肃肃武库,静听神兵器。
”这里的“神兵器”形象象征着国家强大的军事力量,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康和繁荣的向往。
岑参的《送宇文悦州》中写道:“但存梁甫勳业,要画陈仓帷幄。
”这里的“陈仓帷幄”形象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团结的期望。
唐代长城诗的意象特色在于对长城的情感表达。
长城是祖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从军行其二高高秋月照长城的意象
从军行其二高高秋月照长城的意象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从军行其二高高秋月照长城高高的长城伫立在秋月的照耀下,仿佛是一条巨龙蜿蜒而立,趾高气扬,迎风而立。
这个意象让人联想到许多关于勇气、坚守和坚强的故事,而在《从军行其二》中,这个形象更是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从军行其二》中,作者通过描述长城高高的形象,表达了对这种精神的赞美和颂扬。
长城的巍峨挺立,宛若一座巨大的屏障,隔绝了北方的荒漠和蛮荒,保护着中原的安宁和和平。
秋月的照耀下,长城更显得神秘而庄严,给人一种肃穆和威严的感觉。
与长城相对应的是从军的士兵们,他们也是坚守和坚韧的象征。
从军行其二,表达了士兵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舍己保国的不屈精神。
在长城上,士兵们日夜守卫,冒着生命危险,守护着中原的和平。
他们骑着战马,手持长矛,目光坚定而坚毅,宛如一道铜墙铁壁,坚不可摧。
而秋月的照耀,则是对这种精神的映衬和烘托。
秋月高高挂在长城之上,宛如一轮明月,清澈而皎洁,映照在长城上,为士兵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士兵们仰望着秋月,仿佛能够感受到祖国的关怀和拯救,激发出他们内心深处的斗志和热情。
在这样的环境中,士兵们更加坚定了信念,决心投入到保卫祖国的战斗中去。
秋月照长城,给人一种壮观而深沉的感觉。
长城如巨龙蜿蜒而立,士兵们如钢铁般的意志,勇猛无畏,直面敌寇,誓死保卫祖国。
在这样的环境中,从军的士兵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坚持不懈,永不言败,成为一道永恒的风景线。
长城是中国的骄傲,从军的士兵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秋月照长城,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勇敢,也见证了从军的士兵们在保卫国家和民族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英勇无畏。
在秋月的照耀下,长城昂首挺立,从军的士兵们也将坚守岗位,勇敢前行,把自己融入到祖国的怀抱中,成为了祖国的脊梁,撑起了民族的希望与梦想。
从军行其二高高秋月照长城,让我们见证了勇敢者的风采,也感受到了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唐代长城诗是唐代文人士大夫们对长城所抒发的诗意,它以其独特的意象特色而广受推崇。
这些意象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之一是战争意象。
长城作为中国古代的国防工事,保护了中原地区,抵御了外族的侵犯,战争是长城建筑背后的含义和象征。
唐代长城诗中常常以战争的意象来描绘长城的壮丽和坚固,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边疆的关切。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通过长城的壮丽景色来表达作者的爱国之情,虽然没有直接提到长城,但是通过描绘长城所在的地域景色,以及远处的河山,展示了长城对国家的重要性和对敌人的警示作用。
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还体现在自然意象。
长城修建在壮丽的山川之间,诗人们常常以自然意象来描绘长城的雄伟景象。
他们通过描绘长城的山势、大江、石峰、云霞等自然景色,表达出对长城的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这首诗通过描绘长城楼上观望的景色,表达了对长城所在自然环境的向往和美好愿景。
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还体现在人物意象。
长城是中国古代民族英雄的象征,建造和守卫长城的壮丽事迹也给了许多诗人以创作灵感。
他们常常以英雄人物来描绘长城的意象。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壮志飞鸿犹未恢,若将单于比齐眉。
”这里的“单于”指的是匈奴的统治者,通过将匈奴统治者与中国的古代英雄相比,表达了中国人对长城建设和抵御外敌的雄心壮志。
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主要体现在战争意象、自然意象和人物意象等方面。
这些意象特色通过诗人的艺术手法和文化智慧,将长城与国家、自然和英雄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们对国家的热爱和敬畏,以及对长城所代表的文化和历史的崇高评价。
这些诗作不仅展示了长城的壮丽和威严,也透露了唐代文人士大夫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心和忧虑,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张荣才沁园春长城赏析
张荣才沁园春长城赏析
张荣才的《沁园春·长城》是一首以长城为主题的词,该词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通过对长城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首先,该词采用了沁园春的词牌,这一词牌多用于抒发豪迈情感和描写壮丽景象。
作者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比喻,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历史悠久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词中,作者通过对长城的细致描绘,将其比作一条巨龙,蜿蜒曲折,气势磅礴。
通过描绘长城的内外景象,作者展示了长城所承载的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描述长城的过程中,作者融入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使词作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
此外,作者还通过对长城的赞美,表达了对中华民族英勇奋斗精神的崇敬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这种情感贯穿全词,使读者在欣赏词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
总的来说,张荣才的《沁园春·长城》是一首以长城为主题的优秀词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丰富内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以及对祖国的热爱。
这首词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值得读者深入品味和欣赏。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唐代长城诗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意象和特色而备受瞩目。
长城作为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唐代诗人笔下,长城更是呈现出了别样的魅力和意境。
本文将从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出发,探讨其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中的重要意义。
唐代长城诗中常常出现的意象是长城的雄伟壮丽。
长城作为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其雄伟壮丽的气势非常震撼人心,唐代诗人们在长城诗中常常以“雄浑”、“巍峨”、“峻峭”等词语来形容长城的壮丽景象。
例如杜牧的《登长城》中写道:“细碧晴天高,湍濑岸声休。
我来偶吾土,强欲登临丘。
迥喜望咸京,举目盈山沟。
南观二崦嵫,东瞰沃野周。
”他通过对长城的描绘,展现出了长城的辽阔、壮丽和气势磅礴,使读者产生一种无比崇敬的情感。
唐代长城诗常常以长城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歌颂。
在唐代长城诗中,长城常常被诗人视为“万里长堤护中华”,是中国南北的界限,而长城诗人则通过对长城的歌颂,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自豪。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通过“白日”、“黄河”和“千里目”等意象,表现出了长城作为国家边防的重要地位,展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长城的景仰之情。
唐代长城诗作为古代文学的一部分,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长城的存在和发展,既反映了当时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也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唐代长城诗通过对长城的描写,刻画了当时社会的景象,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
例如杜甫的《登高》中写道:“长歌慢舞凭高节,曹帝旧游猎,落星飞震怒,残月书沉浪。
”这首诗表现了长城的壮丽景象,同时也刻画了唐代社会的政治和文化氛围,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辉煌。
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还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
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代表之一,唐代长城诗所呈现的景象既弘扬了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和历史传统,又反映了唐代文学创作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唐代是中国长城建造和历史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诗歌创作的黄金年代。
众多诗人在描写长城时,借用了丰富的意象,使长城形象更加生动、深刻,展现了唐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山峦意象唐代长城诗中最常出现的意象之一是山峦,这是因为长城沿着北方连绵起伏的山脉地形而建。
诗人借用山峦意象,表达长城的坚强和高耸如山的气势,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玉门关外沈鹭岛,万里长江空自流”。
二、关楼意象关楼是长城上的守卫建筑,也是唐诗中的一个重要意象。
关楼看似简单,但是诗人通过对它的描写,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守卫国土的决心。
如李白《将进酒》中即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三、风景意象长城所处的环境是北方草原与黄土高原景色的结合,这也是唐代长城诗中另一个常见的意象。
唐诗家通过对北方自然风情的描绘,将荒凉之地赋予了一种纯洁、高远的美感,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四、人物意象唐代长城诗中常常出现身穿铁甲的守边将士、草原游牧的骑士、古代巨人等人物形象,这些形象都是长城建造和历史悠久的表现。
通过对这些形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边疆护卫战士的崇敬和对古代英雄的缅怀。
五、史诗意象唐代长城诗中还常出现历史时代与史诗故事的意象。
这些意象通过借古讽今的方式,表达了现实中边疆战争与历史中英雄事迹的联接。
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句诗包含了汉家将临和楚歌四面楚歌的史诗意涵。
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各具特色,表现了唐代诗歌表达方式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也展现了长城的辉煌历史和伟大文化价值。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唐代长城诗是唐代士人以长城为素材所创作的诗歌作品。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崛起与繁荣的象征之一。
唐代长城诗歌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气息与文化内涵,其中的意象特色具有以下几点:一、崇高的气势长城的形象给人一种巍峨高大、挺拔不倒的感觉,也给人以崇高的气势。
唐代诗人以长城为创作题材,多描绘了长城迎风挺立的气势。
例如白居易的《长城》诗:“长城接汉地,飞将垂金甲。
城头风吹马,旗帜远摇若。
”诗中所描述的飞将垂金甲、旗帜远摇若,表现了长城的雄壮气势。
二、边塞风情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边塞护卫工程,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与外族文化碰撞的最前线。
唐代长城诗中,不乏描写长城边塞风情的作品。
例如马戴的《边境》诗:“白日种桃同指挥,漫天塞雾拂鞭微。
二三辎重今西去,万里风光一色归。
”诗中将种桃拂鞭的平常生活与辎重出使的特殊经历揉合在一起,表现了边塞文化的特殊氛围。
三、历史文化长城是中国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象征。
唐代长城诗中,多反映出长城历史文化的内涵。
例如李白的《登金城关》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诗中的“金城关”是边关的一个关口,与唐代史书中“玫瑰城”不同。
诗人通过描写金城关的场景,反映出长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深厚底蕴。
四、想象丰富长城是一个虚实相间的巨大工程,诗人在长城的形象描绘和感受上,想象力十分丰富。
例如白乐天的《过广防青海戍》诗:“尽日驰驰何所见?岭头空翠连崤函。
时闻橐驼吟古戍,想象佳人初下嫁。
”诗中的“橐驼吟”、“古戍”等想象丰富的词语,突出了长城的神秘与厚重感,使得长城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综上所述,唐代长城诗的意象特色体现在崇高的气势、边塞风情、历史文化和想象丰富等方面。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历史与文化遗产,在唐代长城诗中表现出了更为深刻丰富的内涵与特色。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期,许多伟大的诗人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
在唐代的诗
歌中,有许多以长城为主题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其意象特色而著称。
下面我将论述唐代长
城诗中的意象特色。
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之一是山水意象的凸显。
长城与山水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唐代的诗人利用长城这一建筑物,展示了壮丽的山水景色。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
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中既描绘了长城沿山
脉蜿蜒而上的壮丽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水的浩渺壮丽之美的追求。
这种通过长城来
展示山水之美的意象特色,在唐代长城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之二是历史意象的强调。
长城作为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
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
许多唐代的诗人在长城诗中强调了这一历史意象。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提到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将长城与历史人物的离去联系在
一起,抒发了对往事的怀念之情。
这种强调历史意象的做法,在唐代长城诗中非常常见,
也成为了其意象特色之一。
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包括山水意象的凸显、历史意象的强调以及壮丽意象的描绘。
这些意象特色使得唐代长城诗在诗歌史上独具一格,不仅展示了长城的壮丽景象,还抒发
了诗人对于历史和山水的追求和感慨。
通过这些意象特色,唐代长城诗给人以深刻的艺术
享受,也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宝贵财富。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也是长城建设最为重要的时期。
在唐代的诗歌中,长城常常被作为意象出现,成为一道令人感叹的文化景观,既有富有历史感的意蕴,又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本文将从唐代长城诗歌中的意象特色来分析其风格特点。
唐代长城诗歌中的意象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长城作为绵延万里的屏障,表现出强大的军事防御能力。
唐代长城诗歌中,常出现“连绵千里”的描述。
如裴迪的《登长城》中描绘的“长城连嶂绕华胥,为壁万里诸侯遥”;张衡的《过岭南休公墓》中的“长城千里接嶲巘,黄河九曲通蒼海”。
这种描写常常结合古代的战争,如岑参《登高》中写道:“长城屹然湮古事,英魂归去汉襟咽。
”第二,长城作为壮丽的山水景观,表现出自然之美。
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不仅限于宏伟壮观,还涉及到长城所处的自然环境。
这些诗歌中,“峰峦”、“巍峨”、“层峦叠嶂”等形容词多见。
如白居易的《北郊晚望长城》中,长城被描绘为“半入云波闭象鼻,几重黛色碧山隈”;杜甫的《登高》中写道:“崔嵬极天垒,登远望京华。
”长城像一道巨大的屏障,它的巍峨令人望而生畏,又让人不由得爱不释手。
第三,长城作为边关文化的符号,表现出文化意蕴。
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除了军事防御和自然风光外,还融合了一些文化元素。
在唐朝,“边关诗歌”文化十分盛行,这种诗歌既涉及到人民生活和情感,又记录了很多历史事件。
长城成了边关诗歌的代表之一,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力量和成就,是边陲文化的重要象征。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文化意蕴。
综合而言,唐代长城诗歌中的意象特色可以总结为三点:第一,强调长城的军事功能,表现出长城的历史价值;第二,将长城作为自然景观的一道美景,强调长城的宏伟和美丽;第三,将长城作为文化符号,融入到边陲文化的历史和情感之中。
这些长城意象不仅为唐代文学增添了诗情画意,更反映出唐代国家和民族自信的精神风貌。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黄金时期,长城诗也是唐诗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唐代长城诗以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成为唐诗中的一枝独秀。
本文旨在探讨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
唐代长城诗主要描写长城的壮美和人民的苦难,其中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深沉而富有启示性。
在唐代长城诗中,意象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壮美的自然景观唐代长城诗中最为突出的是对长城的自然景观的描写,该类意象通常被认为是最为直观的意象之一,也是长城诗的常见题材。
长城横亘在破碎不堪的山峦之间,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气势。
其中最为常见的意象便是长城“巍峨高耸”、“万里叠嶂”,长城悬于山峦之间,山峰环绕其旁,形成了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观,使人们不得不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例如:《登长城》中“高居云外”、“参差连萦九万里”,《长城》中“长城千里如银汉,玉关峰头百万重”,均是典型的自然景观描写,将长城与中国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形成了气魄宏伟、意境深远的壮观景象。
二、历史人文意象唐代长城所历经的艰苦历程,形成了独特而深刻的历史人文意象。
中华民族的长城文化历经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为长城添加了厚重而古老的人文底蕴。
历史人文意象以长城的边防、军事、工程技术等方面为主要人文意象。
例如,《边城夜泊》中“千峰万壑望长城,黄河水在东流”,直接反映了长城作为边防重地的战略重要性以及曾经作为灌输到人们心底的军事观念。
又如,《长城月夜》中“烽火三千顷,照渚清江”等多处意象,从不同角度刻画了长城在历史上的边防防御作用,丰富了长城诗的意象。
长城的建筑技术与困难的建筑条件,也成为唐代长城诗的历史人文意象中的一个突出表现。
如《司马迁》中“长城长,不盈十万里,而游子自还”,描写了中国古代长城建造的道路艰辛和事业的宏伟性。
三、古典多元的文化意象唐代长城诗中不仅包括了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意象的描写,还出现了许多古典多元的文化意象。
这些文化意象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文化等,是长城文化的深奥内涵。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
论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唐代的长城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反映出当时长城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这些诗歌以其意象独特、风格典雅、视角独特、情感丰富等特点而闻名于世。
首先,唐代长城诗中的意象特色是独特的。
长城被描绘为具有神秘、宏大和严峻的气质,在古代的心目中,长城是一道禁锢和保卫中华的龙脉,是国家的象征和荣耀。
唐代的长城诗人以各种具象化的描写表现了长城的特殊意义,如《唐长城》中的“云物削成楼阁状,风流变作雄威形”和《谷口书斋夜坐》中的“长城繫地若云树,崆峒横出万重川”,都是对长城意象的生动描绘,体现出唐代长城诗的独特风貌。
其次,唐代长城诗的风格典雅,凸显出文化内涵。
诗歌中的修辞技巧和用词表现出了唐代文化的高度成熟和丰富多彩。
比如《行经中内东楼》中的“借问游人何所似,楼高倚岳如何?”用借问的方式表达了长城的伟大和高度,形成了一种寓教于乐的文化内涵,反映出唐代人重视文化传统和思想启示。
再次,唐代长城诗的视角独特,展现出文人的独特艺术感受。
唐代长城诗人的品味和感受达到了抽象美和意境的高度,例如在《看北方》中,作者描绘了一幅冰天雪地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刺激。
而《游长城》中以游人的视角对长城进行了人性化的描写,“古木疏林窥渭流,登山越岭无尘波”,表现出文人旅游时的游览心情,从而丰富和深化了长城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唐代长城诗的情感丰富,抒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思乡之情。
唐代长城诗人常常在长城上,思绪万千,慨叹人生,表现出对故国的热爱和思乡之情。
《青塚宿芙蓉山房》中的“开云差洞晓初明,天上人间几时同;至今威武犹震耳,踏尽黄沙始望中”反映出长城为国家树立起的重要形象和文化精神,使人们更加坚定自己的爱国信念。
总之,唐代长城诗在长城这一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以其独有的意象特色、风格典雅和视角独特,抒发了人们的思乡之情、爱国情怀以及文化追求,表现出唐代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长城万里知谁许——陆游长城诗意象
陆游长城诗意象北宋宣和七年(1125)冬,金军灭辽后分东西两路击宋,兵锋直逼东京开封府。
消息传到京城,君臣乱作一团,宋徽宗假意下罪己诏,以号召各地官民起兵勤王。
群臣则要求徽宗禅位,让新皇帝组织抵抗,徽宗不得已退位,由太子赵恒即皇帝位,是为宋钦宗。
这年10月17日,淮南路计度转运副使陆宰奉诏入朝,全家由水路进京,行舟淮河上,妻子唐介临盆,生下一子,因在旅途中,所以取名陆游。
两年后,靖康之祸起,开封城破,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灭亡。
陆家逃回老家山阴,再两年,金兵渡江,宋高宗率臣僚南逃,陆家改奔东阳,后逐步安定下来。
陆游时年4岁。
家国之不幸,家庭之流离,在陆游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南宋之偏安,复国之无望,也铸就了他伟大的爱国情操。
陆游一生有诗词一万余首,抒发了气壮山河的报国之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长城是抵抗胡人南下的最为有力的军事设施,自然也就成了陆游用来鼓舞抗金斗志和抒发爱国激情的常用意象。
陆游曾亲临抗金前线,37岁那年,他在镇江府任通判。
时右丞相张浚都督江淮各路军马,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但不久兵败,收复故土的希望化为泡影,对陆游的打击尤大。
后来他几次亲临宋金对峙的大散关前线,研究抗敌策略。
到晚年,念念不忘收复失地的陆游,62岁时又挥动凌云健笔,作《书愤》一诗:“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全诗扣住一个“愤”字,追述早年北望中原的壮志雄心,怎奈世事多艰,主和派苟安江南,贻误战机,失去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自诩为“塞上长城”,只是令人痛心的是,志未酬,鬓先衰。
最后,只好追慕诸葛亮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来表达自己的惆怅与悲愤之情。
可见,陆游是将毕生抱负比作长城的。
陆游的诗词中,除了像“长城万里知谁许,看镜空悲两鬓霜”“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秦人万里筑长城,不如壮士守北平”“泝流归昆虚,坚守临长城”“夷风方变夏,孰能作长城”等嵌入“长城”字眼的诗句,还有很多借长城上著名关城来抒写胸臆的诗,这些也是陆游的长城诗意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古代诗词中的长城意象
作者:樊兴龙
来源:《课外语文·下》2016年第03期
【摘要】长城,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
长城诗词,在我国文学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
【关键词】长城;诗词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
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
因长度逾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
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
横贯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9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8851.8公里,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
笔者就长城意象书写的内容分析如下:
一、描绘长城雄风
长城,以其雄伟的气势,丰富的文化内涵,古往今来吸引了许许多多的骚人墨客,艺匠画师,以及帝王将相,为之泼墨挥毫,笔走龙蛇,讴歌咏唱,描绘万里长城的雄风。
隋代杨广《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中有:“萧萧秋风起,悠悠万里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描绘悠悠万里长城,如实地叙述了修长城的行动和目的,格调生动高昂。
唐代李白有:“不假筑长城,大贤在其间。
战夫若熊虎,破敌有馀闲。
”(《夏州崔常侍自少》)唐代杜牧也说:“三边要高枕,万里得长城。
”(《送张遥之寿阳幕》)清代乾隆皇帝有:“金墉迤逦倚山尖,想象当时守备严……千秋形胜因循览,万古兴亡取次觇。
”(《望长城作》)均是讴歌长城的伟大作用。
《水经注》上说:“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中断。
”《明史兵制》上说,终明之世,长城的防御力量很大。
“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
”其中著名的八达岭、弹琴峡、嘉峪关等,均是长城著名景点,被无数的诗人讴歌。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是明代长城的精华,是长城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达1015米,地势险要,城关坚固。
而最早留下八达岭诗章的是唐代诗人高适,他在诗中写道:“绝坡水连下,群山云共高”。
金代刘迎有:“萦纡来不断,奕奕似流水,鲸形曲腰膂,蛇势长首尾。
”(《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极写八达岭雄伟的气势。
明代倪祖有:“八达雄垣起戍楼,风烟朔漠塞边秋。
”(《八达岭》)陈春啸有:“倚天舒啸气如虹,极目长城第一峰。
万里垣墉连朔漠,千秋堡堠傲苍穹。
烽烟早净王戈泪,伟业方兴鼎革工。
莫对关山嗟往事,且看寰宇仰神龙。
”(《登八达岭》)清代康有为:“鞭石千峰上云汉,连天万里压幽并。
东穷碧海群山立,西带黄河落日明。
且勿却胡论功绩,英雄造事令人惊。
”(《登八达岭》)。
弹琴峡位于五贵(鬼)头山
间。
峡谷中有温榆河由北入峡,经过两个曲折后向南流出,此段即是弹琴峡。
但在修八达岭公路时,河道被砂石填平,弹琴峡自此空有其名。
峡西壁上,仍留有“五贵头弹琴峡”六字。
元代陈孚“月作金徽风作弦,清声岂待指中弹。
”(《弹琴峡》)清代顾炎武:“居庸突兀倚青天,一涧泉流鸟道悬”(《居庸关二首》)。
嘉峪关,位于甘肃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
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先后经过168年时间的修建,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
二、控诉筑城怨愤
汉代陈琳《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柱。
”唐代刘禹锡《经檀道济故垒》:“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唐代于濆在《长城》中写道:“死者倍堪伤,僵尸犹抱杵。
十年居上郡,四海谁为主?纵使骨为尘,冤名不入土。
”明代尹耕的《修边谣》“去年修边君莫喜,血作边墙墙下水。
今年修边君莫忧,石作边墙墙上头。
”都是用来表达人民对修筑长城的不满。
《孟姜女哭长城》最能表达修筑人民的心声。
传说秦朝时,范杞梁被抓到北方修筑长城,其妻孟姜女带着寒衣千里寻夫。
到长城脚下后,不但未找到丈夫,反而被秦始皇垂涎。
孟姜女终日痛哭,终于将长城哭倒,露出丈夫尸骨。
百姓借此传说斥责了暴君对人民的残酷奴役,统治者借此传说宣扬了礼教中的“贞烈”,因此流传千古,如今山海关外凤凰山上仍保存有明代重修的姜女庙(又称贞女祠)。
唐朝贯休的《杞梁妻》:“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
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染贞妇啼呜呜。
”清代丁澎的《度岭见长城》:“沧海不沉秦女石,浮云欲动楚臣冠。
”都是使用孟姜女的典故,通过对比,极写筑城的怨愤。
三、书写征戍疾苦
长城的作用在于战争中防御。
烽火台又称烽堠、烽燧、烟墩、狼烟台、亭等,用于传递军情信息。
关是长城上的出入口,多设置在狭窄的山口或要塞处,因此又称关口、关塞、关隘。
关上建有关城,出境入境必须通过关城。
长城上的关或以“关”名,如居庸关、山海关;或以“口”名,如古北口、喜峰口。
魏晋陆机的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中有:“戎车无停轨,旌旆屡徂迁。
仰凭积雪岩,俯涉坚冰川。
冬来秋未反,去家邈以绵。
猃狁亮未夷,征人岂徒旋。
末德争先鸣,凶器无两全。
”唐代李益《统汉烽下》写道:“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唐代李频在《赠长城庾将军》“向国报恩心比石,辞天作镇气凌云。
逆风走马貂裘卷,望塞悬弧雁阵分。
定拥节麾从此去,安西大破犬戎群。
” 唐代高适《蓟门行五首》中写道:“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
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诗人们借长城表达对战争忧虑。
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如今长城已失去了它的军事用途,更多的体现在我中华民族精神文明,激励着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保卫我中华民族。
同时也在
见证我中国人民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团结一致拼搏进取,“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抒写新的奇迹抒写新的辉煌。
(编辑:钟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