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戏剧化与卞之琳诗歌《鱼化石》赏析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诗戏剧化与卞之琳诗歌《鱼化石》赏析讲义

新诗戏剧化与卞之琳诗歌《鱼化石》赏析

一、新诗戏剧化

“戏剧化”思想是颇有典型性的。这一思想显然源于艾略特。艾略特认为,“哪一种伟大的诗不是戏剧的?谁又比荷马和但丁更富戏剧性?”

袁可嘉更为细致地指出,“人生经验的本身是戏剧的(即是充满从矛盾求统一的辩证性的),诗动力的想象也有综合矛盾因素的能力,而诗的语言又有象征性、行动性,那么所谓诗岂不是彻头彻尾的戏剧行为吗?”显然,艾略特的“戏剧化”思想,恰好切合了中国新诗派诗人的现实观。

因而他们力图通过“戏剧化”的人生态度和诗学策略,把现实拉远以使客观现实通过诗人主体中介转化为经验现实并进而转化为诗性经验。按袁可嘉的说法,“从现代心理学的眼光看,人生本身就是戏剧的。”而“戏剧化”的根本要义在于其“表现上的客观性与间接性”,这暗合了一种现代主义者的不回避现实人生,但又不是直接介入,因而不无旁观立场的心态。

诗人既是人生戏剧的个中人,更是冷静达观、睿智成熟的思考着的分析家和批评者。诗人甚至常常把自己也置入戏剧中(“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大家彼此彼此),成为反讽批评的对象。

诗歌“戏剧化”的第二层涵义,是对时间性“过程“的强调。正如袁可嘉指出的,“而诗的唯一的致命的重要处却正在过程!一个把材料化为成品的过程;对于别的事物,开始与结束也许即足以代表一切,在诗里它们的比重却轻微得可以撇开不计。”(注:袁可嘉《新诗戏剧化》。)

二、卞之琳智性诗

卞之琳吸纳瓦雷里、艾略特等诗学养分,融入自身独特而深刻的审美体验,以平凡的意象凝定哲理沉思,在智性的探求中发掘诗美,

并显示了自己的创造和东方智慧。卞之琳对象征主义等西方现代诗歌的选择和转化,不仅新拓了诗美领域,提升了中国新诗的理性层次,而且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卞之琳诗歌的总体特征—一智性化,他的诗富于理智之美。其特点:不使人动情而使人深思,极力避免感情的发泄而追求智慧的凝聚,情智合一。

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

中国新诗现代主义诗潮曾一度致力于诗情智性化的审美探索,这是30年代现代主义诗潮的一个主流趋向,它因深化的拓展了“五四”时期的说理诗和警句诗而被金克木命名为“新智慧诗”,

诗人的主要作品有《三秋草》、《鱼目集》、1936年与李广田、何其芳合著的《汉园集》、《慰劳信集》、《十年诗草》等,另外还有一些译作,如《哈姆雷特》、《海滨墓园》等。

三、《鱼化石》赏析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我往往溶化于水的线条。你真像镜子一样的爱我呢,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鱼化石)

这首诗写于作者27岁那年初夏。诗中所写一条小鱼对一枚石头说的话,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位柔情似水的女郎对她所爱慕的男子所在地吐露的一段热肠衷曲。

要求被爱是人类最原始的欲望。“你的怀抱的形状”便是我要有的目标,爱情的特定对象。“你的怀抱的形状”直接指向拥抱、指向二者的合而为一,指向爱情的达成。罗兰·巴特《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中说:“搂抱。对恋人来说,搂抱这个动作似乎在某个时刻实现了他与爱偶完美结合的梦想。”“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意思是我爱你。

“我往往溶入水的线条”意思是为了爱你,我改变了自己。鱼为了牵就水,而变得适应水线条。

这其中还揭示出主体“我”的情感是隐藏的、绵软的、可塑造的,

尤其显示出“我”的被动:“我”被水所溶,变成水中的一滴。一个女子狂热的爱恋,就如同一尾鱼在水中畅游,在这狂热的爱情里,曾一度娇蛮的女子早已被爱的柔情“溶化”,深深陶醉在了“你”的爱河里。

“你真象镜子一样爱我呢?!”倘若要给诗加上标点,可以同时加上问号与叹号:既感叹也质疑。镜子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象征团圆与美满,接受容纳与反射收回是镜子最基本的功能。

情感施予主体对情感受用的他者的感叹与质疑:我爱你就象爱我自己!你呢?

我爱你就象爱我自己!这是主体的彻底表白,也是主体的自我感叹,更是主体对他者的某些质疑。还可以见出他者是漂泊不定,难以捉摸的,而主体只是柔软地毫无办法地处于等待的一方。

倘若“你真象一面镜子一样爱我”,我便已经拥有“你怀抱的形状”,便不存在“要有”,因为“已有”;正因为你并不“真象镜子一样爱我”,所以“我要有你怀抱的形状”。

“镜子”这个意象既是象征与类比,又是中界与旁观者。女子日日必对的便是镜子,镜子照见女子莲花般开落的容颜与心事,照见女子九曲回肠的低徊与倾诉;作为中界的镜子促成女子的感叹与质疑。镜子的可信导出你的可疑。

“你我都远了乃有鱼化石”,“石”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对于爱情太重要了:“望夫石”的深情,“磐石无转移”的坚贞,三生石上的前世姻缘等等。是什么令“溶于水的线条”积淀成“鱼化石”?

时间!漫长久远的时间!时间令人变成石头。

形成了一块鱼化石至少是几千万年前的机遇,也即卞之琳诗里的女子在那场灾难里冷却下来已是几千万年以后的事了。那场灾难是什么呢?是爱情!爱情在时间里旅行,穿透几千万年,只剩下一块鱼化石。找不到当初的水与当初的鱼;只找到一块鱼化石,这块鱼化石不仅有溶于水的线条而且有几千万年前鱼的形象,有遥远年代的女子坠入爱情的大致状况。

为了爱,她甘愿像“鱼化石”中的鱼一样凝固在石头的怀抱之中,

溶化于水的线条之中。就是说,她愿意完全按照对方的要求来重塑自己。诗中表达了一种女为悦己者容式传统女性心理。能够全身心,无保留投入到爱恋中去,这种对待爱情生活的态度闪烁着令人感动的光彩。无论是爱还是被爱,应该说都是幸福的。

不过,这只是诗的表层含义,仔细玩味诗中的意象,我们发现两情相爱,融为一体的鱼化石形象,就像望夫石一样或像巫山神女一样化成了千年化石。一旦形成了“鱼化石”,鱼不就是原来的鱼,石头也再是原来的石头。诗人似乎是在借形象的悖论告诉我们:完全取消自我个性和无条件迎合对方的爱是不足取的,在看起来柔情似火的主动奉献背后,仍然潜藏着柔弱女性逆来顺受的封建文化因子;同时,将对方独立人格吞并殆尽和无限制要求对方顺应自己的爱,到头来也将造成双方的异化,并失去原初爱的对象。一定的距离,往往产生美的诱惑力,完全融为一体,反而各自疏远。这就是《鱼化石》的确深层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