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低体温对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及其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手术期低体温对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及其护理
【摘要】围手术期低体温是接受手术的患者在手术期间护理的常见问题,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本文综述低体温发生的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护理预防。

【关键词】围手术期;低体温;护理
临床上一般将体温在34-36℃称为低体温。

有文献报道,50-70%的手术患者在手术麻醉中出现低体温。

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手术室内的环境温度、体腔的开放、使用温度过低的消毒液和灌注液、药物等都易使患者散热增加而造成术中和术后的低体温的出现。

对于一般体质的患者,在手术中体温降低1-2℃对机体虽然有干扰,但是可以耐受,不至于造成太大的伤害,但是对于病情危重、体质弱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和小儿,术中低体温可以导致机体耗氧量增加、心率增快、免疫功能受到损害,并可导致麻醉药物代谢减慢、凝血障碍、心肌缺血、术后渗血量增多、术后切口感染和住院时间的延长,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术中术后应了解体温的变化,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减少并发生的发生。

1 低体温的原因分析
1.1 麻醉剂对体温调节抑制作用
围手术期所使用的麻醉剂均可以影响集体体温的调节。

正常人的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状态,通过大脑和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和神经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1]。

但麻醉剂的使用既损害中枢温度调节,又损害周围温度调节,尤其全身麻醉阻断了身体大部分的神经传导,因而机体较难随环境温度的变化来调节体温,易受环境温度影响而出现体温下降[2]。

此外机械通气吸入干冷气体也会引起体温下降。

1.2 输液或输血及大量体腔冲洗液的应用
大量输入环境温度下的液体或血液,可导致机体温度下降[3]。

研究证实,成人静脉每输入1L环境温度下液体或每输入一个单位(200ml)4℃血液,中心体温约降低0。

25℃[4],
输入液体越多,体温下降越明显。

大量冷盐水冲洗体腔,亦可使机体热量丧失而导致低体温。

1.3 低温环境
近年来随着无菌技术的发展,大部分手术室采用净化空气层流设备,通常情况下,手术间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2-24℃左右。

由此可见,层流手术室的常规温度和室内空气的对流这两个因素,会增加病人机体的散热,导致机体热量的流失。

同时手术室为了增强消毒效果,常常采用快速的空气对流,容易导致患者体温下降[5]。

Morris证实,若手术室的室温<21℃时,患者往往出现体温过低[6]。

1.4 手术因素
使用挥发性消毒液消毒,消毒液的挥发要吸收走和带走大量的热量,使体温迅速下降。

手术时间长,体表暴露面积大,手术切口大,肠管、腹膜及胸腔内容物暴露时间长,使水分从手术中蒸发,也是重要散热源[7]。

同时术中反复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患者身体覆盖巾部分被冲洗水浸透,尽管加盖单巾仍可导致机体热量的散失[8]。

1。

5 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如果自身体质较差,对于冷刺激敏感性强、抵抗力差,手术引发的冷刺激易引起体温下降。

尤其是儿童、老年人易发生体温下降,病人紧张及术前禁食水使患者增加对冷刺激的敏感,更容引起低体温。

1。

6 医护人员的保暖意识淡薄
2 手术低体温的危害性
2。

1增加伤口感染率:低体温直接损害机体免疫功能,主要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氧化作用,并减少白细胞向感染部位移动;同时减少皮肤血流和氧供,抑制组织对氧的摄取,增加伤口的感染率。

轻度低温时由于直接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减少皮肤血流量,从而减少组织的氧供,同时低温往往伴有蛋白质的消耗和胶原合成的抑制,这些均可使患者对手术伤口感
染的抵抗力降低。

Kurz等报道在择期大肠手术期间发生低温的患者伤口感染率增加3倍,住院时间延长20%左右[9]。

2。

2影响凝血功能:出血时间与皮肤的温度成反比,出血量与伤口的温度成反比。

低温使血小板减少,功能抑制,复温后4h仍未恢复正常[10]。

低温降低凝血物质活性,并且激活血纤维蛋白溶解作用系统,从而导致出血时间延长。

严重的低温可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

2。

3寒战发生率增加:其发生率为5%~65%[14]。

患者中心体温约降低1℃,就会出现寒战,寒战引起的肌肉活动使耗氧量增加486%,易使心脏病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2。

4增加心血管并发症:低体温时肺血管对缺氧的反应性降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而导致缺氧加重。

Frank等学者对接受胸部、腹部和血管手术的高危心血管患者进行了研究,发现体温较低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了300%[11],这是由于引发了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增加100%~700%和整个系统性血管收缩[12]。

当体温在28℃以下时,心室激惹明显;25℃~30℃时出现心室颤动,可发生死亡[13]。

2。

5代谢异常低温可降低代谢率和氧供,每降低1℃约降低需氧量7%[14]。

低温使肝脏耗氧量中等降低,因肌松药、麻醉药大部分在肝脏代谢,使患者清醒时间明显延长,易发生呼吸抑制、呕吐、误吸等意外并发症[15]。

3 护理
在围手术期为预防低体温的发生,主要采取主动保温措施。

3。

1 保暖接送患者术前任何时候都不要暴露患者,尽可能避免通过寒冷的过道。

患者在进出手术室的途中,应给予足够的包裹,使之与周围的冷空气隔离[16]。

可采用暖水袋、电热毯、或盖被覆盖等措施对病人保暖,确保病人围手术期的温暖、舒适。

术中加强对病人体温的监测
对体温的有效监测调节是保证麻醉手术成功,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对病
人体温的监测,可早期发现,早期处理,防止低体温并发症的出现。

3。

2 规范手术室的温度手术室温度太高,手术医生会有不适,会增加细菌繁殖,造成手术创口污染,Lilly认为手术室温度最好不低于24℃[17],相对湿度40%~60%为宜,新生儿及早产儿手术室将室温保持在27℃~29℃。

3。

5 液体、库血加温输入实验表明,术中若静脉输注大量温度低的液体,可诱发寒战。

而输注预热(37℃~38℃)的液体可有效地预防体温降低、热量丢失[20]。

输入冷藏库血时,可促使患者的中心体温下降,如果短时间内输入大量4℃的库血,不但造成低温,还可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因此,对输注体内的液体和血液制品加温至37℃,可
预防低体温的发生。

研究表明液体或血液制品加温至36~37℃是安全舒适的,对液体成分无影响(青霉素、维生素、代血浆等不能加温)。

3。

6 注意预防皮温与体腔热散失皮肤是热量散失的主要部位[21]。

实施麻醉或手术时,施术部位暴露,不施术部位用保暖性能好的被服或手术巾遮盖,可减少皮肤散热。

使用暖风毯给患者保温,是目前较新的一种方法,它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有效等特点,是目前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升温、保温的较理想方法。

但陈健欣等[22]认为,行胸、腹腔手术的患者体腔暴露后易发生体温下降,即使手术室室温在22℃,故术中应使用温盐水浸泡的纱巾和温液体冲洗以及注意保护术野等以减少体热散失。

术中如需等待快速冷冻切片或摄片透视时,应用盐水巾或皮肤保护膜覆盖创面,减少热量和水分的丧失[23]。

3。

7 术后保温术后掌握环境温度,监测体温,纠正脱水,充分有效供氧,补充热量。

维持正常的中心温度会显著缩短在麻醉恢复室的时间,甚至会降低住院费用[24]。

而为低温患者进行升温时,须注意缓慢地使温度回升,轻度低温再升温每小时不超过0。

3℃~1。

2℃,严重低温和心功能不稳定时需快速升温每小时3℃[25]。

避免对低温肢体末端快速升
温,以免引起致死性心律失常,因此,在为患者进行升温过程中应连续性中心温度监测[26]。

手术中体温过低对机体各系统影响很大。

有文献报道,轻度低体温可通过直接损害免疫功能,使伤口感染率增加、低温使血小板功能减弱、降低凝血物质的活性,从而抑制凝血功能,出血时间延长,因此手术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术中体温变化的原因,及时正确的采取各种有效的护理对策,防止低体温的发生。

综上所述,防止低体温的发生,可有效减少术后并
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总之,围手术期低体温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为了提高围手术期患者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手术期间要采取积极主动的保温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芦萍,郭建华,李丽莉。

不同温度冲洗液冲洗膀胱引起病人体温变化的探讨。

护士进修杂志,2001,16(7):490。

2 付月珍,马家骏。

小儿麻醉期间的体温下降。

临床麻醉学杂志,1999,15(6):353。

3 谢荣。

现代麻醉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91-393。

4 谢自茂,沈永霞,李霞,等。

一种带可控温热水器手术器械台的应用。

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5(4):35-36。

5 许文。

手术后低体温的原因及其护理。

护士进修杂志,2000,15(6):406。

6 安刚,薛富善。

现代麻醉学技术。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804。

7 曾宪英,陈佳英。

外科患者术后低体温相关因素及其护理措施。

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11):68。

8 邹小芬,姜剩勇。

1例硬膜外麻醉围手术期意外低体温患者的护理。

当代护士,2004,3:55。

9 胡兴国。

围手术期的轻度低温。

国外医学·麻醉学分册,2000,21(4):225-227。

10 康荣田,蔡文训,董振明。

手术后低温对病人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河北医药,2001,23(2):101。

11 黄宇光(译)。

保持围手术期体温正常。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3,6(4):203。

12 赵书娥,尹灵朔,赵莉。

围手术期低体温及其护理。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1):12。

13 华山。

创伤和手术后的低温。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0,27(1):9。

14 蔡文训,甄胜西,董振明。

围术期非人为低温。

河北医药,2001,23(7):539-540。

15 张淑月,朱君宇,彭延增,等。

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麻醉恢复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177-178。

16 阮兰红,李兰英,刘金玲。

围手术期低体温90例原因分析及护理。

洛阳医学专报,2001,19(2):168。

17 李恭会,张志根,李新德。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病人围手术期低温及其影响。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1,21(5):204-205。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8 周亚昭。

手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护理与康复,2003,2(6):355。

19 万爱玲,步爱兰,吕敏。

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4):288。

20 李海燕,王振香。

不同温度输液对妇科术中病人体温及热量的影响。

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459。

21 王雅文,马宏波,浑净。

手术病人低体温的护理。

黑龙江医学,1999,9:59。

22 陈健欣,胡小玲,刘凤春,等。

术中加温输液对病人体温下降的影响。

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459。

23 黄丽丽。

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与预防。

上海护理,2004,3(4):31。

24 刘俊杰,赵俊。

现代麻醉学,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00。

25 陈宇,李乌兰。

低体温的处理。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7):321。

26 计惠民,黄敏捷。

为低体温病人进行升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10):4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