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名词解释
1.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与核质的单细胞微生物。
细菌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无成形的细胞核,无完整的细胞器。
2.荚膜:某些细菌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的一层粘液性多聚物,其成分为多糖或多肽。
3.鞭毛:是指菌体上附着的由细胞膜伸出的细长弯曲的丝状物,所有弧菌、螺菌、约半数的杆菌和少数的球菌附有鞭毛。
4.芽胞: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菌体内的细胞质脱水浓缩,形成由多层膜包裹着的、通透性低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
5.L型细菌:是指细胞壁受损或其合成受到抑制,仍可存活的细胞壁缺陷细菌。
二、填空题
1.微米(μm) 2.球菌,杆菌,螺菌3.弧菌,螺菌4.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荚膜,鞭毛,芽胞,菌毛5.肽聚糖,磷壁酸,脂蛋白,外膜,脂多糖,脂多糖中的类脂A6.物质转运交换,分泌胞外酶,呼吸作用,生物合成,形成中介体7.染色体,质粒8.核糖体,质粒,胞质颗粒9.蛋白质10.细菌鉴别11.鉴别细菌,指导选择药物,了解细菌的致病性12.细菌致病性,运动13.普通菌毛,性菌毛,普通菌毛,性菌毛14.芽胞15.维持细菌外形,支持保护细菌,物质交换,具有抗原性16.聚糖骨架,短肽侧链,五肽交联桥17.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酒精脱色,稀释复红复染18.紫色,红色19.核糖体上,异染颗粒20.抗原性,抗吞噬,抗补体,使细菌具有毒力三、选择题
1.A2.D 3.B 4.A5.A6.C 7.E 8.E 9.B 10.E 11.C 12.E 13.A14.E 15.C 16.A17.E 18.C 19.E 20.E 21.C 22.C
四、问答题
1.G+菌与G—细胞壁的主要区别如下表:
表10一1 G+菌与G—细胞壁的主要区别
2.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指所有细菌都有的结构,从外向内分别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
(1)细胞壁:是紧贴膜外的一层坚韧富有弹性的结构,具有维持细菌故有形态、保护细菌、与细胞膜共同完成细菌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决定细菌的免疫原性等功能。
G+菌细胞壁由粘肽和穿插于其内的磷壁酸组成,G—菌由内向外依次为粘肽、脂蛋白、外膜、脂多糖等多种成分组成。
(2)细胞膜:有物质交换、分泌胞外酶、生物合成、呼吸、形成中介体等作用。
(3)细胞质:为原生质,无色透明胶状物。
其内含有质粒、核糖体和胞浆颗粒等有形成分。
(4)核质:由双股DNA链高度盘绕形成,是细菌生命活动必需的遗传物质。
细菌仅有核质,无核膜和核仁,不存在核的形态。
3.细菌的特殊结构及意义?
⑴荚膜:是某些细菌分泌到细胞壁外的一层粘液性物质,主要成分是多糖或多肽。
它具有抗吞噬、抗溶菌酶、抗补体等作用,是细菌毒力的因素之一,同时它具有抗原性,可用于细菌的鉴定分型。
⑵鞭毛:是某些细菌从胞质内伸出到胞外的细长而弯曲的蛋白丝状物。
它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某些细菌的鞭毛与其致病性有关。
有鞭毛的细菌又可分为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和周毛菌。
⑶菌毛:是某些细菌表面比鞭毛更细、短而直的蛋白丝状物。
它又分普通菌毛和性菌毛,前者数量多,可达数百根,与细菌的粘附性、致病性有关;后者比前者数量少(1—4根)、稍长而粗,为中空管状物,可传递细菌遗传物质。
⑷芽胞:是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胞浆脱水、浓缩,在体内形成一个折光性强、通透性低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它是细菌的休眠状态。
它的结构复杂,对热、干燥、化学消毒剂和辐射等有很强的抵抗力。
临床以消灭芽胞为灭菌的标准。
芽胞的形状、大小、位置可用于细菌的鉴别。
芽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形成一个新菌体(繁殖体)。
4.与芽胞抵抗力强的有关因素如下:
(1)芽胞内由多层致密膜状结构构成,化学药物和紫外线不易渗入。
(2)芽胞含水少,蛋白质受热后不易变性。
(3)芽胞形成时能合成一些具有抗热性的酶类。
(4)芽胞核心和皮质中含独有的吡啶二羧酸,与耐热性密切相关;芽胞发芽时,该物质从芽胞内渗出,耐热性随之丧失。
第十一章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
一、名词解释
1.热原质:即菌体中的脂多糖,大多由G—菌产生。
热原质注人人体或动物体内可引起发热反应,故名热原质。
热原质耐高温,高压灭菌不能破坏。
除去热原质的最好办法是蒸馏。
2.细菌素:某些细菌产生的一种抗生素类物质,可抑制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细菌的生长,故名细菌素。
其抗菌谱较窄,其产生受质粒控制。
3.专性厌氧菌:由于缺乏呼吸酶系统,在有氧环境中不能生存,故称其为专性厌氧菌。
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中99.9%为专性厌氧菌。
4.外毒素:一些细菌(大多为G+菌,少数为G—菌)在生活过程中产生并释放到体外的毒性蛋白质。
二、填空题
1.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生长因子2.需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微需氧菌3.二分裂,20—30,18—20 4.迟缓期,对数增殖期,稳定期,衰退期,对数增殖期5.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6.液体,固体,半固体7.自养菌,异养菌,异养菌,寄生菌8.水溶性,脂溶性9.感染性疾病,肿瘤10.质粒,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种,型,细菌的分型
三、最佳选择题
1.B 2.E 3.A 4.C 5.B 6.E 7.D 8.E 9.E 10.D 11.D 12.B 13.B
四、问答题
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⑴充足的营养物质,包括生长因子、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类。
⑵适宜的酸碱度,大多数致病菌所需的最适PH为7.2一7.6。
⑶适宜的温度,大多数致病菌的最适温度为37℃。
⑷必要的气体环境:细菌的生长繁殖所需的环境气体主要是O2和CO2。
根据对O2的需要情况,可将细菌分为:(1)专性需氧菌一在有氧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
(2)微需氧菌一在较低的氧气分压下才能生长繁殖。
(3)专性厌氧菌一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
(4)兼性厌氧菌一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生长。
2.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临床意义有:细菌在合成菌体成分的同时,还能合成许多在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产物。
(1)热原质:细菌菌体中的脂多糖,注人人体或动物体内后,可引起发热反应,故称其为热原质;脂多糖大多由G—菌产生。
热原质耐高温,可通过一般滤菌器,没有挥发性,因此除去热原质的最好方法是蒸馏。
制备生物斜品和注射用水必须用无热原质的水。
(2)内毒素与酶:细菌可产生与致病性密切相关的内、外毒素及侵袭性酶。
①内毒素即G—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毒性成分为类脂A,在菌体死亡崩解后才释放出来。
②外毒素是由G+菌及少数G—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释放出的蛋白质,具有抗原性强、毒性强、作用特异性强的突出特点。
③某些细菌可产生侵袭性酶。
侵袭性酶可损伤机体组织,促使细菌的侵袭、扩散,是细菌的重要致病因素,如链球菌的透明质酸酶。
(3)色素:有些细菌能产生色素,对细菌的鉴别有一定意义。
细菌色素有两类:水溶性色素,脂溶性色素。
(4)抗生素:有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一些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它微生物或癌细胞的物质,称抗生素。
抗生素多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
细菌仅产生少数几种抗生素。
(5)细菌素:某些细菌产生的仅作用与有近缘关系的细菌的抗生素类物质,称细菌素。
细菌素的产生受质粒控制,抗菌谱较窄。
3.人工培养细菌的实际意义有:(1)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分离培养致病菌并做药敏试验,可指导临床用药。
(2)细菌的鉴定与研究,研究细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等都要进行细菌的人工培养。
(3)生物制品的制备和基因工程。
(4)做细菌的毒力分析和卫生检测。
第十二章消毒灭菌
一、名词解释
1.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一般不能全部杀死非病原菌和芽胞。
2.灭菌:是指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非病原菌和芽胞。
3.防腐:是指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的方法。
细菌一般不死亡。
4.无菌操作:指防止微生物污染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方法。
无菌指灭菌后的无活菌状态。
二、填空题
1.焚烧,烧灼,干烤2.巴氏消毒法,煮沸法,流通蒸气灭菌法,间歇灭菌法,高压蒸气灭菌法3.265—266nm,DNA,死亡,变异4.紫外线,酒类,奶类5.防腐剂,防腐,无毒性6.皮肤粘膜,硝酸银7.细胞膜8.乙醇,酶活性,70%乙醇9.5min,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金黄色葡萄球菌10.103.4kPa,121.3℃,15~30min 11.流通蒸气法
三、最佳选择题
l.A2.B 3.E 6.E 7.E 8.C 9.E 10.E 11.D 12.C 13.E 14.D 15.E 16.A17.E 18.A
四、问答题
1.在温度和时间相同的条件下,湿热灭菌法的效果比干热法好,原因是:(1)在湿热条件下,细菌吸收水份,菌体蛋白质易于凝固变性。
(2)湿热蒸气的穿透力比干热空气强,能较快提高灭菌物体的内部温度。
(3)热蒸气与物品接触,由汽态变液态时可放出大量潜热,能迅速提高灭菌物体的温度
2.紫外线波长在200~300nm时具有杀菌作用,以265~266nm波长杀菌力最强。
紫外线的杀菌机制主要是损伤细菌的DNA构型,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从而导致细菌死亡或变异。
在使用紫外线灭菌时,应注意:紫外线的穿透力较弱,不能透过玻璃和纸张等,因此紫外线杀菌法仅适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紫外线对人体的皮肤和眼角膜有一定的损伤作用,所以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时应注意防护。
3.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主要包括:
(1)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化学消毒剂通过与菌体蛋白结合或使蛋白质脱水,导致细菌蛋白质变性或凝固而死亡。
(2)干扰细菌的酶系统通过改变或破坏胞内酶活性基团的功能,使酶活性丧失,导致细菌代谢发生障碍而死亡。
(3)损伤细菌胞膜通过改变细胞膜结构,干扰其正常功能,使细菌死亡。
有的化学消毒剂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菌内容物外流,菌外的液体进人细菌,导致细菌破裂。
4.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
1.消毒剂的性质①作用时间,在一定消毒剂浓度下,作用时间愈长,效果愈好。
②消毒剂的浓度,一般而言消毒剂的浓度与消毒效果成正比,但乙醇例外。
浓度为70~75%的乙醇杀菌力最强,高浓度时效果反而较差。
原因是高浓度乙醇使蛋白质迅速脱水而凝固,影响乙醇继续向菌体内渗入,故杀菌效果较差。
2.温度和酸碱度杀菌过程是一种生化反应,其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故温度高时效果较好。
当PH值偏低或偏高时,细菌就容易被消毒剂迅速杀死。
3.细菌种类与数量同一种消毒剂对于不同种类的细菌或同种类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菌,其杀菌效果不尽相同。
芽胞比繁殖体抵抗力强,老龄菌比幼龄菌抵抗力强,细菌数量越多抵抗力越强。
4.环境中有机物与拮抗物的影响细菌与某些有机物混在一起,影响消毒剂对细菌的杀伤作用。
第十三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一、填空题
1、遗传性变异,非遗传性变异
2、形态结构变异,菌落变异,毒力变异,耐药性变异
3、染色体,质粒,DNA
4、F质粒,R质粒,细菌素质粒,毒力质粒
5、病毒,特异性转位因子
6、基因突变,基因转移与重组
7、噬菌体 1 接合
8、细胞壁缺陷,高渗低琼脂
9、牛型结核杆菌,结核病10、溶原菌正常分裂,产生免疫力,表达新的遗传性状可终止溶原状态11、溶原,溶菌,溶菌12、自然突变,诱导突变,突变选择,回复突变
二、最佳选择题
1.C 2.D 3.E 4.C 5.C 6.C 7.C 8.E 9.E 10.E 11.D 三、问答题
l、简述L型细菌的形成、特点及临床意义。
在某些因素如溶菌酶、青霉素等的影响下,某些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合成受抑制,可使细胞壁部分或完全缺失,形成细胞壁缺陷型细菌,也称为L型细菌。
L型细菌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多呈球形,有时可呈巨球状或长丝状;革兰染色均呈阴性;需用高渗培养基培养。
临床上由于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可使患者体内细菌发生L型变异。
某些L型细菌有致病性,可引起肾盂肾炎、骨髓炎、心内膜炎等疾病。
2、简述常见的细菌形态与结构变异现象及其意义。
常见的细菌形态与结构变异有:
(1)细胞壁缺陷型(L型)变异:临床上由于抗菌药物使用不当,使患者体内细菌发生L型变异。
某些L型细菌有致病性,可引起肾盂肾炎、骨髓炎、心内膜炎等疾病。
(2)荚膜变异:例如从患者标本中分离的肺炎球菌有较厚的荚膜,致病性强,但在无血清的培养基中传代数次后,可失去荚膜,致病性亦随之减弱。
(3)鞭毛变异:例如将有鞭毛的变形杆菌接种在普通固体培养基表面,由于鞭毛的动力作用,细菌呈播散生长;若将此变形杆菌接种于含1%石炭酸的培养基中培养,则鞭毛生长受抑制,生长仅限于接种部位。
(4)芽胞变异:例如将能形成芽胞,毒力强的炭疽杆菌置42℃培养10~20d后,则丧失形成芽胞的能力,毒力也随之减弱。
3、基因工程的步骤是:
(1)从供体细胞DNA上切取一段需要表达的基因,即目的基因。
(2)将目的基因结合在合适的载体(质粒或噬菌体)上。
(3)通过载体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菌内,随着细菌的大量繁殖,可表达出大量的目的基因产物。
4、细菌变异的实际应用
(1)在传染性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
细菌可发生形态、结构、生化特性等生物学特性方面的改变,在诊断时要充分考虑
到变异性。
由于细菌可发生耐药性变异,故应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耐药菌的产生,必要时做药敏试验。
细菌可发生毒力变异。
据此可将强毒株变成弱毒株,制备活疫苗,预防疾病。
(2)在测定致癌物质方面的应用
凡是能诱导细菌发生基因突变的物质,都可能是致癌物。
(3)在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
基因工程:就是根据细菌基因可通过转移与重组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原理来设计的。
第十四章细菌的感染和免疫
一、名词解释:
l、菌群失调症:当正常菌群在组成和数量上发生明显改变时,称为菌群失调。
当这种失调状态进一步发展,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就称为菌群失调症。
2、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在正常寄居部位和正常情况下是不致病的,当正常菌群成员的定居部位改变或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特殊情况下就会引发宿主疾病,故称之为条件致病菌。
3、致病性:病原菌引起疾病的性能。
4、毒力:病原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
5、感染:指在一定条件下,入侵的病原体与机体防御功能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病理过程。
6、侵袭力:是指细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细菌侵袭力与其表面结构和产生的胞外酶有关。
7、菌血症:病原菌由原发部位一时性或间断性侵入血流,但未在血中繁殖,且无明显中毒症状,称菌血症。
8、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繁殖,造成机体严重损害,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称败血症。
9、隐性感染:当机体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或病原菌侵入的数量不多、或毒力较弱时,感染后对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临床症状或出现的临床症状不明显,称为隐性感染。
隐性感染后,机体可获得特异性的免疫力。
10、带菌者:某些病原菌引起显性或隐性感染后并未被及时清除,可在体内继续存在且经常或间歇性地排出体外,视为带菌状态。
处于带菌状态的个体称为带菌者。
1l、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长期种系发育与进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防御功能。
特点是:(1)与生俱有,可遗传后代。
(2)作用无特异性。
12、医院内感染:指在医院内所发生的感染,包括在医院内活动的所有人群。
二、填空题
1.菌群失调2.菌群失调症,菌群交替症3.生物屏障作用,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抗肿瘤作用4.寄居部位改变,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菌群失调5.数量,途径6.毒素,侵袭力7.菌体表面结构,侵袭性8.革兰阴性,脂多糖,发热,白细胞反应,内毒素性休克DIC 9.类脂A,核心多糖,特异性多糖10.类脂A,特异性多糖11.外毒素,抗毒素12.蛋白质,类毒素13.神经毒素,细胞毒素14.外毒素,类毒素15.屏障结构,吞噬细胞,体液因素16.皮肤与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17.抗体,补体18.完全,不完全19.碱性多肽,细胞膜20.正常菌群的细菌,隐伏的病原菌21.患者,感染的动物22.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毒血症23.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24.带菌状态,健康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
三、最佳选择题
1.E 2.C 3.E 4.C 5.E 6.B 7.C 8.E 9.D 10.E 11.D 12.C 13.E 14.D 15.E 16.B 17.C 18.D 19.B 20.C
四、问答题
1、简述菌群失调症及其发生机制。
正常菌群的成员组成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就为菌群失调,若进一步发展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就称之为茵群失调症。
其发生机制包括:
(1)长期使用抗生素:特别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在抑制致病菌的同时也抑制了正常菌群中的敏感菌,使耐药菌过度增殖,出现菌群失调,进而引起菌群失调症。
(2)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内分泌失调:恶性肿瘤、长期糖尿病等使全身或局部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正常菌群中某些菌过度生长,形成菌群失调。
严重的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导致菌群失调症。
2、简述正常菌群的成员变为条件致病菌的条件:
①定居部位改变;②机体免疫功能下降;③不合理使用抗菌素等特殊情况下就会引发宿主疾病。
3、简述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因素。
(1)细菌的致病性:与其毒力、侵入机体的途径及数量密切相关。
(2)细菌的毒力;取决于它们对机体的侵袭力和产生的毒素。
(3)细菌的侵袭力:是指病原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侵袭力与其表面结构和产生的侵袭性酶有关。
(4)细菌毒素: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类。
外毒素:是某些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
它们对组织细胞有高度的选择性,毒性作用强,可引起各种特殊病变和临床症状。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只有当细菌死亡裂解或用人工方法裂解菌体后才能释放出来。
4、简述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
(1)菌体表面结构:包括菌毛和膜磷壁酸以及荚膜和微荚膜。
细菌的菌毛和某些革兰阳性菌的膜磷壁酸为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细菌的荚膜和微荚膜有抗吞噬细胞吞噬和抗体液中杀菌物质(补体、溶菌酶等)的作用。
(2)侵袭性酶,是指某些致病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某些胞外酶,它们可以协助细菌抗吞噬或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等。
如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等。
皮肤与粘膜屏障:其作用主要有:①机械性阻挡与排除作用:健康完整的皮肤与粘膜能有效地阻挡细菌的侵入;②分泌杀菌物质:例如皮肤的汗腺分泌乳酸,使汗液呈酸性,不利于细菌的生长;③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寄居在皮肤、粘膜上的正常菌群,可通过生存竞争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某些抗菌物质,对某些病原菌有拮抗和抑制作用。
血脑屏障:能阻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从血流进人脑组织或脑脊液,从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婴幼儿因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善,故较易发生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胎盘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绒毛膜构成。
能阻止母体血流中的病原微生物进入胎儿体内,保护胎儿免受感染。
7、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后的两种结果。
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后果病原菌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其后果与病原菌的种类、毒力和机体的免疫状态等有密切关系,可有以下两种不同的结果:
(1)完全吞噬:病原菌被吞噬后,在吞噬溶酶体中被杀灭,消化后的残渣排出胞外,此为完全吞噬。
例如化脓性球菌被吞噬后,一般在5~10分钟内死亡,30~60分钟内被消化。
(2)不完全吞噬:有些病原菌,如结核杆菌、布氏杆菌、伤寒杆菌等胞内寄生菌,在机体免疫力缺乏或低下时,只被吞噬而不被杀灭,称为不完全吞噬。
不完全吞噬可使病原菌在吞噬细胞内得到保护,免受体液中特异性抗体、非特异性抗菌物质和抗菌药物的杀伤作用;有的病原菌甚至可在吞噬细胞内生长繁殖,导致吞噬细胞死亡或随游走的吞噬细胞而扩散到其他部位。
不完全吞噬现象在特异性免疫产生后可转变为完全吞噬。
8、抗体和补体的调理作用:抗体和补体单独都能对某些病原菌起调理作用,若二者联合,作用更强。
(1)IgGFc介导的调理作用;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表面具有IgGFc受体。
当IgG通过其抗原结合部位(Fab段)与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其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相应的Fc受体结合后,可在细菌与吞噬细胞之间形成“抗体桥”,促进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
(2)补体(C3b)介导的调理作用:IgC或IgM类抗体与细菌结合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激活补体,其活化产物C3b可通过其N端非稳定结合部位与菌体结合,其C端稳定结合部位与具有C3b受体的吞噬细胞结合,从而使细菌与吞噬细胞相连,起到促进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和细胞内的杀菌作用。
9、细胞免疫对细胞内寄生菌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抗体难以对细胞内寄生的病原菌发挥作用,故消灭胞内寄生菌主要靠细胞免疫。
发挥细胞免疫的T细胞主要有细胞毒T细胞(Tc细胞)和炎性T细胞。
Tc细胞可以特异性杀伤病原菌感染的靶细胞,当靶细胞被溶解,释出的胞内寄生菌可以被体液因素清除。
炎性T细胞通过释放淋巴因子产生免疫效应。
细胞内寄生菌进入机体后,一般先被吞噬细胞吞噬而不被杀灭,形成不完全吞噬。
炎性T细胞可通过释放淋巴因子,如γ干扰素等,能激活巨噬细胞使其吞噬杀菌能力极大增强,可将不完全吞噬转变为完全吞噬,即可迅速将胞内寄生菌杀灭清除。
10、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组成和特点
(1)非特异性免疫:又叫先天性免疫,由屏障结构、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组成。
其特点:一是与生俱有,可遗传下一代;二是作用无特异性,可杀灭任何病原微生物。
(2)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免疫,是后天获得,具有明显的特异性。
由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组成;对胞外菌的感染主要靠体液免疫保护;胞内菌主要靠细胞免疫清除;外毒素主要靠IgG和SIgA中和。
1l、预防和治疗菌群失调症:
当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发生明显改变时会出现菌群失调。
当这种失调状态进一步发展,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称菌群失调症(菌群交替症)。
对菌群失调症的处理是:①停用原抗菌药物;②分离培养条件致病菌并做药敏试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③使用微生物制剂,恢复正常的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