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背影》巩固练习2023-2024学年(文字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背影》巩固练习
一、基础知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
..似的。
(1)本段内容讲的是。
《背影》是一篇散文(体裁)。
(2)“蹒跚”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3)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合并为一句。
(4)请结合原文回答:①文段中“攀”“缩”“倾”连用的作用是什么?②“轻松”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他少年出外媒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
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suǒ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zhù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suǒ()屑颓.()唐惦.()记举zhù()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语段中“不能自已”中“已”在这里是的意思。
(4)画线句主要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3.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全文以为线索,开头提及“背影”表达的是之情,之后描绘“背影”突出的是之情,然后寻找“背影”流露出的是之情,最后回忆“背影”则集中抒发了对父亲的之情。
4.以“父爱”为话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语句,使前后连贯,构成排比句。
父爱,如一座山,用自己的肩膀,让孩子站得更高,望得更远;父爱,如,,,;父爱,如,,
,;
5.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人物描写手法。
(1)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
(2)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3)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4)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6.下面语段中有两处病句,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朱自清先生是著名的民主战士,对敌人从不留情面。
②然而,通过阅读《背影》,使我们看到了他深情的一面。
③或许,伟大的,都如他般憎爱分明。
④憎得彻底,爱得深沉。
(1)第句,修改意见:。
(2)第句,修改意见:。
7.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当时不理解父亲的自责)
B.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表现了父子相互体谅和照顾,尤其是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
C.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父亲想替儿子做的事已经做到了,虽然很累,但是心里觉得踏实)
D.进去吧,里边没人。
(与上文的“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相呼应,表现了父亲对社会世态的不满和无奈)
8.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四次写到父亲的“背影”,中间略写,首尾详写。
B.本文写父爱不是从正面写父亲的高大形象,而是写父亲不美的外表、动作和不漂亮的语言,并着力写了父亲的背影。
C.本文以《背影》为题的原因在于将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爱的真挚都浓缩在“背影”上,留给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
D.课文写得非常坦诚,作者的前后心理是不同的,有一个大变化,作者叙述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表现了对自己当年不能理解父亲的悔意。
二、课内阅读
《背影》节选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9.选段中的哪些事情体现了父亲对“我”的细心关照?
10.请结合上下文,体会下列各句中“聪明”的含义。
(1)我那时真是聪明
..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2)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
..了!
11.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
..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
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
..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2)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从描写的角度)
12.文中的“我”当年已二十岁了,且“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但父亲还是亲自送“我”,你对父亲的这种行为是否赞成?为什么?
三、课外拓展
送别
童庆炳
①上星期被拉去给本科新生作题为“如何过好大学生活”的)就报告,讲话一开始就回忆起自己当年的大学生活,很()就想起母亲送我上北京时那不可遏制的送别眼泪。
②母亲怎么也没有想到十九岁的我,要离开家乡到北京读书。
事先完全没有准备。
一切都来得太突然。
北京不但在她的想象中而且在我的想象中简直就像天边一样遥远。
③1955年,福建还不通火车。
从我们家乡的连城县出发,要坐五天的长途汽车,才能到达有火车的江西省的鹰潭。
山高路险,行程艰难。
“宁化、青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毛泽东的诗句所描写的路,正是我上北京必经之途。
④我上北京读书的消息,经乡亲们的渲染,变得“十分重大”,使我们家的“两个女人”更是手足失措,心绪不宁,不知为我准备什么好,更有一种生离死别之感盘桓在她们心间折磨她们,可理智上又觉得儿孙“进京”读书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是不能轻易哭的。
离别的痛苦只能忍着。
⑤我上路那天,母亲要送我到离我们村子十五里的朋口镇去搭汽车。
她着意打扮了一番,穿一身新的士林蓝布衫,脑后的圆圆的头发结上还一左一右插了两朵鲜红的花,让人觉得喜气洋洋。
⑥那十五里路如何走过来的,在我的记忆中已很模糊了。
唯有在汽车开动前母亲“空前绝后”的哭和流不完止不住的眼泪至今仍历历如在眼前。
她拉住我的手,()语无伦次地说着:北京“寒人”(冷),要多着衫。
实在有困难要写信给家里讲,我会给你寄布鞋。
我知道你惦记祖母,不要惦记,有我呢。
也不要惦记弟弟妹妹,有我呢。
读书是好事,要发奋。
毕业时写信来,让你爸写“捷报”……说着说着,她突然地流下了泪,她一边哭着一边嘴里还唠叨什么,但我已经听不清楚了。
⑦我觉得自己无能,在这个时候竟说不出一句恰当的、有力量的话来劝慰母亲,只是()待着,还轻声说:“妈,你别哭了!人家看咱们呢!”谢天谢地,汽车终于开动了,她似乎意识到离别终成事实,举起了手,我从车窗探出头,看见她的泪脸,这时我发现自己的眼睛也湿润了。
她不由自主地向前跑了几步,但汽车快了起来,她向后退去,在第一个拐弯处,她的脸在我的视线中变得模糊了…
⑧如今,我再想起母亲那天送我时哭泣的场面,痛责自己当时所说的那句愚蠢的话。
是的,世界上有许多你热衷的事情都会转瞬即逝,不过是过眼烟云,唯有母亲的爱是真实而永
恒的。
转瞬即逝,不过是过眼烟云,唯有母亲的爱是真实而永恒的。
13.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然地亲切地傻傻地
B.自然地傻傻地亲切地
C.傻傻地亲切地自然地
D.亲切地傻傻地自然地
14.请依据文章内容,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想起母亲送“我”上北京时送别的眼泪→→→如今,“我”再想起母亲那天送“我”时哭泣的场面,痛责自己。
15.请结合上下文,体会下列各句中“哭”的含义。
(1)她一边哭.着一边嘴里还唠叨什么,但我已经听不清楚了。
(2)妈,你别哭.了!人家看咱们呢!
16.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她着意打扮了一番,穿一身新的士林蓝布衫,脑后的圆圆的头发结上还一左一右插了两朵鲜红的花,让人觉得喜气洋洋。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2)我上北京读书的消息,经乡亲们的渲染,变得“十分重大
....”。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17.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世界上有许多你热衷的事情都会转瞬即逝,不过是过眼烟云,唯有母亲的爱是真实而永恒的”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1)买橘送别回忆性叙事抒情
(2)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3)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和别人看见
(4)①“攀”“缩”“倾”等动词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动态过程,表现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艰难中见深情,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
②作为父亲尽到了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所以感到很轻松的心理。
2.(1)琐tuídiàn 箸
(2)媒生谋生
(3)控制
(4)引用
3.背影怀念感激惜别思念
4.示例:一片海用自己的博大使孩子迎风击浪驶向彼岸一行泪溶释所有的沉重令孩子瞬间成熟承担责任(一盏灯闪烁不灭信念使游子漂泊难忘思念长长)
5.(1)心理描写(2)语言描写(3)动作描写(4)外貌描写
6.(1)②删掉“通过”或“使”
(2)③在“伟大的”后面加上“人物”
7.D (解析: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
)
8.A (解析:本文四次写到父亲的背影:点题的背影、买橘子时的背影、分别时的背影、思念中的背影。
详写的是买橘子时的背影,其余略写。
)
二、课内阅读
9.①父亲因为事忙,托熟人送“我”,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②尽管有事,终于决定还是亲自去送“我”。
③给“我”拣定靠车门的一张椅子。
④嘱咐“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⑤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10.(1)反语。
“聪明”的意思是糊涂,是“我”现在对当时举动的反思。
(2)反语。
表明作者因自己当时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而悔恨、自责。
11.(1)反复使用“踌躇”一词,真实地写出了父亲对是否亲自送儿子经过反复考虑,使从“说定不送”到“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的变化更自然,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
(2)心理描写。
“我”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我”对父爱的不理解,也从侧面表现了父亲的爱子心切。
12.示例一:赞成。
因为在父母眼中,无论儿女多大,永远都是他们的小孩子,父亲亲自送“我”,是父爱的表现。
示例二:反对。
虽然父亲的行为表现了一种亲子之爱,但却无助于“我”的成长,甚至在一定程度还会削弱“我”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课外拓展
13.A
14.“我”上北京读书,离别的痛苦母亲只能忍着“我”上路那天,汽车开动前母亲“空前绝后”地哭
15.(1)母亲对儿子离家的不舍与担心。
(2)儿子对母亲哭的不理解,只是担心别人的嘲笑。
16.(1)外貌描写。
细致地刻画了母亲为“我”送行时的衣着打扮,突出了母亲内心对“我”“进京”读书“光宗耀祖”的高兴之情。
(2)“十分重大”大词小用,突出了“我”去北京读书在当时乡亲们的眼里是不可思议的事件,侧面突出了到北京路途的遥远和母亲对儿子即将远行的担心。
17.①母爱是世间最真挚的爱。
②母爱是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整个心灵的感情,我们要理解母亲、感恩母亲。
③在我们追逐远方的名利时,要时时刻刻想着家乡的母亲。
④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美丽的,因为这种情感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中。
⑤母爱是永恒的,不管风雨如何剥蚀,它总是完美无损、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