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初中历史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资料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59年6月,苏联片面撕毁中、苏双方在1957年10月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

1961年7月16日,中央作出《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自力更生,突破原子能技术。

1962年11月,中央决定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专门机构,领导核武器的试制和核工业建设工作。

经过全国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参加核试验的广大指战员、科技人员、职工的通力协作,艰苦奋斗,进行了上千次科学实验,攻克了技术难关,研制了两万多台关键设备,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在中国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

它是我国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同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

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打破核讹诈,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人造地球卫星和实用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7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卫星重173千克,用20.009兆周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1984年4月,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1986年2月,我国用长征3号运载火箭把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送入太空。

这颗完全靠我们自己的力量研制和发射的通信卫星已连续忠实可靠地为全国人民传送每日电视节目和为广播通信事业服务。

我国是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

1970~1988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25颗人造地球卫星,其中11颗按预定计划成功地返回地面,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卫星(空间物理探测卫星),成为苏、美、法之后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这些表明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长征3号运载火箭
长征3号(CZ-3)运载火箭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大型运载火箭。

长征3号是三级火箭。

第1、2级使用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推进剂,第3级使用液氧、液氢推进剂。

火箭的起飞重量202吨,起飞推力2 746千牛(280吨力),直径3.35米,长度43.25米,翼展6.14米。

采用由惯性平台—计算机组成的制导系统,1984年开始使用。

长征3号的运载能力为近地轨道5 000公斤,太阳同步轨道2 700公斤,地球静止卫星的过渡轨道1 300公斤。

卫星整流罩直径2.6米,高度5.84米。

1984年4月8日,长征3号成功地发射了中国第一颗按地球静止轨道运行的试验通信卫星。

这颗试验通信卫星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
星的国家。

1987年,美国特雷卫星联合公司与中国长城工业公司签订合同,将用中国的长征3号运载火箭发射一颗美国“特雷1号”通信卫星。

这是中国为外国用户发射卫星的第一个合同。

袁隆平
袁隆平,中国著名农学家,闻名世界的杂交水稻专家。

1930年7月生于北京。

1953年8月,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任教。

60年代初,开始进行杂交水稻的研究。

1966年在《科学通讯》上发表《水稻的雄性不育性》论文,受到国家科委重视。

1967年杂交水稻研究被正式列入湖南省重点科研项目。

1970年“野败”(野生水稻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株)的发现,为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打开了一个重大的突破口(此系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在海南岛首先发现的)。

1972年,杂交水稻被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织了全国性的协作攻关。

1974年,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育成了世界上第一批强优势杂交水稻。

1975年冬到1976年春,湖南各级农业部门抽调力量,组织一批批的技术人员下海南,由袁隆平担任技术总指挥,制种3万多亩。

此后,杂交水稻迅速在国内推广种植,并以迅猛之势推向世界一些国家。

1979年4月,袁隆平出席国际水稻研究所科学年会,作了《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的学术报告,各国水稻专家公认中国杂交水稻居世界“领先地位”。

袁隆平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大幅度、大面积的增产,是我国、也是世界农业科研的一项重大成果。

1987年袁隆平晋升为研究员。

1981年,获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1985年获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授予的金质奖;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6~1987年度科学奖。

袁隆平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杨振宁
杨振宁(1922—)著名华人物理学家。

安徽合肥人。

1938年考上西南联大,1945年考取了清华奖学金,到美国学习,后来成为费米教授的学生和得力的助手。

费米非常器重杨振宁,他外出时常请杨振宁代课。

1949年他们一起提出基本粒子的结构模型。

同年秋,经费米等教授的推荐,杨振宁到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

普林斯顿研究所所长是美国制造原子弹的主持人、著名物理学家奥本海默。

杨振宁在这里工作了17年。

1954年,他与米尔斯教授合作,提出了规范物理论。

1956年与李政道一起工作,后来他们合作推翻了被物理界奉为金科玉律的“宇称守恒定律”,轰动了科技界。

宇称不守恒定律,促进了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新进展。

为此,杨振宁和李政道一起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后来,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特意邀请杨振宁前往任教。

1966年,杨振宁任“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

1974年,尼克松总统亲自提名杨振宁为“林肯讲座”教授。

这在美国是项很高的荣誉,每年只颁予3名卓越的学者。

1986年,又获得美国总统里根授予的国家科学技术奖。

杨振宁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曾任洛克菲勒大学理事,库兰特研究所管理委员会委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