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采集与保存:从源头把控输血安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的采集与保存:从源头把控输血安

血液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对于生命至关重要。

无论是手术、创伤急救还是其
他医疗需求,血液都是拯救生命的关键。

然而,血液采集与保存过程中的不规范
操作却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了解并掌握正确的血液采集与保存方法
对提高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血液的采集
(一)血液采集前的准备
在采集血液前,需要确保献血者的健康状况良好,排除潜在的传染病风险。

献血者应了解献血的相关知识,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献血前不应空腹献血,献血前一天晚上应清淡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和高纤维食物,以保证血液质量。

(二)血液采集的方法
1. 静脉采血
静脉采血是最常用的采血方法,通常采用肘静脉(肘正中静脉)采血。

医护
人员会使用碘伏消毒献血者的手臂,然后将静脉采血针刺入静脉,血液会自然流
入采血袋。

采血过程中,医护人员会轻轻捏紧穿刺部位的上方,以减缓血流速度
并避免采血针被血液堵塞。

1.动脉采血
动脉采血通常在需要采集大量血液或需要测量血红蛋白浓度时进行。

常用的
动脉包括股动脉、桡动脉和肱动脉。

与静脉采血类似,动脉采血也需要进行消毒,然后将动脉采血针刺入动脉,血液会自然流入采血袋。

(三)血液采集的注意事项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献血者手臂消毒要彻底,采血过程中要避免与外界接触,防止细菌污染。

医护人员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手套、口罩、帽子等个人防护用品应保持清洁和更换。

2. 掌握正确的采血技术
采血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采血技术,确保采血过程顺利进行。

穿刺静脉时要选择合适的静脉和进针角度,避免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和感染。

穿刺动脉时要掌握动脉的走行和特点,避免误伤其他组织。

3. 合理选择采血针
采血针应选用无痛、安全、可靠的型号,以减少献血者的不适感。

选择合适的采血针可以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和疼痛,同时也能保证采血过程的顺利进行。

4. 注意观察献血者反应
采血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献血者的反应,如出现面色苍白、头晕、恶心、心悸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处理。

在采血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与献血者保持沟通,询问献血者的感受和反应,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二、血液的保存
(一)血液保存的条件
血液在保存过程中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其中,温度是影响血液保存质量的关键因素。

常用的血液保存温度为4℃±2℃,在此条件下,血液的活性成分能够保持稳定,有效延长其使用期限。

(二)血液保存的方法
(1)冷藏保存:将血液保存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可有效延长其保存期限。

通常情况下,全血可在4℃±2℃下保存不超过4周;红细胞悬液可在相同温度下保存不超过35天;血小板在22℃±2℃下保存不超过5天。

(2)冷冻保存:在特殊情况下,如需要长期保存血液,可采用冷冻保存。

将血液保存在-80℃以下的低温条件下,可使其保存期限延长至数年之久。

但冷
冻保存过程中易造成红细胞损伤,影响输血效果。

(三)血液保存的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温度:血液在保存过程中应保持恒定的温度,避免温度波动
过大影响血液质量。

(2)定期检查:血液在保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其外观、颜色、状态等,发
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严格遵守保质期:在使用血液制品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确保使用安全。

过期的血液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提高输血安全的措施
三、提高输血安全的措施
(一)加强献血者筛查
在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严格的健康状况筛查,是提高输血安全性的重要步骤。

献血者筛查的内容应包括献血者的年龄、体重、体温、脉搏、血压、血红蛋白含
量以及病史等基本信息,以排除潜在的传染病风险。

此外,还需要对献血者的献
血次数、间隔时间、献血量等方面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

加强献血者筛查的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传染病传播的风险,保护患者的生命
健康。

(二)严格执行血液采集标准操作程序
血液采集是一项高风险的操作,因此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确保采血
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医护人员在进行血液采集前需对采血器材进行检查和消毒,采血过程中要保持采血环境的清洁与整洁,防止交叉感染。

同时,采血针的
选择和使用也非常关键,应选用无痛、安全、可靠的型号,以减少献血者的不适感。

采血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观察献血者的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三)强化血液储存与运输管理
血液储存与运输是输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血液质量的关键。

血液储存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对血液的质量和活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

同时,血液的运输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确保血液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应选择可靠的储存和运输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强化临床用血审核与监管
临床用血是输血过程中的最后环节,也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步骤。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确保临床用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对于申请用血的科室,应进行用血申请审核,确保其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

同时,对于用血过程中的输血反应、并发症等情况进行监测和记录,及时进行处理和报告。

加强临床用血的监管力度,可以减少不规范用血行为的发生,提高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结论
血液的采集与保存是输血安全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机构与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合作,从源头把控输血安全;同时普及献血知识,提高公众对献血的认识与参与度,共同推动我国输血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