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卷附解析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卷附解析1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伯中幼警敏嗜学,不以食息废,口不绝吟讽,精思妙契①,至忘寒暑。
幼时,大父②庄山藏书万卷,窃读殆遍,大父久而方觉已,甚奇之。
受学于季大父主静公。
公善诱导,居尝举所见宋儒诸老,宿德仪型③,嘉言善行④,令人竦然⑤。
伯中益自刻苦。
父万安公,清旷不仕,家仅给无余。
独处一室,隘甚,人不能堪。
晨起供洒扫,园疏厨灶之下,书册不离手。
箪瓢饮,炊菽数边⑥,且啖且读,未尝知味。
天文、地理、兵刑、历律,靡不精究。
(注释)①精思妙契:精心思考,神妙契合。
②大父:祖父。
下文“季大父”即叔祖父。
③宿德仪型:以年老有德者做典范。
④嘉言善行: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⑤竦然:恭敬的样子。
⑥箪瓢饮,炊菽数边:吃一算饭,喝一瓢水,只以一些菽豆为食。
这里都是指清苦的生活。
(1)下列对文中“大父久而方觉已”一句的分析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句中的“已”是句末语气词,在句中无实意。
B.句中的“而”,是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才。
C.句中的“觉”应读“jué”,与“觉悟”的“觉”意思相同。
D.这句话应翻译为“祖父过了很久才发觉”。
(2)仔细阅读选文,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选文中伯中最终能学有所成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用四字词概括)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増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至若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
C.是进亦忧,退亦忧/实是欲界之仙都
D.锦鳞游泳/沉鳞竞跃
(2)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岳阳楼是滕子京在贬谪的情况下重修的,这构成了这篇文章写作的一个重要的背景。
B.作者没有花大量笔墨描写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因为前人记述详尽。
C.文章描写了“迁客骚人”登临此楼时,面对或雨或晴下的湖景,感受到的悲喜之情。
D.文章的重心是探求古仁人的情怀,表达了自己“先忧后乐,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不以千里称也________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__
③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把能赏识人才的人(贤君)比作伯乐,把人才比作千里马,把愚妄无知、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
B.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寄寓了作者对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
C.“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刻画食马者愚妄无知的形象,表达作者对“食马者”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嘲弄。
D.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是日更定矣 ________
②上下一白 ________
③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张岱旅居杭州,正值此地多日大雪,在万籁俱寂的夜色中乘船至湖心享观赏雪景。
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
同时起了画龙点睛,深化主旨的作用。
D.本文浓墨重彩地渲染雪景之美,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蒲留仙写书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①。
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
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②,中贮苦茗,具淡巴菰③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
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
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
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④。
故笔法超绝。
【注释】①[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着《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
②[罂]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
③[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
④[蒇(chǎn)]完成。
(1)下面加下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相传先生居乡里/面山而居
B.食贫自给/自非亭午夜分
C.具淡巴菰一包/渔人具答之
D.故笔法超绝/湖中人鸟声俱绝
(2)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
(3)简要说说蒲留仙先生怎样写成《聊斋志异》?
6.阅读以下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①。
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志,而议者谓为非计②。
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以进趋③之时也。
(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注:①并日而食:两天只能吃到一天的饭。
②非计:不正确的计策。
③进趋:赶快进兵。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攘除奸凶(________)②臣非不自惜也(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3)甲、乙两文都提出了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分别找出有关句子。
①甲文中的有关句子:________
②乙文中的有关句子:________
7.古诗文阅读。
(甲)夏日闲居
(明)高攀龙
长夏此静坐,终日无一言。
问君何所为?无事心自闲。
细雨渔舟归,儿童喧树间。
北风忽南来,落日在远山。
顾此有好怀,酌酒遂陶然。
池中鸥飞去,两两复来还。
(乙)可楼记
(明)高攀龙
水居一室耳,高其左偏为楼。
楼可方丈,窗疏四辟。
其南则湖山,北则田舍,东则九陆,西则九龙峙焉。
楼成,高子登而望之曰:“可矣!吾于山有穆然之思①焉,于水有悠然之旨焉。
可以被②风之爽,可以负日之暄③,可以宾月之来而饯其往,优哉游哉,可以卒岁矣!”于是名之曰“可楼”,谓吾意之所可也。
曩④吾少时,慨然欲游五岳名山,思得丘壑之最奇如桃花源者,托而栖焉。
北抵燕赵,南至闽粤,中逾齐鲁殷周之墟,观览所及,无足可吾意者,今乃可斯楼耶?噫,是予之惑矣。
凡人之大患,生于有所不足。
意所不足,生于有所不可;无所不可焉,斯无所不足矣,斯无所不乐矣。
今人极力以营其口腹,而所得止于一饱。
极力以营居处,而所安止几席之地。
极力以营苑囿⑤,而止于岁时十一之游观耳,将焉用之!且天下之佳山水多矣,吾不能日涉也,取其可以寄吾之意而止。
凡为山水者一致也则吾之于兹楼也可矣。
(选自《国学基本丛书》)(注释)①穆然之思:和顺畅悦的感觉。
《诗经》有“穆如清风”句,形容和悦清微之风。
②被:受到。
③暄(太阳)温暖。
④曩(nǎng):从前、过去。
⑤苑囿(yòu):栽植林木、驯养禽兽的园地。
(1)解释下面画线字词。
①可以负日之暄 ________
②是名之曰“可楼”________
③观览所及 ________
④生于有所不足 ________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二处)
凡为山水者一致也则吾之于兹楼也可矣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说诗碎语》曾评价高攀龙“得陶公意趣。
”陶渊明诗云“心远地自偏”,而高攀龙诗云“________”,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甲)诗中绘“渔舟”“儿童”之姿、“北风”“落日”之态,令人沉醉其中。
(乙)文中,诗人为寻“________”,游遍五岳名山未得,终登“可楼”而望之,感受到________(结合画线句分析)。
(4)古代亭台楼阁最讲究起名,请结合以上材料和《醉翁亭记》,谈谈名字中的意趣。
参考材料:
醉翁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可楼——谓吾意之所可也。
8.文言文阅读
徐文长传
徐渭,宇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①,然数奇②,屡试辄蹶③,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
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
然竟不偶④。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⑤”,恣情山水。
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
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
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
既出,倔强如初。
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
显者至门,皆拒不纳。
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
晚岁诗文益奇,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选自袁宏道《徐文长传》,有删减)(注释)①国士之目:一国之中杰出的人才。
②数奇jī:命运坎坷、遭遇不顺。
③蹶:失败。
④偶:遇;遇合。
⑤曲蘖niè:酒母,酿酒的发酵物,后遂以之代酒。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画线字的意思。
①奇其才________
②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________
③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________
④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________
(2)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
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横线句子的意思
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4)“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袁宏道用一“奇”字道尽文长一生,请结合全文,谈谈徐文长的“奇”。
9.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节选自《黄生借书说》)(1)下列各项中的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主人日再食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
B.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C. 往借不与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D. 为一说,使与书俱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2)下列各项中的划线词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当余之从师也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B. 归而形诸梦窥镜而自视(《邹忌讽齐王纳谏》)
C.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
D.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3)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4)请用“/”给文中画线语句断句,限断两处。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5)在写作方法上,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手法,甲文,乙文。
10.文言文阅读
【甲】湖心亭看雪(节选)
(明)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乙】初至西湖记(节选)
(明)袁宏道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美女的黛眉),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丙】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2)【甲】【乙】两文中各有一个解释为“划船”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4)完成下面表格,体会三个材料写景与情感的不同
11.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小题
甲文: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文: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
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
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
”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
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注释】①自赞:自我总结。
②庶几:差不多。
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1)选出划横线线句子停顿节奏最准确的一项()
A.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B.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C.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D.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________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加:________
③蹴尔而与之蹴:________
④见闻者无不流涕涕:________
(3)翻译句子。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②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4)甲文中的观点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1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二十日从小径南行二十五里,皆土冈乱垄。
久之,得一溪。
渡溪,南行冈脊中,下瞰则石淙在望矣。
余入自大梁,平衍广漠,古称“陆海”,地以得泉为难,泉以得石尤难。
近嵩始睹蜿蜒众峰,于是北流有景、须诸溪,南流有颍水,然皆盘伏土碛中。
独登封东南三十里为石淙,乃嵩山东谷之流,将下入于颍。
一路陂陀屈曲,水皆行地中,到此忽逢怒石。
石立崇冈山峡间,有当关扼险之势。
水沁入胁下,从此水石融和,绮变万端。
绕水之两崖,则为鹄立,为雁行;踞中央者,则为饮兕雌犀牛,为卧虎。
低则屿高则台愈高则石之去水也愈远,乃又空其中而为窟,为洞。
揆估计崖之隔,以寻八尺为寻尺计,竟水之过,以数丈计,水行其中,石峙于上,为态为色,为肤为骨,备极妍丽。
不意黄茅白苇中,顿令人一洗尘目也!
(选自《徐霞客游记•游嵩山日记》)(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低则屿高则台愈高则石之去水也愈远
(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醉翁亭举行的宴会上,有山珍海味、美酒佳肴、歌舞音乐以及无穷的快乐。
B.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本质上都是山水之乐。
C.(乙)文中石淙之所以被作者赞美是因为这里水石交融,景物变化万端。
D.(乙)文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赞美了嵩山附近的“陆海”美景。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不意黄茅白苇中,顿令人一洗尘目也!
(4)读(甲)(乙)两文,回答以下问题:
①(甲)(乙)两文都描写了山水美景,描写的顺序不同:(甲)文第①节运用________顺序进行描写,而(乙)文则是以顺序为主。
②(甲)(乙)两文都描写了山水美景,但两位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所不同,请简述。
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文言文
1.C
解析:(1)C
(2)幼而好学;良师教导;安贫乐道
2.D
解析:(1)D
(2)示例: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忧
(3)D
3.D
解析:(1)著称;有时;用马鞭驱赶
(2)①所以即使有很多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②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3)D
4.D
解析:(1)这;全、都;客居
(2)①大雪接连下三(多)天,湖中行人、飞鸟等声音都消失了。
②不要说相公痴,还有和相公一样痴的人呢!
(3)D
5.A
解析:(1)A
(2)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
(3)蒲松龄为写《聊斋志异》,广泛接触群众,大量收集素材,而后进行艰辛的创作。
6.(1)①排除,铲除;②爱惜
(2)①这就是我报答先帝并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
②我接受任命以后,睡觉不安稳,吃饭无滋味。
(3)甲文中的有关句子: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乙文中的有关句子: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
7.(1)背;承受;享有、拥有;命名、起名;到、达到;满足、满意
(2)凡为山水者一致也/则吾之于兹楼也/可矣
(3)无事心自闲;桃花源;可楼可以享受清风的爽快,可以得到冬日的温暖,可以迎接皓月的来临,诗人于是心满意足,自觉悠游自在。
(4)古代的亭台楼阁之名往往寄寓了起名者的情感志趣。
醉翁亭虽名为醉翁,可是意不在酒,而是在于山水之趣。
欧阳修将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寄情于山水之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间。
文中所描写的这座可楼,只有一丈见方,但主人登临其间,四望山水,满足作者悠闲、自在的心意,所以取名为“可楼”。
高攀龙这里借他的小楼之名,表明他自己的“适中长乐”的处世之道,也是对世人的一个忠告。
8.(1)以……为奇;同“嘱”,嘱咐;最终,终于;假装
(2)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3)胡公因此更加看重他,军中的一切奏疏公文,都是由他来撰写。
(4)①诗奇:徐文长的诗“如嗔如笑……羁人之寒起”,诗境奇特。
②文奇:徐文长的文章“有卓识……韩、曾之流亚也”。
③经历奇:徐文长“声名籍甚”,但“屡试屡蹶”;文才出众,受到赏识,“然竞不偶”;后差点下狱论死,虽被救,“抱愤而卒”。
④为人奇;徐文长为人狂傲,面对统帅,“以部下一诸生傲之”;徐文长为人亦疏狂倔强,“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
绝交达官贵人,“显者至门,皆拒不纳。
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
9.B
解析:(1)B
(2)C
(3)①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
②这以后我才感叹借书的人用心专一,而小时候的时光是值得珍惜的!
(4)知幸与不幸 / 则其读书也必专 / 而其归书也必速。
(5)对比;将自己从师学习时条件之艰苦与同舍生的奢华作对比;用“我”借书读之专与藏书多而读书少作对比(用黄生与自己在借书这件事上彼此不同的遭遇作对比)。
10.(1)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2)拏;棹
(3)①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②从杭州武林门西行,远远看见保俶塔高高耸立在层峦山崖上,心绪早已飞到西湖之上了。
(4)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与淡淡的愁绪;运用四个生动的比喻,从不同角度写出了西湖的妩媚和迷人;写出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11.B
解析:(1)B
(2)通“辨”,辨别,分辨;好处;用脚踢;眼泪
(3)①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