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建中《浏阳河》的作品特色及情感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1955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王建中钢琴作品集》,收集了王建中先生多年来创作的部分作品,《浏阳河》就在其中。
他的作品题材丰富,个性鲜明,风格各异,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钢琴改编曲。
他非常善于在保留原曲风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钢琴的表现力,赋予作品更新鲜的音乐语言,挖掘作品更深层次的艺术境界。
(二)作品创作背景
作品《浏阳河》本是一首湖南民歌,是词作者徐叔华的歌舞剧《双送粮》中的一段,结合唐壁元创作的《送瓜调》旋律,在创作基础上吸收《孟姜女》的曲调改编而成,作品主要表现浏阳河的壮美景观以及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歌颂。
是徐叔华先生在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下创作的,本来歌词只有两段,后来崔文耀希望能够创作八段来表现毛主席八年抗战的艰辛,但是徐叔华在仔细推敲后还是将歌词改为五段。
之所以现在很少有人知道《浏阳河》的词曲作者和当时一些优秀的音乐家,是因为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的文革时期,钢琴早已经被禁止在国内的公开场合进行演奏,一些文艺社团也相继解散,而这些青年音乐工作者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致使整个中国钢琴界也蒙受了巨大损失,钢琴音乐的发展也几乎停滞不前。
随后,钢琴独奏员殷承宗下定决心要找到一条在国内发展的道路,于是就开始在公开场合弹奏一些经典的革命歌曲,并在其中加入了当时流行的京剧曲调,创造出一套独有的演奏方式。
此后由于他创作的《红灯记》和《黄河》在演奏以后受到当时社会的普遍好评,一些作曲家纷纷开始对中国优秀的民歌和具有革命意义的歌曲进行改编,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浏阳河》就是在这个时期被孕育出来的。
之后,唐璧光先生从民间小调《孟姜女》中汲取营养,利用其中的音调因素和旋律特点加以提炼、改造、发展和再创造,写成了后人所熟知的、蜚声中外的《浏阳河》原曲。
该曲具有鲜明的湖南韵味,旋律流畅优美,抒情动听。
整首歌曲通过对浏阳河秀美的景色描写,同时也歌颂了毛泽东主席在领导人民历经千难万险后取得的丰功伟绩,在我国大江南北广为传唱,产生巨大的影响,电台也录音播放。
因其符合时代的主旋律,广受人们欢迎,陆续被改编成多种形式的音乐作品。
1972年,我国著名钢琴家王建中先生改编其成为钢琴曲,精湛的钢琴技术和我国优秀的民间歌曲进行结合,使之在原有的“民族化”的基础上增添了浓厚的“钢琴化”,让人耳目一新。
他在整首曲子的编创过程中注重原歌曲意境的描写,融会贯通相关民间乐曲的音调与音律,使传统钢琴演奏得到了改良与创新,将不同音区的音色呈现出来,让其蕴含的思想以及展现的意境氛围得到良好的升华。
并运用纯朴自然的和声和复调技法,在原有素材的基础上加上装饰音、连续的三十二分音符跑动和中国传统音乐所特有的变奏技法,使曲调清晰欢快,节奏十分爽朗。
通过灵动均匀的渲染以及高低起伏的音律,赋予了《浏阳河》更为深刻的情感色彩,让其展现出引人入胜的魅力,还具有和谐的意境美,使原曲的意境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充分地表现出来,并通过利用器乐的表现手法把钢琴的演奏技法和我国特有的民族民间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了民族音乐的艺术感染力。
二、作品特色
这首广泛流传在我国大江南北的钢琴作品《浏阳河》充分地展现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湖南风景和蜿蜒曲折的浏阳河景象,它在旋律、结构和织体上与其他曲目相比较具有更加浓郁的民族特色。
(一)五声式旋律
五声调式是古代的汉族音律,顾名思义,五声调式就是五个音构成的调式,而不是七个音。
这五个音的名称分别为:宫、商、角、徵、羽。
是按纯五度的关系来排列的。
由于这种调式是我国特有的调式,也可以称之为民族调式。
普遍存在于我国古代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当中的,并且已经形成一种中国特有的音乐理论体系。
钢琴曲《浏阳河》的旋律基本上是模仿了原素材的旋律线条,却在原有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新的内容,比如在旋律中增加了一些装饰音来模仿民歌的唱腔,不失韵味。
巧妙地运用装饰音也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重要手法,更是体现民族风格与中国味道的基本成分之一。
全曲以富有民族色彩的五声式旋律,淳朴的和声,华美的织体,描绘出美丽的浏阳河风景。
歌曲原调为C 徵五声调式,改编后的钢琴曲在音高上稍有升高,改变为E徵五声调式。
同时还形成了钢琴与民歌彼此联系的特点。
后在钢琴的演奏下结合民族化的变奏和充满西方特色的复调式织体,更加丰富了这首曲目的表现意义。
(二)变奏式结构
一首乐曲在一个基本主题的基础上引发的一系列关于主题的变形,叫做变奏曲式,变奏曲的每个变奏有不同的情绪以及相互内在的联系(主题的轮廓)。
主题好像是主角儿,后面的变奏就是这个人物再一次出场,给他穿上不一样的衣服,但是这个主角的样子是看得出来
分是左、右手连续演奏的琶音组成的,让听众可以感受到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画面,最后一部分是对第一段的再现,从而把音乐推向了高潮,表现出人们对浏阳河雄伟壮观景象的赞美与对毛主席的热爱之情,直至音乐慢慢归于平静,让听众回味无穷。
而此曲在表达这些情感的同时融入了更多钢琴化的元素,作者完整地保留了原曲的旋律,主题部分所表达的情感和原曲几乎相同,在此基础上运用大篇幅没有小节线的九连音作了修饰,属于散板,大胆,且富有创新精神。
更是增添了这一部分弹奏的自由性,展现了浏阳河的蜿蜒和悠长,能将歌曲中含有的意境更加准确地表现了出来,并且给作品中表达的效果赋予了一定的特色。
同时对整首乐曲表达毛主席在带领人民闹革命的艰辛和不易到最后取得伟大胜利的主题思想做出呼应。
再加上三十二分音符及少量的十二连音,左右手交叉弹奏,完成在高音区和低音区的快速敏捷的跑动,一气呵成,是整首曲目的华彩部分,为后续的旋律变化做出了良好的铺垫,并且以左右手交叉式弹奏的方式将曲子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一一流露出来。
弹奏时要灵活地运用踏板。
谱面上并没有对踏板进行明确的标记,这样就给弹奏者提供了自由的发挥空间,踏板使用的几个原则即:为增强乐句连贯性时使用;为保持逐渐地、均匀的渐强与渐弱时使用;为使音响更饱满时使用;为加强力度对比时使用;为获得色彩性效果时使用。
对踏板这样进行应用。
将踏板有机地与乐曲相结合,在弹奏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更好地将情感呈现出来,使乐曲的演奏达到更好的效果。
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浏阳河清澈的流水源源不断地流向远方,如此还原了原曲,人民对祖国和伟大领袖如涓涓细流一般的爱和赞颂。
歌曲《浏阳河》所表达的是磅礴恢宏的爱国情和歌颂伟大领袖的感恩情,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爱戴,是人民最朴实的情绪表达,并且声情并茂地表现了对祖国江山的无穷热爱。
经过改编后的钢琴曲《浏阳河》旋律极为优美抒情、整首乐曲表现的情感和让人联想到的美好画面,激扬起人们的心神。
远远超出了歌词自身所表达的情感范畴,充分展现了钢琴作品的意境美,演奏后更让人感觉置身于秀美的湖光山色之中。
结 语
王建中的音乐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听觉感受,许多著名的音乐界人士对于他的音乐作品都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就这首作品相比较另一位著名的钢琴家储望华版本的《浏阳河》来说,王建中的乐曲更是将原歌曲的情感做了一次升华,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更加适应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这首乐曲是王建中先生创作最早而且最有影响力的改编曲目之一。
从变奏部分、华彩部分和其中包含的许多装饰音中不难看出,钢琴曲的创作使这首民间乐曲更具民族性,它的一个重要成功之处在于,除了为五声调式旋律配置的多声部织体,还使用了五声音阶以外的音,风格却更加协调统一。
正是因为厚实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西洋现代作曲技巧、钢琴弹奏技法的学习,使之能够把其音乐作品和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民俗音乐艺术的密切联系,让源自西方的钢琴文化与成长于中国土壤的民族传统音乐相融合,创作出极富“中国艺术风格”的钢琴作品。
《浏阳河》作为我国钢琴曲与民间歌曲相结合的成功典范,不仅展示出了音乐的魅力,还能够将歌唱我国劳动人民生活情感的歌曲运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既能够有效推动音乐事业的发展,又可以有效传播我国的音乐作品。
在钢琴作品《浏阳河》中,情感表现有着十分重要的画龙点睛作用,因此,探索其作品特色及情感表现也成了了解这首曲子的关键。
本文通过对王建中的生平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其钢琴改编曲《浏阳河》的创作背景、作品特色及情感表现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关的观点和结论,希望能够对有关领域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
参考文献
[1] 罗丽娟.钢琴作品《浏阳河》作品分析及触键技巧分析[J].戏剧之家,2022,(10):109-111.
[2] 胡皓.《浏阳河》钢琴作品的艺术特征研究[J].黄河之声,2021,(22):62-64.
[3] 孙梦琪.浅谈红歌《又唱浏阳河》的演唱处理[J].中国民族博览,2021,(15):146-148.
[4] 米媛.钢琴作品《浏阳河》的音乐艺术特色及触键技巧分析[J].喜剧世界(下半月),2021,(07):35-37.
[5] 彭靓.湖南民歌《浏阳河》时代流变与演唱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1.
[6] 马静.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的艺术特征及演奏技巧研究[J].大观(论坛),2021,(02):167-168.
[7] 谭仲池.流淌在浏阳河的红色记忆[J].湖南文学,2021,(10):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