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名师押题作文之半命题作文“_____的滋味”导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考名师押题作文之半命题作文“_____的滋味”导写
第一篇:2018年中考名师押题作文之半命题作文“_____的滋味”导

2018年中考名师押题作文之半命题作文“_____的滋味”导写
【名师押题】
生活中,也许是母亲精心烹饪的一碗羹汤,也许是寻常巷陌中的一种特色小吃,总有一种食物的滋味,让你感动、惊喜、沉醉,或反复品尝,或魂牵梦萦。

每当想起一种食物的滋味,总能勾起我们的口腹之欲,更能牵引出与之相关的故事、情感、文化与精神。

请以“ _________的滋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名师题解】
“滋味”一词,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某种食物的滋味。

食物除了能满足人的口腹之欲外,其美妙又迥然各异的滋味又能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产生不同的情感与思考。

或恬淡或浓烈或家常或惊艳,食物的滋味总是烙印在我们记忆的深处,使人魂牵梦萦。

具体写作中,我们要通过叙事来说明,某种食物到底有何种滋味,要明确是甜,是苦?还是其他味道?同时,我们要告诉读者,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滋味。

比如,它的制作工艺很繁复,或者是它的味道本来是很平常,但是因为里面融进了亲人的爱、朋友的情、陌生人的关怀,而显得滋味很特别,让人难忘。

要从生活中选材,要写事件,写自己参与的事件。

看来的、听来的、间接知道的事虽然也可以写,但缺少真切感受,不能感染人。

对“滋味”的揭示,最好在文章的结尾,总结点出这种味道给人的启示,在以后生活中还有怎样的影响。

其次,用足描写。

本题以小见大,由浅见深,发挥空间广阔。

学生写作中除了要生动描摹滋味的独特难忘,更要注意挖掘滋味背后的独特含义,抒发真挚的情感,进行理性的思考。

具体写作时,我们必
须用敏锐的触觉去捕捉,用细腻的笔触去描写生活中那些让人的心灵为之一颤的场景、画面、镜头。

【推荐素材】
素材一: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是法国传统小说艺术的最后一颗硕果,同时它也是意识流类文学作品的开端。

小说开卷,“我”从床上醒来,在梦幻般的状态中千思百想集于心头。

这时,由于一杯茶和一块点心的触发,使“我”回忆起小时候在姑妈莱奥妮家生活的情景。

这不仅引出了叙述者的家庭身世和个人经历,还引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事件,整部小说的内容就这样逐步推进开来。

素材点拨:这则素材非常生动地说明了食物的滋味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一块童年时品尝过的小糕点,居然成了一本鸿篇巨制小说的开场中的核心,并在结尾再度重现。

“玛德莱娜”这种点心的滋味,在该小说中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而这种感受,也必定能引起我们极大的共鸣,记忆深处的某种滋味,和我们的某段人生时光水乳交融,让我们不断回首、回味。

素材二:《隨园食单》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所写的烹饪学著作。

袁枚还是大美食家,被后世学者誉之为“食圣”。

《随园食单》是他72岁时写的一部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该书出版于1792年(乾隆57年),曾多次再版。

虽说是“食单”,但它又与单纯的烹饪技法书迥异,身为文学家的袁枚将其写得活色生香,循章法而又摇曳生姿,文笔活脱跳跃,灵动逸出,食单杂记,亦以厨事与人事类比,思想火花扑朔其间,故《随园食单》又可当成一部文学作品来读。

素材点拨:袁枚身为清代文坛性灵派主将,写诗作文为人均是推崇性灵,标扬自我。

中国诗学的一些重要范畴和概念都逃不脱一个“味”字,如滋味、意味、韵味、趣味、体味、兴味和品味等,在袁枚这里,论诗与论味、治味与治诗,在哲学美学精神上也是相通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滋味的追求,不在于穷奢极欲,而在于格调。

这对于当今消费主义和物质享乐思想盛行的时代,很有借鉴意义。

素材三:动画片《麦兜我和我妈妈》中,大表伯受麦太之托暂时照顾麦兜。

大表伯很少说话,很闷,连卖的面都只有一种味道。

最奇怪的是他摆摊的地方,是些几乎一个人都没有的地方,连苍蝇都好像没见过。

在山顶,头顶
/ 2
闪烁的星空,眺望辽远的群山,他给麦兜煮了一碗面:“来这里的人,可能有心事、迷路、很伤心、很烦,如果这时候可以吃到一碗热乎乎的面,闻到一些很熟悉的气味,他们可能会想要回头……每座山都有它自己的声音,每个声音都好听,我很喜欢听土地发出的声音。


素材点拨:大表伯让麦兜用心感受山顶星空的静谧,品味一碗荷包蛋面的完美。

以至于后来,麦兜走遍天涯海角,都深切怀念那碗面的滋味。

一碗面能吃出一份快乐,也能引出一个故事。

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手法,由物及人,由人及情。

【佳作示例】
麦芽糖的滋味林文杰
“叮叮当,叮叮当”,一位老人挑着担子走在街上,他手里小铁锤敲打着铜锣的脆响,伴随着一声高一声低富有节奏的吆喝,响彻整个小巷。

奶奶和我正在赶往乡下集市的路上,听到那熟悉的锣声就东张西望寻找着那位老人。

待到觅得那位老人后,我咽着口水,迫不及待地说道:“来一点!”“好嘞!”那卖糖的老人笑呵呵地放下挑担,从担子里有些泛黄的土布下拿出了用红纸精心包裹的麦芽糖,称了分量,递给了我。

我从老人手里接过糖,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麦芽糖啊!这熟悉又陌生的糖!打开红纸,只见琥珀色的麦芽糖在阳光下闪耀着美妙的光泽,清澈透亮,像极了小孩子明亮的眼睛。

咬一口,黏软香甜,都黏在牙齿上,嘴一张,白白的牙齿尽被麦芽糖所包裹,无数根糖丝牵连着,含在嘴里,不经意间就化了。

麦芽糖馥郁芳香的滋味,仿佛使人置身于田野的麦浪中,和成熟的麦子共同享受着阳光的沐浴。

微风吹来,听着麦子传来的沙沙声,闻着麦子淡淡的气息,让人流连忘返。

我带着深深的满足感,转头看向奶奶。

只见奶奶也正沉醉在这美妙的滋味中,她脸上的线条如此柔和,似乎陷入了某种思绪中。

“我们小时候,一听到锣声,心里就像猫爪挠一样,蠢蠢欲动。

”奶奶缓慢地和我说起那些往事,“有的时候趁父母不在,我们到处找家里不用的铁器,拿去给货郎换糖吃,买回来把它放在罐子里,藏在床底下,就是舍不得一次吃完。

直到它长出黑乎乎的毛,我们就用一根筷子把发霉的地方拨开,吃下面没坏的糖,就这样把肚子给吃坏了。

”说到这里奶奶不禁笑出了声,脸上居然出现了我许久未曾见过的活力和神采,像是一个聪慧又有些狡黠的少女,被人发现了调皮的丑事,有些羞赧,又有些兴奋。

“怪不得我小的时候,只要看到麦芽糖,您总会买给我吃。

不过,这滋味我确实也很喜欢呢!”我轻声说道。

奶奶又叹了口气,说道:“你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什么都不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很多人早就不稀罕这麦芽糖了吧。

可我总觉得,这是天底下最好吃的糖。


奶奶的这番话引起了我的深思:在当下这个物质丰沛的时代,人们的感受能力逐渐退化,在吃这件事上,我们往往追求着新奇的食物,而忘记了眼前的寻常美食,来不及细细品尝和珍惜眼前的滋味。

就像这眼前的麦芽糖,滋味依然馥郁芬芳,却早已被各种新奇的食物夺取关注。

这是多么让人怅惘遗憾的事啊!
【点评】
作者写作以小见大,从和奶奶一起品尝久违的麦芽糖入手,既描写了品尝眼前美好滋味的快乐,又牵引出对往日滋味和往昔生活的回忆和怀念,揭示了麦芽糖的滋味让祖孙二人魂牵梦萦的情感和精神因素,情真意切,娓娓道来,撩动读者心弦。

接着,作者更进一层,引到对现代人观念和态度的反思上。

至此,作者很好地挖掘了麦芽糖的滋味背后丰富的情感和理性思考,不失为一篇佳作。

/ 2
第二篇:2018年中考名师押题作文之命题作文“敬”导写
2018年中考名师押题作文之命题作文“敬”导写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敬重生命,自强不息,到孝敬长辈,关爱他人;从敬畏自然,珍爱万物,到敬学敬业,以报家国。

敬己、敬人、敬物、敬事……一个简单的“敬”字,涵盖了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品德教育、环保教育、理想教育、爱国教育等方面。

请以“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导引】
关于“敬”字,《说文解字·苟部》里说:“敬,肃也。

”所谓“肃”,即“战战兢兢”,意思是办事勤奋,态度恭敬。

《玉篇·苟部》的解释则是:“敬,恭也。

”恭、敬词义相近,恭注重于外表,敬则关乎内心。

在貌为恭,在心为敬。

“敬”这个字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频频出现。

《礼记·少仪》中有“主敬”一词,后来成为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向。

所谓“主敬”,简单讲就是对生命有一颗敬畏之心,以虔敬之心待己待人。

“敬”以其丰富的内涵引人注目,涉及个人、家庭、社会、国家、自然、文化等多个层面。

所谓“敬己”,就是尊重自己,爱惜自己的生命,爱惜美好的光阴,在困难挫折面前不低头,自强不息,弹奏出属于自己的生命最强音。

“敬人”,就是在家孝敬亲长,在校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在社会上关爱他人、善待弱小,在科学文化上敬佩先贤。

“敬物”,就是对自然万物心怀敬畏,爱护生态环境,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呵护弱小生灵。

“敬事”,就是爱学习,学有所成;干事业,业有建树。

用汗水和执着,成功和收获,上报国家,下惠家人……
【佳作示例一】
敬沈映秋
当你流连于整洁美观的街道时,你是否驻足凝视过身穿橙色服装的环卫工人?每天,在往返学校的路上,环卫工人身上那最美的色彩,不禁让我肃然起敬。

清晨,秋日的阳光驱散了一阵阵凉意,犹如慈母般赐予着温暖的爱抚。

循着沙沙的扫地声,环卫工人的身姿映入眼帘。

那一身橙色的
衣服,无论何时何地,都是马路上的亮点;那一张黝黑的面庞,历经风吹日晒,成为劳动者最美的印记。

是他们弓着腰、一丝不苟地挥舞着扫帚,把瓜皮、纸屑、包装袋统统收进清洁车,还街道以靓丽和清新。

中午,秋老虎露出了它狰狞的面目,火辣辣的太阳像是要把地面烤出火来。

我不小心把作业忘在了家里,幸好家离学校近,回家也就几分钟的事。

我用手在眼前搭个小凉棚,一鼓作气冲进烈日下的街道。

那团橙色赫然出现在我的凉棚前,只见他正吃力地把盛满垃圾的簸箕艰难地拎起,汗水早已流满了脸颊,浸湿了衣衫,衣袖、裤腿紧紧地黏在身上,似乎捆绑着他,束缚着他。

但他无法腾出手来遮阳,不能甩开脚来打扫,每一缕阳光都像是一支利箭,似乎要将他射穿。

成群的苍蝇围绕着清洁车,追逐着簸箕内的剩饭剩菜,争食着这即将被运走的大餐,直到那团美丽的橙色逐渐走远、消失。

夜深了,月光皎洁,星光灿烂,万家灯火,整个街道明亮如昼。

一桌桌温馨的家庭晚宴之后,追寻晚凉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三五成群地沿街散步、休闲。

她默默地在人行道上打扫着垃圾,捡拾着不知哪个调皮鬼扔的香蕉皮。

她没有皱眉,也没有怨言,只是和善地提醒着路人避让,而后又在行人间隙处小心翼翼地捡起垃圾。

她面容平静而从容,似乎习以为常。

/ 2
或许,你要说清洁工不美,甚至绕道避让,生怕玷污了你漂亮的外套,生怕吸入那飞起的尘土……然而我却认为那团美丽的橙色最美,美在他们由内而外释放出的芳香。

那芳香沁入我的肺腑,氤氲在我心灵深处,历久弥香,敬由心生。

【评点】
作者撷取了环卫工人街头劳作的场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美化环境,为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增添了舒适和愉悦,恪守了“脏了我一人,洁净千万家”的信念,在平淡的工作中,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担当起一份令人尊敬的责任。

文章层次明晰,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敬周宇
犹记第一节课,你迈进教室,环顾一周,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姓名,自我介绍,一切水到渠成。

“认识中国古代思想的特征,应当看到各家思想,要考察思想史的脉络,必须注意不同的历史阶段……”从开讲,你就不是个拘泥课本的老师。

谈及孔子,前一秒还穿插两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后一秒就摇头晃脑发表自已的见解:“我总觉得这孔子啊,像个卫道士,整天就想为君王服务,作为老百姓,咱们啊,还得活得简单点。

”所有的知识都成了他評价的对象,“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称为‘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里,每个文明都有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古印度的释迦牟尼,还有我们先前讲到的孔子、老子。

”你讲历史,讲人性,更讲哲理,聊到诗词,说中国是诗的泱泱大国,谈到你最爱的词人,亦赞叹,亦惋惜,目光炯炯,直视远方……令人头痛不已的历史,在你这里竟成了如此简单生动、却让人深入思考的文化。

大家都说你过得很简单,学校、家每天两点一线,上课全情投入,回家后,也只是看看闲书,喝喝茶。

为数不多的几次出远门,带回的都是如获至宝般的茶具和书籍。

记得你在班上手舞足蹈地聊过茶道,谈你最钦佩的陆羽,谈《茶经》中“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你说:“茶香宁静却可以致远,茶人淡泊却可以明志。

”你更懂各种茶具对茶的影响,烫杯温壶,马龙入宫,洗茶冲泡,拂沫,封壶,分杯,闻香,品茗,顺其自然,淡色闲适。

以前教过的学生送了包白毫银针,你像个孩子收到了最爱的糖果般喜不自胜。

写板书时,你提笔有力,横竖撇捺绝不拖拉连缀,你说:“这一生,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别无他求,只想简简单单,教书育人。

”你说:“学习历史是为了能更好地反思现在,面向未来。

”你说:“我所能做的不多,但不能培养一帮只会考试、毫无历史修养的学生,这是我的坚持。


课闲时分,聊到大家的书柜。

你或是雀跃地蹦起,对知音表示惊喜;或是惭愧,自已买了书后一直未打开;或是倾听,记下书名,书
柜中又添员大将。

当听到某个学生将去某座城市时,你总是希望我们去逛逛这座城市的博物馆,与考试无关,与作业无关,只是种历史感。

你说:“历史的厚重,除了博物馆,何处感染。

”你说:“一个国家或城市怎么对待博物馆,体现了它的现代文明程度。


敬你,大气地生活。

课内外,你风趣而厚重。

【评点】
作者采用第二人称叙写老师风趣高雅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以此诠释“敬”的原因,耐人寻味。

此外,文章语言轻松活泼,刻画形象幽默风趣,令人倍感亲切自然。

/ 2
第三篇:2018年中考名师押题之半命题作文“____,不仅仅是享乐”
导写示例
2018年中考名师押题之半命题作文“____,不仅仅是享乐”导写示例
【作文命题】
请以“ _____,不仅仅是享乐”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在横线上填入一个恰当的词或短语,将标题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600字;【作文指导】
(一)审题
此题为半命题作文。

审题时抓住题眼能让审题事半功倍。

题眼“不仅仅”表示对于“享乐”并未否定,除了“享乐”还应有其它感受,那是对“享乐”的超越和升华。

横线上可以填的词很多,如旅游、音乐、人生、养花、青春、生活、成长、品茶、弹琴……填入的内容即为文章的中心问题,写作时应该围绕它进行展开。

文体自选,给了我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本文适合写成夹叙夹议的散文。

(二)立意
不仅仅是“享乐”,还应该有其他重要的内容。

立意应该从彰显正能量的角度。

还应该有什么,这是行文的重点。

例如旅游确实是一次享乐的过程,但不仅仅如此,我们可以通过旅游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审美,体味生活的真谛,感悟人生的哲理。

再如填入词如果
为青春,文章立意便可以阐释为:美好的青春与及时享乐不能划等号,应该珍惜青春岁月,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无论文章写什么,总要驳斥错误观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选材
选择熟悉的材料,深入思考,挖掘其蕴涵的深刻意义,写出标新立异的作文。

校园生活里的小事件、小认识,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素材都可以流淌到笔下。

选材不必追求高大上,那些鸡毛蒜皮的生活细节更具有感人的力量。

如果文章不是议论文体,其间的议论不宜过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即可。

(四)写法
常规思路可以是:先摆出自己认识的肤浅现象,进而写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认识逐渐深刻,最后卒章显志,升华文章的主题。

但文无定法,不必人云亦云,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写出属于自己的美文佳作。

【佳作示例】
弹古筝不仅仅是享乐
段嘉婷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胜谁负除天知晓……” 这首《沧海一声笑》是我所学不多的古筝曲目中的一首,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

/ 3
轻轻抚过二十一根琴弦,悠扬清丽的声音倾泻而出,仿佛置身一片竹海:远远望去是几座山,从山麓一直到山顶,甚至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分不清哪是枝,哪是叶。

一阵风吹过,掀起翠色的波浪,层层叠叠,一直涌向很远的地方。

随着手指上下翻飞,琴声越来越快,巨大的力道震得指尖生疼,动作却丝毫不敢停滞,强烈的紧张感蔓延开来,似乎是刀剑碰撞的声音,又或者是飞沙走石的声音?眼前仿佛出现了令狐冲和东方不败打斗的激烈场景,只见那令狐冲手执长剑用力一刺,却被东方不败不急不慢地用一根绣花针挡了下来,竹林里上官云、任盈盈几人目不转睛地注视著东方不败和令狐冲,大气也不敢出一口……那一刻,我好像真的理解了豪情与侠义。

不知不觉,拨动琴弦的速度慢了下来,在一阵轻柔的声音里,对于自己弹古筝的目的渐渐清晰起来。

還记得最早接触古筝,是因为那时的我总会在听到古筝的声音时不自觉地做出弹奏的动作,总幻想着只要弹古筝就能遇见一个如莲一般的知己,和自己一起,以青山为盟,流水为誓。

又或者自己也可以像书中描绘的那样,穿一身古典的白纱衣,绿罗裙,挽长发成髻,斜插一支碧玉簪,坐在一张石案前,与古琴为伴。

但当我真的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琴后,才发现并没有什么碧玉簪和知音,只有因为缠胶布而红肿的手指和无聊的基本曲目相伴,那时的自己甚至无法坚持每天半个小时的练习。

事实证明,努力总还是会有收获的。

当我学习了《荷塘月色》《笑傲江湖》这些曲子后,我开始享受弹古筝的过程。

它不再是因最初那些虚无缥缈的幻想带来的乐趣,而是去享受把一首曲子弹奏流畅时的成就感,享受中国古典文化的深厚底蕴,享受古筝曲背后的故事。

弹古筝,不仅仅是享乐,它是我终生爱好。

简评:这篇习作没有罗列自己如何入门,如何经历艰苦学习,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终于小有所成等状况,而是反其道而为之。

文章开篇写自己享受弹奏的愉悦和成就感。

弹奏《沧海一声笑》令作者浮想联翩,浑然忘我,沉醉无比。

成功的喜悦,深刻的领悟,激发了作者对古筝的热爱。

至于从前对古筝认识的懵懂与幼稚,都如浮云一般不再重要,因而文章略写。

习作短小精悍,但构思新颖,详略得当,语句优美,读来宛若春草初生,雨夜春韮,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旅行,不仅仅是享乐
牛庭语
背一只简单的旅行包,独自行走在溪流迂回宛转的乱石滩,挂在撑竿边的风铃清脆悦耳的碰撞声缭绕耳际,仿佛绝妙的配乐。

我深吸一口气,开始欣赏石滩的景致。

旅途中,只要心静下来,便能聆听到世界的声音。

山鸟的身影在彼岸的树林时隐时现,一声声宛转悠扬的啼鸣随之飘散。

身后的林子里也传来心领神会的回应,紧接着,数只山鸟从两岸的树顶窜出,转
眼消失在右手巨大的落石间。

我微微一笑,往常不胜其烦的聒噪鸟鸣,在这一刹那间竟然变得如此动听。

打量溪底的细石,斑斓的石头在流水常年的打磨下充满灵气。

弯下腰挑出几块圆润的石块准备带回家,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捡来漂亮的石头沉在鱼缸底,了无生气,韵味全无。

于是我又小心翼翼将其放回水里。

不属于自己的归宿终究不会绽放原有的光芒,人是这样,万物亦是如此。

旅行自然不仅仅在于享乐,更多的是体味蕴藏在天地万物中的人生真谛。

摆摊的老太太们坐在木凳上,戴着老花镜聚精会神努力缝补。

她们的身旁堆满琳琅满目的手工布偶,自然淳朴的气息在这里弥漫,市面上精致的工艺品无法与这种简单质朴的物品媲美。

我购买了一只憨态可掬的蓝色胖鸟,作为这次旅行的纪念品。

带回它不仅是因为它好看好玩,更重要的是传统工艺所蕴含的魅力。

/ 3
我喜欢带上有限的金钱,有限的精力,去感受无限的风景,挥洒无限的热情。

蓦然回首,再次观望乱石滩,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享受乐趣,更是深沉的感悟。

世界是一本大书,我不但愿徜徉于充满奥妙的字里行间,更愿品味那文字背后的悠远。

也许在别人眼里,我只是一个沉迷旅途的疯狂背包客,可在我的心里早已默默给出了答案。

旅行,不仅仅是享乐。

简评:作者通过自身实践感悟出:旅行自然不仅仅在于享乐,更多的是体味蕴藏在天地万物中的人生真谛。

所以旅行不仅需要双眼睛,更需要的是思考和感悟。

文章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撷取了生活片段进行勾勒,感受真实,描写细腻,以小见大,尺幅万里,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种花,不仅仅是享乐
贾睿哲
外祖母最喜欢养花,在老家的小院子里,花盆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

春天里百花盛开,家里漂亮极了,引得周围的邻居都来观赏,蜜蜂蝴蝶也三五成群地前来嬉戏。

每当他们赞叹花朵的美丽时,外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