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回归本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教育回归本真
随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人们现在提到最多的是“学校教育以人为本”“德育工作”“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本源”……我想从五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教育是什么
孔子:“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鲁迅:“教育是要立人。
”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
”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钟启泉: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
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
”雅斯贝尔斯:“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
教育这一事物在人们为它下定义以前就早已存在了,不论人们给它下什么样的定义都不会改变教育的本质。
即教育是一种积极的影响,一种对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及自身的积极的影响。
简而言之,教育就是培养人的过程。
二、教育为什么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教育之功能,就其大者而言,为立国之大本;就其小者而言,亦为如何导引国民精神生活与实际生活臻于健全与畅遂之关键。
”再来看看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
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国家教育方针的论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明确提出了教育培养目标,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与陶行知老前辈所谈到的教育功能不谋而合,将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即既实现人的个性化发展,又促进人成长的社会化。
教育究竟为什么呢?一位教育专家在天津某高校研究生一个讲座上问学生:如果你们是原材料,那么产成品是什么?他们回答是毕业证,专家说,如果毕业证是教育的结果的话,那就不需要高校了,建几个印刷厂就完了吗!学生愕然!
教育为什么?教育旨在成就人,为国育才!
三、教育怎么办
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还是先来了解一下我国教育现状问题吧:
1、教育可持续性不足。
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每一位一线的老师,每一位参加过高考的学生,都经历过“考试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的情景,这些不教的内容包括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音体美课程。
这种教育教出来的学生,多数是教材知识丰富、实践操作能力不足、缺乏创新能力,在走出学校进入社会时,很难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2、教育片面性。
应试教育的核心是精英教育,精英教育培育“精英”,“精英”的标准又是高学历,追求的是重点大学,这些都必须通过考试,以智育为主,“德智体”中的其他两育,或走形式,或被忽略。
这样的教育是片面的教育。
3、教育创新性缺乏。
统一的考试内容、相同的评价标准,学生要想拿好成绩必须符合标准答案。
追求与众不同搞创新,在现今教育体制下,是一种冒险的行为。
这样的教育谈不上自主创新,自然难以培养出有创新力的学生。
面对上述一系列现实问题,我们的教育该何去何从?我们的教育该怎么办?教育的出路在哪里?核心素养教育为我们点亮一盏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我们的教育要想走出困境,唯有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唯有以“学生”为本,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摆脱“中国教育与中国足球哪个更有希望”之争的尴尬局面。
四、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就是教育目标的问题。
不同历史时期,教育所肩负的责任也不尽相同。
根据21世纪发展的特点,基础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素质全面、个性鲜明、富于创造、适应发展的人”,其核心是创造性。
为了更好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人们又提出了10个基本方面的要求:
1、坚定的信念与理想。
古今中外,大凡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无一不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广博而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
3、开拓创新精神。
在这个充满积累竞争的世界上,开拓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每一个人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
4、身心健康。
有保健意识,懂得健身的基本方法,有一两项喜爱的体育活动,能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能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有不怕挫折,不畏艰险,自我平衡的心理品质。
5、务实作风。
任何成功都要依靠脚踏实地的努力才能取得。
6、合作品格。
人的活动有强烈的社会性,现代社会的发展,更需要依靠群体的合作。
这方面应包括能理解不同的意见,听得进反对的意见;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依靠,合作共事。
7、社交才能。
现代社会广泛的人际交往,使得社会才能成为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
8、有个性特长。
凡优秀人才总是不仅有共性的基础,又有某种个性专长,在某些方面有特殊的兴趣、才能和成就。
9、自立能力。
现代社会特别要求人富有独立精神,不依赖父母,不依赖别人;有较强的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自我评价能力,鉴别是非能力,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10、丰富的生活情趣。
对生活有高尚的美的理解与追求;生活有弹性、有节奏、会学习、会工作、会娱乐、会休息,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表现才能。
五、如何培养人
如何培养人,怎么做才能达到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标?
这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诸多问题,我仅从基础教育者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一)加强德育,让学生学会做人
“育人”是学校的首要任务。
而现在德育却成了一个越来越难以贯彻、最易被忽视的环节。
针对当前德育现状,学校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1、构建德育队伍体系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基础。
(1)坚持不懈地抓好德育工作队伍的主力军建设,造就一支师德高尚、富有爱心、爱岗敬业的班主任队伍。
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贯穿始终。
因此,班主任队伍建设在整个德育队伍体系的构建中举足轻重。
(2)强化学生的德育主体意识,建立学生自主管理机制,培育学生自主管理队伍。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一定要重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要逐步构建和完善“学生自主发展”的德育模式,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通过加强学生自我管理队伍的建设来进一步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效率。
2、构建德育课程体系
学校德育必须建立课程体系,以提升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德育育人的功效。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通过学科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在实施以德育人的过程中,应着力突出学科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
一方面发挥思品课、心理健康课、班会课等传统德育课程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认真落实各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结合学科知识教学,关注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将教学与德育有机融合。
(2)树立“回归生活”的德育课程新理念,转换德育方式、载体。
“回归生活”是德育课程的新理念。
用学生的眼光关注学生的生活、生存状态,以现实的生活为背景,回归生活、体验感悟生活。
学生的品德教育回归到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来。
那教师就必须树正确的教育观念,切实转变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悟道德。
德育课程绝不是一本书、一堂课那么简单,只有真正明白了德育课程的任务,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3、构建德育网络体系
德育工作不仅是学生成材、学校发展的根本需求,也是家庭祥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1)以家庭教育为基础,通过建立家长学校,传授育人方法。
任何事情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家庭教育也如此,不可本末倒置。
孩子的智力开发与品德培养,应以德为先。
我们可以通过开设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教学开放日、班主任家访等形式,利用各种不同的渠道和方式,与家长交流,
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相对学校德育来讲,家庭德育更基础、更直接、更有效。
(2)以学校教育为主导,通过整合各种资源,搭建育人平台。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要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并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并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
学校作为育人机构,承担着培养学生高尚人格的重要责任,只要我们有“育人”的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就不缺少育人的办法,所以学校教育必须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二)课堂教学,核心素养的主阵地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在课堂上寻找文章。
学生任何一种素质形成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这一过程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忽视课堂教学这一素质教育主渠道,把素质教育仅仅看作是在课堂教学以外的课外活动,或所谓的第二课堂上完成的任务,这无疑是本末倒置。
首先,构建具体、明确、多元的教学目标。
在目标的确立上应呈多元化,即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其良好的品德及健全的人格。
在设置教学目标时不是考虑教什么、讲什么,而是侧重考虑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
其次,精心选择和正确使用教学方法。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
在课堂教学中,目标的制定是施教的重要前提,但是,如果没有达到目标的“桥”或“船”,目标制定得再好也不可能达到认识的彼岸。
这里所说的“桥”和“船”指的是教师的引导或主导作用。
因此,课堂教学得失成败的关
键在于教学方法的设计和选择,在于教师巧妙的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培养创新精神,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孜孜以求的终极理念。
从高科技人才的角度讲,我国每百万人口中从事研发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仅是美国的1/8,能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科学家更是凤毛麟角。
从普通劳动者的角度来讲,一些学生“走出校门,技无一门;回到农门,致富无门”,人力资源素质提高遇到瓶颈。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要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不断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目前学校教育对学生创新性培养的4个瓶颈:学习兴趣不强、学习习惯不良、责任感缺失、实践能力不强。
“而兴趣、习惯、责任、能力,恰恰是创新型人才最可贵的东西!”围绕创新精神这一培养目标,教育应该做的,就是千方百计培养孩子对事物的钻研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把学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经验,使自己变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育是一件涉及到每一个人的大事,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未来,也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未来。
教育,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踏踏实实去做,上至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下至一所学校、一位老师,都应带着对教育的责任感与思考去开展工作。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每个受教育者身心和谐、自由、生动、活泼的发展,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素质教育之路,推进教育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走向教育的美好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