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班级德育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班级
德育教育
【内容摘要】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且缓慢的过程,其中既需要点滴的滋润,又必须有较深层次的理性提高。
如果说德育课是量的积累,那么德育讲座便是质
的阶段性飞跃,是学生灵魂的集中升华。
德育必须从不同角度使每个学生心灵深
处受到震动,形成共识,拿出慈母的爱去感化他们的心灵。
【关键词】班级德育德育课道德讲座
德育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大家都广为熟知的,它关系到国家
的兴衰,民族的命运。
我把我的班级主体德育形式称为“1211”型德育模式:即一课、两讲、一答、一线。
一课就是每周一节德育课;两讲是每学期两个道德讲座;
一答是每学期一次师生对话,学生提出各种有关生理、心理及生活学习中的种种
问题,教师当场给予解答;一线是指在班内开辟青春热线,以个别谈话、写信等方
面随时解决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
施行多年以来,学生普遍反映良好。
在实施过
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处入手,引发思考
德育工作要注重加强对各个时期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及思想品德形成规律、
特点的研究,关注学生心理需要,把学生当作“有眼、有耳、有头脑”的人,积极
引导他们思考、讨论,在学生主动参与多元价值的分析过程中,培养起真正内化的、稳定的价值体系。
每周的德育课上,我都利用一句话、一件小事等让学生辨析讨论,力求内容
细小, 但切入合理。
如:妈妈对孩子说:“天变凉了,加件衣服吧!”这是一句很
平常的话,平时学生对此可能毫无反应,有的甚至嫌妈妈太啰嗦,一旦将这句话作
为学生必须思考辨析的对象时,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学生体味出母爱之伟大、父
爱之深沉,孝敬父母之情油然而生。
如长跑比赛后,以参赛运动员为辨析对象,引
导学生思考:“他们是靠什么跑完5000米的?”学生经过讨论后可总结为: 每一
次成功,不仅靠勇气、靠素质,更靠坚强的毅力。
由于每一个辨析对象都很小,且源于生活,所以学生辨析起来不仅不困难、不
空洞,而且观点正确、内容详实,同时又能引发出许多相关的道德事件。
不仅在情
感上,而且直觉、顿悟等这些非理性功能也得以培养,真正实现学生人性上的觉醒,为形成长期稳定的道德行为提供必备前提。
二、积极参与,效果突出
道德是发自个人的良心,是自觉自愿的。
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如果不直接参
与体会,便会缺乏主动思考、讨论和自由选择的空间。
每一节德育课,我都提前一周通知学生要讨论的主题,让其课下分小组讨论、
认知。
德育课时,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对主题进行辨析,并揭示其内涵与预示行为的
必然性。
尤其是当今学生自我中心严重,这种参与方法巧妙地给予学生了自我表
现的机会。
大家相互弥补,共同鞭挞、又共同提高,效果很好。
如在“天变凉了,加件衣服吧!”这次辨析会上,王毅同学发言: “母亲的心,早上我出门时悬起,晚
上见我回家时才放下。
第二天,又悬起,又放下⋯⋯母亲的语言是那么啰嗦,头上增
添的是白头,脸上密布的是皱纹⋯⋯可是你的儿子呢?课上开小差、课下争分夺秒地
玩⋯⋯我是一个骗子,欺骗着父母的感情,愚弄着教师的汗水,游戏着自己的人生⋯⋯”学生们听后既激动又内疚,激动的是父母之爱的深沉与伟大,内疚的是自己的过失
太多太多。
此后不久,不少家长来校说,孩子变懂事了。
三、形式多样,活泼生动
任何工作的完成都不一定有固定的路子与模式,尤其是德育工作。
它的直接
对象是人,其灵活多样性不言而喻。
除注意不同心理特点,不同道德层次以及新形
式下社会的需求外,我更注重德育形式的灵活性。
我班的德育课,有辨析会、演讲比赛、道德评议,又有实话实说,学生问答等
形式。
在答学生问题时,张正同学说道:"一切都是假的,你的德育课很漂亮、
很诱人,但也是假的,因为我的父母对我都不是真心的,他们为了自己离异了,
弃我而去……"。
我回答:"你想的只是你自己失去了什么,但你有没有考虑到你
的父母在一起生活时或许有各自更多的痛苦,他们的离异是各自的权利与自由,
而并不意味着你失去他们……"。
随后,我针对这一情况,又找到他的亲生父母,做疏通工作,要求他们每月来校看望该同学,并组织同学们接近他、温暖他。
经
过一段时间后,这棵近乎扭曲的幼苗开始伸直成长了,现在他已大学毕业走上了
工作岗位。
四、大处着眼,引导深入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且缓慢的过程,其中既需要点滴的滋润,又必须有较深层
次的理性提高。
如果说德育课是量的积累,那德育讲座便是质的阶段性飞跃,是学
生灵魂的集中升华。
今年新生入学一个月后,进行了第一次道德讲座题目是:纪律是自由的保证。
我想到:“正是限制了个别学生的绝对自由才保证了大家的自由,设想如没有良好
的公共纪律,那么你想学习时,别人大吵大嚷;你想睡觉时,别人又在无休止的嬉笑
玩耍⋯⋯请问你的自由何在? 国家法律是必要的,也是威严的。
那么《中学生守则》何尝不是为保证学生自由而制定的呢⋯⋯”让学生由平时的最基本的行为现象,上
升到做人的准则,让学生从内心上认同学校的管理,外在道德约束转化为学生的道
德需求,这样才能产生长期的、稳定的道德行为。
五、体贴耐心,深入细致
德育课和道德讲座面对的是学生集体,形成的是整体氛围,德育必须从不同角
度使每个学生心灵深处受到震动,形成共识,为此我开辟的青春热线设置了心理咨
询箱,让学生以写信、递纸条等形式与我交流。
有一名女学生向我写信询问:“老师,自从第二个学期以来,我一见到他就脸热,心跳⋯⋯我很担心学习会受到影响,请
问我是不是在单恋?应怎样摆脱?”我在给她的回信中写到:“谢谢你对我的信任。
首先祝贺你在人生成长过程中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你此时的心理完全是正常的⋯⋯
但我更多的是为你担心,你毕竟才十四岁⋯⋯”此后我又多次找她谈心,使她步入正轨,得以摆脱。
由于学生们能够向老师敞开心扉,类似学生早恋这种常见又非常棘
手的问题都较早的解决在萌芽状态中。
这样做,既把握了宏观调控,又细化了微观补充,用整体带动个体,把个体融于整体,班风形成根基正,后劲足。
总之,今天的孩子是将来社会中各种角色的扮演者,也是各种社会责任的承担者。
因此,德育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应当更多的聆听和理解,研究学生的心理。
德育不只是公开的、集体的,而更多的是个别谈心和辅导,拿出慈母的爱去感化他们的心灵。
有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参考文献】
[1 ] 金生. 学校道德教育理念的反思[J ] . 道德教育研究, 2005 .
[2 ] 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第1 版.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