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理论——精选推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药性理论
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邪气作用于机体,引起正邪斗争,从而导致阴阳气血偏盛偏衰或脏腑经络机能活动失常的结果。
因此,药物治疗疾病的基本作用是恢复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功能,纠正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药物所以能治疗疾病,是由于药物自身具有与治疗有关的若干特性,古人称之为药性或偏性。
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五个方面。
第一节四气
一、概念: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性。
他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气之中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寒凉与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其间又有程度上的差别,即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另外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中还包括大寒、大热、微温、微寒。
平性:此外,四性之外还有平性,是指寒热温凉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和平,作用和缓,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药物。
然而平性能否入性,自古以来争论不休,多数本草学者认为虽然不少药物属于平性,但实际上也有偏寒偏热的不同,所以平性仍未超出四气范围,因此仍称四气,而不称为五气。
二、四气的确定依据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同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
如感受风寒,恶寒发热、流清涕、小便清长、苔薄白、脉浮紧等寒症。
当服用生姜、紫苏后,上述症状得到缓解或消除,说明生姜、紫苏的药性是温热的。
又如病人表现为高热烦渴,咽喉肿痛,舌红脉数属于热性病证,使用黄芩、板蓝根、山豆根等药物,上述症状得到缓解或消除后,便说明它们的药性是寒凉的。
综上所述:凡能治疗热症的药物,一般属寒性或凉性;凡能治疗
寒症的药物,一般属热性或温性。
三、四气的作用
寒凉药:清热泻火解毒,用于热证。
温热药:温中散寒回阳,用于寒证。
四、应用
寒凉药用治阳热证,温热药用治阴寒证,这是临床遵循的用药原则。
因而《内经》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有:“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治疗原则。
第二节五味
一、概念: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
此外,一些药物还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只五种,但古代医家认为涩为酸味之变味,其作用与酸味相同,而淡为甘之余味,可附于甘中,故仍称五味。
二、五味的确定依据:
1、通过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辨别出来的,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
《淮南子》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
”,《甲乙经》说:“上古神农,始尝百草而知百味”。
可见,自神农始,口尝辨药,区分五味是一脉相承的这是五味学说形成的一个侧面。
2、以作用确定药味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
五味更重要的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发现不同味道的药物对疾病产生不同的治疗作用,从而加以总结的。
也就是说,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因此本草书籍的记载中有许多药物的味与口尝味道不相符。
三、五味的作用
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一般用于表证、气滞证、血瘀证。
2.甘:能补、能和、能缓,有补虚、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
补:补益:::虚证:::人参、甘草
和:调和药性:::复方用药,减少其他药物的烈性:::甘草
缓:缓急止痛:::拘挛疼痛:::甘草
3.酸: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用于各种滑脱证。
4.涩:(同酸味)
5.苦:泄、燥、坚。
(1)泄:①通泄:泻下通便,用于热结便秘,如:大黄。
②清泄:清热泻火,用于火热上炎证,如:黄连。
③降泄:降泄肺气,用于肺气上逆喘咳,如:杏仁。
(2)燥:燥湿①苦寒燥湿,用于湿热湿证。
如:黄连。
②苦温燥湿,用于寒湿湿证。
如:苍术
(3)坚:坚阴(泻火存阴),用于阴虚火旺证。
如:黄柏、知母。
6.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作用。
用于瘿瘤瘰疬、徵瘕痞块、便秘。
7.淡:能渗、能利,具有利水渗湿作用,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四、气与味的关系
四气五味为论述药性的重要依据,一药之中,既有气也有味,所以气与味有着密切的关系,药物的气味相同,则具有类似的作用,气味不同,则作用各异。
如:麻黄、桂枝、细辛等药辛温,具有发散风寒作用。
黄芩、黄连、黄柏等药苦寒,具有清热燥湿作用。
天冬、麦冬、石斛等药甘寒,具有养阴生津作用。
1.气相同而味不同
如同是温性,麻黄辛温发汗,杏仁苦温降气,乌梅酸温收敛,大枣甘温补脾温,蛤蚧咸温补脾。
2. 味相同而气不同
同是辛味,薄荷辛凉解表,石膏辛寒除热,砂仁辛温行气,附子辛热助阳。
另外,有的药物有数味,则标志其治疗范围的扩大。
如:当归,辛、甘、温,有补血、活血。
由此可见,药物的气味所表示的药物作用及气味配合的规律是比较复杂的,因此既要熟悉四气五味的一般规律,又要掌握每味药物气味的特殊治疗作用。
第三节升降浮沉
一、概念: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对人体的作用有不同的趋向性。
升: 即上升提举,趋向于上。
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
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
沉:既向内收敛,趋向于内。
升降浮沉也就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的作用趋向。
二、作用与临床应用
1. 作用
升降浮沉代表不同的药性,其中升与浮作用相近,沉与降作用类同。
升浮药、沉降药又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对立药性,代表着不同的药物作用趋向。
升浮药:主上行、向外—具有生养、发表、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
沉降药:主下行、向内—具有潜阳、降逆、清热、渗湿、泻下、安神、止汗、收敛等作用。
2.临床应用
(1)病变在上、在表宜用升浮而不宜用沉降,如外感风寒,用麻黄、桂枝发表。
(2)病变在下、在里宜用沉降而不宜用升浮,如里实便秘,用大黄、芒硝攻下。
(3)病势逆上者,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亢之头痛,用牡蛎、石决明潜降。
(4)病势陷下者,宜升不宜降,如久泻、脱肛,用黄芪、升麻等益气升阳。
三、药物的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质地、炮制、配伍的关系
1、与性味的关系:性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大多具有升浮作用;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物大多具有沉降作用。
2、与药物质地形态的关系
(1)质轻的植物的花、叶、皮、枝等药物大多为升浮药。
(2)质重的种子、果实、贝壳、矿物等药物大多为沉降药。
此外,有些药也有特殊性,如旋覆花,降气化痰,降逆止呕,药性沉降而不升浮;苍耳子虽然是果实,但功能发表散寒,通窍止痛,药性升浮而不沉降。
故有“诸花皆升,唯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
”
3、与炮制的关系:药物的炮制可以影响转变其升降浮沉的性能,有些药物酒炒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
4与配伍的关系:药物的升降浮沉通过配伍也可发生不同的转变。
一般来讲少量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反之,少量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
四、应用原则
顺其病位:病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如外感风寒,表实无汗则应选择麻黄、桂枝等升浮药以发汗解表散寒;病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如大便秘结,则应选择大黄、芒硝等沉降药以泻热通便。
逆其病势:(1)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则应选用石决明、代赭石等沉降药来平肝潜阳。
(2)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如久泻脱肛则应选择黄芪、升麻等升浮药来升阳举陷。
第四节归经
一、概念:归经是指药物对人体十二正经中的某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它经作用较小或无作用。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的作用部位,也就是药效所在。
二、形成: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通过历代医家长期医疗实践,不断总结而成,它与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特点,临床经验的积累,中医辩证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及药物自身特点密不可分。
脏腑经络学说认为,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所以一旦发生病变,体表病变可以通过经络影响到内在的脏腑。
反之,内在脏腑病变,也可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上来,由于五脏六腑生理功能不同,经络循行部位不同,病变特征不同,临床表现病症各不相同。
心经心悸、失眠、健忘、心痛,如酸枣仁、丹参、朱砂等
肺经咳喘、胸闷,如杏仁、桑白皮、桔梗。
肝经眩晕、胁痛、抽搐,如柴胡、天麻、菊花。
脾经食欲不振、脘胀、便溏、乏力,如白术、党参、茯苓。
肾经腰痛、遗精、阳萎,如杜仲、补骨脂。
至于一药归数经,是说明治疗范围的扩大,如龙眼肉,即治惊悸怔忡,失眠健忘心经病变,又治食少体卷便溏泄泻的脾经病变,故归心脾两经。
第五节有毒与无毒
一、毒的含义
古今对毒药和毒性的概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毒性即药物的偏性古人认为毒就是药,毒性即药物的偏性。
药物都有偏性,有偏寒,有偏热,用药物之偏来纠机体之偏,就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
2、毒性是药物的毒副作用
毒性:毒性反应是指用药后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
往往因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与人的体质因素等也有密切的关系。
副作用:副作用有别于毒性,是指在常用剂量(治疗剂量)时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都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能消失。
3、现代毒性的概念:即指药物的毒性反应。
二、掌握药物毒性的意义
1.药物的毒性反应是临床用药时应避免。
2.注意有毒药的用量、炮制避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