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生命意义展室有感(五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生命意义展室有感(五篇)
第一篇:参观生命意义展室有感
参观生命意义展室有感
针灸学院11级康复治疗班关俊婷2012年10月13日我有幸作为一名党员发展对象来到参观生命意义展室。
展室简单的陈列、朴素的装饰,但是整个室内的气氛、每个文字间所流露的感情深深触动了我。
展室陈列了遗体捐献者的遗嘱。
他们生前从事的工作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无偿捐献自己的遗体嘱托是相同的,他们的遗嘱反映的崇高道德境界是相同的。
有一位医学爱好者的遗嘱里写道:“我想人死之后火葬也好土葬也好,又有什么价值呢?为什么不做一些有益于人们的事情呢?……本人有生之年在医学上没有贡献,死后愿将遗体献出,作为在医学上的贡献,培养出更多的医务工作者,救人之患,以此了却本人多年的夙愿。
”
看着这简简单单的数行文字,我的心里却波涛汹涌,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我深感自己的渺小,他的崇高道德境界令我望尘莫及。
我为这社会做了什么?我为他人做了什么?想到当年在上解剖课时,某些同学对标本的不敬和亵渎,我对此深感可耻,但是我当时没有制止,没有对其进行教育,对此我进行自我检讨,自我悔过。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了什么。
”参观完了生命意义展室的我对这就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
建成的展室没有很多的展示物品,但是深深地震撼了我。
仔细地阅读了这些捐献者的介绍和遗书,内心里感受着这些捐献者的无私和伟大。
作为中国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意思深入骨髓,就是无私奉献的觉悟,使捐献者们成为前列,成为我们伟大的榜样。
也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奉献!
现阶段的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助人为乐,克己奉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才能
从某个很小的方面对得起党,对得起政府,对得起人们,对得起那些前人。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要向光荣的捐献者学习奉献,努力学习党的知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积累,尽力完善,不断地为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奋斗、奉献!
第二篇:参观生命意义展室有感
参观生命的意义展室有感
“生命不在长短,只要活得有意义。
”
——题记
第三次参观生命的意义展室,每次的参观,总是留下不同的印象。
从大一刚来的时候那份懵懵懂懂,一直到大三渐趋稳重,生命的意义展室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份对先人的崇敬之情,更是感到了自己身上一份深深的责任。
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乃至一生庸庸碌碌、畏畏缩缩而活的人,不如一年、一月乃每次参观学习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但唯一不变的是那颗敬畏生命的心与对那些遗体捐献者的敬畏。
在这间不平凡的展室里,它朴实无华,却散发着高尚的精神魅力;它陈设简单,却无言的昭示着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
岁月无痕,人间有大爱。
遗体捐献志愿者以自己最后的奉献铺就了人类健康和医学进步的阶梯,向社会树立了无私、无畏的人性美的典范,堪称无语良师“生命意义展室”主题为“理解生命意义,感悟崇高精神”,著名内分泌学家朱宪彝一生克己奉公,逝世前,他留下遗嘱,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他创建的学校;献出全部存款建立“朱宪彝医学奖”;献出全部珍藏图书供后人查阅;献出一座私人住宅楼,供学校使用;献出自己的遗体,用于解剖课教学。
朱宪彝教授将自己的一生,将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了医学教育事业。
朱宪彝教授对生死达观的态度和纯粹的唯物主义精神展现了一位医学大家的胸怀和风范,激励着一代代学子孜孜以求。
更让人感动和敬佩的是,在朱老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们摒弃传统的世俗观念,志愿在百年之后将遗体捐献给医学解剖教学使用。
近年来,已有近三百人实现了捐献遗体的愿望,他们中有老干部、教
师、翻译家、农民、工人。
翻开他们亲笔撰写的遗嘱,泛黄的纸页上虽显出岁月更迭的痕迹,然而时光却抹不去那些灵魂圣洁的光芒。
这些捐献者中年龄最大的 93 岁,年龄最小的 26 岁,他们身份虽有所不同,但遗嘱都无一例外地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哪怕是最朴素的话语,都饱含着逝者对生命真谛最透彻的理解,对祖国医学教育事业最无私的支持。
只活一日,而活得有意义的人,这一生就已值得。
只要生命曾经绽放过光芒,生、死已无关紧要了。
活到一百岁,和只活到三十岁、二十岁的人,根本上并没有什么差别。
虽然,前者多活几十年,后者则少活了几十年;但,这只是人们观念上的感觉与执著,对于认得生命意义,清楚宇宙真谛的人,存在的长短并不是遗憾所在,重点是他给世界留下了什么。
人们以为离开了瞬息万变的时间,就不会永恒的存在,这是不对的。
永恒是存在时间中,离开了无常的时间,就没有永恒的存在。
所以,只要你创造了永恒,将人生提升到永恒的境界,那么,生命的长短,又有什么关系呢?而想要创造永恒,奉献就会成为我们一生的主题。
我相信很多捐献遗体的人们在做出这一决定的时候心中想的一定都是五个字:为人民服务!他们当中有一些为中国共产党员,但是绝大多数依然是普通群众,或许现在有很多的发展对象并不知道在日常生活的小事当中怎样来身体力行这五个字,那么通过这次党课的教育,我相信很多人应该更加了解了,就是要不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正确对待自己身边的同学,以维护广大同学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归宿,要正确对待权利,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名利和权利,还要经常反省自己,这样才能不断增强群众意识、服务意识。
哪怕现在我们还是很渺小的自己,但是我相信经过了努力的自我完善的过程后,我们现在的发展对象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祖国随时需要我们的时候也都义无反顾,勇于奉献出自己的全部!
第三篇:参观生命意义展室有感
大善大爱
——参观生命意义展室有感
上善若水,大爱无言。
这是一次精神境界的升华,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生命意义展览室用嘴简单的方式向我展示了一个崇高的境界,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品质。
2010年4月17日我有幸随着党校来到参观生命意义展室。
展室简单的陈列、朴素的装饰,但是整个室内的气氛、每个文字间所流露的感情深深触动了我。
展室陈列了遗体捐献者的遗嘱。
他们生前从事的工作各部相同,但是他们无偿捐献自己的遗体嘱托是相同的,他们的遗嘱反映的崇高道德境界是相同的。
有一位医学爱好者的遗嘱里写道:“我想人死之后火葬也好土葬也好,又有什么价值呢?为什么不做一些有益于人们的事情呢?……本人有生之年在医学上没有贡献,死后愿将遗体献出,作为在医学上的贡献,培养出更多的医务工作者,救人之患,以此了却本人多年的夙愿。
”
看着这简简单单的数行文字,我的心里却波涛汹涌,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我深感自己的渺小,他的崇高道德境界令我望尘莫及。
我为这社会做了什么?我为他人做了什么?
想到当年在上解剖课时,某些同学对标本的破坏和污蔑,我对此深感可耻,但是我当时没有制止,没有对其进行教育,对此我进行自我检讨,自我悔过。
我应该时时以党员的要求要求自己,除了自己不断完善自我,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还要向周边的人宣传我们政党,帮助他们向党组织靠拢。
现阶段的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助人为乐,克己奉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才能从某个很小的方面对得起党,对得起政府,对得起人们,对得起那些前人。
上善若水,大爱无言。
这就是大善这才是大爱!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过多的语言,让我向这些遗体捐献者致以深深地敬意!
中医学院***
第四篇:思想汇报——参观生命意义展室有感
参观生命意义展室有感
今天,我又一次怀着一颗敬畏的心与校党课学习小组的同学一起参观了生命意义展室。
每次参观学习,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但不变的是那颗敬畏生命的心与对那些遗体捐献者的敬佩,不变的是那些遗体捐献者给我的一种警示,一种力量!
这间生命意义展室虽然摆设很简朴,既没有什么现代化的设备,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装潢,但是细观这些遗体捐献者们的遗书,他们生前或是医生或是作家、书法家,亦或是农民,不论贫富,都没有贵贱之分,他们都是伟大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些遗体捐献者们的精神比泰山还要高大!他们生前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死后仍不忘将自己最后的身体捐献给国家、给人民,以此来支持祖国的医学研究,这是怎么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啊!
在这些遗体捐献者中,有一位诗人给我的印象非常之深,他这样写道:生前助人为乐,死后仍要要助人为乐,他愿意用自己的能用的脏腑来挽救患者,来个生死之交,也觉得颇有诗意。
是什么样的胸怀才能说出这种乐观而可爱的话啊!这些遗体捐献者们的临终遗言,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是震撼,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每次参观生命意义展室,我都会感觉到有一种力量在我身体里涌动,让我前进,警示我向上!
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即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人的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
要实现社会价值我们必须学会奉献。
只向社会索取而不奉献社会的人是自私的。
只有依靠社会资源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后积极努力地去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的人才算是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当然,这并不是说非要我们在死后把遗体捐献出来,而是教给我们大学生这种大无畏的奉献精神。
奉献的方式多种多样,联系当代大学生,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要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在祖国的危难之际挺身而出。
当下很多大学生自愿到西部落后偏远地区支教或在基层工作就是一种很好的奉献祖国奉献人民的方式。
祖国的西部偏远地区需要我们,贫困地区的人民需要我们,我们就应该站出来担当重任!我们应该学习08年汶川大地震上那些不顾生命危险地
去救人的英雄们,不管是老人、中年人还是80后的年轻人,在国家在人民危难的时刻要勇于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也绝对不犹豫!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学校创建这个生命意义展室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这应该算是一个实验工程,一个人文管理实验室!通过这个生命意义展室来引导教育我们,更具感染力,更能激发一个个热血青年报效祖国的激情!这应该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创新吧!
参观这个生命意义展室,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肩上的责任是如此艰巨,我一定不会辜负祖国和逝去的先人们的殷切期望,为祖国的明天而奋斗不止!
第五篇:参观生命的意义展室观后感
参观生命的意义展室观后感
今天,我又怀着一颗敬畏的心与校党课学习小组的同学共同参观了我校的生命意义展室。
每次参观学习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但唯一不变的是那颗敬畏生命的心与对那些遗体捐献者的敬畏。
在这间不平凡的展室里,它朴实无华,却散发着高尚的精神魅力;它陈设简单,却无言的昭示着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
岁月无痕,人间有大爱。
遗体捐献志愿者以自己最后的奉献铺就了人类健康和医学进步的阶梯,向社会树立了无私、无畏的人性美的典范,堪称无语良师
“生命意义展室”主题为“理解生命意义,感悟崇高精神”,著名内分泌学家朱宪彝一生克己奉公,逝世前,他留下遗嘱,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他创建的学校;献出全部存款建立“朱宪彝医学奖”;献出全部珍藏图书供后人查阅;献出一座私人住宅楼,供学校使用;献出自己的遗体,用于解剖课教学。
朱宪彝教授将自己的一生,将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了医学教育事业。
朱宪彝教授对生死达观的态度和纯粹的唯物主义精神展现了一位医学大家的胸怀和风范,激励着一代代学子孜孜以求。
更让人感动和敬佩的是,在朱老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们摒弃传统的世俗观念,志愿在百年之后将遗体捐献给医学解剖教学使用。
近年来,已有近三百人实现了捐献遗体的愿望,他们中有老干部、教师、翻译家、农民、工人。
翻开他们亲笔撰写的遗嘱,泛黄的纸页上虽显出岁月更迭的痕迹,然而时光却抹不去那些灵魂圣洁的
光芒。
这些捐献者中年龄最大的93岁,年龄最小的26岁,他们身份虽有所不同,但遗嘱都无一例外地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哪怕是最朴素的话
语,都饱含着逝者对生命真谛最透彻的理解,对祖国医学教育事业最无私的支持。
站在这里,就会被一种高尚的力量所吸引,所震撼。
“在你的生命中时刻准备着去帮助别人,死后同样也是如此。
”这是一位志愿捐献遗体的书法家遗言。
另一份遗嘱这样写道:“我志愿将自己的遗体无条件奉献给医学事业、为祖国医学教育和提高疾病防治工作水平的想法已有多年。
只因我出身贫苦,我的一切都是敬爱的共产党给我的,而且我也是党的一分子,但是我没有给党和人民做出一点贡献就退休了,带着遗憾也只有最后一份微薄的力量奉献给敬爱的党和人民。
”天津中医药大学生命意义展室展室将这些遗体捐献者的遗言汇集、翻译、展示出来,让参观者在感动中精神自然升华。
每一份遗嘱都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更让人领略到生命和人生的真谛。
作为一名申请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时刻都要为人民服务,在生的时候要尽自己一切力量寻求为人民服务的模式,通过参观生命意义展室,我发现一种新的服务理念,这种方式无论对自己还是别人都是很有好处的,让自己的思想进一步提高,也会让有需要的人们有希望可盼。
观后我心潮澎湃,向这些无私奉献的遗体捐献者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这次终身难忘的参观将激励我更加努力的学习工作,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