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家文化五常角度浅析医患矛盾成因与医学生医德养成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No.33,2020 Sum No.513
2020年第33期总第513期
摘要现代社会的医患矛盾频发,如何合理解决医患矛盾成为社会焦点。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历久弥新,是当代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借助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精髓——
—“仁、义、礼、智、信”,分析医患纠纷的成因及缓解措施,并思考如何提升医学生儒家文化素养,从而促进医学生医德的养成。
关键词医患矛盾;儒家文化;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Doctor-Patient Contra-dictions and the Strategies of Cultivating Medical Ethics of Medical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 of Confucian Culture//SONG Yanlun, LIAO Zanyong,HE Zhichuan,WANG Dongdong,WANG Junli Abstract Contradictions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occur fre-quently in modern society,and how to reasonably resolve them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society.Chinese traditional Confucian culture is time-honored,and it is the continuous spiritual power of contemporary tim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miti-gation measures of doctor-patient disputes,and consider how to improve the Confucian cultural literacy of medical student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medical ethics with the help of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onfucian culture, including"benevolence,righteousness,courtesy,wisdom and trust".
Key words doctor-patient contradictions;Confucian culture;cul-tiv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medical ethics
近年来,我国医患矛盾时有发生,紧张的医患关系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历久弥新,是当代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基于现状,从儒家文化特别是其精髓即五常“仁、义、礼、智、信”出发,对医患关系成因进行剖析并探讨解决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医患关系成因分析
1.1卫生国情的因素
首先,我国人口日趋老龄化,对于医疗卫生的依赖日益加剧。
造成我国“看病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卫生资源总体不足,我国人口基数过大,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1]。
因此,现阶段医疗卫生资源供应不足加剧了医患矛盾的发生。
其次,我国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不健全,对于某些疾病所使用的昂贵特效药或危重病患者的帮扶力度不够,导致“可治却不敢治”的现象时有发生。
1.2医护人员的因素
医护人员素来被誉为“白衣天使”,“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世人所称道。
但现代中国社会人口基数过大,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匀,医护人员相对于患者数量较少,导致医护人员职业压力增大,日接诊量过高,工作持续时间长,可能造成医护人员焦躁的心理状态,导致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沟通不充分,产生误解,进而引发医患纠纷。
此外,医疗风险的承担问题也会对医患纠纷产生影响。
一方面,在现行的医疗体系下,医护人员的需求是将医疗风险降到最低,在诊疗过程中较依赖检验和医疗器械的检查结果[2],这对部分经济相对紧张的患者造成了巨大经济压力,使患者可能对医护人员职业道德存在误解。
另一方面,对于危重症病人或治疗难度较高的患者,部分医护人员采取保守治疗的治疗方案,虽然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承担医疗事故的风险,但治疗方案往往不被患者及家属所认同。
1.3患者家属的因素
部分患者与家属缺乏医疗卫生常识,在治病心切的心理下,易对医护的诊治与沟通造成错误引领,导致医患矛盾发生。
此外,少数患者及家属将医疗救治认为是商品交易与服务购买,一旦医护人员竭尽全力但仍旧无能为力时,家属可能出现错误的报复心理,进而产生医患纠纷。
另一方面,从患者角度而言,很大的不利因素是其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经常对医护人员的职业操守进行怀疑,认为医务人员以自身利益为先,未把病人利益放在首位[3]。
另外,当医院及医护人员存在行为过失或医疗事故时,由于患者及家属法律意识淡薄,维权行为不成熟,采用激进的方式,影响了医疗秩序,从而加剧矛盾的升级。
1.4社会媒体的因素
媒体的宣传主导着普通群众对医疗矛盾事实的了解与认知,而一些媒体试图通过夸大或者片面宣传医患纠纷来获得新闻关注,加剧了医患矛盾的升级。
群众在不了解事件真相的前提下,凭借自身主观情绪带动事件负面评价,由于这种概念性“围观”消费,致使“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医学界的“社会风雨”就会被关注和渲染得淋漓尽致[4]。
从儒家文化五常角度浅析医患矛盾成因与医学生
医德养成策略
宋延伦1廖赞勇1何志川1王东栋2王俊利2
(1.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533099;
2.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百色533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ki.kjwhc.2020.11.051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2019ZJY138);2020年广西研究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JGY2020162)。
作者简介:宋延伦(2001—),男,山西晋中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在读,主要从事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王俊利,本文通信作者,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育改革研究,E-mail:********************。
111
2儒家传统文化关键词解读及解决措施的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了岁月的考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引领之一[5]。
儒家思想对于人格塑造和行动指令都具有重大作用,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五常——
—“仁、义、礼、智、信”经常被人们作为日常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本文从五常角度解析医患关系紧张的成因,并探索借用传统儒家思想予以解决。
2.1仁
儒家所说的“仁”,基本含义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爱人”为仁[6]。
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救治的过程中,首先要理解患者正在经历的病痛,孙思邈曾言:“见彼苦恼,若己有之。
”医护人员要先学会“爱”每一个患者,这是医护人员治病救人的前提与宗旨。
“仁”者,拆解开为“人”“二”,是对两人之间相处关系的诠释。
不仅医护人员要关心每一位患者,患者及家属也应该对医护人员充满理解。
患者及家属应该明确,在现行的医疗制度下,医护人员主要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医护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在医院不存在服务行业的服务关系。
2.2义
儒家文化的“义”区别于人们刻板印象中的江湖义气,而是指舍我为人的大义。
儒家文化将义与利相对照,以谋求大局的发展、将国家社会的稳定作为“义”的行动准则。
孔子有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作为医护人员,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重义而轻利,时刻谨记从医的初心是为了治病救人,而并非牟利。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无利才有德,“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德。
”媒体也应该担负起传播正能量、控制舆论造势的大义,而非仅为私利进行虚假宣传。
2.3礼
儒家文化中“礼”的涵义,其一为礼仪,即对人有礼。
有礼,是一切有效沟通与解决问题的基础。
礼者,示人以曲也。
医护人员应对每一位患者以礼相待,充分了解患者在疾病下的心理状态及需求,对待不同状态下的患者采用不同的相处方式,以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痛苦。
医护人员还应该保护每一位患者的隐私,给予患者爱与包容。
患者及家属更应该尊重每一位医护人员,杜绝职业偏见。
其二为礼法,古代礼法有强制的约束力,与当今社会法律有异曲同工之妙。
礼法的健全与完善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巨大作用。
从医方视角而言,应全面建立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公开制度,深化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医药卫生行业自律组织建设,健全和完善医疗保障体系[7]。
2.4智
“智”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强调的不是科学智慧,而是一种道德之智。
儒家文化中的“智”是指有智慧之人应该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现代科技的大背景下,对于各类医患矛盾,群众的评议自由化,而真正的智者却寥寥无几。
在对于一件事情的认知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了解网络上关于事态的片面评价,而应深入探究纠纷与矛盾的起因、发展等各个方面,才会对社会的良好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智”在后来也指积极的奉献精神,西汉杨雄曾在他的著作《法言》一书中写道:“智,烛也。
”医护人员应该似此烛般,不断照亮患者,此乃智者。
2.5信
儒家文化中的“信”是指在仁德之下的契约精神,即对于诺言的遵守与尊重。
“信”可拆解为“人”“言”二字,意味着许下的承诺,遵守承诺即为“信”。
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相互信任是高效、高质量诊疗救治的基础。
为提高患者及家属心目中医护人员的形象,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医护人员首先要严于律己,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进行以患者为中心、以康复为目的的人性化服务。
医院应该规范诊疗程序与健全监管机制,保障患者权益,建立诚信医院,构建医患之间诚信的桥梁。
3儒家文化有助于医学生医德的养成
基于医护人员职业的特殊性,为更好地避免或解决诸如医患矛盾等问题,在外界因素不确定的条件下,对于医学生的医德养成教育刻不容缓。
为了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医学院应注重对于医学生的人格培养。
优秀的中华传统儒家文化精神针对道德培养与人格规范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医学院应该注重对医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导医学生汲取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精髓,引导医学生将儒家文化与自身行为规范相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有益于提升医疗团队整体道德水平,对切实解决患者难题与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3.1开设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课程
医学院校可以在完成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此类课程可以采用必修制与选修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必修课程可以引起学生对儒家文化的学习兴趣,选修课程则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游戏、座谈会等形式,旨在让学生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授课教师应该在授课时注重将文化内涵与医学生职业认识以及职业认同结合起来,增强医学生职业自信。
同时,要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尽可能地教导学生在未来走上职业岗位后如何用此知识解决现实职业中的难题。
3.2开展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社会实践活动
在通过课程理论学习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之后,可以定期开展针对所学的理论课程所对应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可以有宣传进社区、传统文化情景剧表演、与病人及家属聊传统儒家文化等,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更有助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自身道德实践的促进。
总之,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解决医患纠纷具有重大借鉴与指导意义,在医学院校中开展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传承教育,有助于医学生医德的养成和提升。
参考文献
[1]赵雨薇,贝文馨.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缓解当代医患关
系[J].光明中医,2016,31(6):894-896.
[2]郭菊杰.医患关系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
(28):170-171.
[3]毛瑞锋,陈康,毕京培,等.基于儒家传统文化思想视域下的医
患关系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8,35(10):794-796. [4]李世会,羊晨,刘远明.传统文化伦理视角下的现代医患关系初
探[J].现代医院,2018,18(4):498-501,505.
[5]肖建国,周飞虎,赵美娟.传统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意
义[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7):9-10.
[6]郭岱炯,李顺明,杨曙东,等.中国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医患关
系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14(3):40-42.
[7]刘涛.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域的生命伦理之争鸣:“第十三届建
构中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综述[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32(10):1365-1368.
编辑
江嫣萍
教改教法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