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课程实施中的作业创新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小学数学课程实施中的作业创新论文
试论小学数学课程实施中的作业创新论文
当前小学数学学科作业布置中,教师需要转变作业布置观念,明确作业布置目标,丰富作业种类,增强作业的趣味性与灵活性等,
全面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创新。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程中作业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中存在各类问题。
在作业量上,尽管新课标一再强调减负,创新教学,但因应试教育客观事实,传统教学
“熟能生巧”等观念的影响,使得作业布置限于数量问题。
另一方面,作业布置中并未关注到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机械的重复居多,以复习为主,而对探究的构思与启发不足。
这些都显示出当前小学
数学课程中作业布置思路传统,未能做出有效的突破。
二、明确作业布置目标
作业布置的突破,需要教师及时更新自身教学的目标。
首先,要紧扣新课标精神,对教学过程做出调整,将作业布置环节纳入到教
学整体中,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而不是孤立存在的部分,给予作业
环节一个明确的定位;另外,要求教师明确作业布置的目的,应将
作业布置目标细化为知识目标、拓展目标、能力目标等几个方面。
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时期,良好的作业策划,能
够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数学思维。
增加數学作业中拓展探
究能力,实现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鼓励其思考。
明确的作业目
标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习惯、思维模式等,对教学产生推动作用。
三、增强作业的趣味性、灵活性
在小学数学作业布置过程中,要关注到作业的趣味性、灵活性。
小学阶段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停留在感性阶段,且年龄偏小,对于带
有一定约束的课堂教学天生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自然对于课下的作
业环节也是颇有异议,作为教师要借助作业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关
注作业过程,并且能够乐于去完成作业,如在布置作业时与学生生
活实践相结合。
笔者在教学生认识图形时,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寻找
到不同的图形,每种图形列举到两个,并且尝试总结不同图形的特点。
这样的作业学生感到轻松,但在完成之后,笔者利用作业要求,在教学生认识图形特性的时候又有许多惊喜,如许多学生都发现了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等,能够启发学生更多地去思考,这种作业具有
较强的灵活性。
四、增强作业布置中的主体性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也能关注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人而异,注重作业的个性化。
在一个班级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于基础知识较差
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基础知识练习,如在计算中增加
一个等级的计算题的训练;对于基础知识稍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
然而这种层次性并非固定不变的,只要学生有所进步,就能够在一
定阶段后减少练习量,因此,也能成为激励学生进步的有效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基本的知识性练习外,适当增加实践性作业,
例如,将班会活动、春游活动的预算工作教给学生,让学生运用数
学知识,帮助教师设计“最省钱”方案;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计
算能力的增强以及方程公式学习的增多,教师可以给定学生几个不
同的方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选出最佳方案等。
拓展开来,教
师也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两个价格相差不大的方案中选出自己认为最
合适,例如舒适度等,增加课堂人文性。
小学数学如何教学有哪些好建议
第1条教学目标的拟订须建立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仔细研读教材、作业本和全面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要通盘考虑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要善于把课时目标合理地分解为环节目标。
第2条课时教学目标的拟订要关注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性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的描述要明确、清晰、可检测。
过程性目标要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落实,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目标可以从学生的学习任务为视角进行叙述,也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任务为视角进行叙述。
注意三维目标的渗透与融合。
第4条教材研渎要关注整套教材的基本结构,理清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在各学段、各册的分布情况,并以此为背景研读课时教学内容,合理划分课时。
第5条研读课时教学内容时,教师应熟做每一道例题和习题,深入分析例题和习题蕴涵的知识点,关注例题与习题的匹配与关联,分清习题的层次。
在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知识的形成线索和学生学习的认知线索,在此基础上通过补充、修改、调换、删减等方式完善教材资源。
第6条要拓宽教材研读的视角,除了参考教学用书以外,倡导参阅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教材。
第8条平时作业、学生访谈、课前测试和教师经验等都是学情分析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第9条教学环节的构建和情境的创设都须注重数学问题的设计。
事实上,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一般由若干个教学环节组成,但环节不宜过多。
每一个教学环节通常都蕴含着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的有效设计是推进课堂教学进程的关键。
第10条问题的设计要关注思考性和挑战性,有利于课堂生成,有利于展现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同时要预设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充分估计学生可能碰到的困难,思考应如何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预设教学指导策略。
第11条课堂组织是指教师依据教学设计,引领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互动过程。
课堂组织的内容主要包括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
第12条课堂实施要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切人重点要快,尽可能在前20分钟完成教学的主要任务,倡导先试后讲。
第13条课堂调节要注意动静搭配,数学学习要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教师可适当通过师生对话,选择合适的问题和时机,安排同桌合作,或前后四人小组合作。
一节课合作学习的次数不宜过多。
第14条教师的教学用语和数学语言要精练、规范,要适时进行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提炼与总结,关注学生的数学表达,逐步让学生养成有根有据的说理习惯。
第15条在课堂中要善于观察学生,关注师生问的有效互动。
对哪些学生该提怎样的问题,学生会回答到怎样的程度,要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起到启发、引领作用。
第16条要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合理调控或调整教学目标及进程。
要善于筛选和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尤其重视典型错误资源的捕捉与利用。
第17条要重视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板书设计,录音、投影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要简易、有效,相互补充,发挥各自的作用。
第18条作业可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
要合理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注重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层次性,以求实效性。
作业设计的要求是“紧扣目标、促进思维、形式多样、分层要求”。
提倡探究性、开放性和生活化的有创意的作业设计。
第19条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具有巩固知识、形成
技能、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功能,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
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练习时间,可以将练习穿插在新
知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安排集中练习的时间。
第2l条教师要规范学生的作业格式,在学生做作业时,教师要
进行巡视,及时进行指导,尤其要关注学困生的作业情况。
第22条要发挥作业的诊断功能,布置的作业要及时批改和反馈.对于作业中的错误要督促学生及时订正。
面批是一种有效的批改方式,对学困生应坚持多些面批。
在批改作业时要重视学生作业中的
错误,对于典型错误,要有意识地摘录并归类整理,分析原因,以
改进教学。
第23条要发挥作业的激励功能,除了运用一些约定俗成的符号
进行批改外,能通过合适的批语来达到提醒、帮助和激励学生的目的。
第24条个别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
个别辅导的内容包括学习诊断、学习矫正、心理辅导等。
个别辅导时,要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发挥同伴作用,但不能让“小老师”过多代替教师进行辅导。
第27条纸笔检测作为学业检测的主要手段,目的在于诊断和反
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以改进教学。
教师在编制试卷前,
应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确定检测范围,理清知识点,
及相关知识点的目标要求,形成试卷编制的基本框架。
第28条编制的试卷要有效度、信度与区分度。
试题的难易要适度,叙述要明确,语言要规范,防止产生歧义,杜绝偏题、怪题。
第29条检测结果要及时反馈,通常以等级制呈现给学生。
根据
需要,也可以向家长反馈,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第30条要重视试卷讲评。
讲评前,教师要认真分析试卷中所反
映的问题,要对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类;讲评时。
要突出重点,把握关
键,多角度展示解题思路,切忌就题论题,以提高试卷讲评的针对
性和实效性。
附: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创设情境的方法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心灵。
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新知。
2.用猜想和验证来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
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又不
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
生认识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
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老师提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条件,
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猜想与验证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是这样导课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同学们,一般的一个人有几岁,就
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
这是为
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听了,个个情绪高涨,
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这时老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学习知识后又将回到生活中去,因此,我们的数学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的问题情景也要从实际
出发,这样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
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
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
问题的能力。
4.利用问题创设问题情景。
好奇心和自我表现欲是学习的内部动机,小学生的好奇心和自我表现欲特别强烈。
因此,有意识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能激发和迎合他们的好奇心理和表现欲,为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氛围。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一开始就让学生计算下面四个图形的面积:①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②底是5厘米,高是4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③半径是2厘米的圆。
④半径是3厘米的圆。
在计算出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学生提出了下面的问题:圆的面积计算还没有学过,该怎样办呢?圆的面积大小到底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我们能否用割补法像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那样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这样,情景由教师创设,问题由学生提出,方法由学生去研究,课堂呈现出浓厚的探究氛围。
5.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上,教师要当好"导演"和"教练",诱发学生"入境",使学生产生"入境始入亲"的感受,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若能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巧妙地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好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协调地参与到教师所设定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揭示、形成过程,必将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6.通过设立疑点创设问题情景。
现代教学论认为,激疑是教学的重要策略。
教师要善于激疑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常常会导致创造意识的萌发。
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适当设置疑点,创设教学的最佳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如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一节的开始,设置了这样的悬念:列出如下一组算式后,我很快地说出了它们的得数。
①9999×9+9999=?②127×36+127+63×127=?③(100+8)×125=?④98
×35=?
当学生听老师说出得数后,感到惊奇不已,这是我趁机导入新课:学习了这节课之后你就会知道老师是怎样很快算出得数的。
这样学
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学习兴趣特别浓厚,急于找到方法的心情也特
别迫切。
让每个学生都处于惊奇、探索和发现的学习过程中,既激
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7.编拟童化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人教版低年级新教材中许多主题图,都可以编成童化故事,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中,产生问题意识。
在教学一年级上
册“比大小”时,可以编个“猴子比聪明”的童化故事。
一天猴妈
妈给两个猴孩子带来一些礼物,先让猴孩子猜带来的是什么礼物?多
媒体展示带来的梨、桃、香蕉。
在猴子比聪明的过程中,通过猴妈妈提出的问题,猴子们的比一比,同学们的评判参与、帮助参与等,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置身于创设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探求问题的解决。
8.利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
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把探求新知和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的情感结合起来,启发吸引
学生喜欢学、乐于学,使学生在愉悦中尽情地学习。
例如,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教学的过程中,在巩固记忆5的乘法口诀时,可采用多形式对口令游戏,且师生共
同打手势判断对否的方法,说5的乘法口诀。
练习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组合形式进行对口令。
如师生对口令,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全体(或部分学生)说得数,然后让学生全
体(或部分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说得数。
也可采用男、女生互对,
同桌互对,小组互对等。
对口令的过程中,师生要评判对口令是否
正确。
这样做,教师与学生的活动溶为一体,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与学生的全体参与相结合,使学生在多形式的互动中,训练了思维,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且根据所学的知识迅速准确地回答问题的能力。
9.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会使学生的手脑达到有机结合,学生的思维将会更加活跃,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就会
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再
展开,让学生数一数各有几个面?量一量每个面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每个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想一想表面积如何算?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在操作活动中得到解决。
又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一节练习课,出示这样一道题:有2个长方形木框,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拼成一个图形,求它的周长。
大家可以用实物操作一下,把周长指给同位看,再算
一算。
这样的操作会牢牢地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课堂气氛轻松热烈,学生得到的结论既准确又全面。
10.设置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悬念”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求知欲强,好奇心切等特点,创设具有科学性、新颖性,足以引起学生探索活动的各种
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悬念”在这里就成为最直接、最有
效的诱因。
在课堂中故设悬念这一情境,定会把学生引入到一种新的思维境界之中,利于引发每个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和研究。
例如
在教学“分数化成小数,即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时。
首先
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这里面是有秘密的,老
师已掌握这个秘密,不信你们可以出一些分数来考考老师,老师能
很快地判断出每个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并请学生用计算器进
行验证,使学生明白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确是有秘密的。
从而产
生有什么秘密的问题“悬念”,来创设出问题情境。
使学生产生了
解决数学问题的迫切感。
11.巧设室外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巧设数学课堂的室外活动情境,易于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化”的本质内涵,利于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正反比例应用”一课时,我们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请3名同学分别组织全班其余24名同学进行队列训练(不能重复),
在这种活动中,学生发现,每行站的人数和行数成反比例关系,并
利用这一关系快速解答了老师指令下的队行每行人数。
紧接着老师又指着旗杆说:“若学校想要更换新的旗杆,你能帮助算一算旗杆应有多长吗?”“以小组为单位先研究方案,在确立实
施的方式方法。
”学生很快利用杆高和影长成正比例这一知识设计
出方案。
这种室外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之中,与只让学生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说教的效果,是不可比拟的。
12.利用新旧知识连接点创设问题情境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
”我们在新旧知识密切联系的关键处,创设情境,制造冲突,学生自然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来联想
和探索新知。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过去我们运用转化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出求平行四
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今天,大家能否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请同学们试试。
”
再如,当学生在学习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时(退位),可以启发学生从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时(进位)进行思考,通过这
样的情境,不仅能给学生指明了思考的方向,而且也激发了学生探
求新知的欲望。
看过"小学数学如何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建议"的还看了:
第一学期的小学数学教研组的工作计划
第一学期的小学数学教研组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
新与质量的关系,继续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数学自如化教学
方式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深入开展主题化系列教研活动。
加强数学
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带徒活动提高数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
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工作目标:
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尽快转变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
围绕“理念、实践、反思”这方面进行重点研究,组织教师深入的学习课程
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这本书,并能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实
践活动,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
鼓励教师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倡导“科学、严谨”的教学风气。
重点要求有一叠“卷面整洁、评改规范、数量齐全、训练量合理”的学生课堂作业本。
期末
要进行交流。
2、为了迎接市教学大比武活动,教研组与教导处将精心组织训练,通过各种方法提高教师的评课水平,从中挑选优秀的教师参加
比赛,努力争取得分。
为校争光。
3、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与反思,积极投稿,
争取一年内有一篇论文获奖或发表于“教研与进修”,从而提高我
校教师的知名度。
4、积极开展围绕“理念、实践、反思”为主的系列化教研活动,做到人人参与,研讨氛围浓,活动纪录详细,总结资料齐全,切实
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5、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结合校本培训,认真学习《学习课程改革与主题构建》,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并积极
付诸于实践。
6、为开拓全体数学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们的业务水平,学校
安排外出听课的教师外出听课后要面向教研组上好汇报课或作简要
的听课评析。
7、开好期末复习交流会议,力求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
8、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充分利用小组的作用,努力提高全体
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学科计划,年级组内互相交流。
2、参加实验小学课改研讨活动。
3、新教师上课执教者:卓昂杰、蒋海雷(第四周)
4、自学《新课程改革与主题构建》第一单元
十月份
1、《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学习手册并分发
2、看录像、写评课稿(每周一次)
3、教研课汪杰(第七周)主评:江盈娜
4、撰写教学论文,交流。
5、一月一研讨活动(第九周)
6、邀请求真学校董秀亚老师上主题培训辅导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