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工程概况
本标段涵洞工程量大,新建、改建涵洞共计有862座,总计12817.61横延米,结构类型为矩形涵洞、盖板涵、框架涵、渡槽、倒虹吸。

省界至大保当段为新建段,新建涵洞83座;大保当至绥德段新建涵102座,改建涵106座;绥德至延安北段新建涵89座,改建涵182座。

涵洞地基处理类型为换填、旋喷桩、强夯、灰土桩。

1.2.施工安排
根据涵洞的工程数量及工期要求,配备涵洞施工队16个,每个施工队以满足铺架工期、路基连续作业为原则分四〜六个作业面考虑,各队的施工任务及施工计划见表3-1-1。

拟上场混凝土工、模板工、起重工、电焊工、钢筋工、架子工、电工、机械司机、机械修理工等工种。

表3-1-1涵洞工程施工任务划分表
1.3.涵洞工程施工组织和施工顺序
优先施工对路基填筑有影响的和地基需要处理的涵洞,为涵背过渡段及路堤大面积填筑创造条件。

需做旋喷桩、强夯、灰土挤密桩加固地基,尽量多开工作面,加大设备投入,优先施作,尽早完成。

尽量利用附近的高压电,不能利用时采用自备发电机。

施工用水由运水车从涵洞就近水源运至涵洞工点处,使用移动水箱满足施工用水。

涵洞施工利用就近的拌合站集中供应混凝土,混凝土搅拌车运输,人工配合吊车入模。

钢筋在钢筋加工厂集中加工,用平板车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绑扎成型。

水泥砂浆采用砂浆搅拌机拌和,模板采用大块
钢模板。

1.4.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基坑采用机械开挖为主,基底采用换填改良土、旋喷桩、强夯、灰土桩加固。

基础及墙身混凝土立模整体现浇,沉降缝处用防水涂料浸制木板断开。

现浇混凝土集中拌和,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机械振捣。

新建盖板涵施工程序:基础开挖一基础圬工一基坑回填一涵身、端翼墙砌筑一盖板预制、安装一涵洞防水及沉降缝施工一出入口铺砌-涵背路基过渡段。

盖板涵砌体采用座浆法砌筑,涵洞盖板集中预制,汽车吊架设安装。

框架涵分两次浇筑,即先底板,后边墙及顶板,施工缝设于底板以上30cm处。

边墙及顶板一次整体浇筑,不留施工缝。

底板上下层钢筋间设置钢筋马凳加以固定,保证在浇砼时不发生变形移位。

边墙采用高强覆塑竹胶板做模板,对拉钢筋螺杆加固;边墙双层网片筋间设置撑铁,以固定间距;砼采用泵送工艺浇筑,振动棒捣固。

涵接长施工采用采用人工挖土、装车,机动斗车、手推车等运土。

施工前封锁既有公路交通,拆除既有涵洞洞口,采用吊轨、扣轨对线路进行加固,完工后,恢复公路交通。

施工期间申请列车限速慢行。

涵台背采用设计要求的填料回填,靠近台背边墙及边角等不易压实部位采用小型机具夯实。

渡槽上部结构U型槽采取集中预制,汽车吊吊装方案。

涵洞附属工程采用浆砌片石和混凝土工程,砂浆采用砂浆拌和机
搅拌,砌体表面一律勾凹缝。

1.5.施工方法及工艺
涵洞开工前根据设计资料,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对其位置、方向、长度、出入口高程以及与排灌系统的连接等,进行核对。

1.5.1.地基评价
涵洞施工前,结合初步的地质勘察资料进行详细的补充地质勘查,准确评价涵洞地基条件。

在涵洞开挖至基底标高时,根据施工图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现场复核,对地质不符的基底,根据开挖揭示的地质情况判断,对基底采用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原位测试方法进行现场勘测,报告监理工程师,重新评价地基条件,确定涵洞地基的处理措施。

涵洞地基承载力的检测方法,根据基底的不同地质情况,选用,轻重型动力触探、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原位测试方法进型动力触探、工
5
行现场勘测,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进行地基条件评价。

设计无地基处理的涵洞在地基承载力检测合格后即可进行涵洞施工。

1.5.
2.地基处理措施控制
承载力检测不合格的地基,根据设计单位确定的处理方案,按规范要求对基底进行处理,主要处理方法为换填、强夯、旋喷桩、灰土桩加固地基,强夯、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法与2.3.1.地基处理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相同。

施工完成后按验标中规定的检验方法和检验频次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检测合格后开始涵洞施工。

1.5.
2.1.旋喷桩
本标段涵洞地基处理采用旋喷桩加固基底,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
详见图3TT。

1.5.
2.1.1.施工准备
先进行场地平整,挖好排浆沟,做好钻机定位准备。

1.5.
2.1.2.钻机就位
钻机安放在设计的孔位上,并保持垂直,施工时旋喷管的允许倾
施工场地平整
1 F
钻机就位
钻孔、插旋喷管,至设计标高
喷射作业开始
边旋喷边提升
旋喷结束,成桩
冲洗注浆管等机具设备
钻机等机具设备移到新孔位
斜度不得大于L5%。

图3-1-1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1.5.
2.1.
3.钻孔、插管
钻孔的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

将旋喷管插入地层预定的深度。

(插管也可与钻孔两道工序合二为一,即钻孔完成时插管作业同时完成。

)在插管过程中,为防止泥砂堵塞喷嘴,可边射水、边插管,水压力一般不超过1MPa。

若压力过高,则易将孔壁射塌。

1.5.
2.1.4.喷射作业
当喷管插入预定深度后,由下而上进行喷射作业,技术人员必须时刻注意检查浆液初凝时间、注浆流量、风量、压力、旋转提升速度等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随时做好记录,绘制作业过程曲线。

1.5.
2.1.5.冲洗
喷射施工完毕后,应把注浆管等机具设备冲洗干净,管内机内不得残存水泥浆。

通常把浆液换成水,在地面上喷射,以便把泥浆泵、注浆管和软管内的浆液全部排除。

1.5.
2.1.6.移动机具
将钻机等机具设备移到新孔位上,开始下一循环施工。

1.5.
2.2.换填
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进行检查验收并核对地质资料。

换填级配碎石应满足含泥量<5%,粉粘粒含量W15%,或粒经<0.1mm颗粒W25%的要求,级配碎石采用机械拌和,小型振动压路机分层压实。

地基承载力、基坑尺寸、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基础施工。

1.5.3.明挖基础
明挖基础承载力检测不合格的地基,根据设计单位确定的处理方案,按规范要求对基底进行处理,施工完成后按验标中规定的检验方法和检验频次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检测合格后开始涵洞施工。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定出基坑开挖边线;做好地面防排水工作;
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底部预留20cm保护层,
采用人工开挖。

有水流涌出时,配足抽水设备,禁止基坑被水淹泡,以免降低基底的承载力。

1.5.4.盖板涵施工
边墙分段立模浇筑,基顶放好边墙底平面尺寸后,利用木板条制成边墙断面挂线样板,把它固定在沉降缝位置上,挂上线绳作为砌筑时的控制依据。

要求边墙内侧墙面平整,孔径误差符合规定,外侧坡度正确平顺,沉降缝顺直,宽度一致,在边墙顶部灌筑混凝土盖板座。

预制的盖板在预制厂统一预制,吊车安装。

现浇的混凝土由拌合站统一供应,吊车入模。

盖板涵施工工艺见图3-1-2。

测量放样












图3-1-2盖板涵施工工艺流程图
1.5.5.矩形涵施工
拼装式矩形涵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3-1-3。

图3-1-3矩形涵施工工艺框图
1.5.5.1.构件预制
矩形涵涵节在预制厂集中统一预制。

模板工程:均采用钢模,分整体式和拼装式两种,模板设计加工时,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几何尺寸准确,装拆方便。

钢筋工程:钢筋进场及加工严格按现行规范和验标中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和操作。

混凝土工程:水泥、粗细骨料、拌合用水、外加剂均按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混凝土配合比综合考虑强度、初凝时间、坍落度等因素并通过试验确定,拌合物中不得掺用加气剂和各种氯盐;
拌合站集中拌合,自动计量装配料,输送泵输送,人工配合入模;涵节混凝土振捣采用附着式振动器和插入式振捣器相结合的方式;其它构件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收浆、覆盖和养护,养护方法采用蒸气养护。

构件存放:预制构件达到起吊移放条件后,在构件外侧标明型号、规格、生产日期和编号,按设计起吊位置起吊,堆放于存放场的垫木上,吊环向上,标记向外,堆放场要平整坚实,防排水设施完善。

1.5.5.
2.构件装卸运输
预制构件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并经检查质量和尺寸符合要求后,方可装车出厂,装车、卸车采用汽车吊,运输采用平板车,在运输过程中及拼装现场堆放时,用方木垫牢,避免相互磨擦和碰撞。

1.5.5.3.构件拼装
采用人工配合汽车吊进行现场拼装。

(1)施工准备:根据现场具体条件,合理确定待拼构件存放场地、汽车吊停车位置、拼装道路,并将其修筑平整,做好基坑或基础尺寸的检查校核,在基底和基顶作出中线、水平及其它有关拼装控制标记,待拼构件也要作出中心线和高度标记,拼接缝处混凝土提前凿毛、清刷干净;安排好拼装顺序,并在待拼构件上编号;人员、材料、机具准备就绪。

(2)拼装工艺:先进行涵节拼装,然后立模浇筑翼墙混凝土,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吊车配料斗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按规定进行养生。

各预制构件间按设计要求预留拼接缝或沉降缝宽度,拼接缝用M10砂浆填塞,沉降缝填塞沥青浸制
麻筋;拼装过程中,应根据构件制作公差,随时调整构件间隙,尽可能减小施工中的累计误差,确保按技术标准执行,同时做好施工记录;构件拼装完成后,要将接缝处的砂浆抹平,并在外露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按规定进行养护。

1.5.6.框架涵施工
基坑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基,模板支立时内模采用满堂脚手架支撑并加固,边墙内外模用力12拉杆加固,顶板底模预留拱度。

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1-1。

图3-1-1框架桥涵施工工艺流程图
(1)基坑开挖
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土,并做好基坑四周的防排水工作。

开挖至距离基底设计位置30cm时,由试验检测人员检测基底的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若达到则由人工清理基底土至设计高程,进行下步施工。

若基底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或基底土质与设计不符,应与设计单位联系,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2)基底处理
基坑开挖到设计位置后,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或现场因承载力不足而进行的变更设计,对基底进行处理,处理的方案及方法工艺应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进行,完成后由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进行底板施工。

(3)底板钢筋绑扎及砼施工
钢筋采用在现场的钢筋场内弯制成型,由人工按设进行绑扎。

绑扎中应注意底层钢筋与基底的保护层厚度,使用钢筋硬塑垫块做保护层。

底板钢筋绑扎完毕后,支立底板侧模并加固,底层与顶层间钢筋用箍筋固定。

制做马蹬均布于底板钢筋中、砼垫层上,在其上铺设跳板,搭设底板砼浇筑作业平台,待钢筋和模板检查合格后,开始浇筑底板砼。

砼由砼拌合站集中供应,砼运输车运输,采用泵送或汽车吊吊料入模方式。

(4)边墙及顶板砼施工
底板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开始绑扎边墙钢筋,绑完后支立箱形桥涵内模及边墙外模,内模用满堂脚手架支撑并加固,边墙内外模用力12拉杆加固,顶板底模预留拱度,待模板加固完毕后,绑扎顶板钢
筋,钢筋及模板检查合格后开始浇筑边墙及顶板砼。

两边墙砼对称浇筑,防止两侧不均匀受力,造成模板变形。

砼浇筑采用分层浇筑,厚度一般为
30〜10cm。

顶板砼浇筑前制做马蹬均布于顶板钢筋中模板上,其上铺设跳板搭设作业平台。

顶板砼浇筑采用泵送入模。

1.5.7.倒虹吸施工
倒虹吸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1-5。

(1)基坑开挖
基础以人工开挖基础为主,开挖时根据土质情况进行必要的放坡,基槽成形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签证后,应连续作业以免基底暴露时间过长降低承载力。

(2)基础砌筑
在施工中选用优质石料,采取挤浆法砌筑,力求砂浆饱满、灰缝均匀,尺寸正确,棱角整齐、大面平整。

砂浆采用砂浆搅拌机拌合。

基坑开挖
3
基底加固灯—| 监理检查签后""
II
基础砌筑
管节预制 ~~管节安装------------------------- ------------------------------------ S

出入口沟渠施工
防水层卜——监理检查签证
---------------------------------------------------------------
回填
图3-1-5倒虹吸施工工艺流程
⑶管节安装
由人工配合汽车吊进行。

安装前应测量放出倒虹吸管中心及边线,
从下游开始按正确的轴线、标高和坡度安装,并考虑上拱度,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符合要求后进行管节封接、竖井等结构施工。

1.5.8.涵洞接长施工
为不影响路基、线路工程施工,涵洞接长改建工程应及早安排施工。

涵洞接长施工方法基本同新建涵洞施工方法,不同之处叙述如下: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放样,按施工技术要求,认真核对既有桥涵中心里程、桥涵长度、流水面高程,仔细分析既有桥涵与接长改建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关系,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施工中发现地质不符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

首先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并配备麻袋、草袋、碎石、枕木等防洪渡汛材料,随时应急。

既有涵洞洞口拆除采取人工配合机械施工,进行基坑开挖。

拆除既有涵洞洞口前,先在洞口八字墙、翼墙、端墙背后打入钢轨桩加固路基边坡;当拆除洞口时,还需采取边拆边在钢轨桩间横向插下木板条的防护路基坡体坍塌措施;基础开挖结束后,加强对既有结构不均匀沉降的观测,必要时可采取临时支固等应急措施,以确保行车和施工作业的安全。

对设置沉降缝的新旧桥涵连接处的既有混凝土表面清洗干净,确保新旧混凝土间施做一条合格的沉降缝。

非雨季汛期施工时,既有沟渠水流,上游主要采取挖集水坑、改变水流方向与沿线路纵向既有沟渠顺接,或绕行临近未接长改建结构物通过既有线路的分流措施;下游主要采取疏通既有沟渠河道措施排
泄流水。

1.5.9.涵洞出入口施工
涵洞出入口为浆砌施工和混凝土施工两种。

砌石体采用铺浆法砌筑,砂浆稠度为30〜50mm。

水泥砂浆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配料、砂浆搅拌机拌和,误差不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

浆砌片石时大面向下。

砌石体转角及交接处同时砌筑。

砌筑时分层砌筑,上下错缝,内外搭砌。

砌体灰缝厚度为20〜30mm,砂浆饱满。

砌体外露面在砌筑后12〜18h之间及时养护,并经常保持外露面的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H天。

混凝土施工同承台混凝土施工。

1.5.10.防水层、沉降缝施工
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的防水层种类进行施工,要求圬工表面平整干燥清洁,保证防水层和圬工之间有良好的粘接。

防水层各层间必须粘接牢固,层面平顺,不得有明显凸凹现象,以确保防水效果。

防水层施工应避开下雨、大风、寒冷等不良天气。

1.5.11.涵洞锥体的砌筑
要先对锥体进行精确放样,在将砌体清坡夯实后再进行砌筑,不允许随砌随填,并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施工。

锥体、防护工程中的砌体统一勾凹缝,确保达到耐久及美观效果。

1.5.1
2.涵背填土
涵背两侧缺口的填料按设计和细则要求的填料进行回填。

填筑时按照沿两侧对称、分层、水平填筑夯实的原则。

用机械填筑时,不得从一侧偏推、偏填,涵顶填土厚度超过1m后方可允许机械通过。

1.6.涵洞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1.6.1.防止涵洞不均匀下沉、开裂的主要技术措施
(1)涵洞基底挖至设计标高,应采用触探等方法鉴定地基承载力,检测
其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与设计不符或者软硬不均,要及时提出变更,避免由于地基不符合设计要求,造成不均匀沉降引起墙身开裂或坍塌。

(2)涵洞工程砌体圬工施工时,要认真选好石料,砂浆严格按照配合比拌制,采用挤浆法砌筑,层间搭接满足砌石规范要求,砌体要大面朝下,禁止立砌。

砂浆饱满,灰缝统一采用凹缝,达到砌体表面平整,无瞎缝、通缝,洁净平顺。

(3)沉降缝、防水层严格按照设计以及施工规范要求施工,达到无渗漏。

若发现渗水应及早返修。

(4)涵背填土密实度不得低于路基填土要求,必须两侧对称夯填,盖板顶填土厚度大于1m,方可允许施工机械通过。

1.6.
2.加强测量、试验、检测等基础性技术工作
调遣技术水平高、操作熟练的技术人员组成精干的测量、试验、检测队伍,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管理工作制度,做到工作有标准,检查按标准,同时装备先进的测量、试验、检测仪器,用科学的手段保障工程质量。

1.6.3.加强涵洞基础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
基础开挖后,要请设计、监理进行检查签证。

地基承载力检测、
基础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均要通过三级签证,上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施工中对每道工序严格检查。

1.6.4.控制钢筋质量
严把材料关,钢筋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或试验报告单,并作机械性能试验,对进场的钢筋进行抽验,遵守“先试验,后使用”的原则,对力学
性能差、严重锈蚀、麻坑、裂纹夹砂和夹层及其它不合规范的钢筋,坚决不予验收和使用。

加强对加工后的钢筋的存放管理。

1.6.5.控制模板质量
模板自行加工制作或由信誉好的、有资质的专业厂家定做,采用大块整体钢模,确保不漏浆、不跑模,几何尺寸符合精度要求。

1.6.6.既有线改建涵洞施工技术措施
涵洞接长加固线路时,有关线路封锁要点、限速运行及恢复通车等事项,均应按铁道部现行的《铁路行车线施工技术安全规则》的有关规定办理,应保持线路绝缘良好;需在对接口处处理原有混凝土和砌体时,严禁采用爆破法施工;涵主体工程施工,应在涵上路基设专人看守防护,以防落石伤人;涵洞施工完成后,应将线路及时恢复,检查合格后,方可恢复正常运行。

加固部位应有专人负责,原则上要考虑列车限速行驶。

每次列车通过后应及时仔细检查,清除松动或损伤部位,及时进行加固处理,及早回填路基,确保既有线的行车安全。

拆除既有涵洞洞口前,先在洞口八字墙、翼墙、端墙背后,采取打入钢管桩加固路基边坡措施。

当拆除洞口时,还需采取边拆边在钢管桩间横向插下木板条的防护路基坡体坍塌措施,然后施工涵洞。

在拆除既有涵洞及接长改建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临时排水设施。

桥涵结构物主体工程原则上不安排在雨季汛期施工,但为了防止意外,还应准备充足的麻袋、草袋、碎石、枕木等防洪渡汛材料,随时应急保障,确保施工作业安全和列车正常运行。

非雨季汛期施工时,既有沟渠水流,上游主要采取挖集水坑、改变水流方向与沿线路纵向既有沟渠顺接,或绕
行临近未接长改建结构物通过既有线路的分流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