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脉四逆汤--温经通阳·回阳通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脉四逆汤--温经通阳·回阳通脉
通脉四逆汤 (方组、临床参考用量]炙甘草6g 附子12g 干姜9g 上味,以水600ml,煮取240ml,去滓,分温再服。
后世医家对本方药味组成持不同看法,如柯韵伯、钱潢、汪琥等人认为本方条文中已明言有“脉微欲绝”、“百色赤”等症,故人参、葱白两味药势在必用,不应附于方后待证而用。
如方中无人参、葱白,则不得名“通脉”,此说应从之。
(功效]温经通阳,回阳通脉。
(主治] 主证:汗出,四肢厥逆,下利清谷,烦躁,面色赤,身反不恶寒,脉微欲绝,舌苔白滑或黑滑。
副证:或厥冷无脉,或干呕,腹痛,或咽痛,或呕利止而脉不出,或四肢拘急不解,舌质淡.
(临证加减) ,
1.原方后载之加减法:面色赤者,加葱白九茎;腹中痛者,去葱白,加芍药二两(6g);呕者,加生姜二两(6g);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3g);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6g)。
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按:后世医家对此“加减法”有异义,乃非张仲景原意.如钱潢曰:“加减法,揣其词义浅陋,料非张仲景本意,原文中已先具诸或有之证,然后出方立治,则一通脉四逆,其证皆可该矣。
岂庸续用加减耶,况其主意陋劣,要皆出于鄙俗之辈,未敢竟削,姑存之。
以备识者之鉴云。
”此说应从之。
2.少阴咽痛:加桔梗。
[江苏中医,1965,c8,:93
3.少阴格阳证:本方加芍药、麦冬、知母。
[中医杂志,1962,(2);143
4.本方加生石脂、人参、茯苓,治阳气欲脱之下利。
5.本方加党参治寒湿霍乱。
6.本方加党参、茯苓、葱白治少阳寒化证。
7.本方加葱白治戴阳证。
8。
本方加威灵仙,羌活治痛痹。
)通脉四逆汤证(370) [原文] 下利清谷,衷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370) 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乾姜三两,强人可四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
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提要] 虚寒下利,阴盛格阳证治。
[释义] 里寒外热,即里真寒外假热,为本条证候病机之所在。
里寒乃指脾肾阳衰,阴寒内盛。
真阳衰微,火不暖土,故见下利清谷;阳不摄阴,故见汗出;阳衰四末失温,故见肢厥。
其外热乃因阴盛格阳所致,据少阴病篇317条通脉四逆汤证,其症当有身热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等。
证为脾肾阳衰,阴盛格阳,故治用通脉四逆汤破阴回阳,交通内外。
方义与临床应用等皆见少阴病篇。
. [选注] 成无己:下利清谷为里寒,身热不解为外热。
汗出阳气通行于外,则未当厥。
其汗出而厥者,阳气大虚也,与通脉四逆汤以固阳气。
((注解伤寒论。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 方有执:下利,故日里寒,阴不守也。
外热,故汗出,阳不固也。
通脉四逆救表里,通血气,而复阴阳者也。
(<伤寒论条辨.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程知:前少阴篇中,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者,用通脉四逆矣。
此虽面未戴阳,而汗出有亡阳之虞,安得不主用姜附也。
((伤寒经注.厥阴证治)) 钱天来:此又主外热非表证之辨也。
言下利清谷,则里寒已甚,而又外热,似有表邪,然犹自汗出而四肢厥冷者,乃冱寒在内,逼阳于外,其外热非表证也。
真阳大虚,卫气不密,故汗出而厥,非前郁冒之汗也,当于四逆汤内倍加干姜,名通脉四逆汤主之。
((伤寒溯源集。
厥阴篇)) (医宗金鉴):下利清谷,,里寒也;身有微热,外热也。
……汗出而厥,则已露亡阳之变矣,故主以通脉四逆汤救阳以胜阴也。
((医宗金鉴。
订正仲景全书。
伤寒论注。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全篇)) [评述] 本证里寒外热,即真寒假热,注家认识一致。
钱氏“外热非表证”之言.尤为明确。
对外热的表现。
成氏认为是“身热不解”, (金鉴>言“身有微热”,皆是。
对汗出的病机,方氏言“阳不固也”,钱氏言“真阳大虚,卫气不密”,从阳不摄阴立论;而程氏言“有亡阳之虞”,(医宗金鉴)言“已露亡阳之变”,乃从阳气外亡解释。
其实两种认识的本质还是一致的。
三、通脉四逆汤证(317) [原文] 少阴病,下利清谷,衷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317) 甘草二两,炙附子
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乾姜三两,强人可四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其脉即出者愈。
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五两。
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提要] 阴盛格阳于外的证治。
[释义] 本条的辨证眼目是“里寒外热”。
“里寒外热”既是对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等症状的概括,亦是对病的概括。
其“里寒”是肾阳虚衰而阴寒内盛,故见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等证;其“外热”是虚阳被格于外的假热,阳虚阴盛,证当恶寒而不恶寒,故曰“身反不恶寒”,是虚阳浮越于外的表现。
综言之,“里寒外热”实为里真寒而外假热。
“里寒外热”正是本条病机和证候特点。
“其人面色赤”一证,虽是阴盛格阳证的临床主要表现,从条文文字叙述来看,紧接“身反不恶寒”之后,属“外热”之象。
但细观之,通脉四逆汤的方后注中,有“面色赤者,加葱九茎。
”可见“加葱九茎”是属随证加减之列,故而“其人面色赤”亦当属或有之证,不得作为通脉四逆汤证的主证。
阴寒内盛而见“面色赤”后世称之为“戴阳证”,即阴寒内盛而虚阳被格于上,与阴寒内盛而见身反不恶寒的阴寒内盛而虚阳被格于外,同为格阳证。
其证治,格阳于外者,治以通脉四逆汤;格阳于上者,治以白通汤。
由于本证属阴盛格阳之证,证情多较重笃,变化亦较多,是以多或然之证。
若阴寒内盛而虚阳被格地上,则可见面色赤之证;脾肾阳虚,气血凝滞,则可见腹痛;阴寒犯胃,胃失和降,则可见干呕;虚阳上浮,郁于咽嗌,则可见咽痛;阳气大虚,阴液内竭,其利止非为阳回而为阴竭,故可见止脉不出之证。
本证之身反不恶寒、面色赤、咽痛等证皆属虚阳浮越之象,与阳热实证不同,临床须善于鉴别。
阳浮于外的身热或身反不恶寒,必有众阴寒内盛之证,病人虽觉热而热必不甚,并且久按之则不热;阳热实证之热,多为里热熏蒸,按之灼手,必有口舌干燥、大渴引饮之证。
虚阳浮越之面色赤必红而娇嫩,游移不定,且必伴有其他寒证;阳热实证的面赤,是面部通红而不游移,如阳明病的“面合赤色”,且必伴有其他热证。
…… [选注] 成无己: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
为里寒;身热,不恶寒,面色赤,为外热。
此阴甚于内,格阳于外,不相通也。
与通脉四逆汤,散阴通阳。
(<注解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张隐庵:此言通脉四逆汤治下利清谷,脉微欲绝也。
下利清谷,少阴阴寒之证,里寒外热,内真寒而外假热也。
手足厥逆,则阳气外虚,脉微欲绝,则生气内陷,夫内外俱虚,身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乃真阴内脱,虚阳外浮,故以通脉四逆汤主之。
夫四逆汤而曰通脉者,以倍干姜.土气温和,又主通脉也。
(<伤寒论集注。
辨少阴病脉证篇)) 喻嘉言:下利里寒,种种危殆,其外反热,其面反赤,其身反不恶寒,而手足厥逆,脉微欲绝,明系群阴隔阳于外,不能内返也,故仿白通之法,加葱入四逆汤中,以入阴迎阳而复其脉也。
前条云脉暴出者死,此条云脉即出者愈,其辨最细。
盖脉暴出已离根,即出则阳已返舍,繇其外反发热,反不恶寒,真阳尚在躯壳,然必通其脉而脉即出,始为休征。
设脉出艰迟,其阳已随热势外散,又主死矣。
((尚论篇。
少阴经前篇)) 尤在泾:此寒中少阴,阴盛格阳之证,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者,阴盛于内也;身热不恶寒,面赤色者,格阳于外也。
真阳之气,被阴寒所迫,不安其处,而游散于外,故显诸热象,实非热也。
(<伤寒贯珠集。
少阴篇)) 陆渊雷:四逆汤为少阴主方,本方即四逆汤倍干姜,故下利清谷,手足厥逆,与四逆证同,更有不恶寒面赤等格阳证,比四逆尤重耳。
其或然诸证,亦皆本方所主,腹痛者,肠寒而蠕动亢进也;干呕者,胃中枯燥之故;咽痛者,咽喉枯燥之故,皆阳亡而津不继也;利止脉不出者,因腹痛下利时,肠蠕动亢进而腹腔充血,上肢为之贫血故也。
(<伤寒论今释.卷七.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陈亦人:通脉四逆汤证,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其性质为真寒假热,证情较四逆汤证重,所以治以通脉四逆汤。
本证可治的关键,全赖尚有一线残阳。
若无面色赤,身反不恶寒等象,则属纯阴无阳之死候。
((伤寒论译释。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刘渡舟:本条所述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是少阴阳气大衰,阴寒内盛的反映。
阳衰亦必导致营血不足。
阳衰不能鼓动血液运行;营血不足,不能充盈脉道,故“脉微欲绝”。
由于阴寒太盛,将衰弱之阳气格拒于外,因而出现了“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的内真寒、外假热的阴阳格
拒之势。
阴盛格阳,阴阳气不相顺接,故出现手足厥逆。
……少阴阳衰寒盛,寒凝气滞则或可见腹痛;阴寒气逆,胃失和降则或可见于呕;少阴虚阳循经上浮,或可见咽痛;阳衰阴竭,化源已断,或可见利止、脉不出之证,举诸多或见证,以示阳衰阴盛证候变化之多端。
综上所述,证为阴盛格阳,虚阳外浮,甚是危重。
若不及时救治,恐有大汗亡阳之变。
当急用通脉四逆汤,以宣通内外,破阴回阳为治。
(<伤寒论讲解.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程昭寰:本条应与370、390两条合参。
但本条是论少阴阴盛格阳的主要条文。
所谓主要条文是说叙证清楚。
“里寒外热”是本证眼目。
“里寒”是“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
其阴寒内盛的程度远较四逆汤为重。
下利发展到完谷不化,肠胃已丧失腐熟水谷之力;因阳虚已极,手足冷发展到既厥又逆,阴寒极盛;脉象由“微”而变得“微而欲绝”,几至无脉,阳虚鼓动无力,阳虚之程度可想而知。
“外热”,是指“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因阴阳几将离决,真阴内脱。
虚阳外浮。
“反不恶寒”的“反”字,说明本应恶寒,现“不恶寒”是疾病本质与现象不一致,出现阴阳格阻之象。
“其人面色赤”,显然有别于阳明“面合赤色”,乃虚阳外浮之证。
由此可见,“里寒外热”是辨证关键,里寒外热的含义也就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所致。
(<伤寒心悟.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评述] 诸注皆认为本证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陈注言简义赅,一语中的。
程氏示人应与370、390两条合参,这对全面了解通脉四逆汤证颇为重要。
[治法] 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方药] 通脉四逆汤方。
[方义] 通脉四逆汤即四逆汤重用附子、倍用干姜而成。
重用附子、倍用于姜,加强了破阴回阳的作用,使温阳驱寒的力量更强,能治脉微欲绝,故方名通脉四逆汤,亦以区别于四逆汤。
其加减法是:若见面色赤者,是阴盛于下而格阳于上,当加葱白以通格上之阳;若见腹中痛,是寒凝气滞而血脉不和,加芍药以利血脉,缓急止痛,去葱白,即无须加葱白之意;若见干呕者,是中焦寒盛,胃气上逆,加生姜以和胃降逆;若见咽痛,是虚阳郁于咽嗌,加桔梗以利咽开始,芍药酸敛,故去之;若见利止而脉不出者,是阴阳俱竭气血大衰,前所加之桔梗已不适宜,故去之,加人参以补益气阴而复脉,与四逆加人参汤相类。
方后提出
“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是示人处方用药,包括随证加减,都必须与病机相符,药随证变,随证化裁,才能收到预期疗效。
[方论选] 汪苓友:武陵陈氏云,通脉四逆,即四逆汤也,其异于四逆者,附子云大,甘草、干姜之分量加重,然有何大异,而加通脉以别之,曰四逆汤者,治四肢逆也。
论曰,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厥者,阳气虚也,故以四逆益真阳,使其气相顺接而厥逆愈矣。
至于里寒之甚者,不独气不相顺接,并脉亦不相顺接,其证更剧,故用四逆汤而制大其剂,如是,则能通脉矣。
同一药耳,加重,则其治不同,命名亦别,方亦灵怪矣哉。
琥按:据(条辨)云,通脉者,加葱之谓,其言甚合制方之意,况上证云脉微欲绝云云,其人面色赤,其文一直贯下,则葱宜加入方中,不当附于方后,虽通脉之力,不全在葱,实赖葱为引而效始神。
琥又按:葱味辛,入手太阴经,故能引诸药料以通脉,盖两手之脉,实属手太阴肺经也。
又入足阳明经,故能上行于面而通阳气,以足阳明之脉循鼻外,上耳前,实面部也。
原方中无葱白者,乃传写之漏,不得名通脉也。
……或问腹中痛。
系里寒甚,何以加芍药,余答云,芍药之性平,用入芩连等剂,则和血分之热,用人姜附等剂,则和血分之寒,在配合之得其宜耳,且上文云,腹中痛,系寒伤营,少阴之邪进入中焦,脾气虚寒,故加白芍药于四逆汤中。
(《伤寒论辨证广注。
中寒脉证》) 钱天来:以四逆汤而倍加干姜,其助阳之力或较胜。
然既增通脉二字,当自不同,恐是已加葱白以通阳气,有白通之义,故有是名。
疑是久远差讹,或编次之失,致原方中脱落,未可知也。
(《伤寒溯源集。
少阴篇》) 王晋三:通脉四逆,少阴格阳面赤,阳越欲亡,急用于姜、生附夺门而入,驱散阴霾,甘草监制姜附烈性,留顿中宫,扶持太和元气,藉葱白入营通脉,庶可迎阳内返。
推仲景之心,只取其脉通阳返,了无余义矣。
至于腹痛加芍药,呕加生姜,咽痛加桔梗,利不止加人参,或涉太阴,或干阳明,或阴火僭上,或谷气不得,非格阳证中所必有者也,故仲景不列药品于主方之内,学者所当详审。
(<绛雪园古方选注。
温剂)) 柯韵伯:恐四逆之剂,不足以起下焦之元阳而续欲绝之脉,故倍加其味,作为大剂,更加葱以通之,葱禀东方之色,给行少阳生发之机,体空味辛,能入肺以行
营卫之气,姜附参甘,得此以奏捷于经络之间,而脉自能矣……按本证以阴证似阳而设,症之异于四逆者,在不恶寒而面色赤,方之异于四逆者,若无葱,当与桂枝加桂加芍同矣,何更加以通脉之名?夫人参所以通血脉,安有脉欲绝而不用者?旧本乃于方后云,面色赤者加葱,利止脉不出者加参,岂非抄录者之疏失于本方,而蛇足于加法乎。
(<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少阴方总论)) 陈修园:参各家说,阳气不能运行,宜四逆汤。
元气虚甚,宜附子汤。
阴盛于下格阳于上,宜白通汤。
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宜通脉四逆汤。
盖以生气既离,亡在顷刻,苦以柔缓之甘草为君,岂能疾呼散阳而使返耶!故倍用干姜,而仍不减甘草者,恐散涣之余,不能当姜附之猛,还借甘草以收全功也。
若面赤者,虚阳上泛也,加葱白引阳气以下行;腹中痛者,脾络不和也,去葱加芍药以通脾络;呕者,胃气逆也,加生姜以宣逆气;咽痛者,少阴循经上逆也,去芍药之苦泄,加桔梗之开提;利止脉不出者,谷气内虚,脉无所禀而生,去桔梗加人参以生脉。
(<长沙方歌括。
少阴方)) (伤寒论方解):本方姜、附的剂量殆较四逆汤加重。
但四逆汤方后也曾说到: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可见本方如不用葱白,便和四逆汤没有分别了。
原书将葱白列入加减法中,当是传写之误,似应根据前贤如汪琥、钱璜诸氏的意见,将葱白列入方中为是。
否则药味与四逆汤全同,剂量亦同,就不应另立名称。
究竟加葱白是什么意义呢?张元素说葱白“专主发散以通上下阳气。
”李时珍说是“取其发散通气之功……气通则血活矣。
”审此,可知葱白是为气血不通,脉不出者设。
雉间焕说:“加葱白大有验,不拘面色。
”这是经验之谈,可供参考。
(<伤寒论方解。
四逆汤类)) 陈亦人:本方与四逆汤药味相同,但姜附的用量较大,这是因为证势较四逆汤证严重,所以附子用大者一枚,干姜分量加倍,以大剂辛热振奋阳气,急驱在内之阴寒,使被格于外的阳气得以内返,则脉不出的亦可回复,故名通脉四逆汤。
(《伤寒论译释.上编。
伤寒论综述。
少阴篇》) 刘渡舟:通脉四逆汤,即四逆汤重用附子,倍用干姜,加强了破阴回阳的力量。
若见面色赤者,是阴盛于下格阳于上的“戴阳”证,应加葱白九茎,通阳破阴,宣通上下,引浮越之阳气归于下焦。
若证见腹中痛者,则为寒凝气滞,
血脉不和,治疗当去掉辛滑走阳而不利于血的葱白,加芍药以利血脉,缓急止痛。
若兼见干呕证者,是为中焦寒盛,胃气挟饮邪上逆而呕,治当加生姜化饮止呕。
若兼见咽痛喉痹者,去芍药之酸敛,加桔梗以开喉痹。
若见止,脉不出者,是阴阳俱竭,气血大衰,去桔梗以防耗散真阴,加人参以益元气而复脉。
((伤寒论讲解。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点评] 汪苓友、王晋三、钱天来、<伤寒论方解)等皆认为通脉四逆汤中应有葱白,并列举葱白作用作为佐证,颇有见地。
柯韵伯不仅认为方中应有葱白,而且应有人参,亦有理致。
考张元素曾有葱白“专主发散以通上下阳气”的论断。
李时珍也曾进一步指出:“取其发散通气之功……气行血活矣。
”是否应有葱白,确实值得研究。
陈修园综合各家意见,举白通汤、附子汤与本方比较,得出诸方的异同点,对于掌握诸方的运用尤有帮助。
[临床应用] (1)张仲景对本方的应用1)治疗阴盛于内而虚阳被格于外,证见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之“里寒外热”证,见317条。
2)治疗阴盛于内而虚阳被格于外,阳气行将外亡,证见下利清谷、汗出而厥之“里寒外热”证,见370条。
3)本方加猪胆汁,即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治疗霍乱吐利阳亡阴竭,证见“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见390条。
(2)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霍乱治略):下利转筋益甚,厥冷过臂膝,精神衰弱,脱汗缀珠,脉微细,或沉伏者,通脉四逆汤。
2)<方机):通脉四逆汤,治四逆汤证而吐利厥冷甚者。
又: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逆厥冷,脉微欲绝,或腹痛,或干呕,通脉四逆汤主之。
3)<方极):通脉四逆汤,治四逆汤证,而吐利厥冷甚者。
4)雉间焕:此方,干姜君药也,干呕不止者,加粳米。
又,加葱白大有验,不拘面色。
(3)现代应用1)治阴盛格阳。
许氏用通脉四逆汤,或加芍药,或加麦冬、知母,治疗少阴格阳证16例,全部治愈。
并观察到此等病人,如误作太阳病处理,用发汗解表剂,或注射西药退热剂,则发汗后反见体温升高,有的发汗当时亦不见体温暂时下降,而多次发汗则引起不良后果。
若在方中加入苦寒药,一般要使病程延长数日。
傅氏介绍,治一真寒假热证,用通脉四逆汤,重用附子达30g,以求破阴回阳之功,服药1剂,诸症大减,续进3剂,诸
症若失。
2)治疗咽痛。
许氏以本方加桔梗治少阴咽痛;李氏用本方治少阴咽痛失音。
3)治吐利。
日人矢数道明治某男子卒发呕吐、下利;下利为水样便,其量甚多。
下利数次后,突发失语,腓肠肌痉挛,额流冷汗,脉微。
以大剂量通脉四逆汤,以回阳救逆,服药后l小时,下利、痉挛止,遂饮米汤未吐。
翌晨,自发病以来初次小便。
知病脱离危险。
(《汉方治疗实际》) (4)医案选录1)伤寒:喻嘉言治徐国桢,伤寒六七日,身热目赤,索水到前,复置不饮,异常大躁,门牖洞启,身卧地上,辗转不快,更求入井。
一医即治承气将服,喻诊其脉,洪大无伦,重按无力。
乃日:是为阳虚欲脱,外显假热,内有真寒,观其得水不欲饮,而尚可大黄、芒硝乎,天气燠蒸,必有大雨,此证顷刻一身大汗,不可救矣。
即以附子、干姜各五钱,人参三钱,甘草二钱,煎成冷服,服后寒战,戛齿有声,以重绵和头裹之,缩手不肯与诊,阳微之状始著,再与前者一剂,微汗,热退而安。
(《古今医案按。
伤寒门)) 2)感冒高热:男性患儿,1岁,于1960年8月28日因发烧7天就诊。
其母代述: 7天前发烧,经西医诊断为重感冒,用百乐定、青霉素、链霉素等烧终未退。
检查体温39.5℃,心肺正常,腹部无异常。
化验白血球19800/mm,,中性80%,淋巴15%。
望诊:眼睛无神,欲睡懒言,但欲寐,四肢逆冷,脉浮大无根。
诊断为少阴病的里寒外热,阴盛格阳证。
法宜宣通内外,破阴通阳。
方用通脉四逆汤。
处方:干姜2.4g,附子1.5g,甘草1.5g。
水煎,冷服。
服药后,患儿熟睡4小时,醒后精神好转,四肢转温,眼睛睁大。
约两小时后,检查体温37℃,化验白血球8400/mm3,前后6小时一切症状消失而痊愈。
(<中医杂志) 1962;(2):14) 3)喘证:军官宁乡刘某之父,年六十,先患痰嗽,医药屡更,已逾一月。
一日忽手足麻痹,喘急痰涌,口不能言,身微热,汗如泉溢,星夜延诊。
脉之沉微,舌苔白而湿滑,即令以姜汁兑开水送下黑锡丹三钱。
奈入口不能下咽,乃设法扶令半坐,分三次徐徐灌下,并以吴茱萸研末,醋调炒热,敷两足心,拖住元气,逾一时,始稍苏醒,再灌三钱,痰不涌,喘汗顿减,次晨乃以通脉四逆重加茯苓,阅三日,痰大瘳,继进六君加姜附,调理十余剂,平复如初。
(《遁园医案.卷下》) [按语] 此与白通汤同
类,为少阴心肾阳虚、真寒假热之代表方,然可视作四逆汤之重剂。
故凡四逆汤重证,每可投与本方。
其所主证候阴阳格拒之势,与白通汤证不同,为虚阳被盛阴格拒于外,以身反不恶寒,甚或发热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