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阅读鉴赏题背诵 中考考题汇总(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一)阅读鉴赏题背诵
中考考题汇总(含答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目录
月夜忆舍弟/
长沙过贾谊宅/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商山早行/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内容主旨:
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2.“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名句,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

这两句采用移情手法,在自然景物的描述中融入主观感受,写景生情,景随情变,是诗人深切思念家乡和亲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此外,今夜露白、故乡明月的词序稍作变化,化平凡为神奇,成为千古名句。

3.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诗人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

这种以幻作真的写法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浓浓思念。

故乡的月亮并非真的更亮,但是却寄托了人们对家乡最深的感情。

4.理解诗歌尾联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

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

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抒写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之情,使我们想起了杜甫《春望》中的另外两句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6.用自己的话说说“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的意思。

由于战乱,致使我们弟兄分散在各地,连消息都极难得到;家已不存,兄弟彼此之间都不知道是生是死。

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令人不忍卒读。

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7.在这首诗里,你除了体会到诗人思念弟弟、思念故乡的感情之外,还体会到了什么?
我还体会到守边官兵对亲人的思念,和他们希望战争早日结束的感情。

8.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

这两句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的意思是露水从今夜开始更凉更白,月亮是故乡的最圆最亮,这里的景融入了诗人更多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思亲思乡情感的真实体现。

9.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

(3分)
“月是故乡明”思乡(1分);“有弟皆分散”、“寄书长不达”思亲(1分);“况乃未休兵”对战争停止的期盼(1分)
理解性默写:
1.《月夜忆舍弟》中,浸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月夜忆舍弟》中,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的诗句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3.《月夜忆舍弟》中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的诗是: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唐)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作者因遭诬陷被贬为睦州司马,本诗写于赴任途中。

【译文】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1.内容主旨:
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达了诗人对贾谊的同情,对汉文帝的指责,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

2.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答:颔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

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

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3.《长沙过贾谊宅》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感情?
答:秋天的傍晚,诗人在众人散去之后,独自追寻贾谊的遗迹;寒林日斜,故居仍在而先贤故去,思之令人哀叹。

颔联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在这种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足见其景仰倾慕,第四句,尤其是“空见”二字,进一步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苦、无奈。

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4.颔联渲染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2分)
诗人独自寻觅在斜阳之下的荒草寒林间,四野无人,渲染出一片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

5.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答:颔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

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6.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存在,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4分)
作者借古言今在这首诗中无处不在。

首联,表写贾谊的一生,实则暗寓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颔联看似写是眼前所见,实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颈联表写文帝与贾谊,实写自己一贬再贬,沉沦坎坷,更是必然。

尾联更是由古及今表明自己和贾谊、甚至屈原都是无罪而遭受不公的处罚!
7.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D)
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

B.颔联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感慨做了铺垫。

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

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

分析:D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是间接抒情,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

理解性默写:
1.《长沙过贾谊宅》诗中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苦、无奈之情的诗句是: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2.《长沙过贾谊宅》中表面怜君,同时也表达了自怜之意的诗句是: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3.《长沙过贾谊宅》诗中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以及欲求解脱而不可得的苦闷的诗诗句是: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内容主旨: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无罪遭贬的愤懑之情,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

感情真挚婉曲,诗风沉郁。

2. “一封早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对比。

“朝奏”、“夕贬”、”九重天“、路八千”等对比鲜明,突出表现了自己“朝”、“夕”之间角色的急剧变化,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愤、悲痛之情。

3.“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哀朽惜残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答:本想替皇上除去弊事,哪顾得我年老体衰力不支。

表达了诗人在年老又遭贬的逆境中,仍念念不忘为国家效力,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

4.这首诗的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又遭贬,但仍念念不忘为国效力的愿望(1分),体现了诗人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1分)。

5.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横”“拥”两字的表达效果。

(4分)
答:“横”“拥”两字分别从广度与高度两个层面形象生动的描绘了自己贬谪途中大雪阻路、马难前行的艰苦情景,以动写静,点出前程莫测的愁苦,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深感前途渺茫的愁思。

6.展开联想与想象,生动描述“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画面,并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巍巍秦岭云海茫茫,身家何处是归宿?皑皑白雪拥堵蓝关,马儿都裹步不前。

这句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为国除弊却横遭贬谪的一腔愤懑之情。

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联想到前路艰危,因而徘徊不前。

“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末路之悲。

7.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肯将衰朽惜残年。

表明自己凛然无悔、刚直不阿的品格。

8.这首诗表达了韩愈对朝廷“既忠且怨”的复杂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诗人为国事献计献策,却“朝奏”而“夕贬”,怨愤之情溢于言表。

但诗人只想替皇帝“除弊”,毫不吝惜残余的生命,表现了老而弥坚的耿耿忠心。

第三联“家何在”,“马不前”将思家念国的忠贞和英雄失路的悲怨交织在一起。

尾联“收骨瘴江”,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愤激之情。

全诗感情沉郁,动人肺腑。

9.”横”、“拥”可以替换其他别的词语吗?不可以
横——突兀、厚重
拥——雪厚,阻隔
首联:被贬的原因颔联:申述忠心
颈联:即景抒情尾联:交代后事诗
理解性默写:
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的诗句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即景抒情的诗句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4.诗中能直接反映出诗人直言上谏后命运发生急剧变化的句子: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5.直言诗人忠君报国的信念的诗句是: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6.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它与李白《行路难》里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有异曲同工之妙。

7.点明作者报国之志的一句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8.写被贬原因的诗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9.表明为朝廷革除弊政的忠心何不惜衰朽残年的勇气的诗句:欲为圣朝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

10.写为国事不惜自己的一切,却被贬却被贬的内心悲伤,瞻念前程,悲己悲国心态的诗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内容主旨:
本诗描写了旅途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抒发诗人旅途中的辛苦孤独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2.赏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六种景物(意象),鸡声、茅店、明月、行人足迹、板桥、秋霜,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

同时由景生情,抒发了长期漂泊他乡的孤寂愁苦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3.“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

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4.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内容: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留恋故乡的真挚感情,才离开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以乐写哀,抒发浓浓的思乡之情。

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

5.赏析“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句诗写出了梦回杜陵,看到池塘中的大雁和野鸭自由地徜徉,作者通过梦中回故乡,将抽象的乡思形象化,抒发了浓浓思乡之情。

6.“客行悲故乡”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与之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2分)
思念故乡;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7.“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抒发出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鸡鸣之声从朦胧的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

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理解性默写:
1.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表现了早行之早的句子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2.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3.《商山早行》中点明“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完美体现的诗句是: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4.《商山早行》中描绘诗人刚上路所见的景物的诗句是: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5.《商山早行》中把早行情景写得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6.《商山早行》中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鸣的诗句是: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