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模的复习窍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一模的复习窍门
高三一模的复习窍门
(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1.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构建数学知识板块和知识网络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各部分有着紧密的联系,彼此间形成了一个较为严密的知识网络体系,明确各个概念和知识模块在整个网络中的位置及其作用,懂得它本身揭示了什么,它与其上、下位概念或知识之间是通过哪种“关系”联结的,是衡量是否理解和掌握了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标志。
(二)科学确立复习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安排复习中讲、练、评、辅的时间
针对实际确定好每个复习阶段的目标,保证每个教学单元的时间和质量高考数学复习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一教学环节都有它的重要作用和预定目标。因此,从科学复习观的角度上来看,每一复习阶段必须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和复习计划,并配给合理的复习时间。那种在复习教学中不按复习计划教学,“讲到哪里算哪里”、“一堂课只讲几道习题或几堂课的内容压缩到一堂课来讲”的现象,显然是不科学不道德的,同时也是严重违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的。
(三)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淡化各自为战,提倡备课小组交流合作,资源共享。
一堂高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教案),通过教师本身的自我反思和教学实践之后,将其呈现给组内的其他教师,其他教师
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对该教学设计进行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作为自己高三数学复习教案。这不仅可以发挥组内教师各自的特长,调动组内各位教师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提高备课效率,为复习的资料准备和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创设,积蓄更多的时间。同时,也为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模考试后怎么定位自己
1、高考是高压力生活事件和具有一定重复性学习的活动。高三学生面对高三学习上的激烈竞争,不能正视成绩下降或波动,担心成绩会再次下降而想要逃避,进而增加紧张焦虑和恐惧。
2、高三学生对高考充满了恐惧、迷茫,许多同学对成败或高考结果的期待无弹性、不留让步的空间、不能允许自己出一点点差错,一错就慌乱溃败。
3、自我感觉及自我评价能力较低,不能全面客观的评价自己。一方面与高压、劳累、焦虑所导致学习效率降低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高考结果的不可知性,由此产生了自我感觉加自我评价相对较低的心理。
4、高三学生对模拟考试的的目的不明确,没有真正理解学校进行模拟考试的意义,错误而过度的考虑一模与高考的关联性以及重视考试的结果,由此导致了自信心的降低或丧失。
二轮复习必备的5个锦囊
一、重拾遗忘知识点
高考第二轮复习就绝对不能像一轮复习那样按部就班了,复习前后的跨度非常大,而且老师往往会以专题的形式来进行复
习。这就需要考生首先回顾一轮复习中所掌握的基本知识,找到相关内容进行提前准备,抓住复习的主动权。
虽然经过一轮复习后,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但是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方面还是非常薄弱的。同时,由于一轮复习的知识量非常大,一些概念、公式和方法会慢慢遗忘,所以,在这个阶段,就更应该回顾课本、学习笔记和纠错本,避免知识点大量遗忘,尽可能地巩固自己的学习效果。
二、搭建知识结构桥梁
高考二轮复习将会加大横向关联内容的联系,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的以专题形式来进行复习。这就更加需要考生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桥梁。
你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别人的知识结构对你的帮助不大,所以这就需要自己一步一步地把基础夯实,在牢固的知识基础之上构建自己的知识脉络。
三、把学过的知识串成线
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课本上的相关知识串起来,使课本上零碎的知识形成一个整体。课本上的知识点就像一粒粒珍珠,散乱地堆在那里我们是不好把握它们的,如果我们能找到一根线把它们串起来,它们就成了项链,随便抓住其中的哪一粒珍珠,我们都能很方便地把其他的珍珠带起来。
在这里,贯穿前后的问题就是线,课本相关知识就是珍珠。在第二轮复习阶段,我们缺少的不是珍珠,而是能把这些珍珠串起来的线以及把珍珠串成项链的能力。
所以在二期复习阶段,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能力。培养这种能力,首先要找到能把前后知识串联起来的相关问题,这样的相关问题我们能找到的越多,我们对课本前后贯穿的角度越
全面,我们对知识点的把握就会越准确,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也就越全面。
四、提高做题效果
在第二轮复习阶段,要想提高做题的效果,学生必须多思考,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怎样思考?
第一,在题目拿到手后,首先思考它属于哪种题型。这种题型有什么特点,审题时有哪些技巧,答题时有哪些基本要求。通过题型归类、方法归纳,从每一个题中都有所收获,使每一个题目都能给自己以启发。
第二,多比较。经常拿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比较,看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的基本思路是否相符,知识选择和参考答案是否一致。如果自己做的答案和参考答案相差甚远,一定要搞清自己错在哪里,是审题错误还是知识理解错误,是题型特点没掌握还是答题方法不熟悉。弄清问题症结在哪里,然后下功夫解决这个问题,千万不能只关注分数,只满足于知道这个题目答什么,而忽视自己不该忽视的东西。
第三,多总结。多关注自己在做题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注意从个性中抽象出一般的东西来,自己总结出一些对自己答题有指导性作用的方法来。从心理调节到时间分配,从阅读习惯到答题顺序,从思维模式到语言组织,在平时做题时都要注意去观察自己有无缺陷,并注意在做题时寻找克服这些缺陷的方法。
五、培养科学的应试习惯
这个方法往往是理性的,习惯则带有感性的特征。在平时作业时,由于时间比较充分,绝大多数学生可以理性答题。但考试时尤其是高考时,由于有时间限制,特别是带着一定的心理压力应试,许多学生在答题时是靠平时积累起来的习惯答题,许多老师平时强调的东西根本来不及想。
比如我们平时讲习题时如果问学生遇到“为什么”应该从那些角度组织答案,学生都会加答“分析原因,说明意义”,可是一到考试,许多学生根本想不到这一点,他往往只能机械应对,头脑中冒出一句答一句,把“分析原因,说明意义”忘到了九霄云外,等到试卷拿到手里看分数被扣了才又想起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