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荒诞的生存 走向心灵的自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越荒诞的生存走向心灵的自由
作者:琪乐格尔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1期
摘要:存在主义理论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的生活也是荒诞的。

因此,在荒诞世界中存活,人们会经历焦虑、自欺、对死亡的恐惧和对存在的异化等心理状态。

在人们不断的追寻与挫折的过程中,只有通过自由选择,人们才能真正地超越自己,得到真实的自我。

关键词:存在主义;荒诞;超越;自由
中图分类号:B086;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11-0086-03
一、荒诞世界中黑人的焦虑
存在主义理论认为,世上生存的众生无一能逃脱荒诞的命运。

世界的荒诞即指毫无目的、毫无希望及困惑重重的生活状态。

人处在这样的环境,便对生存持有一种迷失的默然的态度。

“以加缪的观点来看,荒诞有几种来源。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生活意义的脱轨。

”在托妮莫里森的《宠儿》中,黑人的生活状态完全异于正常生存状态的人。

由于被剥夺了基本权利,他们生存在一个极其不公平的世界中。

从生活的意义角度来讲,黑人拼尽全力工作,仍摆脱不了生活的困苦,又如何谈及人的梦想、追求以及各种欲望。

因此,他们的生活意义被扭曲了,人格被异化,处于一种缺乏生存基本權利的状态。

这就必然使黑人的生活异于其他种族,其生活也必然是荒诞的。

(一)内心的孤独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说:“人是孤独的。

”对此,我们可以从《宠儿》里的保罗D这一人物形象中深深体会到,这是一位作为最后一个“甜蜜之家”男人的孤独。

经过生死劫难,“甜蜜之家”不在了,只有他一个人孤独地活在无望的世界。

他渴望一个可以获得亲人般温暖的家,但“‘甜蜜之家’的伙伴们永远地离开了。

被卖掉的再也回不来,失踪的再也找不到,还有一个,他确定已经死了”。

当保罗D在赛丝家遇见宠儿,他没有试图询问她的遭遇:“除了适当的寒暄,他们选择沉默,在遇见彼此的时候,黑人们从不提及或询各自漂泊的悲哀。

”始终处于被卖、被运送、再被卖的命运的循环中的黑人,没有足够的勇气来回想自己曾经的家,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家和根。

或者说,作为居无定所的人们,他们已经记不得家的感觉,对家的归属感也已经消弭殆尽。

尽管是同种族的人,但由于同样的命运,他们并不希望或者说回避了解彼此的过去、遭遇
以及痛苦。

这直接导致了黑人之间人格的异化。

毫无目的、毫无希望、孤独的存在是他们整个群体的特征。

“正如,距离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因素。

尽管这些事实是非常奇怪的,但它们直接指示人与世界的根本联系。

”由此可知,黑人的孤独源于社会的动荡和世界的不公,以及由于长期的困苦所导致的彼此间的陌生和冷漠。

(二)对生活的焦虑
“在面对自我的时候,苦恼作为自由的表现,意味着人和人的本质总是被虚无隔开。

”萨特认为,在荒诞的世界,焦虑使得人们处于虚无的状态,并且无法认识真实的自己。

这是横在人的意识与本质之间的一堵墙。

无限的焦虑来源于人们担忧自己的生活、未来的命运以及被异化的真我。

小说的主人公们无一不忍受着内心的焦虑,因为他们无法面对无法预测的未来生活,没有足够的勇气来承受生活带来的重压,更难以面对被践踏的尊严。

对于黑人来说,焦虑成为他们生活的主导状态。

比如小说中的一位主人公贝比·萨格斯,她是一个被释放的黑人老奴,她的自由是被儿子的自由交换的。

当她有幸呼吸自由的空气时,却感慨道:“为什么?一个走路像三条腿的狗一样的六旬老妇需要自由做什么?当她踏进自由的土地时她不敢想象哈乐(她的儿子)竟然知道,一个从没呼吸过自由气息的人竟然知道,世界上从来没有像自由一样的东西。

她害怕自由。


获得自由之后,贝比·萨格斯对自由是困惑与恐惧。

由于之前的奴隶生活,她从不曾理解什么叫作自由。

即便如此,她仍然懂得,自由的意义在于奴隶生活的结束。

尽管奴隶生活使她受尽折磨,但突如其来的自由使她陷入新的焦虑。

在被解放之后,主人公们仍然处于自我迷失的状态。

黑人对自由的意义及价值了解甚微,自由还能够使一个人感到恐惧。

显然,当一个人突然得到从未拥有过的东西,他会形成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焦虑。

黑人承受着各种不同的焦虑,而这些都源于苦难世界荒诞的存在。

二、超越自我走向自由
人在现实世界生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是导致他们的苦难、不幸与迷惑的源头。

萨特说:“存在的缺陷导致人们的困苦。

”也就是说,人都是不完美的,都是以某种缺陷的形式存在着。

但是,基于萨特的另一个存在主义理论:存在先于本质,人可以通过改变人本质来改变命运。

换言之,人并不一直居于他的本质状态,他可以自由选择来超越本质,实现完美的自我。

“你是自由的,所以请选择。

”萨特提出,人是自己的主导者,独立于他人的界定。

“人自己决定本质”。

(一)丹芙的自我超越
托妮·莫里森在她的小说《宠儿》中塑造了一个乖巧的小女孩丹芙,她以自己的自由选择勇敢地迈出了被束缚的生活,得到了身体和精神的自由。

丹芙是赛丝最小的女儿,她很幸运地被人们从母亲的斧头下救出。

她从小就被母亲束缚在院子里,不准离开一步。

由于20年前可怕的经历,深爱着自己女儿的母亲以这种方式保护女儿免受外界的伤害。

这使丹芙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但是,作为一个接近成年的女孩儿,她被隔离了,远离他人和社会,这无疑会导致她畸形的心理状态,使她变得孤独而又脆弱。

对于丹芙而言,存在的缺陷就是孤独,缺乏交流与缺乏内心的自由。

多年的孤寂使她难以敞开心扉迈向外界。

由于宠儿的到来,丹芙的家庭环境出现了变化。

赛丝把宠儿当做死去女儿的灵魂,她竭尽所能来为死去的女儿赎罪,“赛丝努力弥补对女儿的罪恶,宠儿让她补偿”。

随着事态越来越严重,丹芙发现她们的生活正在脱轨。

赛丝对宠儿日益疯狂的母爱使得她陷入崩溃的边缘。

丹芙意识到母亲已经神志不清,她必须采取行动拯救她们。

“她知道这时该做出决定了,她必须离开院子,迈出世界的边缘。

留下她们俩,出去寻求帮助。

”丹芙决定越过束缚她的小院子,勇敢地向邻居求助。

通过黑人邻居的帮助,母亲赛丝终于摆脱了对宠儿畸型的宠爱。

丹芙选择迈出院子,因为院子是束缚她内心自由的篱笆。

她的自由选择最终唤醒了超越自我的意识。

随着这一心理突破,丹芙克服了长久以来的弱点。

这是她形成独立人格的开始,也是她追求自由本我的开始。

(二)赛丝的自我超越
作为《宠儿》中的核心人物,赛丝是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黑人女性。

由于背负杀女的恐怖事件,邻居们都避而远之,人们很难接受亲手杀死女儿的赛丝。

正如女儿丹芙描述:“几乎没有任何拜访者,任何朋友,没有黑人……”这也许是对她的惩罚。

在黑人社区,赛丝常年生存于被隔离的状态,不管是外在世界还是内心世界,她都是孤独无助的。

因杀女的心理创伤,使她始终处于近乎疯狂的自我折磨中,自责和愧疚之心使她无法得到心灵的平静。

对赛丝而言,存在的关键就是内心的平静,为了获得内心的平静就要进行心灵的救赎。

“如果缺陷正处于存在当中,是因为存在与缺陷同时在整体中被理解和超越”,人的缺陷与不完美的个体共存。

但与此同时,人可以以整体的完整性为目标完成对自我的超越,这会对个体带来崭新的状态。

赛丝得到灵魂的解脱是源于女儿丹芙和黑人社区的帮助。

面对母亲精神的崩溃,丹芙肩负起拯救赛丝和家庭的重任。

在黑人们集体的祷告中,赛丝感受到自己同胞给予的原谅、宽容与前所未有的力量,这使她从灵魂的枷锁中挣脱出来了。

赛丝恢复了正常的意识,并得到了心灵的救赎。

当人群中出现一个熟悉的面孔,使她回想起许久以前的恐怖经历,一个白人走进她的院子,为了保护女儿丹芙她与白人顽强搏斗。

与前一次截然相反,她选择反抗,而不是杀死自己的女儿。

正如萨特的经典陈述:“除了人自己,没有其他的控制者,因为人只可以靠自己,所以他必须做出决定。

”也就是说,人对自己的存在制定规则,他的自由意志是至上的。

因此赛丝真正超越了存在的缺陷而获得了自由的本我。

她做出了与20年前截然不同的选择,这是她意识深处的自由选择。

她从束缚已久的桎梏中解脱的同时,也意识到保护自己的孩子的正确选择是反抗,而不是结束孩子苦难的生命。

这就是她自我的超越。

“人自己就是他的未来”,萨特这句精湛的论述是对萨特存在主义理论的深刻总结,因为存在先于本质。

本文通过分析作品中人物的遭遇探讨了黑人在荒诞世界中的生存状况。

孤独、对生活的焦虑和对死亡的恐惧等都是人们在荒诞世界中的表现。

首先,面对残酷的现实,人们选择了通过欺骗自己来逃避现实。

其次,在荒诞的世界中,人们找不到真实的自我,一些人埋怨上帝的不公,一些人脱离社会出现人格异化,一些人甚至与自身异化而失去自我。

最后,面对荒诞,还有一些人则超越自身实现了心灵的觉悟,并通过自由选择得到了真实的自我与本质。

这些心理状态都是人们在荒诞世界中的表现。

只有通过自由选择来超越自己并决定未来,才能真正获得真实的自我与心灵的自由。

注释:
萨吉·阿维.阿尔伯特·加缪和荒诞的哲学[M].纽约:荷兰版商务印书馆,2002.50.
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46,24,146,88.
莫里森.寵儿(潘丘,雷格译)[M].海口:南海出版社,2013.147,64,166,295,286,18.
让·保罗·萨特.超越生命的选择[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17,18,13.
参考文献:
〔1〕让·保罗·萨特.他人就是地狱[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3〕魏飞娟.《宠儿》的结构主义解读[D].西北大学,2012.
〔4〕章汝雯.托妮·莫里森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5〕胡笑瑛.不能忘记的故事——托妮·莫里森《宠儿》的艺术世界[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6〕加缪.荒谬的自由[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
〔7〕Sagi, Avi. Albert Camus and the Philosophy of the Absurd. (Batya Stein, Trans.)New York: Editions Rodopi B.V, 2002.
〔8〕波伏瓦.第二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9〕大卫·E·科珀.存在主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10〕杜小真.存在和自由的重负[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11〕杜小真.萨特引论[M].北京:商务图书馆,2007.
〔12〕加缪.荒谬的自由[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
〔13〕科莱特,雅克.存在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4〕屈明珍.波伏瓦.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15〕让·保罗·萨特.想象[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16〕让·保罗·萨特.辩证理性批判[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姜黎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