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全市推进“放管服”改革的“三个六”工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总结:全市推进“放管服”改革的“三个六”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XX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通过实行“三个六”工程,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工作基本情况
(一)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重点推行“六减少”
一是减少行政审批事项。

自2014年以来,对国务院和省政府历次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衔接落实到位。

同时,依法向高新区下放行政权力事项3258项,向区县下放了8项市县共有行政权力。

高新区简政放权的做法和成效,受到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广泛关注。

二是减少市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项目。

2015年10月,首次公布市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项目目录,纳入13个部门42项中介收费项目,与部门报送的74项相比,精简43%。

目前,已减少到12个部门34项。

三是减少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

2013年以来国务院分7批取消的434项,我市全部同步取消。

同时加强职业资格证书管理,没有自行设立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四是减少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

2015年底,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共56项)进行了全面清理,不再保留此类事项。

五是减少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

严格执行《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制度,目录外的一律不作为公司登记前置审批项目。

六是减少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

自2016年起,开展清理规范证明盖章类材料工作,我市研究提出的分类方式和清理要求、基本思路在全省推广。

目前,该项工作正在持续推进。

(二)提高市场监管效能,重点实行“六加强”
一是加强行政权力等清单管理。

自2014年以来,先后编制完成了市县行政许可事项目录清单、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项目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等“五张清单”,及时向社会公布并实现动态调整。

二是加强收费目录清单管理。

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分别公布了我市行政事业性收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考试考务费、政府性基金、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等目录清单,并建立目录清单常态化调整公示制度。

三是加强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管理。

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大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清理力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对于已经取消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加强跟踪督查,确保清理到位,防止反弹。

四是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组织指导市直各部门编制了631项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并及时动态调整(省内最多)。

依托市工商局为主研发的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平台,在省内率先推行市县两级统一使用平台开展随机抽查监管工作。

各执法主体建立健全了“一单两库一细则”,其中,今年5月底,公布了42个行政执法主体的395项随机抽查事项。

我市积极探索事中事后监管新模式的经验,在省编办《机构与行政》等报刊和省市相关网站报道。

五是加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去年,商河县探索建立“1+6”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改革模式,在全省率先将执法队伍压缩到8支以内。

槐荫区、市国土资源局探索了部门领域内综合执法并取得了成效。

今年3月,全面部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确定年底前完成。

六是加强联合惩戒制度。

我市先后出台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并建立了市级公共信用信息服务系统。

目前,平台已归集全市37万多家企业,近3000家事业单位,近900家社会组织信用信息。

(三)提供优质公共服务,重点做到“六优化”
一是优化公共服务事项清单。

在去年试点工作基础上,今年初全面推开市县乡三级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和服务指南编制公开工作。

我们坚持“五个必备”和“五个不入”梳理标准,采取“六对照一督导”工作方法,指导部门全面梳
理。

至5月底,市本级公开67个部门857项公共服务事项(比试点增加62项,全省17市中数量居前列),11个县区共公开5118项;143个镇(街道)共公开14768项。

二是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流程。

2012年上半年,我市编制了20多个部门、68项权力事项、16类中介服务的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流程图,将众多事项、环节整合并联为6个阶段。

在项目立项、图纸联审、竣工验收阶段实行并联办理。

2013年全国热炒建设项目“万里长征图”时,我市已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是优化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查。

2013年开发了建设项目“一号通”软件系统。

健全完善了建设项目施工图联合审查、工程项目联合勘验等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去年以来,我市又试行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联合咨询,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咨询服务前移,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受到建设单位的普遍好评。

四是优化区域综合评价评审。

2016年,推行开发区或连片开发区域环评、震评等综合评价评审工作,将项目分别评价评审改为按区域整体评价评审,实现成果区域内建设项目共享共用。

五是优化工商登记制度,实施“五证合一”。

自2016年9月起,在全市实施“五证合一”。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7.66万户企业领取了载有统一社会
代码的营业执照。

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六是优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统筹推进市级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实现了与省、与县区政务服务网互联互通。

总体来说,我市在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比如,我市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平台建设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

目前已经建立市场主体库、社会组织库、事业单位库、行政机关库和非标准库5个抽查库,共有47家单位创建101个自定义抽查库,22家单位实施35次抽查计划,22个抽查计划完成结果反馈和对外公示。

今年以来,依托监管平台对市长质量奖、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实施信用约束或违法信息写实函告16件次。

在“拆违拆临”工作中,对市城管执法局确定的9处违法违章建筑地址限制工商登记。

各级党委、人大、政协换届中,平台数据对于候选人的限制任职查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市民政局利用平台信息同社会救助对象进行比对,发现8025条疑似线索,对核查出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取消救助资格。

税务部门利用平台调取股权变更信息3.9万条,增收个人所得税2.5亿元,核查地址重复326户,查找关联企业纳税人721户。

配合市委组织部查询领导干部经商办企业33批、2343次。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建议
(一)简政放权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2013年以来国务院取消和下放
国务院部门的618项行政权力,明确下放到我市市本级的仅有7项,且办件量很少,有的无办件量,比如,“企业投资在非主要河流上建设的水电站项目核准”。

建议:在进一步加大向基层简政放权力度的同时,应加强调研,畅通“点菜渠道”,尽量下放一些含金量高、让市场主体和群众“解渴”的权力事项。

(二)基层承接能力不足问题逐渐凸显。

随着简政放权的不断推进,市县承接了大量上级下放的行政权力事项,但却没有下放相应的编制和资源,导致基层承接能力和监管力量明显不足,出现接不住、接不稳甚至无法接的问题。

比如,区文化局行政编制8人,2013年以来承接“博物馆处理不够入藏标准、无保存价值的文物或标本审批”、“典当行、拍卖公司、文化市场、旧货市场、艺术品市场等单位或者场所经营尚未被认定为文物的监管物品的审查”两项行政许可,因编制数量、人员和专业技术水平限制,许可实施存在困难,也不利于开展事中事后监管工作。

建议:在研究下放权力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基层承接能力,能取消的尽量取消,必须下放的可出台有关配套政策,权力下放同步在人员编制、经费支持、装备保障等方面给予扶持,同时加强对下放后的业务指导。

(三)跨层级调整编制的管理权限需要调整。

目前,在市、县区、乡镇间跨层级调整编制的管理权限在中央编办,调整周期长且多年未动。

而随着行政
权力下放等事权下沉,基层职责任务不断增加与编制偏少的矛盾愈加凸显,下放编制的要求非常迫切。

建议:顺向跨层级调整编制的权限下放省或市一级,在以市(含县区、乡镇)为单位进行编制总量控制的前提下,由市或省机构编制部门决定层级调整的方案意见,报省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或中央编办备案。

(四)行政许可目录清单需要进一步“瘦身”。

目前,由于法律法规修改滞后,导致有些行政许可事项,虽然多年无办件量,但基层无法自行取消,仍在权力清单“榜上有名”,造成权力清单名义上的臃肿。

建议:加大法律法规的立改废,同时授权地方将3年以上“零办理”事项从行政许可目录移出,或纳入“暂不列入行政许可事项目录”管理,减少对外公布的行政许可事项数量,使行政权力运行和规范管理“轻装上阵”。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总的考虑是,紧紧围绕促进我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扭住“放管服”这一“牛鼻子”,认真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做好“放管服”的“五个为”要求,以走在前列为定位,以打造权力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政务服务最优、收费最少的“四最环境”为目标,推动文涛书记提出的“企业别跑,我来跑”审批服务方式,落实忠林市长提出的提供“店小二+专业式”服务,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营造便利宽松、平等竞争的营商环境,构建精简高效的政务生态,搭建“放管服”XX模式,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创新发展、
持续发展、领先发展提供有力体制机制保障。

下步,拟在加大“放”的力度、加强“管”的有效性和提升“服”的满意度三个方面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加大“放”的力度。

一是争取政策支持。

积极争取上级授权我市或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为加大放权力度,实现权力事项最少赢得政策空间。

二是精准下放权力。

厘清市和县区事权,对适合县级实施的市县共有行政权力事项,兼顾基层承接能力,实现能放尽放。

积极推动向县区所属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南部山区管委会、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委会(筹)、XX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管委会(筹)等政府派出机构下放行政权力。

着力推进投资建设、养老、教育、医疗等领域行政权力事项“全链条”下放。

三是推进减证便民。

持续推进清理证明盖章类材料工作,实行“四个一律”: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能通过个人现有证照来证明的一律取消,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一律取消,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一律取消。

四是减少收费项目。

全面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等项目,建立全市收费目录清单“一张网”并实行动态化管理;清理规范行政权力涉及的中介服务收费事项,实行清单管理。

努力
实现收费全省最少。

(二)加强“管”的有效性。

一是实现监管“全覆盖”。

在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全面推广使用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平台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现检查事项、检查对象全覆盖。

同时健全信用联合惩戒机制,使“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

二是实行审慎监管。

遵循更加包容和鼓励创新的治理理念,适应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指导部门探索制定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包容创新的审慎监管制度。

三是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推进市级部门领域内综合执法,因地制宜推进县区综合执法,完善镇(街道)综合执法体制,逐步实现“多帽合一”,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

(三)提升“服”的满意度。

一是开展审批流程再造。

加快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政务服务流程优化再造,通过“一窗收、联合审、集中批、网上办”,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提升审批效率。

二是推进“多证合一”。

在目前“五证合一”、“两证整合”基础上,将
涉及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登记、备案等有关事项和各类证照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现“多证合一”。

三是探索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

创新行政审批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在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等功能区和市、县区组建行政审批局,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