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四步骤及如何提高阅读效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四步骤及如何提高阅读效率
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

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编辑的阅读答案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四步骤
中考文言文阅读必然会考到课外语言材料。

面对从未读过的语段或文章,又无工具书可查,怎么办?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很多同学感到束手无策。

我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解题四个步骤,仅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步
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
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

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

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
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

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
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
“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

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

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

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

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

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

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从中考命题趋势来看,课内文言文9分,课外文言文阅读7分,文言文的考查分值所占比重相当可观了。

但从现行的教材看,课内文言文阅读量不足,知识深度不大,加上有些同学在学习文言文时过多地重视文章的翻译,不能掌握文言文的知识规律,知识迁移能力差,
所以总感觉文言文浩如烟海,怎样也理不出头绪。

首先,可以从考点入手,理清文言文考查哪些知识点。

从近3年中考试题看,课内和课外文言文是一脉相承的,基本从三个方面考查:词语的解释;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课内文言文阅读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课外文言文阅读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其中词语解释主要考查书下注解或是书下注解的迁移。

例如:20xx年第17题“岂信然邪”中“信然”曾经在九年级上册《隆中对》中学过,20xx年第14题“楚庄王欲伐陈”中“伐”曾经在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中学过。

20xx年第14题“伯牙善鼓琴”“善哉”中,第一个“善”在七年级下册《口技》,“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第二个“善”在九年级下册《公输》,书下注解为“好啊”。

其次,明确文言文应落实哪些必会的知识点。

文言必会知识主要是三大块:实词虚词的解释;重点句式;内容简析。

1.中考不考查虚词,但掌握一些简单的虚词有利于理解文章,比如“之、其、而、于”等的用法。

实词可以从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词语的用法角度归类积累。

例如:中考文言文加点字理解的考核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该词语在课内文言文中曾学过;二是该词语可以根据前后文的意思和词语的本意进行推测。

因此,在日常学习中,同学们要注意根据书下注释加强课内文言词汇的积累,要学会联想记忆,把同一个实词出现在不同文章中的意思整理在一起,因为一词多义是文言文最常见的语言现象。

同时解题时要养成习惯,先提醒自己与学过的课文相联系。

2.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句式。

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

要根据句式特点翻译句子,例如:省略句,应根据文章前后联系补足省略部分;判断句,应根据句式特点,翻译出判断词“是”;倒装句,翻译时应该注意调整语序。

而且翻译句子最好采用直译的方法,把文言文句子的词语用现代
汉语一一对应地翻译出来,再根据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语法结构和习惯,调顺句子。

例如:20xx年第15题,翻译句子“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

”答题时只要把握字斟句酌的直译原则即可迎刃而解——“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积蓄的粮食财物很多。


再如:20xx年第15题,翻译句子“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这是一个判断句,译为“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是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3.对文章的鉴赏分析方面。

具体分析时,要注意理解短文所蕴含的道理,学会从文章中提取重要信息,把握的基本观点和情感倾向。

例如:20xx年第19题“从文中来看,王羲之能够成为一代书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可以直接从文章中筛选出解题信息“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表述为“王羲之的书法造诣并非天生而成,而是通过勤学苦练才达到成熟的。


又例如:20xx年第16题“对楚庄王伐陈这件事,使者和宁国的意见为什么会截然相反?”首先从文章中提取信息“其城郭高,沟洫深”和“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

”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题目要求再结合《孟子两章》,自己的概括为:二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使者看重的是“地利”,而宁国看重的是“人和”。

再如:20xx年第16题“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第一问原文中有句子,第二问是结合生活实际的开放题只要能谈到“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即可。

初三的同学们会在这两册书中学到更多的文言文,建议同学们按这些方法试试,切记一定要把文言知识学活了,会用了。

这样才有助于提高文言文的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