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淮阴)新中国治淮60周年十大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安(淮阴)新中国治淮60周年十大成就
淮安(淮阴)新中国治淮60周年十大成就
作为与淮河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淮安,新中国成立后,在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豪迈号令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60年来,淮安全市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持续不断的、艰苦卓绝的以治淮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取得了灿烂辉煌的巨大成就。
一、会议决策指引方向。
新中国治淮6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12次召开治淮会议,对淮河治理做出重大战略性决策。
这些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指导和推动了治淮建设持续稳定发展,60年治淮取得了丰硕成果。
1、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
淮河是新中国全面系统治理的第一条大河。
1950年6月至7月,淮河发大水,灾情严重。
毛泽东主席接连在淮河水灾及治淮情况的电报上写了四封批示信给周恩来,提出把目前防救和根本治淮结合起来,并于1951年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拉开了淮河治理的序幕。
2、1991年国务院治淮治太工作会议召开。
1991年8月17~20日,国务院治理淮河、太湖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总结了治理淮河、太湖的经验和1991年水灾的教训,部署进一步治理淮河、太湖的方略,加快治理步伐。
会议决定于“八五”期间国家与地方投资61亿元,在淮河上兴建19项治淮重点骨干工程。
11月19日,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
新一轮治淮工程建设高潮全面掀起。
3、2003年,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召开。
2003年,淮河发生1954年以来的最大流域性洪水。
10月28日~29日,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和回良玉出席会议并分别作重要讲话。
会议决定把加快淮河治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水利建设的重点任务,要求在2007年底之前,基本完成原定2010年完成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
4、2010年,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召开。
2010年6月4日,在新
中国治淮60周年之际,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着力解决好行蓄洪区及滩区居民安全居住与行蓄洪水的矛盾问题,加快实施行蓄洪区和滩区居民迁建;着力解决好涝灾损失严重问题,加强重点平原洼地治理;着力解决好安全泄洪能力不足问题,使主要行洪通道达到设计泄洪标准,减轻流域防汛抗洪的压力;要着力解决好干旱缺水和城乡饮水安全问题,全面推进节水防污工作,加强城乡供水设施建设;
要着力解决好水利管理薄弱问题,全面完成水管体制改革任务,提高工程管护水平,做到“建得起、管得好、长受益”。
二、河道建设纵横交错。
1、导沂整沭工程。
1949年晚秋,中央及华东局批准淮阴地委及专属部署动员导沂整沭工程,揭开了新中国大规模治水的序幕。
根据当时经济条件,确定治水原则为“导沂整沭、沂沭合流”。
治水方略为:开辟新沂河专线排洪。
行洪方式为:束堤漫滩行洪。
动员民工55万人次,以工代赈,一个冬春完成了144公里的新沂河,嶂山切岭、小曹河打坝、中运河皂河束水坝、骆马湖堤加固、刘老涧大坝等工程是其中较为著名的单项工程,使历史上漫流的沂、沭、泗洪水归槽,不再肆虐,初步实施洪涝分排,使沂沭河流域500万人民、66.67万公顷农田摆脱了洪水灾害。
经过多年加固,新沂河行洪能力已从设计初期的3500立方米每秒,扩大到现在的7000立方米每秒。
2、苏北灌溉总渠开挖。
1951年冬至1952年春,苏北行署先后动员受淮阴、盐城、扬州三地区民工140万人次,以工代赈,用85个晴天,挖土7320万立方米,新辟了一条能泄洪800立方米每秒的淮河入海通道——苏北灌溉总渠。
它从洪泽湖东岸起,直指黄海,横穿苏北,全长168公里,今淮安境内73.327公里。
苏北灌溉总渠既排淮河洪水,又是从洪泽湖引淮水灌溉供水的一条主干线,除沿线直接灌溉外,并在淮安接通京杭大运河,向运河供水,还可向里下河腹部地区补水。
3、淮河入江水道整治。
淮河入江水道,上起洪泽湖出口之一的三
河闸,下至长江边的三江营,沿途经盱眙、洪泽、金湖、高邮、江都等县市,全长156公里,今淮安境内河长56公里。
淮河入江水道是淮河流域的主要行洪通道,承泄上中游70%以上的洪水入江。
1954年淮河发生特大洪水后,入江水道先后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治理,行洪能力已由设计初期的80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12000立方米每秒。
其中,1969年金沟改道段治理是入江水道整治的关键工程,大汕子隔堤是洪涝分开的重要工程。
成功抗御了1954年、1991年、2003年等大洪水,充分发挥了骨干水利工程效益。
4、分淮入沂工程。
新辟淮沭新河。
由洪泽湖二河起经淮安、沭阳,穿过新沂河,到达连云港,全长173公里,人工平地开挖而成,沿线建二河闸、淮阴闸、沭阳闸等跨河建筑物。
分淮入沂设计行洪流量3000立方米每秒,是淮河下游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灌溉引水、航运等综合功能。
工程于1957年12月开工,1981年基本完成,其后经多次续建整治。
5、京杭大运河淮阴段整治。
苏北段京杭运河,在治淮工程中获得了新生,是
江苏省治淮十大工程之一。
建国后,随着治淮高潮的兴起,培修了运河大堤,废除了“归海坝”。
1956年,动员12万民力,整治河道、送水灌溉、结合通航,初步改变了运河多灾多难的历史旧貌。
1958年10月到1961年10月的三年中,水利与交通两部门密切合作,先后动员40多万民力,从微山湖畔到长江边的运河整治全面动工,对原有河道进行了大规模的拓浚。
进入80年代以后,国家对苏北段京杭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续建工程。
1982年对淮安至扬州段实施了中埂切除工程,达到二级航道标准,沿线兴建了船闸、抽水站、桥梁及其它配套设施。
1984年对淮阴至泗阳段航道进行了拓浚,使之达到二级航道标准。
1984-1988年对沿线浅窄段航道进行了拓浚,使之全线达到三级航道标准。
2006年对京杭运河城区段实施了“三改二”工程。
今天,苏北段运河已成为防洪、灌溉、调水、航运、旅游、水产等综合利用的河道,成为1800公里京杭运河的中间突破、最先开通的400多公里的一段“黄金水道”。
同时,又是江水北调,从长江向北,串
通洪泽湖、骆马湖,接通微山湖,实现江淮和沂沭泗水大调度的输水总干线。
7、怀洪新河工程。
怀洪新河是淮河中游开辟的一条排洪河道,西起安徽省怀远县何巷,东至江苏省泗洪县洪泽湖的溧河洼,全长127公里,其中江苏境内全长26公里,设计排洪流量4710立方米每秒。
怀洪新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工建设,1980停缓建。
1991年大水后作为治淮19项骨干工程之一启动续建,1994年开工,2001年初建成。
8、淮河入海水道工程。
淮河入海水道西起洪泽湖东侧二河闸,东至扁担港入黄海,全长163.5公里,其中淮安境内64 公里。
入海水道设计分洪流量2270立方米每秒,沿线有二河枢纽、淮安枢纽、滨海枢纽等控制建筑物。
工程自1998年开工,2003年建成通水,工程质量优良,先后获水利部大禹奖、国家鲁班奖、詹天佑奖等大奖。
入海水道2003年、2007年淮河大水期间连续启用分洪,效益十分显著。
三、重点工程功勋卓著。
1、三河闸兴建。
三河闸工程位于江苏省洪泽县境内,洪泽湖大堤原礼坝旁三河入口处,是淮河下游入江水道的控制口门,它是建国初期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大型水闸。
工程于1952年10月动工兴建,参加施工的民工有15.8万人,干部、技术工人和解放军官兵有6000人,1953年7月建成放水。
闸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第一个未用桩基的水利工程。
共63孔,每孔净宽10米,总宽697.75米,原设计流量为8000立方米每秒,加固后的三河闸设计行洪能力提高到立方米每秒12000立方米每秒,属大Ⅰ型水闸。
发挥洪泽湖拦洪蓄水和有控制地宣泄洪水作用,号称“淮水入江第一关”。
2、洪泽湖大堤加固。
洪泽湖大堤位于洪泽湖东岸,北起淮阴区码头镇,南至盱眙张庄高地,全长67.25公里,大堤沿线建有三河闸、高良涧进水闸等大中型水工建筑物。
洪泽湖大堤保护着3000多万亩耕地和2600多万人口的防洪安全,建国后先后4次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加固,防洪标准近期已提高到100年一遇,远期将达到300年一遇。
3、二河闸兴建。
二河闸建成于1958年6月,位于江苏省洪泽县
高良涧东北约7km处,是分淮入沂及淮河入海水道的总口门,又是淮水北调的渠首工程,并兼有引沂济淮的任务。
二河闸是具有防洪、排涝、灌溉、调水等综合效益的大(1)型水工建筑物,共35孔,每孔净宽10m,总宽401.8m。
二河闸分淮入沂设计流量为3000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9000立方米每秒,淮水北调设计流量750立方米。
4、灾后水利重建工程。
2003年、2007年淮河流域大水后,国家、省均安排实施灾后水利重建工程。
2003年投入2.5亿元,实施了入江水道整治等9项工程;2007年投入2亿元,实施了洪泽湖周边、里下河、白宝湖、渠北等4片洼地应急治理。
灾后重建工程的实施,消除了一批流域性河道、堤防上的防洪隐患,提高了多个易涝洼地的除涝标准。
5、行蓄洪区移民迁建工程。
2003年淮河流域大水后,为使行蓄洪区内低洼地区居民免受洪水威胁,国家安排实施鲍集圩行洪区、洪泽湖周边滞洪区移民迁建工程,涉及盱眙、洪泽、淮阴3县区,共搬迁居民8636户28362人。
四、引水调水日趋完善。
为加快苏北地区工农业发展,同时解决徐州煤炭南运,1960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江水北调工程,利用京杭大运河作为输水干渠,从长江边至骆马湖,分六级提水,扎根长江,以堤补蓄,串联洪泽湖、骆马湖,沟通长江、淮河、沂泗水系。
其中原淮阴境内5个梯级,输水干线长200余公里,至1995年已基本形成调水工程体系,发挥效益。
1、淮安梯级站。
淮安梯级站由淮安一站、二站、三站组成,位于楚州区。
其中一站建成于1974年3月,设计总流量为89.6立方米每秒,总装机容量为8000kw。
二站建成于1979年,设计总流量120立方米每秒,总装机容量为10000千瓦。
三站建成于1996年,设计流量66立方米每秒,总装机3400千瓦。
2、淮阴梯级站。
淮阴梯级站由淮阴一站、二站组成,其中一站建成于1985年,设计流量120立方米每秒,总装机8000千瓦。
二站建成于2003年,设计流量100立方米每秒,总装机容量9000千瓦。
3、泗阳站(一站)。
泗阳一站建成于1983年,位于泗阳县城东,设计抽水
量100立方米每秒,总装机容量10000KW。
4、刘老涧站。
刘老涧抽水站建成于1996年,位于宿豫县仰化镇,设计流量为150立方米每秒,总装机容量为8800KW。
5、皂河站。
皂河站建成于1986年,位于宿豫县皂河镇,设计流量 195 立方米每秒,总装机2台计14000千瓦,其主泵叶轮直径 5.7米。
随着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近期兴建了淮安四站、淮阴三站等提水泵站,金湖站、洪泽站等正在建设,我市境内引水调水工程系统将日趋完善。
五、抗洪抗旱保障平安。
1、1954年淮河抗洪。
1954年5月淮河流域普降大雨致使淮河干支流汛前水位较常年高。
7月,淮河流域5次大范围强降雨致使发生全流域洪水。
这次洪水损失惨重,安徽省淮北大堤失守,淮北平原形成大片洪泛区,时淮阴全区受灾农田747.6万亩,绝收200余万亩,重灾民47万多人。
由于中央方针正确,广大干群全力以赴,各地军民大力支持,在防汛过程中及时掌握主动,在比1931年灾情更为严重的1954年保住了里下河地区的安全,还夺得了农业丰收。
2、1974沂沭泗抗洪。
1974年,沂沭泗流域在7月18日之前发生较重旱情,7月下旬始至8月底,沂、沭流域普降暴雨引发洪水,骆马湖、新沂河出现历史最高水位和最大流量,一线大堤顶部漫水,骆马湖、新沂河、总沭河等数条河流现全面防洪抢险局面,多处堤防现溃决险情、房屋倒塌、农田绝收、百姓被迫离家。
省、地委领导亲临一线,抢险沿线干群吃住在堤防,数万军民奋战在一线,最终成功保住流域性堤防安全。
3、1978年淮河抗旱。
1978年,时淮阴地区遭遇历史罕见持续干旱,春夏秋连旱,降雨量只有常年一半,淮河全年来水不足正常年10%,洪泽湖大部湖底干裂。
是年3月起开始抗旱,5月紧急抗旱会议全面动员全市上下,统筹安排生产生活农业用水,全面开展抢收抢种。
当年共投入抗旱劳力140万人,123名县委常委以上干部和7015名干部深入农村参加抗旱斗争,当年三麦单产、总产,全年粮食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4、1991年淮河抗洪。
1991年3月淮河春汛,5月21日入梅后梅雨期长达54天为常年的近4倍,淮河流域多连续强暴雨,爆发大洪水,淮沭河自建成后首次分淮入沂。
淮安受灾严重,直接损失达13.06亿元。
在灾害面前,市防指明确“四保”目标,即保流域性堤防、保湖荡洼地、保城市安全、保山区水库,共处理水情电报2万余份,科学调度、正确决策。
全市各级防指带领广大干群上下一心、全力以赴,最终成功夺取抗洪抢险胜利。
5、2003年淮河抗洪。
2003年汛期,我市发生了建国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特大洪涝灾害,大部分地区受灾严重,受灾人口、受灾面积和受灾损失均超过1991年。
当年的淮河抗洪斗争,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7月4日,刚刚建成的淮河入海水道投入使用,发挥了巨大的防洪效益。
当年全市上下经受了超1991年特大洪水的考验,实现了没有一处骨干河湖堤防决口倒堤,没有一处水利工程失事,没有因洪涝灾害死一个人的总目标。
六、民生水利造福万家。
1、梯级河网化和骆马湖等水库建设。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为增加粮食产量,对水利工作提出了要在防御特大洪水的前提下,加强排涝,大力发展灌溉,同时照顾航运,实行防洪、排涝、灌溉、航运相结合的方针,后经完善,提出了梯级河网化建设规划,就是要做到河道“深、网、平、通”。
梯级河网化建设,带来了水利面貌的巨大变化,同时还加快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粮食产量由50年代亩产100斤左右,到90年代亩产超千斤。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梯级河网化建设是符合江苏和淮安自然特点和生产需要的产物,对推动当时的水利建设起到巨大作用。
骆马湖水库始建于1958年,位于江苏省西北部,沂沭泗水系下游,湖面现分属于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县和徐州市的新沂市。
承泄上、中游5.14万平方公里的来水,水库面积375平方公里,防洪总库容19亿立方米,兴利库容6.9亿立方米。
骆马湖水库治理包括湖
泊治理和一、二线控制工程、嶂山控制等控制工程。
骆马湖的开发效益包括蓄水调水灌溉、航运、水产养殖、旅游环境等几个方面。
其中灌溉面积达200余万亩。
2、中低产田改造。
从“七五”规划开始,全市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是“改造低产田,建设高产田”,先后投入资金1.87亿元,完成土方7760万立方米,完成小沟以上各类配套建筑物1.6万座,机电排灌站210座/11736千瓦,兴建砼防渗渠道461.45公里、管道灌溉2公里,发展喷、滴灌2000亩。
改造中低产田106.66万亩,发展旱改水面积21.1万亩,增加土地复垦面积1.37万亩,结合水利植树500.9万株、修筑机耕路947.2公里。
3、农村河道疏浚。
全市共投入资金5.8亿元,完成疏浚县乡河道1278条,长5901公里,土方1.03亿立方米。
改善灌溉面积394万亩,改善排涝面积548万亩,增加旱涝保收田247万亩。
同时,完成705个村的村庄河塘整治,整治村塘8094面(条),完成土方3443万立方米,达到彻底清理淤泥,拆除坝埂,疏通水系,改善水质,确保村庄水体流动的要求,把村庄河塘整治与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水面综合利用等相结合,共植树450万株、复垦土地2267亩、发展水产养殖1.1万亩。
4、小流域综合治理。
全市共开展治理的116条小流域,累计保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0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68%。
5、兴建田间配套。
共开挖大沟649条,中沟14793条,小沟24418条,干渠73条,支渠1069条,斗渠7654条,农渠37915条,防洪圩堤3475公里,有效灌溉面积448.9万亩,治涝面积451万亩,建成旱涝保收田面积385万亩。
6、实施饮水安全。
总投资5.8亿元。
工程涉及涟水、楚州、淮阴、清浦、洪泽、金湖、盱眙7个县区,解决农村122.87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实现了“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的目标,使广大农村群众如期用上了干净、卫生、方便的自来水,得到中央扩大内需检查组、省政协、省水利厅及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7、灌区建设。
建成万亩以上灌区24个,总耕地面积570.91万亩,
设计灌溉面积55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75.1万亩。
其中洪金、淮涟等8个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耕地面积376.8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5%。
灌区为全市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城乡供水、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持农村稳定等许多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七、城市水利扮靓淮安。
2001年水利进城,市水利局大力加强河道泵站综合整治、水景观建设及水文化挖掘,先后累计投资近8亿元。
1、保障水安全。
大力加强城区河道泵站综合整治工程,累计投资1.83亿元,疏浚、护砌、新开城区大小河道16条180多公里,新建、改建、扩建城区泵站19座,新增排涝流量110m3/s,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广大市民生活,提供了安全的水利保障。
2、改善水环境。
大力加强城区水环境整治力度,加强河道、公园长效综合管理,累计投资4.52亿元,实施了市区里运河截污导流工程,清安河、文渠河、洪福河等河道换水工程,钵池山公园、楚秀园、石塔湖公园等城区公园活水、补水工程,努力将河道打造成水清、水畅的生态河道,将公园水体打造成水绿、水通的流动水体。
3、构筑水景观。
投资9000余万元,相继实施了古黄河、里运河风光带,里运河亲水平台、濒水小品,中洲公园,越秀路大桥,里运河显水透绿等水景观建设,为淮安“开发大旅游”作出了重要贡献。
4、挖掘水文化。
为挖掘、保护、发扬好淮安水文化遗存,共投入资金8000
余万元,建成了多处主题公园,如河道总督府、清江浦楼、古末口记事碑亭、古清口记事碑亭等,让广大市民更好地了解昔日运河之都的辉煌历史。
5、发展水经济。
水利资产公司不断拓宽城市水利建设融资渠道,盘活城市水利存量资产,实现城市水利资源优化配置。
先后完成中心城市建设重点工程近30项,为推动淮安经济发展、改善城区水环境作出了重大贡献。
八、依法治水优化环境。
1、建立水行政执法体系。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颁
布实施。
建立水利执法体系是贯彻实施水法的重要保证,1989年8月水利部决定先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县市进行试点,淮安市的楚州区(原淮安市)被列为水利部第一批建立水利执法体系的21个试点单位之一。
1990年上半年通过部省试点验收。
1990年12月底,淮安市共任命水政监察员670名。
全市市、县、乡三级水利执法体系网络初步形成。
2、组建专职执法队伍。
1996年3月,淮安市水政监察支队正式挂牌成立。
随后,淮安市各县(市、区)水利局相继组建成立水政监察大队。
截止目前,淮安市有水政监察支队1个;水政监察大队15个,其中县区大队8个,支队直属大队7个;水政监察中队38个。
全市共有专职水政监察员97名;兼职水政监察员397名;水政监察协管员71名。
3、建设水法规体系。
自1987年以来,淮安市根据水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制定出台了一批涉及水行政管理和水行政执法的配套规范性文件,如《淮阴市水利工程管理实施办法》、《淮阴市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使用管理实施办法》、《淮阴市水利工程管理实施办法》、《淮阴市河道管理实施细则》、《淮安市地下水资源管理暂行办法》、《淮安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暂行办法》、《淮安市城市河道管理暂行办法》、《淮安市水资源管理实施办法》等,市水利局还与市财政、物价、法制等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了诸多规范水行政管理、水行政规费征收等行为的规范性文件。
4、加强水法规宣传。
《水法》颁布实施以来,市水利局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了水法等水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旨在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水法律意识和水法制观念。
通过采取经常性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水利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以及水事案件的查处,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形式,开展面向全社会的水法规宣传。
每年从3月22日起,充分利用“世界水日”和“水法宣传周,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报刊、广播、电视、编印小册子、刷写和悬挂标语、出黑板报、散发张贴画、讲座、文艺演出、街头咨询、设立固定宣传标
牌等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地开展水法规宣传活动,力求做到家喻
户晓、人人皆知。
5、维护水事秩序。
自淮安市水利执法体系建立以来,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执法队伍充分发挥依法行政的职能作用,认真履行职责,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以河湖清障、水工程保护、水资源保护、规费征收为执法重点,依法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调处水事纠纷,有效地维护了正常的水事秩序。
九、资源水利保障发展
1、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
2001年市政府明确规定,将原建设部门承担的城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城市规划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保护职能交由市水利局承担。
2002年2月份,市节水办成建制划归市水利局,并迁入水利大厦集中办公,结束了多年地下水管理城乡分割的局面。
2000年11月26日,金湖县水务局正式挂牌,成为全省第一家水务局。
2、全面开展水资源规划。
组织编制《淮安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淮安市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淮安市水功能区划报告》和《入河排污口整合规划》等,为我市合理配置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建立水资源保障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3、组织开展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
拆除二河饮用水源地码头30座,网箱、网簖、围网931个,面积21.08万平方米,植树2276株,在张福河口建成二河拦河索1道,实施永久性禁航;搬迁废黄河饮用水源区沿岸特种毛皮动物养殖户及奶牛养殖场;完成废黄河、里运河城区段美化绿化工程。
对全市9个饮用水源地划分一、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并全部设立了保护标牌和界碑,明确保护范围、保护目标和禁止行为。
为进一步加大饮用水源地监管力度,从2009年3月开始,对二河饮用水源地水质实行日检、旬测、月公布制度,及时掌握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保障饮水安全。
4、开展全市地下水专项整治。
全市共整治非法深井129眼、非法浅井666眼,拆除水温空调6台,较好地维护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秩序。
同时,对全市的地下水实行总量控制,实施“四个一”管理,采取回灌措施,加强地下水监测等,有力地保护了地下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