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3中考化学高效复习优质备考研讨会资料 学复习备考策略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
下面我结合本人和科组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化学中考备考的几点肤浅看法,主要包括以下5个部分。
一:研讨两读三题,明确备考方向二: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复习方法
三:提高备考效益,研讨优化策略四:调动学生激情, 储备学生正能
五:重视综合模拟,提高备考实力
一:深入开展两读三题,明确备考方向
“两读”是指读考纲、读课标,读教材、读教参。
“三题”是指做考题、研考题和拟考题。
通过两读三题让我悟出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考纲和课标就象一个无形的遥控,它宏观指挥和决定着中考考题的点和面,反之通过中考考题这个载体我们又能更好的解读考纲的命题思想与课标的目标层次,通过做考题和研考题,可以让我们在中考复习备考中做到心中有纲,心中有本、心中有题,站在教材之上去教学,实践证明我校推行的两读三题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下面我就着重根据中考命题思想、中考考题案例分析、中考备考方向谈谈我的看法。
1、解读中考命题指导思想
要求会运用知识、技能分析解决简单问题;侧重探究过程与方法,注重三维目标考查;
体现能力立意,生活→化学,化学→社会;适当设置开放性和发展性试题,但不超纲;
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
由以上命题思想我们不难悟出,新课标对我们过去的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考试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能拿分的,它体现知识的应用性、生活性、探究性、灵活性,而这种能力的具备又是靠教师作为桥梁传导给学生的,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课标与考纲将是我们的指挥棒与指明灯,而中考考题则是我们的范本与参照物。
2、分析研讨中考化学试题
案例1:(2012广东省卷,第9题,2分)解读命题考查“理解、分析与应用”能力
9、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
B.a℃时,氯化铵与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C.将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变为不饱和溶液
D.40℃时,5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质量分数约为39%的
硝酸钾溶液
这道题我给本届学生做了,结果很多中等生都选错了,得分率很低,失分原
因:(1)不懂溶解度曲线上点代表的含义,缺少对溶解度四要素的理解
(2)不懂从溶解度曲线中寻找数据代入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缺少灵活应用能力
回到考纲和课标上面查看,要求“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应用”溶质质量分数进行简单计算,这道题充分体现了对《课标》中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的考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概念与图的联系能力,计算能力等。
案例2:(2012广东省卷,第22题,11分)解读命题考查“灵活多样”及“开放性”
22、现有以下装置、仪器和药品。
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E__________、F__________。
(2)图A的实验室制氧器装置有两处错误,请改正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H与B组合,操作弹簧夹可以使反应停止或发生,还可以“C至H”中选择仪器________(填序号)组装一个可随时使反应发生或停止的装置;若用H2O2和MnO2制取O2,且能获得平稳的气流,应选E(或F)和_____组合。
(4)若用图Ⅰ所示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导入端为_______(填“a”或“b”)。
(5)用图J所示矿泉水瓶可以证明CO2与NaON溶液确实发生
了反应,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作的对比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道题集中考查了仪器认领、气体制取、问题发现、化学用语、仪器组装、气体性质、实验现象,实验步骤7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实验题,它充分体现了“能力立意”和“灵活多样”命题原则,突出考查了知识的应用技能与探究过程。
在单元测试中,此题学生均分只有6.8分,非常可惜!现把学生失分原因分析如下:不会识别仪器或错字→缺少基础知识,错图改正表述不到位→缺少观察能力,要求组装仪器不会选→缺少分析能力,氢气收集改装不会做→缺少灵活应用,对比实验步骤不会写→缺少探究思维
3、明确中考化学备考方向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分析,使我们明白一个简单道理,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一种简单活动,更关键是要教会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解决和分析一些实际问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设计能力,要培养学科的创新意识和探究思维,要加强生活与化学的联系,促进学生有意义的终身学习。
二: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复习方法
中考复习可以用五个字概括“温故而知新”,只有做好温故才能知新,两者是循序渐进的。
为了让我们的中考复习课优质高效,我们在制定复习目标、精选例题习题、优化课堂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精细的分析与研究。
1、明确系统复习与专题复习的复习任务
系统复习是对于过去所学的十二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温故,即知识梳理,唤醒识记,夯实基础,构建体系,在系统复习中要做到知识全面性、基础性,梳理要点,覆盖考点,做到不漏点,不拔高;促使知识系统性、条理性,以线串珠,优化结构。
专题复习则是在基础保温的同时,力争对知识进行运用从而达到知新,在专题复习中既要注重知识与技能,实验与探究,质疑与推理,拓展与提高,还要讲究方法与规律,且学会归纳与总结,懂得举一反三。
案例3:(2012广东省卷,第20题,8分)
有五种化合物,它们两两之间发生转化关系如下图箭头所示。
请回答:
(1)Na2SO4→NaCl的转化反应属于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这一类型反应能发生必
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填一种)。
(2)写出下列物质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
NaOH→Na2SO4;NaCl→NaNO3。
(3)在图中的物质间转化关系中有的可以逆向转化。
他们分别是:→;→(填化学式)。
这道题中考失分严重,全市平均分还不到3分(我校学生也只有4.6分左右),相当遗憾!
失分分析:很多同学对“→”不理解其意义,有大部分学生对酸碱盐之间能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条件未能真正掌握,缺少多种物质会相互转化的推理能力,所以学生见此题有点措手不及,不知所向。
为了增强学生对这类题的应对能力,我们准备在今年的中考复习中在上述图中的“钠五物”(氢氧化钠、硝
酸钠、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的基础上再加上“钙五物”(氢氧化钙、氯化钙、硝酸钙、氧化钙、碳酸钙)进行训练,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把“火三角”,“灭三角”,类推到“碳三角”、“钙三角”、“钠三角”、“铜三角”、“锈三角”,看学生对三角兴趣很浓,在这基础上我又把“碳三角”、“钙三角”、“钠三角”用一条线串起来,为了促进学生掌握,我让学生自己用箭头标出各物质能发生转化的方向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加深了物质转化的思考。
2、避免系统复习与专题复习两种症状
吃了化不了,中考复习是分阶段复习,一般包括第一论系统复习、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三轮综合模拟三个阶段,教学中忌讳把系统与专题混淆,系统复习忌讲多讲深讲难,急于求成,刻意拓展与提高,过早抛套题,甩大题,让学生“吃了化不了”,犹如“夹心饭”。
吃了不太饱,专题复习则忌讳“炒剩饭”,缺新味,将系统复习的相关内容重新讲练一遍,讲少讲浅讲偏,缺少将知识联系生产、生活、科技等,忽略知识的应用与探究,拓展与延伸,让学生“吃了不太饱”,但又不想吃,上课似听非听,似记非记,缺少激情与兴致的调动,另一方面也忌讳专题复习一味讲解那些“繁、杂、偏、难”的题,不顾学生的领悟能力,偏离中考命题方向,导致学生课堂兴趣乏味,信心不足,只有少数人在听讲,甚至出现老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中考复习理应小步子,低坡度,逐步攀升。
3、有效促进化学课堂复习的优化模式
读,可以说是导读,可以引导学生在上课之前就结合教材,结合资料,读章节考点,读知识梳理,读知识框架,读知识小结,读好基础可为系统复习理解与应用埋下伏笔。
讲,是课堂的重点,只有老师把重点讲透了难点突破了,学生才能练的有质有量,但讲的时间有限,不能满堂灌,所以要做到精讲,要选好典型例题,例题争取覆盖较多的考点重点难点学生的疑点,讲解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在讲的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互动,要善于观察,随时根据学生的疑点进行分析、讨论、交流,推理,我把它称为导讲,把学生难懂的的概念和理论用贴近生活的的语言描述出来,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讲是教师智慧的精华。
练,课堂是学生的主战场,实践出真知,很多理论知识学生只听不练是无法真正掌握的,因此一定要争取课堂让出15-20分钟给学生课堂练习,学生通过实践才能体验解题要领,明确解题思路,感受解题步骤,练的内容要教师课前做好准备,选题要切合学情,有助于学生巩固提高,练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过程,练的时间可以连贯也可以采取讲练讲练,根据学情和内容而定。
评,要有针对性,在学生课堂练习的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随身带一支红笔与一颗爱心在学生四周及时了解学情,现场给学生改题和错题辅导(特别关注各项边缘生),同时根据学生重点错误,典型错误,普遍错误,进行有方向性的点评,点评要侧重归纳解题思路、技巧与规律。
避免一概而论,从头讲到尾,逐题核对答案,既浪费时间又影响效率。
一堂同样内容的复习课,不同的教师效果完全不同,效率差的原因可能存在下列几个方面:“读”的弱化,导致缺少识记,基础不扎实;“讲”的太多,学生缺少课堂练习实践,导致教师不能及时反馈和点评;例题不典型,重点考点不突出;评无针对性,导致难点未突破;语句不简练,啰嗦,绕圈子,迷糊;板书显空白,弱化视觉主线,过分注重多媒体教学,一闪而过,没留下文字痕迹和记忆空间,以上这些都会直接导致课堂低效,我们应该尽量避免。
三:提高备考效益,研讨优化复习策略
六月中考,学生一辈子只面对一次,而我们教师一辈子却要面对三十次甚至更多,我们年年倍受中考的压力,年年是对不同届的学生讲一样的知识点,周而复始,学生不会,我们却烦不甚烦,为避免单调乏味,我们唯一的出路是为中考备考寻找可终身受用的优化策略,让我们的教学风生水起,春意盎然。
1、分层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手指伸出有长短,不要刻意强求人人优秀,由于学生受家庭背景,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学习兴趣等因素的影响,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成绩上的差异,至少可以分为三大类:优等生、中等生、薄弱生,其中优等生对基础知识一般掌握较好,要注重加强的是化学综合解题能力的训练,特别是知识运用、拓展、延伸、实验设计、推理、分析等能力,对于薄弱生,他们对学习不用心,不上进,化学基础掌握不扎实,相似概念混淆不清,张冠李戴,字迹潦草,化学用语书写不到位,错别字多,考试到处失分,因此对于薄弱生我们的口号就是向基础要分(化学中考有近60%考题是比较容易得分的),狠抓基础,寻找得分点,在理解重要的基础知识上加强知识的联系与运用,学会简单的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强化化学用语的书写规范,避免对他们讲压轴题,拔苗助长,事倍功半,课堂无效。
2、少讲多练,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前面我们谈到中考课堂优化模式是读、讲、练、评,这四步达成的目标不同,分配的时间也不同,一般时间分解为:读--5分钟左右,讲—10分钟左右,练—15-20分钟,评—5--10分钟,其中讲和练是课堂的精髓,学生则是课堂的主体,尊重主体才能赢得效率。
3、实干+巧干,抓实备课与改作。
中考备考我们要拥有实干的精神与巧干的智慧,否则中考老师累,学生更累,老师备1科,学生考10科,为了使中考备考卓有成效,为了使中考备考优质高效,我们要在备课上下苦功,备课堂的方方面面,即这节课根据本班的学情应该明确读什么,讲什么,练什么,评什么以及课后做什么,课前都要做到了如指掌,为了课堂效率,我们狠抓集体备课,齐心协力,共同商讨备课内容,要求明确以下几点:
目标要明确,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哪算哪,
不能一本资料从头用到底,学会增和减,
不能啥都讲都练都评,要精讲精练精评,
作业不在乎多在乎精,要有批改快反馈,
备学情,学了不会不讲,不学也会不讲。
四:调动学生激情,储备学习正能。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更是课堂的灵魂,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这个载体才能变得鲜活,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与热情,储备学生的正能,让他们乐学,爱学,主动参与,积极进取,中考才有希望,学生无论成绩好与坏,他们都希望上进,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是有血有肉的感情动物,也希望得到尊重和认可,但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成绩差,被老师语言冷暴力多了,就自暴自弃了,如果我们摆正心态,坦然面对各种学生的客观存在,犹如我们手中的小指,我们一样用爱呵护它,对差生,我们给它一点点阳光,他或许比优生更灿烂,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在中考备考中把以下几个方面放在第一位来抓。
1、开发学生内在动力
激情调动就好比给钟表充电,有电就会自己往前跑。
我们潜心实施以下几点,
在与学生交流上,我们争取做到:
多关爱少冷漠,亲师信道!多微笑少埋怨,点燃希望!
多表扬少批评,建立自信!多鼓励少打击,坚持不懈!
行动上,我们着实深入开展以下活动:
每期开展激情洋溢的开学典礼和每年举办有声有色的毕业典礼;
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挑战会,形式多样,内容充实并有实效;
每期精心准备两次家长会;家校互动,共同关爱下一代的成长;
隆重召开百日誓师,考前各科组动员与指导大会;
2、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平时在作业中,课堂练习中,测试中有意识的培养他们以下几点得分习惯:步骤规范,不漏点;书写严谨,不错字;字迹整洁,不涂改;独立思考,不抄袭;计算认真,不失误;看题仔细,分对错;审题沉着,重分析;先易后难,讲统筹。
中考化学试卷大部分是比较基础的,我们仔细分析过薄弱生在中考考题中的易失分的知识点,对于这些,学生不是完全不会,但总因为这个那个原因导致到处扣分,平时测试也如此,你找考得差的学生交流,你会听到很多“我没认真看题选错了,粗心了把要填写物质化学式写成序号了,没配平,化学式写错了,计算不小心算错了,时间不够等等”,听后我们诚恳的指出,“这些都不是借口,这些实际上就是能力差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低级错误,不可饶恕,只有克服和改正”。
因此改良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性也是教师一件常抓不懈的大事。
3、重点关注边缘对象
中考打的是团体战,只有总体成绩上去了才能算赢,因此我们要站在学生立场看问题,结合总成绩分析,如果是我们这科的排名与总分排名不协调,那就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对象,关注边缘生首先是思想关注,爱心融入,了解他们学不好或不想学的问题所在,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其次关注更多的体现在课堂上,多提问,多指点,多鼓励,多给温暖的眼神;课后关注,优先为他批改,晚修时间争取面批面评,为他们设置有问必答的免费“门诊”,哪怕有一点进步也要及时给他们一种认可与激励,如某同学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厌学长期考试不及格,你与他做工作后,发现他有所转变,考试终于突破了60分,你可以给他多点阳光“好样的,老师终于看到你进步了,其实你的潜能是无限的,你的进步空间比班上谁都大”。
关注边缘策略,发扬手牵手精神,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要用好管好科代表,让他为你落实听写默写任务,推行小组负责制,选出每一小组学科优秀生赋以“化学小老师”的称号,发扬手牵手的帮扶精神,扶持组内薄弱生,若有进步的,则双向奖励毕业分,偶尔还可送点他们喜欢的小礼物,曾经我问过他们,如果你们实现了自定的目标,希望老师奖励给你们什么?结果有几个同学回答“绿色便利贴”(说明绿色由来),曾经还遇到一个学生,他当着全班的面告诉我,说他想要的奖品是“我给他一个拥抱”,我感动的掉泪,其实学生是需要温暖的,需要鼓励的,特别是薄弱生,他们往往也是日后最懂得感恩的,我认为作为老师你给他的思想引导,学法指导远远大于知识辅导,其次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能有效促进边缘生的进步,我们采取为他们量身定做“套餐”---快速训练(链接),补练补测,以及一些考前“必记内容”,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五:重视综合模拟,提高备考实力
中考复习备考的最后阶段是综合模拟,综合模拟犹如军事演习非常重要且必要,综合模拟又犹如跑道冲刺,是信念与体力的较量,谁坚持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赢家,一模二模过后对同一层次班与班的差距,对同一个班学生与学生的差距,一定不能认为差距已成定局,泰然处之,坐以待毙,也不能心急如焚,眉毛胡子一把抓,应用积极的心态,客观冷静地分析成败,查漏补缺,及时补救,措施有力,效果方能显著,成为后起之秀。
具体举措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有效模拟,演习到位。
中考考前各地市的中考信息题雪片纷纷,网上更多,根据自己对中考命题趋势的分析和对中考的预测,对信息题进行增删取舍,合理改编与组合,科组分工与合作,齐心协力编制两到三份的考前综合模拟卷进行正规“演习”,遇到一些重要的考点学生不能很好掌握的,要逐点讲透,个别学生不会要单独辅导,逐题过关,此时最忌讳的症状是看到大量信息题心乱如麻,什么都拿来拼命做,遇到一些又偏又怪又难的题,学生和老师都恐慌,给学生的思想负担加重。
2、严谨规范,预防失误。
在这阶段要注重强调和培养学生的做题严谨与规范,排除失分七要害,主要包括审题不认真(要选错的却选对的),步骤不完整(丢三落四),计算不小心(小数点错了或约分错了),语言不严谨(如试管口写出试管,石灰水写出石灰),答题不规范(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答成放在集气瓶中),做题速度慢(后面大题来不及
做),错别字太多等等原因,
3、寻找生长点,冲刺极限。
到最后阶段,几道压轴题学生会做与否基本成定局,这个阶段我认为回过头来,再次温故一下基础还是很有必要的,我把这些最基础的知识称为生长点。
近三年中考分值高达15-20分,相当可观,不容忽视,但我们都困惑让学生记了背了默了,考试还是不会考,对不上号,因此我补充注解了每个重要方程式在中考可能出现的考法与考点。
对于错别字,我不知在座的同行是否发现在中考中的扣分是很严重的,非常不值,我罗列了近三年中考题常见错别字,其中有高达十几分的,因此考前及时强调和补救,是非常有必要和行之有效的。
4、总结经验,调整状态。
中考,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无论是我们想与不想,终究都要面对,无论前面模拟考的好与坏,都只代表过去,我们只有用心的备好各个考点,用从容应对的心态迎接中考,才能正常发挥,甚至创造奇迹。
总之,中考复习备考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师生双方都是精力、耐力和智力的考验,这一阶段的教学与学生的前途息息相关。
我们的备考策略是求实避虚,结合实际读考纲,复习备考重实在,课堂教学讲实效,步步为营,彰显实力!
以上观点与看法只是我们备课组在中考备考中的一些做法与体会,希望得到各位的同行指导。
三、2013年广东省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大纲与2012年考试大纲对比(一级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