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初三专题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 色。育论辩不已,乃请曰:“臣所辩者,职也。顾力不胜,愿罢臣 职。“帝语大臣曰:“吴育刚正可用,第嫉恶太过耳。”一日,侍读 禁中,帝因语及“臣下毁誉,多出爱憎,卿所当慎也”。育曰:“知而 形之言,不若察而行之事。圣主之行,如日月之明。进一人,使人皆知其善,出一人,使人皆晓其恶,则阴邪不能构害,公正可以自立,百 王之要道也。”帝数欲大用,为谏官刘元瑜诬奏育在河南尝贷民出 息钱。久之,除宣徽南院使、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判延州。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3分) 译文: 只有广汉精通并行之有效,其他模仿的人没有一个能赶得 上他。 (2)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3分) 译文: 广汉也跪拜答谢说:“幸亏(你们)保全了苏回让他活了下 来,(我)会很好地对待你们。”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1)重点词语:唯,只有;莫,
没有谁。(2)重点词语:幸,幸亏;甚,很。
3.选文表现了赵广汉的哪些特点?(4分) 答: 精于吏职/聪明机智/雷厉风行/言而有信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作答时,需根据人物在文本
中的表现逐一分析。根据“天性精于吏职”可知其精于吏职;根 据“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可知其聪明机智;根 据“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服”可知其雷厉风行;根据“至 冬当出死,豫为调棺,给敛葬具”可知其言而有信。
④忤(wǔ):违逆,不顺从,不和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盗诚无足虑者。 (2)因构狱以危法中之。 (3)育论辩不已。 (4)育取可行者固行之。 解析 确实,的确 案件,冤案 停止 坚决,坚定
专题十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
感知中考
感知考情
感知真题
一、(2018泰安,24—2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4分)
广汉①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尤善为 钩距②,以得事情。钩距者,设预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
然后及马,参伍其贾③,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唯广汉至
刚坐在一起还没商量完,广汉就派人把他们拘捕归案,全都俯首认
罪。富人苏回在宫中做郎官,被两个人劫持了。过了一会儿,广汉 带领捕吏来到苏回家,站在院子里,让长安丞龚奢敲门告诉劫匪 说:“京兆尹赵某奉告两位,不要杀害人质,这是宫中值班的护 卫。请释放人质,束手就擒,还可以得到宽大处理,如果有幸遇皇 帝赦令,或许可以免脱罪行。”两个劫匪非常震惊,又一向听闻广 汉威名,当即开门自首,到厅堂阶下叩头请罪,广汉也跪拜答谢说: “幸亏(你们)保全了苏回让他活了下来,(我)会很好地对待你 们。”收监至狱中,下令狱吏给以厚待,置办酒肉。到冬天要斩首 时,广汉预先给他们准备好棺材殓具,并把实情告诉他们,二人都 说:“我们死而无憾!”
④育性明果,所至作条教,简疏易行而不可犯。遇事不妄发,发 即人不能挠。辩论明白,使人听之不疑。初尹开封,范仲淹在政府, 因事与仲淹忤④。既而仲淹安抚河东,有奏请,多为任事者所阻,育 取可行者固行之。 (节选自《宋史· 列传五十》,有删改) [注] ①致仕:在官任上退休。②除:授予官职。③中:陷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或夜不寝至旦。 (2)广汉将吏到家。 (3)又素闻广汉名。 (4)即开户出。 解析 门 有时 带领 向来,一向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要借
助自己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 来判断。(1)句意为:有时晚上不睡觉,一直到天亮。或,有时。(2) 句意为:广汉带领捕吏来到苏回家。将,带领。(3)句意为:又一向 听闻广汉威名。素,向来,一向。(4)句意为:当即开门自首。户,门。
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郡中盗贼,闾里轻侠,其根株窟 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④,皆知之。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⑤
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服。富人苏回为郎,二
人劫之。有顷,广汉将吏到家,自立庭下,使长安丞龚奢叩堂户晓贼, 曰:“京兆尹赵君谢两卿,无得杀质,此宿卫臣也。释质,束手,得
二、(2017泰安,24—2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4分)
①吴育,字春卿,建安人也。累官光禄卿,以礼部侍郎致仕①。育 少奇颖博学,举进士,试礼部第一,中甲科。除②大理评事,迁寺丞。 历知临安、诸暨、襄城三县。 ②庆历五年,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居数月,改参知政事。 山东盗起,帝遣中使按视,还奏:“盗不足虑。兖州杜衍、郓州富 弼,山东人尊爱之,此可忧也。”帝欲徙二人于淮南,育曰:“盗诚 无足虑者,小人乘时以倾大臣,祸几不可御矣。”事遂息。向绶知 永静军,为不法,疑通判江中立发其阴事,因构狱以危法中③之,中立 自经死。绶宰相子,大臣有营助,欲傅轻法。育曰:“不杀绶,无以 示天下。”卒减死一等,流南方。
[参考译文] 赵广汉为人强干有勇力,天性擅长处理政事。接见属吏和百姓 有时晚上不睡觉,一直到天亮。特别善于用“钩距法”查明事实真 相。所谓钩距,就是假设你想得知马的价格,就先打听狗的价格, 然后问羊价,再问牛价,最后问马价,把各个种类进行比较验证,相 互参照其价格,那么就会知道马价的贵贱而不会失真了。这个方 法只有广汉精通并行之有效,其他模仿的人没有一个能赶得上 他。广汉对郡中盗贼和乡里小混混聚集盘踞之所都明了于心,甚 至是属吏中极轻微的贪污之事都了如指掌。长安曾经有几个年 轻人聚集在一个偏僻里巷的一所空屋里谋划着一起去劫人钱财,
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二人惊愕,又素闻广汉名,即开户 出,下堂叩头,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送狱,敕吏谨遇,给 酒肉。至冬当出死,豫⑥为调⑦棺,给敛葬具,告语之,皆曰:“死无所 恨!” (选自《汉书· 赵广汉传》) [注] ①广汉: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时期涿郡蠡吾县人。②钩
距:辗转推问,得出实情。③参伍其贾:反复比较其价钱。参,同 “三”。④铢两之奸:数目很少的贪污受贿。铢,一两的二十四分 之一。⑤穷里:隐蔽的里巷。⑥豫:事先准备。⑦调:治办,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