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探析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预防、诊断及治疗措施。
方法入选我院炎性肠梗阻患者40例,对患者的临床特征、预防、诊断及治疗措施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炎性肠梗阻患者40例中36例进行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14天后症状消失,临床治愈,治疗时间9-14天,平均(12.6±2.7)天;其他4例患者经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显著变化,予以手术治疗治愈,随访3-6个月,所有病例均无复发。
结论炎性肠梗阻患者应进行详细的实验室及体格等相关检查,及早进行准确诊断,予以中西医结合药物疗法,对于药物疗法无效者可进行及早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与治疗方法、治疗时机等因素密切相关。
标签:临床效果;治疗方法;诊断;炎性肠梗阻
炎性肠梗阻是腹腔手术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是指腹腔内炎症或手术创伤导致肠壁水肿,出现动力性与机械性并存导致肠道中内容物无法顺利运行及通过,临床通常发生于腹腔术后1-3周内[1]。
腹腔术后并发炎性肠梗阻如未能及时有效治疗,会出现腹膜炎、肠穿孔、酸中毒、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及质量[2]。
有研究认为,炎性肠梗阻进行规范的治疗,早期诊断,临床效果确切[3]。
探析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最佳诊疗及预防方案至关重要,故我院对84例早期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实施规范化预防及诊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入选我院2010年8月-2013年7月40例腹腔手术出现早期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4.9±3.2岁,手术次数:腹部1次手术者27例,2次者9例,3次者4例。
梗阻前最后一次手术: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9例,阑尾穿孔行阑尾切除腹腔引流术7例,肠粘连松解术6例,胃溃疡穿孔修补术7例,外伤性小肠破裂行肠段切除吻合术4例,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2例,急性胆囊炎胆道探查术3例,结肠肿瘤行结肠癌根治术1例,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1例。
所有患者的平均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疾病类型、手术方式、病情严重程度等基线特征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临床特征:所有患者在术后肠道恢复后出现呕吐、恶心、发热、腹痛、弥漫性或对称性腹胀等梗阻症状体征,未见蠕动波;CT检查提示肠腔积气,肠壁增厚、水肿;KUB提示小肠气液平;B超见肠腔积液,所有病例无绞窄性肠梗阻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无低血钾等致麻痹性肠梗阻因素。
1.3治疗方法:所有患者予以有效持续的胃肠减压、肠外完全性营养支持,并给予肾上腺生长抑素及皮质激素进行药物疗法,治疗14天症状无恶化后,予
以100ml大承气汤(枳实15g、厚朴15g、芒硝15g、大黄20g(后下))注入胃管内并进行1小时夹管,每天2-3次,取500ml-1000ml大承气汤灌肠保留,每天一次。
治疗14d后观察临床效果,如症状无显著变化或加重(腹痛腹胀加重、体温持续升高),可以予以手术治疗。
1.4治愈标准:腹胀腹痛消失,肛门排气恢复,腹部触之柔软,恢复肠鸣音,肠梗阻症状进食后不再出现[4]。
1.5统计学处理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系统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X2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临床效果分析炎性肠梗阻患者40例中36例进行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14天后症状消失,临床治愈,治疗时间9-14天,平均(12.6±2.7)天;其他4例患者经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显著变化,予以手术治疗治愈,随访3-6个月,所有病例均无复发。
3讨论
3.1炎性肠梗阻的诊断:炎性肠梗阻一般会出现以下临床特征:①CT示肠壁增厚水肿,X线示小肠内有不同程度的气液平。
②听不到显著的气过水声或金属音,无法触及显著包块和肠袢,未见蠕动波及肠型。
③具有肠梗阻的体征和症状,显著腹胀,出现绞窄概率小。
④手术时间长、创伤重、出血多、腹腔严重污染、操作手术范围广的临床病例较为常见。
⑤术后7-14天,肠道功能恢复后再次出现肠梗阻。
3.2炎性肠梗阻的预防:西医主要包括抗生素应用抗感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维持、纠正低蛋白血症、肠外营养、胃肠持续减压、禁食等疗法,避免炎症作用下肠道内菌群易位。
中医认为,早期术后炎性肠梗阻是因通降失调、瘀血阻滞肠道。
以“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进行化瘀活血、止痛行气、通里攻下等方法,西医疗法基础上配合大承气汤,减轻炎症,改善肠道血液循环,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降低,促进肠蠕动。
保守治疗的前提是:病情好转趋向或不再恶化[5]。
虽然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很少发生绞窄,但如出现腹膜炎、肠坏死征象,呕吐血性液体、进行性腹胀加重,持续性体温升高,应对治疗方案及时调整,进行急诊手术。
3.3炎性肠梗阻的预防:预防炎性肠梗阻,要注意尽量选择清晰解剖、轻柔操作、有效简单的手术方式,对腹腔积液积血清除,止血彻底,避免损伤,以防污染腹腔。
对炎性肠梗阻的防治,术后应促进恢复胃肠蠕动,降低肠袢的静止粘连几率。
本研究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治疗及诊断、预防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炎性肠梗阻患者40例中36例进行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14天
后症状消失,临床治愈,治疗时间9-14天,平均(12.6±2.7)天;其他4例患者经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显著变化,予以手术治疗治愈,随访3-6个月,所有病例均无复发,说明炎性肠梗阻患者应及早进行准确诊断,予以中西医结合药物疗法,对于药物疗法无效者可进行及早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与治疗方法、治疗时机等因素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 宋希春.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7):173-174.
[2] 于金海,所剑,徐越超.应用导管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0,25(5):153-155.
[3] 张宏,卫兵艳.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2例诊治观察[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3,17(3):702-703.
[4] 王刚成,韩广森,任莹坤等.腹腔手术患者术后饮食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关系[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3,21(2):216-217.
[5] 宋仁凤,朱朝军.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0例体会[C].全国第九次针刀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10(27):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