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治疗药物监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有针对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 出给药方案(个体化给药方案),才可 能使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在没有TDM技术以前,很难做到个体化 给药。因为临床医生缺少判断药物在体 内状况的客观指标,也就无从找出上述 因素中是哪些在起作用。
举例:
抗心律失常药普鲁卡因胺,其治疗浓度 范围较窄,当过量时亦会引发心律失常, 仅靠临床观察,有时无法区别是剂量不 足未达到疗效还是过量引起的毒性反应, 难以确定安全有效的剂量。 按常规剂量给药时,对有些人而言可能 过低,导致治疗失败;而对另一些人而 言,则可能引起毒性反应。
了解患者情况,建立药历 根据信息,设计个体化方案 治疗方案调整
(二) 有效血药浓度范围
多数药物的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具有良 好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甚至持续到血 药浓度与毒副反应程度相关上。 有效血药浓度范围(therapeutic range) 通常是指最低有效浓度(minimum effect concentration,MEC)与最低中毒浓度 (minimum toxic concentration,MTC) 之间的血药浓度范围。
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 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
优点:
1:无环境污染和辐射 伤害 2:自动化程度高,样 品需求量少 3:重现性好,检测速 度快
缺点:
1:试剂盒价格昂贵,有 效期短,检测样品少, 极易造成不必要的浪 费,因此更适用于批 量检测。 2:不能同时对多种药 物检测
血药浓度测定仪器
三 TDM的临床指征
在临床上,并不是所有的药物或在所有 的情况下都需要进行TDM。 血药浓度只是药效的间接指标。当药物 本身具有客观而简便的效应指标时,就 不必进行血浓监测。 一个良好的临床指标总是优于血药浓度 监测。
(一)TDM的临床指征
⑴药物的有效血浓度范围狭窄。 ⑵同一剂量可能出现较大的血药浓度范围 差异的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 ⑶具有非线形药代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如 苯妥英钠、茶碱、水杨酸等;
格鲁米特 甲丙氨酯
酰胺咪嗪
乙琥胺 利多卡因 去甲替林 茶 碱
3~8mg/L
30~50mL/l 1.5~4mg/L 50~140μ g/L 10~20mg/L 53~96mg/L
甲喹酮
奎尼丁 磺胺嘧啶 磺胺异噁唑 水杨酸盐 丙咪嗪
5mg/L
2~5mg/L 80~150mg/L 90~100mg/L 150~300mg/L 50~160μ g/L
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
原理:
MU(4-Methylumbelliferyl) 4甲基-7-羟基重豆素 P:Phosphate 磷酸盐
五 TDM结果的解释
对TDM结果的解释关系到临床决 策,意义重大,必须结合病人的 临床情况仔细分析,才能对药效 及安全性作出判断。
(一)TDM结果解释的内容
TDM的临床意义
使给药方案个体化 诊断和处理药物过量中毒 进行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研究, 探讨新药的给药方案 节省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 降低治疗费用 避免法律纠纷
药物体内过程与血液中的药物的关系
一些药物的安全有效血清药物浓度范围
名称 洋地黄毒甙 地高辛 苯妥英钠 扑米酮 苯巴比妥 浓度范围 14~30μ g/L 0.9~2μ g/L 10~20mg/L 10~20mg/L 10~20mg/L 名称 普鲁卡因胺 普萘洛尔 安 定 浓度范围 4~8mg/L 20~50μ g/L 0.5~2.5μ g/L 0.2mg/L 10mg/L
为了避免死搬硬套有效浓度所造成的治 疗失误,近年来有人提出目标浓度的概 念。 与有效浓度范围不同,目标浓度无绝对 的上下限也不是大量数据的统计结果, 而是根据具体病情和药物治疗的目标效 应为具体病人设定的血药浓度目标值。
(三)掌握必要的资料
首先应当重视病人资料的收集。下述资 料均与血药浓度的解释有关。 1.年龄 2.体重、身高 3.合并用药 4.剂量、服药时间、 采血时间
甲苯磺丁脲
药物治疗中的误区
误区:认为药物剂量与其血药浓度之间成 线性相关:即如果药物剂量增加,其血 药浓度也会成线性比例的上升。所以如 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病人未出现相应的 药物反应,则应增加药物用量。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平均剂量给药,其结果 是仅一些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另一些则未能达 到预期的疗效,而有一些则出现毒性反应。显 然,不同的患者对剂量的需求是不同的。 这一不同源于下列多种因素: ①个体差异。 ②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及生物利用度。 ③疾病状况。 ④合并用药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等等。
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奎尼丁等
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 氨茶碱 丙米嗪、地昔帕明、阿米替林、多虑平等 碳酸锂 环孢素A 氨基甙类、万古霉素、氯霉素等
抗恶性肿瘤药
甲氨蝶呤、环磷酰胺、阿霉素等
(二) 决定是否进行TDM的原则
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要进行TDM的。 即使那些需要TDM的药物也没有必要进行 常规监测。 TDM有其临床指征的,具体的指征因药而 异。下列问题是进年来有关TDM临床指征 的一般性原则,在决定TDM前应当明确。
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
当荧光素同大的抗体分子结合时,它不能 自由地转动,且发出的绿光同蓝色激发光 在同一平面,偏振被保留下来。相反,若 荧光素没有同抗体结合,可以自由转动, 发出的绿光总是与蓝色激发光在不同的平 面,偏振便消失了。因此,在溶液中分子 的旋光偏振的程度与分子的体积大小成正 比,与荧光素转动速度成反比。
5.病史、用药史、诊断、肝肾功能、血 浆蛋白含量等 6.病人的依从性 7.其他疾病的影响
第二节 给药方案
临床给药方案,在根据病情和适应 证选定最佳药物之后,通常指确定药 物的剂型、给药途径、剂量、给药 间隔及给药时间、疗程等。
根据血药浓度与药效的关系,可将血药浓度划分
为三个范围:无效范围、治疗范围与中毒范围
中毒范围
最大耐受浓度
治疗范围
无效范围
最小有效浓度
血浆药物浓度与药效的关系
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是一个统计学结论, 建立在大量临床观察的基础之上,是对 大部分人而言的有效且能很好耐受的范 围,并不适用于每个人和每一个具体情 况。
⑹怀疑患者药物中毒,尤其有的药物的中 毒症状与剂量不足的症状类似,而临床 又不能辨别的。
⑺合并用药产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的;
需进行TDM的药物
分 类 强心甙 抗癫痫药 药 地高辛、洋地黄毒甙
苯妥因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扑米酮、 丙戊酸钠、乙琥胺

抗心律失常药
β 受体阻断剂 平喘药 抗抑郁药 抗躁狂症药 免疫抑制药 抗生素
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
在竞争性免疫结合过程中,参与反应的成份有 抗体、病人的抗原以及荧光素标记的抗原。荧 光素标记的抗原和病人的待测抗原(待测药物 或激素) 与抗体的结合位点竞争性结合。因此, 当病人的抗原浓度高时,荧光素标记的抗原与 抗体结合就少,荧光偏光度就少;反之荧光偏 光度就大。测定每个样本的偏振值, 利用标准 曲线,可以计算出待测样本中药物或激素的浓 度。
a. 病人是否使用了适用其病症的最佳药物? b. 药效是否不易判断? c. 血药浓度与药效间的关系是否适用于病 情? d. 药物对于此类病症的有效范围是否很窄?
e. 药动学参数是否因病人内在的变异或其 它干扰因素而不可预测? f. 疗程长短是否能使病人在治疗期间受益 于TDM? g. 血药浓度测定的结果是否会显著改变临 床决策并提供更多的信息? 如果上述问题都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则TDM 将是合理和有意义的。
举例:
如保泰松的抗炎有效剂量在兔与人分别 为300mg/kg及10mg/kg,相差达几十倍, 但有效血浓度都在10—20μg/ml之间。 而剂量与血药浓度之间的相关较差。
有研究报道,42例癫痫病人服用苯妥英 钠,每日剂量均为300mg时测得血清苯妥 英钠浓度相差很大。 在有效范围内(10~20μg/m1)的仅11例 (26.2 %) ,低于 10μg/ m1的 23 例(54.8 %),高于20μg/ml的8 例(19%),其中 有三例超过30μg/ml。
(三)测定什么
1.原形药物浓度 2.游离药物浓度 3.活性代谢物 4.对映体的监测
(四)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
光谱法 色谱法 免疫法
1.光谱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荧光分光光度法 优点:
a:设备简单 b:费用低廉
缺点:
a:操作繁琐 b:灵敏度低来自百度文库c:专一性差
2.色谱法
薄层层析 气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优点:
a:灵敏度、特异性、 重复性均佳 b:可对多种药物同时 检测
缺点:
a:技术要求高 b:预处理繁琐 c:通量不够
液质联用(LC-MS)——确定分子结构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手性药物
2.免疫法
放射免疫法(RIA) 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 受体结合法(RBA) 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
⑷肝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患者使用主要经肝 代谢消除(茶碱等)或肾排泄(氨基甙类 抗生素等)的药物时。以及胃肠道功能不 良的患者口服某些药物时;
⑸长期用药的患者,依从性差,不按医嘱用药; 或者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后产生耐药性;或诱导 (或 抑 制) 肝 药酶 的 活性 而 引起 的 药效 降低 (或升高),以及原因不明的药效变化;
第3章 治疗药物监测
第一节 治疗药物监测
一、 概述 治疗药物监测 therapeutic drug mornitoring,TDM 又称为临床药代动力学监测(clinical pharmacokinetic mornitoring, CPM)。
TDM的定义
定义:通过灵敏可靠的方法,检测病人血液或 其它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获取有关药动学参数, 应用药代动力学理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案 的制定和调整,以及药物中毒的诊断和治疗, 以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TDM的使用,使临床医生第一次在给予患者药 物治疗的时候,能通过监测血药浓度知道为什 么患者在特定药物剂量治疗下反应不佳,或者 即便给予标准药物治疗剂量仍然出现药物副作 用。
比如,一般人的茶碱有效浓度范围是10~ 20μg/ml,而有的老年患者的有效浓度仅 为4μg/ml,当其血浓度达到10.7μg/ml (一般人的MEC)时,却出现了茶碱中毒反 应。 这些现象表明,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之间 的相关可能因某些因素如衰老、疾病、合 并用药等而产生变异,致使有效浓度范围 在某个病人体内显著地不同于一般人。
前者常被误认为是药物无效(或选择不 当),后者则被认为是病人对药物的耐受 性太差,因此放弃使用,甚至最终有可 能认为该例心律失常难以治疗。而实际 上,患者的心脏却可能一直未能处于有 效的药物浓度控制之下。
多年来,国内外以充分肯定TDM对药物 治疗的指导与评价作用: 例如,通过TDM和个体给药方案,使癫痫 发作的控制率从47%:提高到74%。 在TDM之前,老年心衰患者使用地高辛时, 中毒率达44%,经TDM及给药方案调整后; 中毒率控制在5%以下。
二 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
对大多药物而言,药理作用的强弱和持 续时间,与药物的受体部位的浓度呈正 比。
直接测定受体部位的浓度是一件很困难 的事,目前尚无法做到
通常我们只能测定血液中的药物浓度。 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与细胞外液及细胞内 液的药物浓度形成一个可逆的平衡。此 平衡遵守质量作用定律。 因此,血液中的药物浓度间接反映了药 物在受体部位的浓度。 药理作用与血药浓度相关性 强于与每日总剂量的相关性
仪器:美国雅培公司IMX全自动快速免疫 分析系统和TDX分析仪。
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
原理:系统光源(卤钨灯) 发出不同波长的光,具有随机的空间
方向。位于光源前面的干涉滤光片, 只允许蓝光(481 - 489nm) 通 过, 这部分蓝光经过一个液晶偏振器,产生平面偏振蓝光。平面偏 振蓝光激发荧光素,并使之跃迁到激发态, 激发态荧光素瞬间释放 能量,发射出单一平面的偏振荧光
四、TDM的实施方法
(一)TDM流程
申请 取样 测定
数据 处理 结果的 解释
(二)取样时间
单剂量给药时,根据药物的动力学特点, 选择药物在平稳状态时取血。 多剂量给药时,在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 采血,以考察与目标浓度(安全有效范围) 的符合程度。多在下一次给药前采取血 样,所测浓度接近谷浓度,称偏谷浓度。 怀疑中毒或急救时,随时采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