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罗山皮影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承人物
陈光辉,男,1946年10月出生,2009年5月26日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 目名称:皮影戏(罗山皮影戏),河南省罗山县申报。
罗山皮影戏传承人陈光辉
保护措施
罗山县文化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罗山皮影戏进行了挖掘整理,先后整理出皮影戏脚本《龙风配》《真假驸马》 《八仙闹海》《访山东》《假设阴朝》等12个剧目。
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罗山皮影戏2009年,罗山皮影戏走进香港,参加了“中原文化香港行”启动仪式暨2009年豫港投资贸易洽 谈会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的活动;同年,罗山皮影戏参加了由河南省省委、省政府主办的“河南农民工风采展” 开幕式的展演活动。
2017年10月,法国巴黎举办了罗山皮影戏专场演出,期间上演了《龙凤呈祥》《杨文广挂帅》《诸葛亮招 亲》《麒麟送子》等剧目。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传承状况
传承人物 保护措施
传承价值
罗山皮影戏的演出剧目文学价值较高,是豫南民间文学的宝贵资源。其音乐高亢明亮,唱腔真假声替换自如, 是采撷和研究豫南、鄂北、皖西民间音乐的好素材;其唱词、道白既有文学语言,又有农谚、笑话、俚语、歇后 语等,是豫南民间口头文学的传承。
传承状况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罗山皮影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基础受到严重冲击和制约,供演出的传统曲目不断 流失,演出市场的萎缩也直接威胁着罗山皮影戏的生存和传承,从事罗山皮影戏演出和影人制作的艺人大都已年 逾古稀,一些老艺人已经去世,罗山皮影戏后继乏人,濒临消亡,亟待抢救保护。
1954年宣传新婚姻法时,罗山皮影戏艺人用旧的皮影人,填上新调,讲当代话。
从1964年开始,罗山皮影戏有目的地吸收了京剧、豫剧、花鼓、民间小调的唱腔,演唱了《血泪仇》《烽火 山》《三砸铁锁链》《红色的种子》等现代戏。大本头的《烈火金刚》《平原枪声》也开始演唱。
“文化大革命”期间,罗山皮影戏被认为是封建迷信戏,皮影戏表演活动一度中断。
2019年6月8日,罗山皮影戏在2019年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主会场广州进行了表 演。
荣誉表彰
1964年,罗山皮影戏现代戏剧目《血泪仇》在信阳地区会演中获得优秀奖。
2020年11月,罗山皮影戏在第二十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 中获得“非遗智慧与创新奖”。
罗山县开展了皮影艺术进中小学课堂活动,并利用课堂讲授、函授、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分级分期分批对 罗山皮影戏保护工作有关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行培训。
罗山县对罗山皮影戏口传和手抄的皮影剧本进行了挖掘整理,先后整理出罗山皮影戏传统剧目216个。 2005年,罗山县政府部门向社会公开招生,培养了罗山皮影戏青年传承人28人。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罗山县文化馆获得“皮影戏(罗 山皮影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3)偿台。偿台是东道主将准备好的贡香、火纸、蜡烛、鱼、肉、白酒、挂面(俗称三牲祭礼)、红封子 (钱)、香皂、毛巾、香烟等一盘托出,燃放鞭炮送到舞台帐中,乐队奏乐,大师傅双手接过,鼓乐齐鸣,燃放 鞭炮,点亮蜡烛,焚烧火纸,主人跪拜,神戏开始。神戏由前台大师傅主持,然后焚烧祈文,动请太白金星,言 明某时、某地、某人为某事答谢众神和众仙,同时烦请太白仙人邀请各路神仙下凡驾临此事,福佑全家。
操作方法
罗山皮影戏的操作方法,大体分两大部分:一是小动的操作,多用于文场戏。如起、坐、走动、观景、思索、 笑、哭、饮酒、用茶等;二是大操作,多用于武场戏、如腾云驾雾、穿房越壁,擒龙打虎、刮风下雨、洗马、出 大场、打靶子等。无论小动作或大动作,都是根据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内心活动,用动作表达出来。既表现人物 的感情,又表现人物的神志,这就在于操作影人的演员技术高低和对人物的理解程度。罗山皮影戏传统的操作方 法有一定操作程序和法度,如打靶子,一般是三、五回合,开打时拍“惊堂木”,打的激烈时,演员杂以大声疾 呼、跺脚等动作,以增加舞台气氛。
(2)搭台。皮影戏队员一到东道主家,前台大师傅即为东道主撰写析文,书写对联和商定剧目,其他队员 开始搭台。据老辈人讲,过去搭的皮影戏台是高台,是用6条板凳、7扇门板外加1个风簸搭台。因此,才有“6条 板凳7扇门,离了风簸搭不成”之说。后来的搭戏台简便多了,用两把家庭常用的椅子面对面绑在一起,椅背上横 着平放一块门板,在门板上撑起早已加工好带来的长2米、宽1米的长方形幕帐,即为前台。戏台搭置后,前台师 傅开头箱,亮挂影人大线挂文武净、八卦衣、官补、八团,中线挂马褂、短袄,下线挂旦角服饰。把整场人物脸 谱、服饰配戴停当后,前台师傅开脚箱,取乐器,开场打闹台。
唱词道白
罗山皮影戏的演唱虽以名著为脚本,却不照本宣科,而是使其故事情节更加紧凑,同时创作出旅游豫南风情 的唱词,其唱词既通俗易懂又不失韵律,还有谚语、歇后语、俚语相夹其间,效果上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罗山皮影戏的道白多于唱词,人物故事的起因、发展和高潮都通过道白来表现。道白用豫南地方方言,其间 很多地方或引经注典,或夹以农事谚语、民间笑话、乡村俚语。
皮影戏(罗山皮影戏)
河南省罗山县传统戏剧
01 历史渊源
03 代表剧目 05 社会影响
目录
02 文化特征 04 传承保护
基本信息
皮影戏(罗山皮影戏),河南省罗山县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河南罗山皮影戏系由古代中原影戏逐渐演变形成,其唱腔音乐蕴涵有江淮地区民间音乐的元素,演唱时真假 声转换自如,呈现出高亢明亮、委婉动听的艺术风格。其唱词诙谐幽默,体现出江淮民间口头文学的特点。罗山 皮影戏历代相传的剧目有416个,其中经常演出的有231个,多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罗山皮影戏的活动范围较为 广阔,常在湖北、安徽、河南等地演出。
代表剧目
代表剧目
罗山皮影戏经常上演的传统剧目约为49本231个,花戏(折子戏)约为167个,现代戏约为36个。传统剧目 和花戏多取材于神话故事、历史演义、武侠传奇等。传统剧目有《征北海》《进香》《过五关》《收姜维》《紫 金山》《定九州》等;花戏(折子戏)有《大血袍》《小血袍》《小公堂》《大公堂》《白玉杯》《龙泉剑》 《双插柳》等;连台本戏有《封神演义》《东西汉》《征西》《月唐》《反唐》《隋唐》《精忠》《水浒》《前 后七国》等。
2007年2月6日,罗山皮影戏经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 皮影戏(罗山皮影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91。
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罗山皮影戏据熊自元、林芝梅、岳义成等罗山皮影戏艺人介绍,罗山皮影戏源自河北滦州(现属唐山),在 明代嘉靖年间传入罗山地区。罗山皮影戏形成初期为水影子(大影子,高约90厘米),之后转变为二水影子(中 影子,高约60厘米)。
20年代80年代,罗山皮影戏得以重新恢复,1982年、1985年,罗山县文化局和文化馆两次共同搞皮影改革 试点。
文化特征
1
演出程序
2
操作方法
3
唱腔特点
4
罗山皮影戏罗山皮影戏一天三场戏为一本(夜晚一场戏为灯戏),无论一个影队在一个点唱几天,其头场戏 演出过程如下:
(1)发箱。过去唱戏,一般是东家头一天晚上派人到皮影戏箱主家请戏担箱,然后箱主于当晚通知演员和 演奏员。后来由于通信的发达,请戏不再提前派人担箱,只是打相邀即可。
主要编制
罗山皮影戏以皮影戏箱为单位,一担(两只)箱就是一个皮影队,皮影队员少的6人,多的7人,其中唱师2 人,乐队4—5人。一个皮影队(一担箱)配套皮影人多少不等,一般说约在50身左右,男身占2/3,女身占1/3, 影人的脸谱80个左右,帽子150个以上。另外,有刀、枪、斧、钺等各式兵器30余件,还有马、虎、龙、凤、麒 麟、四不像等走兽飞禽以及宫殿、门窗、车船等道具。罗山皮影戏皮影戏箱又分头箱(乾箱)和脚箱(坤箱), 头箱专放影人,脚箱专放乐器。没有演出任务在家里存放时,头箱放置在脚箱之上码好,此为先师传下来的规矩, 这一规矩一直沿袭。
清代同治年间,皮影戏班在罗山境内有了新的发展,一些富豪人家的子弟和落榜秀才组织皮影戏班进行演出 活动,在彭新有杨宏星,铁卜有黎故洪,周党有徐五师傅等皮影戏箱。
1949年以前,罗山皮影戏演出开场约90分钟,要唱一曲所谓“神戏”(后改为20-30分钟的折子戏),然后 才是正本演唱。1949年之后,罗山皮影戏皮影艺人较为守旧。
谢谢观看
唱腔特点
罗山皮影戏罗山皮影戏唱腔独特,用地道的豫南方言作基调,把信阳民歌里面的精华融合到皮影戏唱腔中, 根据戏剧人物行当生、旦、净、丑,分门别类地各有其相适应的唱腔。罗山皮影戏唱腔有东西调之分。东调高亢 激烈,善于刻画剧中人物个性,适于唱武场戏;西调起落平稳、轻巧,板式结构缓慢,悠扬婉转,适于唱文场戏。 罗山皮影戏从整体上看,是以板腔体为主,曲牌体为辅的综合性音乐唱腔。其板式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有板有眼; 二是无板无眼。有板有眼类如“慢二流扣”“快二流扣”“一字板”“寒调”“丑角唱腔”等,无板无眼类如 “死板”(又称闸板)、“喊板”(又称波子)、“摇板”“带板”(又称走板)、“飞板”(又称嘹子)、 “数板”“挂板”“吊板”“站引”“坐引”“哭天嘶”“小叹板”等十二种唱腔板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