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牙齿磨损的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牙齿磨损的临床分析
本文通过对老年人牙齿磨损发生情况进行临床分析,得出结论:磨损程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加重,磨损发生率最高的是第一磨牙,以下依次为第二磨牙、第二前磨牙和中切牙。
应根据病因及时对患者进行指导和治疗,以减少因磨损继续发展而造成的牙髓、根尖病变以及牙折等,减少牙病的失牙带来的痛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标签:老年人;牙齿磨损
Abstract: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elderly tooth wear was performed,clinical analysis,draw the conclusion:the degree of wearalso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wear the highest incidence rate of the first molar,the following sequence for the second molars,second premolar and maxillary incisor. Should be timely guidanceaccording to the etiology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in order to reduce the wear is caused due to the continued development ofpulp,periapical lesions and tooth fracture,reduce the pain of dentaltooth loss,improv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Keywords:Aged Tooth abrasion
牙体硬组织的磨损,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它是人类牙齿行使咀嚼功能后,随着年龄的增加,牙体硬组织发生的生理性变化。
多数老年人的个别牙、一组牙甚至全口牙因牙合力负担过重、不良习惯或某些疾病等因素,可造成病理性磨损,过度磨损常常造成牙本质过敏及牙髓炎,甚至破坏咬合平衡造成牙体劈裂。
我们对一组老年人牙齿磨损发生情况进行调查。
1资料与方法
由2位专业医师对青岛市南区老年人520例进行以磨损为主的口腔检查,磨损的诊断分级为5度,0°:无磨损;Ⅰ°:颌面和切端少量釉质磨损;Ⅱ°:釉质磨至牙本质暴露,其范围1/3表面积,切断牙本质磨损重;Ⅳ°:颌面釉质全部丧失,以露髓或露出继发牙本质。
对每位调查者按所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填写相关内容,所得调查资料以χ?作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磨损发生率总受检人数520例,磨损发生率100%,总患牙数7985颗,人均磨损牙15.36颗,Ⅲ°以上磨损换牙的发生率占受检人数的47.9%,牙数249颗,人均0.48颗。
2.2磨损与年龄的关系磨损在各年龄组均100%出现,磨损程度构成表见表1.磨损程度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加重(P>0.01)。
2.3各牙位磨损发生的情况各牙位磨损发生的情况,磨损发生率最高的是第一磨牙,以下依次为第二磨牙、第二前磨牙和中切牙。
3讨论
牙齿磨损是牙体增龄性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老年人牙齿颌面,特别是磨牙颌面,由于年龄增大而出现的磨损,一般均为生理性磨损。
病理性磨损是一种病理状态。
造成病理性磨损的原因很多,不良的饮食习惯或生活习惯,磨牙症等等。
本组520例中老年教师普查中发现,受检人均有牙齿磨损,Ⅲ°以上的磨损发生率为47.9%,表明磨损是值得重视的老年牙病。
在调查中发现,颌面除磨损外常有牙本质的凹陷,这种凹陷常发展为过敏点。
可以认为,除食物中的粗糙成分外,酸性饮料、某些患者唾液的pH值及反酸史均可造成患者的酸蚀脱钙,故磨损是多因素造成的。
本组调查结果显示,磨损的患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老年前期是高发期,导致牙体应组织进行性丧失,随年龄增加,磨损程度和患牙数目也增加。
磨损的好发牙位为磨牙和切牙,其发病多由于长期咀嚼运动机械性摩擦而产生的牙面磨损,加之不良习惯、牙列不齐、偏侧咀嚼、夜磨牙等,从而出现患牙部位的差异。
根据调查结果表明,程度轻的磨损占大多数,其中磨损Ⅰ°~Ⅱ°的牙占97.62%,若能根据病因及时对患者进行指导和治疗,能有效地减少因磨损继续发展而造成的牙髓、根尖病变以及牙折等,减少牙病的失牙带来的痛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艳.老年人牙齿磨损的治疗分析[J].现代医院,2008(01).
[2]仇丽鸿,孙海燕.牙齿磨损的特点及临床治疗[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年12期.
[3]陈乃玲,彭伟,李金源.饮食及生活习惯与牙齿重度磨耗关系的初步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09).
[4]余彤,章捍东,宫琦玮.老年人牙齿磨损情况调查及治疗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1(04).
[5]陈丽萍,张丁华,阙珍妮.1033名成年人牙齿磨损情况的调查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7(03).
[6]周红梅,李洪.临床患者牙齿磨耗原因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