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阅读答案(精选7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阅读答案(精选7篇)
春阅读答案篇1
朱自清的《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关于春的景象?有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带来春朱自清的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春朱自清的阅读材料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③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春朱自清的阅读题目
10.选文向我们描述了春天的三幅图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空。
(3分)
第①段:__ __图;第②段:_ ___一图;第③段:图。
11.第②段是从、、这三个角度来描写春风的。
(3分)
12.说说下面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6分)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13.第①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分句的语序可否颠倒?为什么?(3分)
春朱自清的阅读答案
10、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11、温暖、清香、悦耳
12、不仅写出了蜜蜂的声音,而且写出了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态。
13、这三个分句的语序不可以颠倒,因为三个比喻分别对应着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以及后面的“桃儿、杏儿、梨儿”语文中的描写、叙事等手法有它的内在逻辑关系,上下文是一一对应的,红的像火对应的是桃花,粉的像霞对应的是杏花,白的像雪对应的是梨花。
用这几个排比着重突出了春天的色彩,完美的表达出“春”的特征和作者巧妙的利用色彩展现春天鲜花盛开、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
春阅读答案篇2
这篇《采春》的作者通过采春气、采春意、采诗情,这三方面描写了采春。
随便拦住一个打问,这是干什么?回答简练干脆:采春。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带来采春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采春阅读材料
①冬季日短夜长。
农人说,十月里天碗里转,好婆姨做不熟三顿饭。
是呀,刚刚日头还在当顶,扫了扫院子,喂了喂鸡,出溜一下便滑到西山梁上去了。
白日真短,短得匆匆忙忙,慌慌张张,气气喘喘。
城里人也不例外,上个班两头不见太阳。
早晨起床屋里黑,晚上下班外头黑,回到家里倒是亮堂,可那不是阳光,却是灯光,忙忙碌碌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②日子这么紧紧张张,应该过得快吧?没有,丝毫也没有。
非但没有觉得冬日短暂,一个个都感到缓慢,要不为啥总见书卷报端出现漫长的冬季呢!冬季的漫长是人们感觉出来的,不,是人们煎熬出来的。
日光淡淡的,没有一点温色,寒气就像草原上的群狼到处肆虐。
伸出手,手冻得疼。
走几步路,脚冻得疼。
手脚冻木了,不疼了,鼻尖却辣辣地疼。
疼得眼睛直想流泪,却强忍着不敢流,怕流出来把冰碴子
挂在脸上。
这日子还能说是过吗?不,是在熬,在煎熬。
一煎熬日子就长,唉,好漫长,好漫长的冬天呀!
③好不容易熬到立春了,可春天只在日历上露脸,天地间还是冬天的鬼样子。
寒寒的,秃秃的,没有一点生机。
就盼惊蛰,一天一天盼,盼来了惊蛰,似乎也没啥改观。
寒还在寒,秃还在秃,要摧毁冬日根深蒂固的营盘不那么容易。
没有耐心,没有韧劲,还真不行,那就打消脾气,耐下性子,慢慢熬吧!
④忽一日,地皮软了。
踏上去不再像往日那样硬邦邦,倒似是踩在了海绵上,软软的,柔柔的。
抬起头,高高的杨树梢垂挂起絮穗穗,萧疏的柳树条奓开了黄翅翅。
哈呀,河边沿,垄堰根,一色的绿气正在蔓延。
真让人摸不着头脑,春天却悄无声息地来了。
⑤好啊,春来了!
⑥春来了,哪里还能在屋里憋得住?憋屈了一冬天的肢体早该展放了,憋闷了一冬天的浊气早该释放了。
街市上不行,挤窄;村巷里不行,弯折。
只有阔野,只有山梁,才是展放肢体、释放浊气的理想地方。
二月二,龙抬头。
人们出了城,出了村,原野里、山梁上到处是人。
小路上是人的溪流,大路上是人的河流,平地上是人的海洋,山巅上是人的峰峦。
随便拦住一个打问,这是干什么?回答简练干脆:采春。
⑦采春!
⑧采春?怎么个采法?采法不复杂。
满地是春气,走一走浑身是春情;小溪流春水,洗一洗满脸是春意;山壑荡春风,爬一爬萦怀是春温。
更别说,枯树丛里的松树叶柏树叶早变绿了,绿得像是点缀的翡翠;更别说,崖壁岩角的连翘花山桃花早已开了,粉嘟嘟的像是仙女的笑靥。
有人手痒了,折一节松枝带回去,往花瓶里一插,满屋子清香,春天的气息驱走了冬日的萎靡。
有人心痒了,掐一朵粉桃花簪在乌黑的头发上,走到哪儿,都是笑笑的,笑开了一个人见人爱的春温时令。
采春,采出的是欢乐,采出的是笑颜!
⑨还有人比他们更贪婪,见到春色手也痒,心也痒。
手痒没动手,心痒大动心,把那春意、春情、春光,甚而春枝春叶、春蕾春花,装满一肚子,塞满一脑子。
回到家里放不下,躺在床上推不开,睡在梦
里仍是春水流淌,春鸟啼鸣,春条喷绿,春花怒放……梦醒了,人未醒,反而醉得迷迷离离,痴痴幻幻。
迷离中展开纸,痴幻中拿起笔,于是,世人看见:“绿柳才黄半未匀”,那是杨巨源采回来的春天;“二月初惊见草芽”,那是韩愈采回来的春天;“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那是辛弃疾采回来的春天;“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是白居易采回来的春天。
⑩凡人采回的青枝绿叶,香着香着淡了,散了;凡人采回的蓓蕾花朵,开着开着败了,干了。
而诗人采回的春天,却永恒地绿着,香着。
白居易的春草,从唐朝绿满书卷,绿到了今天;辛弃疾的春花,从宋代香满庭堂,香到了今天。
(选自《百家》20xx年第6期,有改动)
采春阅读题目
12.“日子这么紧紧张张,应该过得快”,人们为什么又觉得它“漫长”?写冬日“漫长”有什么作用?(6分)
13.结合语境,简要分析下列画线句子所表达的感情。
(4分)
(1)好啊,春来了!
(2)辛弃疾的春花,从宋代香满庭堂,香到了今天。
14.散文的美往往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请简要概括第④节的语言特色。
(4分)
15.“采春”一词极具形象性,请结合全文探究其丰富内涵。
(6分)
采春阅读答案
12.漫长:寒冷,没有生机;难熬。
(2分。
每点1分)作用:日子过得快与漫长对照,使行文富于变化;写漫长也是写煎熬,为后文写“采春”的欢乐做铺垫。
(4分。
每点2分)
13.(1)经历冬日煎熬后,对春天终于来临的喜悦。
(2)对诗人将春意凝为诗歌、传承后人的赞美。
(4分。
每点2分,各点中情感、内容各1分)
14.多用口语、俗语;长句短句结合,整句散句交错;多用叠词,富有节奏音韵美;使用比喻、对比等修辞,形象生动。
(4分。
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15.春天里展放肢体,释放浊气(采春气);来到野外,让身心获得春天的气息(采春意);将春的气息融入心里,熔铸成诗(采诗情)。
(6分。
每点2分)
春阅读答案篇3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是南宋吴文英所作的一首节日感怀、畅抒旅情之作。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祝英台近·除夜立春》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阅读。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阅读原文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
①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
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
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⑦。
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
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注:①红情、绿意:剪彩为红花绿叶,即春幡,可以戴在头上。
花信: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
②幽素:幽情素心。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阅读题目
8.“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分析其在全词中的作用。
(5分)
9.全词从哪三个方面反衬了诗人的孤寂愁苦之情?(6分)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阅读答案
8. (5分)夕阳不肯轻易落山(1分),东风又带来了春的讯息(1分)。
切合“除夜立春”的题意(1分),表达除旧迎新之意(1分)。
抒发了作者对即将逝去的一年的恋恋不舍,和对新年到来的感慨。
(1分)
9.(6分)(1)初春之美景,东风应期而来。
(2)他人之欢乐,剪裁花叶,热闹守夜。
(3)昔日之温馨,伊人擘柑。
(每点2分)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阅读译文
剪出了含情的红花,裁出了有意的绿叶,应着花期而来的春风吹得钗股上花叶葱茏。
除夕的残日恋恋而坠,吹来了带着春意的东风。
仿佛不愿放那岁末的年华了终。
有些守岁的人西窗夜话,添烛点灯,彻夜不眠,直到天明,在连绵不断的笑声中,传来了元旦黄益莺的啼
鸣。
回想旧日除夕的宴席,伊人的纤纤玉手曾剖开黄柑荐酒,那温柔的香气朦胧,至今萦系着我的心灵。
我回到那湖边的梦境,那湖水如镜,留连忘返,我又朦胧胧迷失了路径。
可怜吴地白霜染鬓发点点如星,仿佛春风也不能将寒霜消融.更何况斑斑鬓发对着落梅如雨雪飘零。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阅读赏析
本篇为词人客居异乡立春感怀之作。
时值除夕夜,又是立春,一年将尽,新春已至,而词人客里逢春,未免愁寂,因而写下此词。
全词笔致婉曲,沉郁感人。
上片开篇三句,先写迎接立春。
立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人们用彩纸裁出红花、绿叶,制成春幡,插在头上,以应时令。
应花期而来的春风,将人们佩戴在头上的春幡吹得摇曳生姿,煞是好看。
一个“上”字用得精妙、婉细,将春风写得温柔多情。
“残日东风”两句转写除夕守岁。
在岁暮的最后一天,连残日、东风都想挽留住将尽的年华。
这两句写岁月匆促,时不待人,切合“除夕立春”之题意。
“放”字用得尤其贴切,显示出词人的炼字功夫。
片末三句写除夕之夜来临,守岁的人们彻夜不眠,剪烛夜话,在欢笑声和黄莺的啼声中迎来了新岁的清晨。
上片八句所写之乐景,都是客居他乡的词人眼中所见、耳中所闻,而其自身之苦闷孤寂,自在不言中。
词人这样写,正是想以景之可喜反衬己之可悲,人之欢乐反衬己之愁苦,从热闹中写出寂寞,从欢乐中写出凄凉,从笑声中写出辛酸。
下片转写由此而生发出的对旧日家居生活的回忆。
前三句叙写了往日与家人迎春饮宴,伊人以黄柑荐酒之事。
客中回忆及此,当然别是一番滋味。
此笔以昔日之温馨反衬出今日之凄清。
日有所思而夜有所梦,词人终于在梦中踏上了归程。
却不曾想因久未归家,就连在梦中也难觅归路。
片末“可怜千点吴霜,寒消不尽”两句化用李贺《还自会稽歌》“无霜点归鬓”一句诗意,写词人两鬓斑白,仍不得归家,将愁情翻进一层;“又相对、落梅如雨”一句写词人斑斑白发与点点白梅相对,更将词人有家归不得的愁情推向极致,令人为之凄绝。
春阅读答案篇4
《祝英台近·晚春》这是一首描写离别相思的词篇。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祝英台近·晚春》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祝英台近·晚春》阅读原文
祝英台近·晚春
[宋]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
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
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去?却不解带将愁去。
[注]
①宝钗分:古代情人分别时,常将钗分作两股,男女各执一股,以为纪念。
桃叶渡:在南京秦淮河与青溪合流之处。
这里泛指男女送别之处。
③南浦:水边,泛指送别的地方。
《楚辞·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
”
《祝英台近·晚春》阅读题目
1.从词风看,这首词应该属于____派。
在通过细节刻画心理方面,本词有两句与唐朝诗人张籍《秋思》中的“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把这两句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词,简析画线词句的表现手法和词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祝英台近·晚春》阅读答案
1.婉约。
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
2.画线句子运用了拟人(或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
将带愁来却不带愁去的“春”人格化,细腻地刻画了人物内心伤春怀人的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
(意对即可)
《祝英台近·晚春》阅读译文
将宝钗擘为两截,离别在桃叶渡口,南浦暗淡凄凉,烟雾笼罩着垂柳。
我怕登上层层的高楼,十天里有九天风号雨骤。
片片飘飞的花
瓣令人断肠悲愁,风雨摧花却没人来救,更有谁劝那黄鸢儿将啼声罢休?
瞧瞧簪在鬓边的花簇,算算花瓣数目将离人归期预卜,才簪上花簇又摘下重数。
昏暗的灯光映照着罗帐,梦中悲泣着哽咽难诉:是春天他的到来给我带来忧愁,而今春天又归向何处?却不懂将忧愁带走。
《祝英台近·晚春》阅读赏析
上片写行人去后的凄凉。
开篇三句点明别时的节气,衬托悲苦的心情。
中二句写别后的思念与由此而引起的心绪。
"断肠"三句写春去花落,无人爱惜,莺声鸣啭,无人劝阻,由此而更增添她的愁苦。
下片写盼归的急切心情。
换头三句通过占卜归期的神态来刻画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中二句写梦中相思之情。
末三句以怨春作结。
这首词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一是善于通过动作来刻画人物心理活动。
词中侧重于描写女主人公盼望丈夫早日归来的焦急心情,在写法上,作者舍弃了一般常用的即景抒情的手法,而是通过动作的某些细节来突现人物的内心活动:"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
"出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位女主人公,把刚刚插在鬓边的鲜花重新摘下来,,一瓣一瓣地从头细数,忐忑不安的心情,便跃然纸上,甚至连这位女主人公的焦急心情也活灵活现了。
这是其一。
其二是通过梦中的呓语来表示对春天的怨恨。
这就比一般的"怨春"更加深入一层。
通过梦中语,还进一步说明"花卜归期"只不过暂时取得心灵上的某种安慰,并非有确实的凭据。
反过来,这"梦中?又进一步烘托出盼归之情的急切。
在结构上,结尾又密切照应开篇,因与情人分别时是"烟柳暗南浦"的春天,所以说"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将愁带去!"
这首词通过儿女之情,寄托了家国之愁。
作者满腹的怨恨,却不说破。
于是就可以使人用自己的想象来加以补充和发挥了。
词中很少用典,并以浅近的口语于不经意处信笔写来,既切合女主人公的身份,又切合其声情口吻。
这首词在辛词中是别具一格的。
沈谦在《填词杂说》中说:"稼轩词以激扬奋励为工,至'宝钗分,桃叶渡'一曲,昵狎温柔,魂销意尽,才人伎俩,真不可测。
"这一段话说明,这首词是带有婉约词的特点。
春阅读答案篇5
湖在山的趾边,山在湖的唇边。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马湖之春阅读答案,希望大家能喜欢!
白马湖之春阅读材料
白马湖,想念它多年了。
当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落潮了,迎来的失望和落败的景象,让一群有理想有追求的文人,心中充满迷惘,他们不想在城市里醉生梦死浑浑噩噩,跑到了无论离杭州还是离宁波都偏远的上虞,寻找到白马湖这样一块世外桃源,去做点儿他们想做的又能够做的事情。
真是想象不出,春天是什么样子了。
为什么经亨颐先生在白马湖畔一招呼,那么多现在听起来名声那样显赫的文人,一下子就抛弃了都市的奢靡与繁华,来到了荒郊野外的这里办起了这所春晖中学?当时号称“白马湖四友”,除了夏丏尊年长一点,是36岁了,朱光潜只有25岁,而朱自清和丰子恺才24岁。
现在,真的是难以想象了。
那毕竟不是短暂的观光旅游。
经亨颐的“长松山房”、弘一法师的“晚晴山房”、丰子恺的“小杨柳屋”、夏丏尊的“平屋”……次第呈现在眼前。
房子都是依山临湖而建,按照眼下的时尚,都是山间别墅,亲水家居,格外时髦的。
但现在的房子所取的名字,能够有他们这样的雅致吗?“富贵豪庭”、“罗马花园”……那些俗气又土气得掉渣儿的名字,怎么能够和“小杨柳屋”、“平屋”相比呢?
名字不过只是符号,符号里却隐含着一代人心里不同的精神追求。
屋子都很低矮,完全日式风格,留有岁月的痕迹,因为无论经亨颐还是夏丏尊,都是留日归来,当年他们是春晖中学的创办者和主要响应者,那是一群即便沦落也格外重精神的五四青年。
书房都是在后面的小屋里,窗外就是青山,一窗新绿岛相呼,清风和以读书声,最美好的记忆全在那里了。
在世风跌落、万象幻灭之际,世外桃源只不过是心里潜在理想的一种转换。
上一代文人的清高与清纯,首先表现在对理想实实在在的实践上,而不是在身陷软椅里故作的姿态或高头讲章的言辞之中。
在
谈论白马湖和春晖中学的时候,现在的人们都愿意谈论他们的文化成就,夏丏尊确实在他的“平屋”里翻译了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朱光潜的美学处女作《无言之美》和丰子恺的漫画处女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也都完成在白马湖畔。
在回顾历史时,白马湖确实成为了一种象征。
其实,相比较其文化成就,上一代文人在历史转折的时候走向乡间的民粹主义和平民精神,是让现在的人更加叹为观止的。
当初一批真正的文化精英,他们愿意从最基础做起,而不是舌灿如莲,夸夸其谈于走马灯似的各种会议和酒宴之中。
他们确实是在实实在在做事,夏丏尊建造“平屋”时的一个“平”字,就是寓有平民、平凡、平淡之意。
仅朱自清一人每天上午、下午就各有两个小时的课要上。
而丰子恺一人是又要教美术又要教音乐在拳打脚踢。
现在,在我们的教室里,却难得见到我们的教授一面了。
走进夏丏尊的“平屋”,这种感觉更深。
在他的那间窄小的书房里,暗暗的屋子,低矮得有些压抑,只有窗户里透过山的绿色和风的呼吸,平衡了眼前的一切。
想象着当年的冬夜里,松涛如吼,霜月当窗,夏先生在这里拨拉着炉灰,让屋子稍微暖和一些,自己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的,在一灯如豆的洋灯下艰苦工作到夜深的样子,直觉得恍如隔世。
白马湖水在阳光下不住地闪耀。
想起朱自清先生写白马湖的诗句:湖在山的趾边,山在湖的唇边。
也想起他当年看到湖边系一条空无一人的小船的时候,他说过的话:我听见了自己的呼吸,想起了“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真觉物我双忘了。
也许,可以这样说,前者是他们这一代人心中常常涌起的诗意,后者是他们追求的境界吧?只可惜,这两样,如今的我们都缺少了,而且不以为渐渐失去的弥足珍贵。
白马湖,便在他们的生命中,而只能在我们的想象里。
白马湖之春阅读题目
19.第二段中“他们想做的又能够做的事情”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4分)
20.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
(1)那毕竟不是短暂的观光旅游。
(2分)
(2)只可惜,这两样,如今的我们都缺少了,而且不以为渐渐失去的弥足珍贵。
(2分)
21.第八段中,“这种感觉”为什么会“更深”?(4分)
22.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白马湖,便在他们的生命中,而只能在我们的想象里”这句话的理解。
(6分)
白马湖之春阅读答案
19.(4分)①在上虞创办春晖中学。
②潜心于文化创作。
③从最基础做起,实实在在教书育人。
(一点1分,全答对4分)
20.(4分)(1)这些文人抛弃奢靡繁华,长期扎根于艰苦环境中,实实在在做事(1分),令人钦佩(1分)。
(2)我们生活中缺失了心中的诗意和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这样珍贵的东西。
(1分)人们对此麻木冷漠,实在让人感到痛惜。
(1分)
21.(4分)夏先生的书房窄小、昏暗、低矮、简陋,而在这样的环境中(2分),夏先生依然认真、执着地艰苦工作,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到他是在实实在在地做事(2分)。
22.(6分)提示:白马湖是五四时期文人民粹主义和平民精神的象征,他们在那里实实在在地做事,实践着理想,白马湖成为他们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如今,我们缺失了这样的精神,更缺失了理想的实践,热衷奢靡和繁华,生活中充满了浮躁,白马湖那样的生活只能出现在我们的想象中了。
春阅读答案篇6
白马湖是五四时期文人民粹主义和平民精神的象征,他们在那里实实在在地做事,实践着理想,白马湖成为他们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白马湖之春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到您。
白马湖之春
肖复兴
白马湖,想念它多年了。
五四运动落潮,迎来的失望和落败的景象,让一群有理想有追求的文人,心中充满迷惘,他们不想在城市里醉生梦死浑浑噩噩,跑到了无论离杭州还是离宁波都偏远的上虞,寻找到白马湖这样一块世外
桃源,去做点儿他们想做的又能够做的事情,给曾经在革命大潮中澎湃的心找一块绿洲。
真是想象不出,春天是什么样子了。
为什么经亨颐先生在白马湖畔一招呼,那么多现在听起来名声那样显赫的文人,一下子就抛弃了都市的奢靡与繁华,来到了荒郊野外的这里办起了这所春晖中学?当时号称“白马湖四友”,除了夏丏尊年长一点,是36岁了,朱光潜只有25岁,而朱自清和丰子恺才24岁。
现在,真的是难以想象了。
那毕竟不是短暂的观光旅游。
经亨颐的“长松山房”、弘一法师的“晚晴山房”、丰子恺的“小杨柳屋”、夏丏尊的“平屋”……次第呈现在眼前。
房子都是依山临湖而建,按照眼下的时尚,都是山间别墅,亲水家居,格外时髦的。
但现在的房子所取的名字,能够有他们这样的雅致吗?“富贵豪庭”、“罗马花园”……那些俗气又土气得掉渣儿的名字,怎么能够和“小杨柳屋”、“平屋”相比呢?
名字不过只是符号,符号里却隐含着一代人心里不同的精神追求。
屋子都很低矮,完全日式风格,留有岁月的痕迹,因为无论经亨颐还是夏丏尊,都是留日归来,当年他们是春晖中学的创办者和主要响应者,那是一群即便沦落也格外重精神的五四青年。
书房都是在后面的小屋里,窗外就是青山,一窗新绿岛相呼,清风和以读书声,最美好的记忆全在那里了。
在世风跌落、万象幻灭之际,世外桃源只不过是心里潜在理想的一种转换。
上一代文人的清高与清纯,首先表现在对理想实实在在的实践上,而不是在身陷软椅里故作的姿态或高头讲章的言辞之中。
在谈论白马湖和春晖中学的时候,现在的人们都愿意谈论他们的文化成就,夏丏尊确实在他的“平屋”里翻译了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朱光潜的美学处女作《无言之美》和丰子恺的漫画处女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也都完成在白马湖畔。
在回顾历史时,白马湖确实成为了一种象征。
其实,相比较其文化成就,上一代文人在历史转折的时候走向乡间的民粹主义和平民精神,是让现在的人更加叹为观止的。
当初一批真正的文化精英,他们愿意从最基础做起,而不是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