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影像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影像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探讨
发布时间:2022-09-15T09:20:05.90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6期作者:刘关杰
[导读] 目的观察CT影像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效果
刘关杰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9
摘要:目的观察CT影像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方法将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分别采取彩超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将彩超检查设为对照组,将多层螺旋CT检查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确诊率、破口检出率。结果对比两组的确诊率,观察组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P
< 0.05);对比两组的破口率,观察组检出率48%、对照组为44%,两组没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彩超检查和多层螺旋CT都可以用于主动脉夹层,但多层螺旋CT检查效果更好,要作为主要检查方法。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多层螺旋CT;彩超诊断
主动脉夹层是心内科常见病,原因是患者血液渗入主动脉夹层。一旦患病,患者就会出现急性失血性休克。因此,为了确保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本文分析了主动脉夹层采用CT检查的诊断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研究,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4月,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20-80岁,平均年龄(45.6±5.6)岁。主动脉夹层的常见症状是背部突然性疼痛,很多出现在冬天夜晚,出现特别突然。使用彩超和多层螺旋CT分别检查患者,彩超检查组为对照组,CT检查组为观察组,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 0. 05)。
1.2检查方法
彩超检查使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CT检查为多层螺旋CT机。对患者分别
分别使用彩超和多层螺旋CT检查患者。彩超检查程序:扫描患者心脏,对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腹部进行扫描,对患者主动脉、主动脉根部、腹主动脉等进行多角度扫描。同时还要观察患者动脉腔是否存在内膜剥落,使用彩色血流信号观察患者主动脉夹层破口情况。
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使用64排螺旋CT设备平扫、强扫,患者仰卧位,头部先扫描,从颈根部到耻骨联合下方进行扫描。CT扫描参数为,130kv电压;80mAs电流;5.0mm层厚;0.8螺距;25-30s扫描时间。选择肘静脉构建静脉通道,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水,对主动脉进行体积扫描,扫描时间是25-30s。手术完成后,对患者做好观察,进行多平面、体积重建技术。对主动脉夹层进行观察,对于积聚面积、积聚范围、内膜破裂情况进行扫描。所有获得和收集的CT图像数据均由2名或以上有经验的医师独立诊断和分析,并整合统一最终诊断结果。
1.3评价标准
根据破裂部位和扩散面积,主要有三个等级:患者升主动脉内膜破裂,到达胸主动脉部位并到腹主动脉,是I型;患者主内膜破裂只在升主动脉和主动脉,是Ⅱ型;患者内膜破裂在降主动脉,并扩散到降主动脉、腹部主动脉,是Ⅲ型。
1.4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使用统计软件处理,采用卡方检验组间差异,P<0.05说明具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主动脉夹层确诊情况
对比两组主动脉夹层确诊情况,观察组多层螺旋CT确诊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彩超诊断率80%,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主动脉夹层破口检查率
经过对比,观察组破口检查率48%和对照组44%没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主动脉夹层主要由主动脉内膜撕裂后的夹层引起,原因是患者主动脉夹层变性、心律失常等导致主动脉发生移位和左心室射血变化,这增加了主动脉壁压力。彩超检查主动脉夹层有三个优点:(1)彩超能够对主动脉夹层的动脉瘤体积、病变面积、病变位置、内膜破裂等进行观察。(2)彩超是无创的,花费成本少,能重复使用。这可以减轻患者经济压力,提升医疗资源使用率。(3)彩超检查简单,不需要对患者进行移动,短时间能够检出主动脉夹层,有三个缺点:①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属于诊断盲区。②病房检查空间狭窄,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会导致诊断出错。③主动脉夹层发生突然,如果经验不足会出现误诊。因此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夹层,准确率高,能够尽快检出。而且可以避免彩色超声诊断过程中的各种不足。此外,MSCT不仅可以有效地检查和检测主动脉夹层的位置和周围病灶的范围,而且可以准确、特异性地检查病灶的远端部分,以及有效地发现各种并发症。
本次研究表明,对比两组确诊率,观察组多层螺旋CT检查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组间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破口率,观察组和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 0.05)。因此说明,要优先使用多层螺旋CT检查主动脉夹层,诊断结果更加准确。
综上分析,使用彩超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主动脉夹层疾病,但要优先选择多层螺旋CT,当患者病情出现恶化后要配合应用彩超诊断,从而提高主动脉夹层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吴琼. 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影像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价值探讨[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3):2.
[2] 陆方方, 雷其良. 320排CT在胸腹主动脉夹层影像诊断中的应用[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16):175-176.
[3] 戴其兵. 主动脉夹层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的临床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64):1.
[4] 张玲. 床旁超声及CT平扫在急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8):3.
[5] 周姝. 应用多层螺旋CT评价主动脉夹层患者主动脉结构与功能的临床研究[D]. 大连医科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