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近代物理初步教师用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
⎪⎪ 近代物理初步
第67课时 波粒二象性(双基落实课)
[命题者说] 本课时包括光电效应规律、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波粒二象性等内容,高考对本课时的考查多为单独命题,题型一般为选择题,难度不大。

对本课时的学习,重在识记和理解,不必做过深的挖掘。

1.在光的照射下,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的现象。

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

2.光电效应的产生条件
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

3.光电效应规律
(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2)光电效应的发生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
s 。

(3)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

4.对光电效应规律的解释
2
1.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 )
A.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
B.改用X射线照射
C.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
D.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
解析:选B 某种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与入射光的强度和照射时间无关。

不能发生光电效应,说明入射光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所以要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应增大入射光的频率,X射线的频率比紫外线频率高,所以本题答案为B。

2.(多选)(2016·全国乙卷节选)现用某一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用某一频率的光入射时,有光电流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入射光的光强变大,饱和光电流变大
B.入射光的频率变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C.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不断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始终有光电流产生
D.遏止电压的大小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光强无关
解析:选ABD 产生光电效应时,光的强度越大,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越多,饱和光电流越大,说法A正确。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说法B正确。

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如低于极限频率,则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没有光电流产生,说法C错误。

遏止电压的大小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的强度无关,说法D 正确。

3.入射光照到某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而频率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到金属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
B.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
C.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少
D.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解析:选C 光电效应瞬时(10-9 s)发生,与光强无关,A错误。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入射光的频率越大,最大初动能越大,B错误。

光电子数目多少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光强减弱,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减少,C正确。

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只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是否大于极限频率,与光强无关,D错误。

光电效应的研究思路
(1)两条线索
(2)两条对应关系
①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
②光强大→光子数目多→发射光电子多→光电流大。

1.光子的能量ε=hν。

2.逸出功W0:电子从金属中逸出所需做功的最小值。

3.最大初动能:发生光电效应时,金属表面上的电子吸收光子后克服原子核的引力逸出时所具有的动能的最大值。

4.光电效应方程
(1)表达式:E k=hν-W0。

(2)物理意义:金属表面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hν,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逸出功W0,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5.四类图像
4
1.(2013·北京高考)以往我们认识的光电效应是单光子光电效应,即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只能吸收到一个光子而从金属表面逸出。

强激光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于光电效应的认识,用强激光照射金属,由于其光子密度极大,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吸收多个光子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多光子光电效应,这已被实验证实。

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如图。

用频率为ν的普通光源照射阴极K,没有发生光电效应。

换用同样频率ν的强激光照射阴极K,则发生了光电效应;此时,若加上反向电压U,即将阴极K接电源正极,阳极A接电源负极,在KA之间就形成了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逐渐增大U,光电流会逐渐减小;当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时,所加反向电压U可能是下列的(其中W 为逸出功,h为普朗克常量,e为电子电荷量)( )
A .U =h νe -W e
B .U =2h νe -W e
C .U =2h ν-W
D .U =5h ν2e -W e
解析:选B 用强激光照射金属,由于其光子密度极大,一个电子在短时间内吸收多个光子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多光子光电效应。

由题意知最大初动能E k =eU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有:nh ν=W +E k =W +eU (n ≥2),得:U =nh ν-W e
(n ≥2),则B 项正确,其他选项错误。

2.(多选)如图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s,由图可知( )
A .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4.27×1014 Hz
B .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5.5×1014 Hz
C .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
D .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5 eV
解析:选AC 由光电效应方程E k =h ν-W 0知图线与横轴交点为金属的极限频率,即ν
0=4.27×1014 Hz ,A 正确,B 错误;由E k =h ν-W 0可知,该图线的斜率为普朗克常量,C 正
确;金属的逸出功W 0=h νc =6.63×10-34×4.27×1014
1.6×10
-19 eV≈1.8 eV,D 错误。

3.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所示。

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
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 ),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 吸收,在电路
中形成光电流。

下列光电流I 与A 、K 之间的电压U AK 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
是( )
解析:选C 由于光的频率相同,所以对应的反向遏止电压相同,A 、B 错误;发生光电效应时,在同样的加速电压下,光强度越大,逸出的光电子数目越多,形成的光电流越大,C 正确,D 错误。

4.(2016·江苏高考)(1)已知光速为c ,普朗克常数为h ,则频率为ν的光子的动量为________。

用该频率的光垂直照射平面镜,光被镜面全部垂直反射回去,则光子在反射前后
6 动量改变量的大小为________。

(2)几种金属的逸出功W 0见下表:
已知该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4.0×10-7~7.6×10-7 m ,普朗克常数h =6.63×10-34 J·s。

解析:(1)频率为ν的光子的波长λ=c ν,动量p =h λ=h νc。

用该频率的光垂直照射平面镜,光被垂直反射,则光子在反射前后动量方向相反,取反射后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反
射前后动量改变量Δp =p 2-p 1=2h νc。

(2)光子的能量E =hc λ 取λ=4.0×10-7 m ,则E ≈5.0×10-19 J
根据E >W 0判断,钠、钾、铷能发生光电效应。

答案:(1)h νc 2h νc
(2)见解析
利用光电效应分析问题,应把握的三个关系
(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 =h ν-W 0。

(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可以利用光电管用实验的方法测得,即E k =eU c ,其中U c 是遏止电压。

(3)光电效应方程中的W 0为逸出功,它与极限频率νc 的关系是W 0=h νc 。

1.(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

(2)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3)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2 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1)从数量上看: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

(2)从频率上看:频率越低波动性越显著,越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显著,越不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贯穿本领越强。

(3)从传播与作用上看: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表现为粒子性。

(4)波动性与粒子性的统一:由光子的能量E=hν、光子的动量表达式p=h
λ
也可以看出,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并不矛盾:表示粒子性的粒子能量和动量的计算式中都含有表示波的特征的物理量——频率ν和波长λ。

(5)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时不可把光当成宏观概念中的波,也不可把光当成宏观概念中的粒子。

[小题练通]
1.用很弱的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把入射光减弱到可以认为光源和感光胶片之间不可能同时有两个光子存在,如图所示是不同数量的光子照射到感光胶片上得到的照片。

这些照片说明( )
A.光只有粒子性没有波动性
B.光只有波动性没有粒子性
C.少量光子的运动显示波动性,大量光子的运动显示粒子性
D.少量光子的运动显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运动显示波动性
解析:选D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这些照片说明少量光子的运动显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运动显示波动性,故D正确。

2.(多选)关于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运动的微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B.运动的微观粒子与光子一样,当它们通过一个小孔时,都没有特定的运动轨道
C.波动性和粒子性,在宏观现象中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在微观高速运动的现象中是统一的
D.实物的运动有特定的轨道,所以实物不具有波粒二象性
解析:选ABC 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特有的规律,不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运动的微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A正确;由于微观粒子的运动遵守不确定关系,所以运动的微观粒子与光子一样,当它们通过一个小孔发生衍射时,都没有特定的运动轨道,B正确;波粒二象性适用于微观高速领域,故C正确;虽然宏观物体运动形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太小,很难被观察到,但它仍有波粒二象性,D错。

3.(多选)(2015·全国卷Ⅱ节选)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
A.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
B.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
8
C.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
D.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解析:选AC 电子束具有波动性,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选项A正确。

β射线在云室中高速运动时,径迹又细又直,表现出粒子性,选项B错误。

电子显微镜是利用电子束衍射工作的,体现了波动性,选项C正确。

光电效应实验,体现的是光的粒子性,选项D错误。

波粒二象性的“三个易错点”
(1)光子表现为波动性,并不否认光子具有粒子性。

(2)宏观物体也具有波动性。

(3)微观粒子的波动性与机械波不同,微观粒子的波是概率波。

[课时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
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
D.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粒子性
解析:选C 一切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有些行为(如干涉、衍射)表现出波动性,有些行为(如光电效应)表现出粒子性,光子不是实物粒子,没有静止质量,电子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物质,光子是以场形式存在的物质,A、B错误;光的波粒二象性表明,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

光的波长越长,衍射性越好,即波动性越显著,光的波长越短,其光子能量越大,个别或少数光子的作用就足以引起光接收装置的反应,所以其粒子性就很显著,C正确,D错误。

2.对光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
B.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C.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再具有波动性了D.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种情况下光的波动性表现得明显,在另外的某种情况下,光的粒子性表现得明显
解析:选C 光是一种概率波,少量光子的行为易显示出粒子性,而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波动性,A正确;光的波动性不是由于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而是光的一种属性,这已被弱光照射双缝后在胶片上的感光实验所证实,B正确;粒子性和波动性是光同时具备的两种属性,C错误,D正确。

3.频率为ν的光照射某金属时,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m 。

改用频率为2ν的光照射同一金属,所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 为普朗克常量)( )
A .E km -h ν
B .2E km
C .E km +h ν
D .
E km +2h ν
解析:选C 频率为ν的光照射某金属时,有E km =h ν-W 0;同理,改用频率为2ν的光照射同一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2h ν-W 0=E km +h ν,C 正确。

4.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电管产生的电流的电路图,A 、K 是光电管的两个电
极,已知该光电管阴极的极限频率为ν0。

现将频率为ν(大于ν0)的光照射
在阴极上,则下列方法一定能够增加饱和光电流的是( )
A .照射光频率不变,增加光强
B .照射光强度不变,增加光的频率
C .增加A 、K 电极间的电压
D .减小A 、K 电极间的电压
解析:选A 要增加单位时间内从阴极逸出的光电子的数量,就需要增加照射光单位时间内入射光子的个数,所以只有A 正确。

5.现有a 、b 、c 三束单色光,其波长关系为λa ∶λb ∶λc =1∶2∶3。

当用a 光束照射某种金属板时能发生光电效应,飞出的光电子最大动能为E k ,若改用b 光束照射该金属板,
飞出的光电子最大动能为13
E k ,当改用c 光束照射该金属板时( ) A .能发生光电效应,飞出的光电子最大动能为16
E k B .能发生光电效应,飞出的光电子最大动能为19
E k C .能发生光电效应,飞出的光电子最大动能为112
E k D .由于c 光束光子能量较小,该金属板不会发生光电效应
解析:选B 对a 、b 两束光由光电效应方程有hc λa -W 0=E k ,hc 2λa -W 0=13E k ,联立解得hc λa =43E k ,W 0=13E k 。

当改用c 光束照射该金属板时有hc 3λa -W 0=49E k -13E k =19
E k ,B 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 .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大,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C .爱因斯坦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说
D .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
10 能产生光电效应
解析:选ACD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A 正确。

根据λ=h p
,知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不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故B 错误。

受普朗克量子论的启发,爱因斯坦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说,故C 正确。

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故D 正确。

7.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
B .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
C .改用频率小于ν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
D .改用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解析:选AD 根据光电效应规律可知,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A 项正确;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减小,光电效应现象并不消失,B 项错误;改用小于ν的入射光照射,如果入射光的频率仍然大于光电管阴极材料的极限频率,仍能发生光电效应,C 项错误;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D 项正确。

8.分别用波长为λ和2λ的光照射同一种金属,产生的速度最快的光电子速度之比为2∶1,普朗克常量和真空中光速分别用h 和c 表示,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该种金属的逸出功为hc 3λ
B .该种金属的逸出功为hc λ
C .波长超过2λ的光都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D .波长超过4λ的光都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解析:选AD 由h ν=W 0+
E k 知h c λ=W 0+12mv 12,h c 2λ=W 0+12mv 22,又v 1=2v 2,得W 0=hc 3λ
,A 正确,B 错误。

光的波长小于或等于3λ时都能发生光电效应,C 错误,D 正确。

9.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
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


可判断出( )
A .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B .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C .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
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小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解析:选BD 因光电管不变,所以逸出功不变。

由图像知甲光、乙光对应的遏止电压相等,且小于丙光对应的遏止电压,所以甲光和乙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相等且小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故D正确;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知甲光和乙光的频率相等,且小于丙光的频率,故A错误,B正确;截止频率是由金属决定的,与入射光无关,故C错误。

第68课时原子结构与原子核(双基落实课)
[命题者说] 本课时主要包括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的跃迁、氢原子光谱、原子核的衰变、核反应方程的书写、核能的计算等。

高考对本课时知识点的考查一般为单独命题,有时会把原子核的衰变和动量结合进行综合命题。

对本课时的学习,应侧重理解和识记。

1.电子的发现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

2.α粒子散射实验
(1)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
(2)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甚至被“撞了回来”。

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分析
①核外电子不会使α粒子的速度发生明显改变。

②汤姆孙模型不能解释α粒子的大角度散射。

③绝大多数α粒子沿直线穿过金箔,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偏转,反映了原子内部集中存在着对α粒子有斥力的正电荷;极少数α粒子甚至被“撞了回来”,反映了个别α粒子正对着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的物体运动时,受到该物体很大的斥力作用。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所有正电荷和几乎所有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核旋转。

(3)核式结构模型的局限性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但不能解释原子光
12
谱是特征光谱和原子的稳定性。

[小题练通]
1.(2013·福建高考)在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中,金箔中的原子核可以看作静止不动,下列各图画出的是其中两个α粒子经历金箔散射过程的径迹,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选C α粒子与原子核均带正电荷,所以α粒子受到原子核的作用力为斥力,据此可排除选项A、D;α粒子不可能先受到吸引力,再受到排斥力,B错误。

2.(2016·上海高考)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内部存在( )
A.电子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
解析:选D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观察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几乎不改变运动方向,只有极少数的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的偏转,说明在原子的中央存在一个体积很小的带正电的物质,将其称为原子核。

故选项D正确。

3.如图是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在一个小铅盒里放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钋,它发出的α粒子从铅盒的小孔射出,形成很细的一束射线,射到金箔上,最后打在荧光屏上产生闪烁的光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
B.该实验证实了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正确性
C.α粒子与原子中的电子碰撞会发生大角度偏转
D.绝大多数的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
解析:选A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选项A正确,B 错误;电子质量太小,对α粒子的影响不大,选项C错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方向前进,D错误。

1.氢原子光谱
(1)光谱:用光栅或棱镜可以把各种颜色的光按波长展开,获得光的波长(频率)和强度
分布的记录,即光谱。

(2)光谱分类
(3)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巴耳末系是氢光谱在可见光区的谱线,其波长公式

=R ⎝ ⎛⎭
⎪⎫122-1
n 2(n =3,4,5,…,R 是里德伯常量,R =1.10×107 m -1)。

(4)光谱分析:利用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且灵敏度很高。

在发现和鉴别化学元素上有着重大的意义。

2.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 (1)玻尔理论
①定态: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能量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②跃迁:电子从能量较高的定态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定态轨道时,会放出能量为h ν的光子,这个光子的能量由前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决定,即h ν=E m -E n 。

(h 是普朗克常量,
h =6.63×10-34 J·s)
③轨道: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在不同的圆周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

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也是不连续的。

(2)几个概念
①能级:在玻尔理论中,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这些量子化的能量值,叫做能级。

②基态:原子能量最低的状态。

③激发态:在原子能量状态中除基态之外的其他的状态。

④量子数:原子的状态是不连续的,用于表示原子状态的正整数。

(3)氢原子的能级公式:E n =1
n
2E 1(n =1,2,3,…),其中E 1为基态能量,其数值为E 1=-
13.6 eV 。

(4)氢原子的半径公式:r n =n 2
r 1(n =1,2,3,…),其中r 1为基态半径,又称玻尔半径,其数值为r 1 =0.53×10
-10
m 。

3.氢原子的能级图 能级图如图所示
14
[小题练通]
1. (2016·北京高考)处于n=3能级的大量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的频率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解析:选C 大量氢原子从n=3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能级跃迁图如
图所示,有3种跃迁情况,故辐射光的频率有3种,选项C正确。

2.氢原子从能级m跃迁到能级n时辐射红光的频率为ν1,从能级n跃迁到能级k时吸收紫光的频率为ν2,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若氢原子从能级k跃迁到能级m,则( ) A.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ν1+hν2
B.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ν1+hν2
C.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ν2-hν1
D.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ν2-hν1
解析:选D 氢原子从能级m跃迁到能级n时辐射红光,说明能级m高于能级n,而从能级n跃迁到能级k时吸收紫光,说明能级k也比能级n高,而紫光的频率ν2大于红光的频率ν1,所以hν2>hν1,因此能级k比能级m高,所以若氢原子从能级k跃迁到能级m,应辐射光子,且光子能量应为hν2-hν1。

故选项D正确。

3.(多选)(2014·山东高考)氢原子能级图如图,当氢原子从n=3跃迁到n
=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 nm。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氢原子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大于656 nm
B.用波长为325 nm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从n=1跃迁到n=2的能级
C.一群处于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
D.用波长为633 nm的光照射,不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
解析:选CD 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和能级跃迁规律,当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一定小于656 nm,因此A选项错误;根据发生跃迁只能吸收和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可知B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一群处于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