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的实施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的实施手段
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势在必行,只有切实执行,才能将各个乡镇建设活动进行综合部署,以保障城乡内部各个系统与地区之间能够协调发展。
一、新时期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发展的宏观背景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不断深入,全社会发展观念也有所转变,城乡发展更加重视城乡之间的协调,相辅相成,也不会以牺牲农村为代价,仅仅重视城市发展。从我国领导层到基层百姓,科学发展观念有了前所未有的普及,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尤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也将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布点规划与新农村必须具备的先进思维,在整个县域范围内制定实施策略,统一规划管理。但是如何有效的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布局规划,如何具体实施一体化规划管理,是当前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挚肘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障碍将逐步消除。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全面确立与不断深入,以及政府职能的转换,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也逐渐消除,进一步构建能够将城乡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试点,推行按照居住地进行人口统计的户籍政策,进一步将户籍歧视的现象消除,这是引导居民合理有序流动的主要手段。另外,我国政府积极推崇新农村主义建设,将其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任务。
二、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发展新认识
(一)关于城乡规划体系与规划范围的变革
推进城乡管理一体化时,首先要改变规划体系。传统的城市规划重点一般放在城区规划方面,城镇体系规划发展涉及的程度比较低,仅仅只有职能分工、规模预测等等,而关于整个区域统一的规划比较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虽然是全县域统一规划,但由于仅仅侧重于土地类型划分,用地预测等方面,对土地利用和规划管理方面力度不够。因此,城乡规划体系有必要进行创新,将整个行政地域覆盖,实现总体规划,要把乡镇规划的内容纳入整体规划中,进一步扩大规划的范围,为乡镇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规划指导,为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土地所有权与土地规划利用的变革
既然是城乡管理一体化工作,就需要落实到具体领域中来切实进行。我国城乡土地所有权归属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基于这个因素,真正执行一体化规划管理的实际操作并不强。因此,城乡规划中使用权与土地权需要分离,并且要保障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大前提下,根据城乡总体规划对土地的具体使用进行统一的管理与利用。对乡镇土地资源进行集约利用,力求保障城乡土地利用规划能够最大限度覆盖整个领域,并开展统一用地相关的审批与监测。另外,关于部分乱用土地、乱收费等等现象,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集体行为,都必须有对应的措施进行调整,进一步保障农村土地在集约利用的过程中更加规范,也是为城市扩展留下更多的空间。
(三)引导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链接
如何推进城乡发展,需要构建方便快捷的交通体系与順畅的要素流通渠道。传统规划中重视城区交通建设,要改变这个现象建立覆盖城乡的交通网络,最大限度保障基础设施的合理利用与有效衔接,让广大乡镇能够及时享受到现代化成果。与新农村主义建设的理念充分结合起来,进一步对农村的生产与生活条件进行改善,营造良好的人文发展环境与居住环境。关于公共服务设施需要进行合理的配置,这样才能保障相关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积极维护乡镇良好的生态环境
城乡统筹规划还得注重这些内容:尊重普通农民的利益,尊重当地历史文化,更要尊重生态环境。在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内容中,就算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也必须得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继承村民尊重周边生态环境,与之共存的传统思想,要积极遵循与落实构建环境友好型发展氛围,对乡村分散工业进行统筹安排,集中适当布局,对各种废弃物进行统一处理,最大限度维护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
(五)加强城乡产业链协作力度
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能够以全局的视角评估规划地域各种优势,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挖掘内在潜力,促进城乡产业的互补与共生,构建城乡联系密切的产业体系。要立足于城乡的各种资源优势,建立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产品和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城乡产业间的协作互补与配套,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生态链,充分发挥各村镇的比较优势,产业互动,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
三、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实施的主要方式与手段
(一)整合当前规划体系
对当前规划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尤其是侧重城市建设的习惯必须得到改善,在制度上加强创新,尽快构建城乡统一的规划管理体制,而执行管理权由城市政府统一实施,对整个行政地区的统筹规划进行统一安排,将整个行政地区当作一个互相联系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对城乡各种资源与生产要素进行充分开放与利用,实现土地集约化高效利用。有关城乡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需要深入研究与制定,关于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得到村镇的重视,进而进行规划与引导;与新农村建设相互结合,针对建设中心存要加强规划,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要做好空心村的改造工作,其中需要关注城乡之间的交通衔接与基础设施共享,力求尽快打造城乡快速通道;不同地区必然存在不同的问题与一些利益上的矛盾,此时需要专项城乡统筹规划进行对应的解决,集中将本区域内的突出问题解决。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对城乡规划管理的动态监测
RS与GIS技术为城市规划提供方便快捷,通过地图化与空间分析可视化的形势,为城乡规划管理所需要的分析、统计、查询、动态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并形成行之有效的手段。因此,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必须得到积极引进,例如: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现代遥感技术等等,切实落实城乡规划管理动态检测,对违法违章建设行为进行及时调整。
(三)培训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
首先,针对当前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中的工作人员加强培训,让专业人才及时掌握现代城乡规划的主要技术与要求,尤其是要熟知管理标准存在的差异性,将相关管理政策落实到细节上,加快实现现代城乡规划管理。其次,相关部门有必要提供一定的支持,如:优惠政策、条件等等,吸纳更多城市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到工作领域中来,为县级与镇级城乡规划出谋献策,进一步推进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
四、结语
城乡统筹规划发展,需要建立劳动力流动、有效资源、信息的畅通渠道,注重城乡之间的互补与协作,要有在建立城市的过程中带动农村发展,工业发展的同时有助于农业发展的长远发展理念。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其目的要将城乡规划管理领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彻底打破,积极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