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地区石炭系地震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中地区石炭系地震解释
一、震区地质概况:塔中地区( 6。
4-6。
8)石炭系地震的震源深度,区域内构造稳定性评价是塔里木盆地东部最大的断裂构造。
据甘肃石油勘探局所属区域地震队二分队研究认为,震区构造基本稳定。
这次地震是一个在青藏高原强烈隆起过程中发生的大型逆冲型构造活动地震,其基本构造单元仍属西昆仑山前活动断裂系统和北天山强震带。
其区域稳定性主要取决于三条基本构造稳定性:西昆仑山前古生代断裂、北天山强震带、南天山弧形构造。
该区块古生界发育较好,受多期构造运动改造,已基本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地块边界。
另外,在区域性地壳形变活动的作用下,新生代以来的古生代活动断裂得到充分显示,多次破裂形成了许多次级小断裂,且往往具有近东西向和北东走向的断裂,并可能具有放射状延伸,对区域稳定性起重要控制作用。
1、该地震为区域性的。
2、塔中地区是古生界碳酸盐岩分布区。
震区古生界底部为一套砂岩、泥岩夹层,厚约2500米左右。
由于地层出露不全,缺失三叠系上统及二叠系上统中部的“台南组”,因此三叠系与侏罗系之间缺失中生代陆相沉积。
另外,该地区还发育奥陶系和石炭系。
岩浆岩以上石炭统——二叠统灰岩和下奥陶统——石炭统砂岩为主。
因此,从震区已有资料来看,该地区构造较为稳定。
主要表现为:震区古生界底部相对比较稳定,其上或往上发育的多为半深湖相沉积,故该地区缺失三叠系至侏罗系之间的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
这些都是区域不稳
定的表现。
3、石炭系(砂岩、泥岩),其顶部埋藏浅,在深处发育的一套泥岩、粉砂岩夹煤层及灰岩夹层。
这套砂岩、泥岩相对比较稳定,这为石炭系的沉积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另外,该区还发育少量的第三系碎屑岩和第四系。
根据震区地质构造特征,我们认为这次地震属于区域性地震。
从震源机制和成因机制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本次地震属于逆冲构造地震。
根据青藏高原东北缘第四纪构造运动分析,在阿尔金山前活动断裂系统影响下,结合我国东北松嫩-三江平原区域构造特点,可以将该区的构造变形与东北地区某些中小型地震做一比较,如通古尔地震、海城地震等。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可以发现,地震灾害的频繁发生除了自然因素的作用外,也与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在分析预报地震发生时应该综合考虑诸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