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新的高考模式取消文理分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和高校要求对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个学科进行“六选三”参加高考。
这无疑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但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选择难度,由于对自身兴趣爱好、性格特点、高校专业及对口职业的不了解,在志愿填报上出现差错,就会造成“错一步,错一生”。
在此之前高中教育阶段几乎没有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因此,在高中各门课程中有机融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必须且迫切的。
地理学科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一门学科,其综合性、交叉性、实践性等学科属性决定了在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通过日常教学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思想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或将成为新高考模式下地理课堂的“标配”。
一、依托教材树立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个体对不同职业的看法和认识,职业意识程度将会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与选择。
高中学生职业意识的唤醒主要依靠教材学习和教师介绍两种途径。
在不同章节学习中,教师要有计划地渗透天文学研究、地球科学研究、地质勘探工程、气象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等各种职业的介绍,从而开拓学生的职业视野,唤醒和增强高中学生的职业意识,为今后学生高考选考科目选择及未来的职业取向奠定基础。
表1是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一教材中地理知识与相关职业类型的关联性,例如在第1章第3节《地球的历史》一节,该节以简明扼要的专业知识,通俗有趣的课本语言,美轮美奂的图影图片,让同学们了解地球历史之神奇,生命起源之奥妙、化石姿态之优美、史前动物之怪异。
学生们通过初步认识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的研究对象,从事相关专业的学习和研究能够穿越幽深的时空,回望消失了久远的过去,了解亿万年前地球成长史及其生
命进化历程,获得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自然科学知识,增强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地球的社会责任感,激励探索未来世界的创新精神,警醒对天地、生命乃至万物的敬畏,激励着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珍惜资源、呵护生命的神圣责任。
表1 地理知识与相关职业类型的介绍(人教版必修一)
工程技术人员等)
第四章地貌地质勘
探工程技
从事矿产普查、地质灾害预防、确定石油天然气生储盖特征,
术人员储集特性,确定各类矿产资源分布特征,
聚集特性,进一步研究其
开采价值,经济效益。
二、借助地理史料感悟职业精神
职业生涯的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
良
好的职业精神,是职业人必备的素质,是职业成功的保证。
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今后立足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高中职业
精神培养除了教师的言传身教,地理史料学习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地学史
上有许多著名科学家,比如徐霞客作为明代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但从旅游的角度看,其对壮游山水的全身心
投入,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他的旅游文学经典巨著《徐霞客游记》堪称中国旅游
史及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徐霞客以其《游记》,生动传神地描绘了涉及
今天大半个中国(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众多山水名胜、奇观异景乃至风
俗民情、社会生活等,给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文化财富,在旅游学、地学、文学、文化、经济乃至动植物、生态、政治、社会、宗教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毛泽东主席说:“如有可能,我就游历黄河、长江,从黄河口子沿河而上。
搞一
班人,地质学家、生物学家、文学家,只准骑马,不准坐车,骑马对身体实在好,一直往昆仑山,然后到猪八戒的那个通天河,翻过长江上游,然后沿江而下,从
金沙江到崇明岛。
我有这个志向,……我很想学徐霞客。
徐霞客是明末崇祯时江
苏江阴人,他就是走路,一辈子就是这么走遍了,主要力量用在长江。
《徐霞客
游记》可以看。
”
地理学史上著名科学家还有李四光、竺可桢、侯仁之等,他们尊重事实、尊
重客观规律,表现出对真理的渴望和不懈追求,把他们的典型事迹和科学精神
融人地理教学,可促使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发展科学,形成正确的
科学观、人生观、职业观。
三、开发选修课程激发职业兴趣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职业兴趣常发展成为从事某项工作的内在动机,
对职业生涯会产生持续的作用。
人们在选择职业之初,始于“有趣”,逐步到
“乐趣”,进而到“志趣”。
这样一来,便会尽心尽力施展自己的才华并取得成就。
教学中为了增加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更加真实地了解职业状况,教师需开设各具特色的地理选修课程。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高
中地理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地理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是新课程
改革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的要求同时也,赋予了广大教师更广阔
的课程开发的天地,德州市第一中学曾先后开发《魅力山东》《神京门户》《生
活中的地理》等选修课程,以德州地方特产为生活素材,分析衣特产品的种植、
食用及相关地理学原理,拓展旅游、农业、工业、宗教、环保等相关职业介绍,
深受学生欢迎。
四、展望学科前沿培养职业理想
从地理学发展来看,地理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有:地理学综合研究,即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融合;自然与人类因素对陆表过程作用的综合研究;全球
辐射平衡、碳循环与水循环的遥感综合观测与模拟;地表过程多圈层耦合与交叉
研究;地理学与环境、健康问题;自然灾害形成过程与风险分析;地理学与地理
信息科学的整合;实验地理与技术手段现代化;气候变化的环境效应及其适应对策;城市化与气候变化研究;复杂地表信息时空尺度效应研究;气候变化、文化
差异与区域冲突;生态系统演化及其服务功能;大数据、地理信息科学和全球决
策;全球环境变化及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文因素等问题。
通过把一个个的研究进展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讨论,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又更新了教师的地理知识,进一步反哺地理教学。
总之,无论是应对学生眼前的高考还是将来的发展,都要求尽早在中学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地理学科独特的学科属性使地理教学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地理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资源,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