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陕西省建立区域支付环境评价体系的思考

合集下载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转发环境保护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转发环境保护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转发环境保护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2.07.30•【字号】陕环函[2012]676号•【施行日期】2012.07.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陕西省环境保护厅转发环境保护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陕环函〔2012〕676号)各设区市环境保护局、杨凌示范区环境保护局、西咸新区土地规划环保局,韩城市环保局:现将环境保护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以下简称《通知》)转发你们,请结合我省实际和以下要求,一并执行。

一、各级环保部门要认真学习《通知》,深刻领会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重要性,建立和完善制度,明确责任,按照“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原则,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督促企业认真落实环境风险和应急措施,促进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监督检查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强化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切实加强对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范的全过程监管,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中,要有环境风险防范的要求;对存在较大环境风险隐患的,应提出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要求,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施工期环境监理,督促建设单位全面落实环评报告和批复的各项环保要求,强化项目试生产前的现场检查,环境监理报告作为试生产审查和环保验收的依据之一。

三、充分发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导作用,从源头防范环境风险。

产业园区管理部门要加快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将各类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集中治理等工作纳入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

化工石化园区和其他排放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高环境风险产业园区,应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强化环境风险评价。

对于环境风险隐患突出的化工石化园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责令园区管理部门限期整改,对逾期未完成整改要求的,应依法予以查处。

西安地区支付系统现状及风险解析

西安地区支付系统现状及风险解析
《 西部金 ̄) 2 0 1 3 年 第 8期
西安地 区支付系统现状及风险解析
陶 媛
( 中国人 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 。 陕西西安 7 1 0 0 0 2 )
摘 要: 支付 系统 是 人 民银 行 履 行 支付 结 算 职 能 、 加 强金 融服 务 的核 心 系统 , 是 连 接 商 品 交 易和 社 会 经济 活动 的 资
行执行 , 营业部门只负责资金汇划业务的受理 , 不能及时掌握和了解各金融机构在支付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6
作者简介 : 陶 媛( 1 9 6 8 . 7 一 ) , 女, 陕西西安人 , 高级经济师 , 现供职 于中国人 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
《 西部金融》 2 0 1 3 年 第 8期
以及风险防范等方面出现 的问题 。 一旦系统运行发生问题 , 很难做出快速反应 , 有效启动应急方案, 及时处理
突发 情况 , 很 可能会 导致 较严重 后果 发生 。
( 二) 人员技术力量和柜台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有待进一步增强 。支付系统连接各商业银行和相关业务
系统 , 支撑各种支付工具的应用 , 支持范围广 , 处理的业务种类多 , 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 , 但 因目前体制 及其它因素的影 响。 人员配置方面有待加强。 一是人员流动快 、 不够稳定 , 缺乏对运行系统技术及业务均较熟 悉的人员。二是部分人员对业务操作方法 的深入学习掌握不够 。 对关键时点特殊业务处理掌握不熟练 , 应急 应变能力较弱。三是对于部分长期从事柜台业务的一线人员 , 仅局限于做好录入复核等基础工作 , 对工作 中 出现的新问题及对 自 身工作的深入思考和主动分析的敏锐度不高 , 很容易埋下风险隐患 。

论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以陕西省环评制度的实施为例

论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以陕西省环评制度的实施为例

形成节 约 能源 资源 和 保 护生 态 环 境 的 产业 结构 、 增
长方 式 、 消费 模 式 ” 使 “ 态 文 明观 念 在 全 社 会 牢 , 生 固树 立” 。生 态 文 明 的提 出 , 人 与 自然 的关 系 纳 将 入 到社会 发展 目标 中统 筹考 虑 , 不仅 在 生 态 自然 环
补 偿 对 建 设 项 目建 成 使 用 后 造 成 新 的 生 态 环 境 破 坏 的 , 设 单 位 应 当 及 时 采 取 补 救 措 施 , 进 行 生 态 建 并
— —
以陕 西 省 环 评 制 度 的实 施 为例
李雅 萍
[ 西北政 法 大 学 经 济法 学院 , 西 西安 7 0 6 ] 陕 10 3
摘 要 : 七 大 报 告 首 次 把 “ 态 文 明 ” 一 理 念 写 进 党 的 行 动 纲 领 , 全 国各 方 面 引起 强 烈 反 响 , 为我 国 环 十 生 这 在 成
8l・

20 0 9年 第 5期
论 生 态 文 明 建设 中环 境 影 响 评 价 制 度 的 完善
环 境 影 响评 价 制 度 与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在 多 项 要 求 和 目标 上 是 一 致 的 在 过去 2 0多 人 民共 和 国环 境 影 响 评 价法 > 陕
但 同 时也 存 在 着 不 少 问题 : 泥 于 国 家现 有 立 法 , 方 立 法 滞 后 ; 众 参 与 形 式 单 一 , 与 度 较 低 ; 评 结 论 与 建议 拘 地 公 参 环
有 待 严 格 执 行 。针 对 现 状 应 采 取 相 应 对 策 解 决 问题 。
关 键 词 : 态 文 明 ; 境 保 护 ; 境 影 响 评 价 制 度 生 环 环

陕西环境保护条例(二)2024

陕西环境保护条例(二)2024

陕西环境保护条例(二)引言:陕西环境保护条例(二)是陕西省制定的一项关于环境保护的法规。

该条例旨在加强陕西省的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保护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

本文将就该条例的五个主要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包括重点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恢复、环境监测与信息公开、责任追究与处罚以及法律保障五个方面。

正文:1. 重点环境污染防治1.1 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水平1.2 加强水环境污染防控1.3 推进固体废物污染治理1.4 强化土壤污染防治措施1.5 加强噪声和振动污染防治2. 生态保护与恢复2.1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2.2 推动生态环境修复工程2.3 保护和恢复湿地资源2.4 景观绿化与生态建设2.5 促进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3. 环境监测与信息公开3.1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网络3.2 加强环境监测与信息公开3.3 完善环境数据收集和分析体系3.4 推进环境污染源在线监控3.5 加大环境远程监测技术应用力度4. 责任追究与处罚4.1 建立健全环境责任追究机制4.2 加强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4.3 完善环境信用体系建设4.4 增加环境污染治理经费投入4.5 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实施5. 法律保障5.1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体系5.2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5.3 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化5.4 完善环境治理评价机制5.5 加强环境保护与法治建设的协同总结:陕西环境保护条例(二)是陕西省为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法规。

该条例涉及到重点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恢复、环境监测与信息公开、责任追究与处罚以及法律保障五个方面,全面规范了陕西省的环境保护工作。

通过该条例的实施,将有效推动陕西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人居环境的良好状态。

关于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环境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环境的调查与思考

Po c Maae etM O l: ow ga nvr tPes 18 . r et n gm n[ J s N reinU i sy rs,9 5 j . o e i
[ ] 曹萍. 5 业主方建设项 目管理的核心职能分析[ . D] 上海 : 同济
大 学 工程 管理 研 究 所 ,0 8 20.
县 ,也是 国务院确定 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县域矿 产资源丰 富, 煤炭产业 、 岗岩产业 、 游业是 当地 的三大支柱产业 , 花 旅 探明
煤炭储 量 4 4亿 t全县有花 岗岩开采企业 2 , 8家 , 料加工企业 石
7 家 , 有 享 誉 全 球 的石 材 市场 知 名 品 牌 “ 山青 ” 7 拥 恒 。
ma rivs e t: poetn tok a poc [ ] en .M mt j net nsa r e ew r p rah J. ad . g , o m j S J
19 . ( 1 :7— 9 . 95 4 1 )3 7 3 4 [ ] Sieem e A… 4 t ho b L n He e CAOgnztn h o a d i r . .rai i T er n m ao y
产业 基地——生态畜牧基地 、 杂粮 基地 、 电化 基地 、 煤 瓜菜 基地 、 黄河旅游基地 ; 同时 , 因地 处草原文化 与中原文化 的交汇地带 , 河 曲素有 “ 民歌之海”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 的美誉 , 其地方 民歌 、 二人 台艺术已经获准列入“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 ( ) 口大县——浑源 。浑源位 于大同市东南部 , 3人 是人 口大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 编 号 :0 5 6 3 (0 0)2 0 2 —4 10 — 0 3 2 1 2 — 16 0

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政策研究

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政策研究
性 地提 出了政策建 议

村 支付 环境 建设 . 升 级改 造支 付 网络 。 铺 设 资金 高速
公路 , 开通支付绿色通道 。 组织“ 全 民付 ” 布放工作 。涉
农金 融机构开 展“ 村村 通” 工程 . 推 出多 种特色 支农服
务卡 . 结合实 际增加支付机具 布放 数量 . 出 台收费优 惠 政策 . 直接让利于农 。 完全能够确保 国库直补等各项 惠 农资金一步 到位 。 截止 目前 。 运城市农村地 区非现金支
点工作全 铺开 。2 0 1 2年 . 运 城市信用社 网上银行支
75
行 政村设有 信用站 . 人 工代理 乡镇信 用社 办理存 取款
农 村 地 区 支 付 环 境 建 设 存 在 的 问 题 与 政 策 研 究
付业 务 试 点工 作 全 面开 展 . 目前 正 在作 内部 测试 。
f 一 )农村 地 区银行 网点 分布与 支付 结 算 网络 建
设 相 对 完善 且 已初 具 规 模
银 行 网点覆 盖 面广 .农 村支 付 服务层 次 较 为丰 富。 截止 2 0 1 2年末 , 运城市农 村地 区( 乡镇 ) 共设 有农
8 5 6台 , 涉及乡镇 1 3 3个 . 行政村 3 1 9 7个 . 覆盖率 达到 1 0 0 %。满足 了农村地 区不同支 付结算 需求。
( 三) 推动金 融创新 产品在农村地 区的应 用
业 银行 、 农村 信 用合 作社 、 邮政储 蓄 和村镇 银 行 四家
金 融机 构 . 涉 农 银行 网 点数量 3 6 7个 , 银行 网点 乡镇 覆 盖率为 1 0 0 %.每万人 拥有 银行 网点 数为 1 . 1 1个 .
运城农村信 用合作社 网上银行 、 手机支 付业务试

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总结

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总结

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总结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农村支付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

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是指通过推动电子支付和建设支付网络,提高农村居民的支付便利性和安全性,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本文将对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过程和收获进行总结,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农村支付环境建设面临的困境是多方面的。

传统的农村贸易是以现金交易为主,这不仅存在安全风险,也不便于资金的监管和流通。

此外,由于农村地域广阔、信息不对称,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

因此,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成为了当务之急。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推动农村支付环境建设。

首先,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了农村电商,通过互联网和移动支付技术,打破了地域限制,方便农民购买到优质商品。

此外,政府还提供了金融补贴和扶持政策,鼓励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和电商企业扩大服务范围。

这些举措有效地改善了农村支付环境,提高了农民的支付便利性。

其次,农村支付环境的改善也离不开金融科技的支持。

随着互联网金融和移动支付的兴起,农村居民的支付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移动支付的普及使得农民可以在手机上完成各类交易,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

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平台的高度普及,让农民享受到了与城市居民相当甚至更好的支付便利。

此外,金融科技还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服务选择,如互联网银行和小额贷款平台,为农村地区的金融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随着农村支付环境的逐步改善,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农村地区的基础建设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网络覆盖和设备配备不够完善,限制了移动支付的普及和发展。

其次,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问题也引起了关注。

农村居民的信息技术意识相对较低,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目标。

因此,加强信息安全教育和技术支持,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成为了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未来,农村支付环境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全面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

首先,应加大对农村支付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优化网络覆盖和移动支付终端的部署,提高农民的支付便利性。

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22张万何(武汉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摘 要:通过考察陕西省10个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根据陕西统计年鉴,收集各城市行政区域面积、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支、城市就业人员及劳动报酬等相关数据,应用系统聚类法分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做出综合评价,据此判定陕西省经济发展存在区域性不平衡,分析地理位置、区域优势等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经济发展方向提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聚类分析;经济发展;生活水平 中图分类号:K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2-22-05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陕西省作为西北五省与其他地区连接的重要枢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科技水平等差异,其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平衡,选取了9项主要指标,对陕西省10个省辖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作出聚类分析.本次实验的内容使用R程序实现.1 研究背景四十年来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回顾:20 世纪 80 年代的陕西经济从地区分布看, 关中地区占的比重大,而陕南、陕北所占比重小,经济实力过分悬殊. 1985 年关中的工农业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到全省的 81%和 88%左右,陕南、陕北仅占 19%和 12%.本世纪初,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陕北跨越发展、关中居中发展和陕南滞后发展 .从 2005 年的数据看,按照陕北 、关中和陕南的顺序,在 GDP 总量上依次为 690.64 亿元、2517.59 亿元和 454.59亿元,人均相应依次为 1.28 万元、1.09 万元和5329元;虽然总量上关中为第一,但在人均量上,陕北为第一 .陕北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经济发展迅猛.当时人们比喻,榆林是中国的科威特, 科威特从生产力性质上看,绝对不是发达国家,但从人均收入上,绝对是富国[1].收稿日期:2020 - 09 - 02作者简介:张万何(1998-),男,河南长葛人,武汉大学数学分统计学院学生.23张万何: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近年来,陕西经济布局及结构发生了变化.以2017年数据来看,关中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对外贸易持续处于高水平;在传统动能稳健发展的同时,围绕汽车、航空装备、电子、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等领域,加强科技支撑,延长产业链条,新兴动能不断蓄积;特别是西安地区的创新发展步伐加快,军民融合快速推进,陕西省经济增长主要集中在关中的西安地区.根据以上研究背景,利用2017年经济数据,选取10个城市,选定9指标,分析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2 分析内容2.1 数据本案例中所选取的数据,全部来自陕西省统计局编纂的《陕西统计年鉴2017》,数据真实可靠.首先选定用于分析的指标,X1(各城市行政区域面积),X2(各城市生产总值),X3(各城市人均生产总值),X4(各城市财政收入),X5(各城市财政支出),X6(各城市劳动报酬总额),X7(各城市就业人员数),X8(各城市人均收入),X9(各城市总人口).表1 各城市主要经济指标城市面积(km2)GDP (亿元)人均GDP (元)财政收入(万元)财政支出(万元)劳动报酬(万元)就业人数(人)人均收入(元)城市人口(万人)西安0.99836282.65716476410655942523812813545.8187885667428883.21铜川0.3832311.6136803215072968712576276.91149745000584.72宝鸡 1.821932.145126275164128303662101558.241130851475377.5咸阳 1.01192390.974801681504833831932671809.955812548542498.66渭南 1.31488.62277436569303525107222135645038149376537.16延安 3.70291082.9148300130546432734341980984.933651858460225.28汉中 2.71156.493359745190528017311566584.329970252736344.63榆林 4.35782773.0581764232694047113062590461.442061362140338.2安康2.3529842.86317703010672478005970856.418766352195265.6资料来源:陕西统计年鉴2017[2]2.2 实证分析2.2.1 系统聚类过程 第一步:考虑到原始数据的量纲和数量级之间的不同,读取数据并作中心化和标准化处理,并得到表2中的结果:表2 数据中心化的结果第二步:计算数据间的Euclide距离,结果如表3:表3 数据间的Eculide 距离第三步:分别运用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中间距离法以及离差平方和法来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并分别画出谱系图.西安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24图1 最短距离法谱系图图2 最长距离法最短距离法和最长距离法可能会受到样本与总体误差的影响,降低聚类结果的可信度.因此,这两种方法只为后续方式提供参考.图3 中间距离法图4 离差平方和法2.2.2 系统聚类结果 以离差平方和法得到的结果为基础,参考其他分类标准,我们分析了10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据此总体上可以将陕西省的省辖市分为四类:第一类:西安市(经济发达地区)第二类:榆林市 宝鸡市 咸阳市 (经济较发达地区)第三类:渭南市 铜川市 汉中市 (经济次发达地区)第四类:商洛市 延安市 安康市 (经济欠发达地区)将上述结果体现在陕西省地图中,如图5.图5 陕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2.2.3 系统聚类结果与GDP水平的一致性 从图6我们可以看出,聚类分析得到的分类结果,与各类城市占全省的GDP比例高度重合,验证了聚类的正确性.图6 各城市GDP在全省所占比例至此,聚类分析完成,后面的分析和评价将基于前面得到的分类进行.张万何: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2.2.4 各市各产业所占生产总值比例表4 各市各产业所占生产总值比例聚类结果第一产业组内方差第二产业组内方差第三产业组内方差西安市第一类0.037NA0.350NA0.613NA咸阳市第二类0.1440.00190.5790.00780.2760.0011宝鸡市第二类0.0890.6350.276榆林市第二类0.0590.6080.334渭南市第三类0.1510.00270.4600.00180.3890.00013汉中市第三类0.1780.4280.394铜川市第三类0.0770.5130.411延安市第四类0.1090.00250.5300.0000160.3610.0002商洛市第四类0.1400.5270.333安康市第四类0.1190.5350.347由表4可以看出,同类城市产业分布的组内方差较小,说明同类城市的产业分布较为相近,说明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其产业分布具有紧密的联系.同时,表4也从一定程度上佐证了2.1中聚类分析的可靠性.为了更直观的表示表4,将其中的数据放入直方图中,得到图7图7 各城市各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例3 结论和建议根据系统聚类法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陕西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确实存在一定的发展不平衡的情况.3.1 结论3.1.1 西安经济保持在省内突出水平 西安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中国版图中心,占据了东西和南北通道的核心位置,交通网络发达,拥有民航局规划建设的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和“承接东西,联结南北”的西安北站等大型交通枢纽,以及多条国内高速公路途经于此.西安作为省会城市,在省内的政治经济地位较高,而今西安又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中心城市,同时也是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外来资金投入创新性产业.这些产业普遍是发展前景好、环境友好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可以在较长一段时间保持西安经济平稳发展.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长达数千年的建城史为城市留下了雄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大小雁塔、钟鼓楼以及秦始皇陵兵马俑等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游客,其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多家商业巨头正在将西安打造成西北的金融和商业中心,这些因素为西安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高新技术支撑的第二产业,加上不断优化的第三产业,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会让西安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其一枝独秀的经济发展水平.3.1.2 地理因素对经济发展水平有重要影响 经25西安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26济较发达地区和经济次发达地区几乎全部位于陕北和关中平原,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全部以山地为主,地理因素导致其不宜发展第一产业,交通因素阻碍了工业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高成本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让其工业生产规模无法扩大.可见,地理因素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有重要的影响.3.2 建议3.2.1 站在“丝绸之路”桥头堡上的西安将继续引领陕西经济 西安在今后应该在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三个方面加快发展,为西安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枢纽.随着枢纽功能不断完善,“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科技教育等中心加快建设,自贸试验区探索不断深入,欧亚论坛等平台的搭建,西安开放的门户作用愈发明显.“一带一路”的聚集效应,带来的不仅是物资的流动,也是人文的流动,推动着文化上的“民心相通”,形成发达的物资与文化的流动经济. 同时西安要加快西咸一体化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发展清洁生产,推进绿色发展.3.2.2 “第二梯队”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努力追赶领头羊 这些地区的能源资源丰富,依赖其自然资源储备和重工业基础,支柱产业多为第二产业.为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需要考虑能源工业转型升级.此前,这些地区的第二产业多为资源开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矿产开发、制造业等.在未来,需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传统工业升级、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将高投入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转为低投入低污染的集约化生产方式,着力打造高端能源产业基地[2].除了改进工业生产模式外,还需要着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发展特色旅游、以及打造高端定制服务业等都是可以尝试的.3.2.3 欠发达地区要结合自身特点,抓住机遇扭转乾坤 这些地区虽然受限于地理因素,不能大量种植农作物,但可以种植有特色的经济作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温饱不再困扰消费者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体验“绿色产品”和“地区特色”,加上网络平台和物流的快速发展,为当地人提供了大量的机遇.陕北的羊肉、安康的茶叶、商洛的核桃、榨水的木耳都可以抓住机遇,改善当地的经济状况.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小木耳,大产业”.另外,其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并不理想,从表4中可以看出:延安、商洛、安康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比分别为36%、33%、35%.因此,未来这些地区应当重视第三产业发展.在人民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时,精神需求开始被重视,旅游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最重要的休闲方式之一.这同样为当地提供了机遇,这些地区自然景色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可以基于其自然环境及人文资源大力开发旅游文化产业,将不利因素转化为优势产业,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参考文献][1]刘旨贤,高全成.陕西区域经济发展新布局探源[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7(6):22 - 26.[2]罗萌,侯娟娟,文勇. 当前陕北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我规定性分析[J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2(9):47 - 50.[审 稿:代美泉,责任编辑:王磊强](下转第51页)许俊影: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探究An Explor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the Context of New MediaXU Jun-ying(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Hunan Sports Vocational College,Changsha 410019,China)Abstract: New media is the product of the Internet. It is the trend of the time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education by using new media,which is also the needs of college students' growth. The combination of new media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 new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s a new thing,its development is facing many challeng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ut forward solutions to the challenges for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education.Key words: new media;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network(上接第26页)Evaluation on the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Shaanxi ProvinceZHANG Wan-he(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Abstract: By examining the main economic indicators of 10 regions in Shaanxi Province,this paper collects data on the administrative area,GNP,fiscal revenue and expenditure,urban employees and labor compensation from the Shaanxi Statistical Yearbook. Systematic clustering method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mak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t is determined that there is a regional imbalanc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haanxi Province.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impact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regional advantages on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proposes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n the basis of corresponding recommendations.Key words: cluster analysis; economic development;living standards51。

陕西省建设工程招投标信用评价体系研究

陕西省建设工程招投标信用评价体系研究

陕西省建设工程招投标信用评价体系研究陕西省建设工程招投标信用评价体系研究一、引言建设工程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而招投标活动作为建设工程的第一环节,对于确保工程质量、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践中,一些不良现象如虚假报价、权钱交易等严重干扰了公平竞争和诚实守信的原则。

为了推动陕西省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的高效、公正和规范发展,建立一个信用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二、陕西省建设工程招投标信用评价体系的意义和目标(一)意义1. 保障公平竞争:通过信用评价体系,可以准确而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综合实力和信用水平,实现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2. 推动企业守法守信:信用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企业在招投标活动中守法守信,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3. 提高工程质量:通过信用评价体系,能够选择具备良好信用记录的企业参与建设工程,从而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质量风险。

4. 提升企业形象:企业通过积极参与信用评价体系,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目标1. 建立可信的信用评价体系:通过建立权威、公正、准确且可信的信用评价体系,提高信用评价的科学性和公信力。

2.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针对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信用评价提供法律保障。

3. 加强信息共享与沟通: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各方之间的沟通交流,确保信息的准确、及时传递。

4. 培育诚实守信意识: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广大企业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形成合力。

三、陕西省建设工程招投标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一)建立信用评价指标体系1. 综合实力评价指标:包括企业规模、技术能力、资源投入等。

2. 履约能力评价指标:包括合同履约情况、工程建设质量等。

3. 守信意识评价指标:包括企业信用记录、违约行为情况等。

4. 风险控制评价指标:包括工程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

(二)建立评价机制1. 建立信用评价机构: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建设工程招投标信用评价,保证评价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陕西省域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优化路径——以延安市为例

陕西省域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优化路径——以延安市为例

陕西省域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优化路径——以延安市为例发布时间:2023-01-16T02:38:43.35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8月第16期作者:孙妮[导读]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市场、政府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孙妮(陕西城市燃气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宜川分公司陕西省延安市 716200)摘要: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市场、政府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对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省也顺应着国家的政策支持,对省域营商环境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总体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与我国东部发达省份相比较,陕西的营商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形势,根据陕西近年来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做法及成果,分析了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就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营商环境;省域经济;优化建议一、营商环境的范畴界定和重要意义营商环境”一词源于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Doing Business”项目调查,该项目调查始于2002年,旨在对各国中小企业进行考察,并对在企业存在周期内所适用的法规进行评估,通过收集并分析全面的定量数据,对各经济体在不同时期的商业监管环境进行比较,并发布《营商环境报告》,供学术界、记者、私营部门研究人员和关注各国商业环境的其他人士参考。

营商环境一定是相对于相对于有经营和商业活动发生的企业行为而存在的。

从国际国内的研究情况来看,有不少机构和学者对营商环境进行了专门的界定或划分。

世界银行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建立了衡量营商环境的指标体系,内容涉及11个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开办企业、申请施工许可、获得电力供应、注册财产、获得信贷、投资者保护、缴纳税款、跨境贸易、合同执行、办理破产和营商环境便利度”指标等,并且进一步细化出更多的指标。

陕西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办法

陕西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办法

陕西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提高审批效率,明确审批权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环境保护部令第5号)和《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等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统称。

第三条省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不论投资主体、资金来源、项目性质和投资规模,都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的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按照本办法规定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第四条实行备案制的企业投资项目,项目单位必须首先向发展改革等备案管理部门办理备案手续,备案后,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环评审批手续;实行核准制的企业投资项目,项目单位应当在向发展改革等项目核准部门报送项目申请报告前,完成环评审批手续;实行审批制的政府投资项目,项目单—1—位应依据发展改革等项目审批部门的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环评审批手续。

第五条陕西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权限原则上按照建设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权限实行同级审批,兼顾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性质和程度。

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一)环境保护部审批之外的由国务院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的建设项目;(二)环境保护部2013年第73号公告中《环境保护部下放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的建设项目目录》(见附件1)中的项目;(三)环境保护部2009年第7号公告中《环境保护部委托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见附件2)中的项目;(四)根据环保部令第5号第八条的规定,有色金属冶炼及矿山开发、钢铁加工、电石、铁合金、焦炭、垃圾焚烧及发电、制浆等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五)环境保护部审批之外的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的,或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报省政府核准或审批的,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的下列建设项目:1.政府类投资项目: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专项建设—2—基金、中央统还国外贷款、统借自还国外贷款的项目,使用省级预算内投资、省级专项建设基金的项目;2.轻工纺织化纤:制浆造纸、印染、果汁、酿造/发酵(味精、柠檬酸、酶制剂、酵母)、皮革毛皮加工项目;3.化工石化医药:基本化学原料、化学药品原药、农药原药及其中间体、苯胺类及酚类有机中间体、还原染料、氯丁橡胶、石油制品、兰炭项目;4.冶金机电: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的冶炼项目,涉及电镀工艺的机电项目;5.火电:集中供热项目;6.农林水利:总装机容量1万千瓦及以上的水力发电项目、大中型水库、跨市调水项目;7.采掘: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开采、金属和非金属矿采选类项目;8.交通运输:铁路、高速公路、水运枢纽、石油天然气水煤浆等的输送管道干线、民用军用机场项目;9.社会区域: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项目,废电子、电器产品、汽车拆解项目;(六)环境保护部审批之外的输变电工程项目,以及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的核与辐射类项目。

对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模式的思考——以“陕西模式”为例

对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模式的思考——以“陕西模式”为例
提 出针 对 性 的 建议 。
关 键 词 : 方 政 府 绩 效 评 估 ; 西 模 式 ; 效 机 制 地 陕 长
中图分类号 : 9 C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73 6 (0 0 0 —1 1 4 10 .2 4 2 1 )30 3 — 0
近年来 , 随着我 国行政体制改革 的不断深入 , 在
部、 廉政建设三位一体考核体系”有人称之为“ , 陕西 模式” 。本文 旨在分析陕西模式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 并提出相应 的对策建议 , 以期对完 善陕西模式能够 提供参考。
效评估模式 : 一是社会服务承诺模式 , 即以改善政府 及行业服务质量 , 提高公民满意度为 目的的政府绩
效 评估 , 厦 门 市 政 府 于 19 如 9 8年 5月 颁 布 实 施 了
作者简介 : 曾

苗( 9 3 , , 18 一) 女 陕西西安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管理 学院硕士研究生 ;
琪 (91 , , 17 一)女 陕西礼泉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 学院副教授 , 士生导师。 硕
Hale Waihona Puke ・12 ・ 3 西 安




学 报
21 0 0年 5月
理模式 , 其特点是将组织 目标分解并落实到各个工 作岗位 , 标完成情况考核也相应针对各个工作 岗 目 位进行评估 。
见于国家颁布的各种干部人事制度中, 关于干部 如《 鉴定工作的规定》 14 (99年)《 、关于科学技术干部管 理工作条例试行草案》 16 年)《 于实行干部考 (9 4 、关 核制度的意见》 17 年)《 于逐步推行机关工作 (9 9 、关 岗位责任制的通知} 1 8 年 )《 (9 4 、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

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绩效评价——以陕西省为例

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绩效评价——以陕西省为例
(一 )国外 相关 研究 概况 最 先从 事循 环 经济 研究 的是 德 国和 日本 。美 国和 加拿 大等 国在循环 经 济评价 体 系 的研 究 中也做 出 了杰 出 的贡献 。最 早在 2O世 纪 的 70年代 ,全社 会 经济 综合 物资 流 的平衡 核算 就开 始被 研究 ,这个 核 算 系统及 其 指标体 系 提供 了一 个可 以描 述整 个社 会 经济所 有 物质 和 能 源活 动 的综 合 图像 。在 20世 纪 9O 年 代 ,奥地 利 、德 国 、日本 、荷 兰 与美 国一起 设计 了物 资流 评 价 体 系 ,于 1997年提 出 了直 接物 料 输 入 、国 内过程 输 出等表 现 一个 国家 实物 流 的指标 。 目前 国外对 循 环经 济评 价仍 然是 以物 质流 分 析为 主 ,主要是 是 生态效 率评 价 ,偏 重 于评 价生 态产业 的经济 活动 对环 境 的 冲击 ,即是从 环境 承 载 的角度来 评 价产 业活 动及 其效 率 ,常用 的评 价方 法 主要有 生 态 足迹 法 、生命周 期 评价 法 、物质 流与 能量 流分 析 法 J。虽 然这 些 评 价方 法 的原 理 各 不相 同 ,但 其 出发 点 均是 生态 效率 ,主要关 注物 质 和能 量这 两个 要素 。除 此 以外 ,国外 还提 出一 些指标 及 其定 量评 价 的方 法 ,如经 济福 利 指数 、可持 续 经济福 利 指数 、人 文发 展指 数 、真实储 蓄 率指标 、生 态足 迹 、国内发 展 指数 等 反 映经 济 、社 会 和环 境协 调发 展 的指标 。 国外对 循环 经济 研究 开始 较早 ,但 对这 种 经济 发展 模式 绩效 评价 的研 究 大多数 仍处 于理 论 阶段 ,目 前基 本 上侧 重 于具体 领域 的应 用研 究 与实 现手 段 的研究 ,而且 大 多 数研 究 都是 结 合 自身 的 实 际情 况 而 定 ,杜邦模式 (美 国)和回收再利用体系(德 国)都缺乏系统性。常用的物流分析法需要有 比较系统的物 质 流数 据作 为基 础 ,而实 际统 计 时这方 面 的数 据却较 为 缺少 ,这在 一定 程度 上 限制 了该方 法 的应用 和发 展前 景 。 (二 )国内相关 研 究概 况 中国发展 循 环经 济起 步相 比国外较 晚 ,循环 经济 经 历 了从 先进 理 念 的传 播 到 成 为新 型 经 济 增长 方 式再 到成 为 污染 治理 资源 循环 利用 发展 模式 的几个 阶段 。 当前 ,我 国 主要 在 一些 省 、市 进 行 试 点工 作 , 建立 生态 工业 园 、绿色农 业 示 范 区等 ,并 在全 国提 倡发 展循 环 经济 。截 止到 2013年 6月之前 ,在 我 国只 有甘 肃省 被批 准 为 国家循 环经 济 的示 范 区。 在我 国 ,有关 循环 经济 评价 的研 究 中 ,周 国梅 博 士和刘 滨 副教 授对 物质 流 的分析 和研 究是 在 国家经 验总 结 的基础 上 提 出国家 循环 经济 社 会 发 展 目标 j。冯 艳 提 出 了一 种 非线 性 加 权 综 合 法 ;于丽 英 、冯 之浚 等选 用 主观 赋值法 ;向来生 采取 主 观和 客观 赋值 法 ,该 方法 以层 次分 析 法 为代 表 ;田金 方 和 苏 咪咪 的研 究提 出 ,为 了减少 确定 权重 的 主观性 ,采 用 主成分 分 析 法确 定 指标 的权 数 ,从 而 构建 循 环 经 济综 合 评估的模型 ;李健 、邱立成和安小会 ,将模糊理论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 ,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并 采用 这种 评价 方 法对企 业绩 效进 行 量化 考评 。 在评 价循 环经 济发 展 状况 时 ,我 国的专 家学 者主要 通 过 评价 模 型 的构 建 和 采 用不 同 的指 标权 重 赋 值 方 法来 表现 其创 新思 维 。通 常采 用 的评价 模 型有 :层 次 分析 法 、主成分 分 析法 、物质 流分 析法 、灰 色聚 类 法 等 ;指标权 重 赋值 使用 的是 模糊 数学 和熵 值 法 ;评 价方 法基 本 上是线 性 加权 和法 。 综 上

对完善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思考

对完善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思考

在全县设有 1 6个 联 社 .6 1 0个 分 社 .1 40
多 个 科 技 服 务 站 .村 村 有 科 技 推 广 员 . 农
时交金额 8 %交纳住 院费用 , 轻参保 农 O 减
户 资 金压 力 , 院 后, 合 中心 按 相 关 票据 出 农
结 算 ,将 农 户 应 得 医 保 费 用 由 指 定 银 行 返
资 配 送 网 点 遍 布 全 县 各 乡镇 . 峰 农 行 可 双
多个 亿 , 借 农 行 的 电 子 银 行 渠 道 , 现 凭 实
了 乡镇 工 资 的 快 速 到 位 . 乡镇 财 政 可 以足 不 出 户 办 理 银 行 业 务 , 脱 了对 农 村 金 融 摆 网 点 的物 理 依 赖 。工 资 的 及 时发 放 提 升 了 政 府 形 象 , 利 促 进 和 谐 农 村 建 设 , 轻 有 减
峰 农 行 累 计 发 放 惠 农 贷 记 卡 54万 张 , . 并
成 功 与 农 村 科 技 合 作 社 联 姻 . 广 大 农 户 为 提 供 现 代 化 支 付 结 算 服 务 。今 年 双 峰 农 行 积 极 探 素 改 善 农 村 支 付 结 算 渠 道 . 用 现 利 有 的 服 务 三 农 平 台 既 双 峰 县 农 村 科 技 合 作 社 的 网 络 和 人 员 为 农 民 提 供 快 捷 、 利 便 的服 务 。科 技 合 作 社 是 我 县 农 行 服 务 三农 的 合 作 伙 伴 , 作 模 式 比 较 完卡 通” 发放 范 围。至 去年底 。 已发 放农 户“ 一卡通 ”3万 多张. 年 累计发放 2 每
涉 农 补 贴 资 金 50 多万 元 , 涉 及 全 县 2 00 3 万余 户农户 . 由财 政 将 相 关 资 金 转 入 农 信 社 补 贴 专 户 。 由信 用 社 逐 个 划 拨 至 农 户 再

陕西三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陕西三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旅游的胜地 。同时, 陕南也是我 国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最丰富 、 特
环 空气污染练台指散 境 城市 水处理率
Q 3 5
色最突 出的地区 , 金丝峡 、 南宫 山 、 牛背梁等形成 陕南特色 鲜明
的旅游精品景区 。 旅游产业是陕南最有条件 、 最有 可能率先突破
发 展的产业之一 。

标 加权组台 生产泣指教
人 均生话用水 量 人 均生括用 电 量 人 均居住面积 出 ∞ 十 妇 西
东部地 区有长江 支流——丹 江 , 经 由商洛地 区流入湖北 。 陕南 的生物资源拥有黄姜 、 杜仲 、 绞股蓝等各类 中药材 资源 3 0 0 0余种 , 是我 国重要 的“ 天然药 库” 、 “ 中药材之 乡” 。茶叶主产
【 关键词 】 陕 南 三市 生 态 环境 适 宜 度
陕南包 括汉 中 、 安康 、 商 洛三市 , 受地理环境 的制约 以及 资 源、 产业分布的影响 , 使其发展不 同于能 源丰富的陕北地 区和地
理位置优越 、 气候温和 、 土地肥 沃的关 中地区。陕西省 在第 一个
对 城市生态环境进行评价 。
2 0 1 3年 1 0期
囊 放唷. 高教
S haanxi Ji aovu ・G aoi i ao
社 会 观 察
陕 南 三 市 生 态 环 境 质 量 评 价 研 究
王 珂
【 摘 要 】 文章用生态环境适宜度指数法 , 对 陕 南 三 市 的 生 态环 表明 : 汉中、 安康 、 商 洛 生 态环
能总蕴藏量 占全 省总量的 5 5 . 9 %。陕南汉 中是长江最 长的支流 汉江 的发源地 , 自宁强起源流经汉 中、 安康地 区进 入湖北 。陕南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Ke w r s y o d :Ma r l l n ls ( A) c c l c nmy idxsse t i o A a i MF ;i ua eo o ; e ytm eaF w ys r r n
循环 经 济要求 的是 资源效 率 与 效 益化 原 则 , 区域循 环 对 经济 的评 价及 指 标 体 系 设计 也 必 须 贯彻 这 一 根 本 原 则 。物 质 流分析 ( A)方 法 为 资 源 、 弃 物 和环 境 管理 提 供 了方 MF 废 法学 上 的决策 支持工 具 , 为 区域循 环 经 济 的评 价 与研 究 提 也 供 了新 的思路 。MF A方 法 是 目前世 界 上 一 些 国家 表 述 国家 资源 投人 、 弃物 产 生 和废 弃 物再 生利 用 的概 况 , 在 此 基 废 并 础 上 , 立 循 环 经 济 的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的 重 要 工 具 。 以 MF 建 A
21 0 1年 1月 第3 3卷 第 r o nd wa e
Jn 2 1 a .,01
V0. 3 N 1 1 3 0.
基 于 物 质 流 分 析 的 区 域 循 环 经 济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构 建

以 陕 西 省 榆 林 市 为 例
徐 福 军 。 俊 杰 马
构成 。 4 2 循 环 经 济 发 展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的解 释 .
4 2 1 资 源 利 用 减 量 化 指 标 . .
直接物 质输 入 是 指 所 有 具 有 经 济 价 值 的 直 接 进 入 经 济
生产 和消 费活动 的物 质 , 包括 区域 内部 直 接 物质 输 人 和 调入 ( 国家层 面为进 口) 质两 部分 , 中区域 内部 直接 物 质 输入 物 其

改善贫困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思考

改善贫困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思考

二、 宁夏贫 困地 区支付 服务存 在 的 问题
( 一) 金 融体 系结构单一, 网点覆盖率较低 据调查 。 国有商业银行、 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按照集 中化管理 的要求和效益原则 , 业务重心集中 于大 中城市 , 县域机构逐步收缩。当前在贫困地区乡镇一级设立营业网点的基本上只有农信社、 农行和邮储 银行 , 且基础设施配置较低 。村镇银行、 贷款公司、 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受资金实力所限 , 扶 贫支农 能力较弱。截止 2 0 1 5 年1 2 月。 宁夏每万人银行网点拥有量为 1 . 5 1 个, 贫困地 区仅为 0 . 7 0 的问题 与不足 , 并提 出了完善 贫 困地 区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关键词 : 支付结算 ; 精 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 : F 8 3 O . 4 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 1 6 7 4 — 0 0 1 7 - 2 0 1 7 ( 3 ) 一 0 0 7 8 — 0 3
( 二) 非 现金 支付 形 式单 一 。 业务 量 小
实地调研发现 , 贫困地 区结算方式主要以现金为主。 2 0 1 5 年度 , 贫困地区银行卡受理市场每台机具发生 业务 8 1 7 笔, 单笔金额 1 , 9 2 9 . 3 5 元, 低于宁夏全区的 1 , 9 3 5 笔, 单笔金额 3 , 9 8 3 . 8 6 元 。非现金支付工具和方式 中, 单户 ( 卡) 发生业务 6 . 1 笔, 金额 3 , 0 6 2 . 1 4 元, 低于宁夏全 区的 2 3 . 4 笔, 金额 7 7 6 7 . 7 7 元。 贫困地区受地理条
万户, 占宁夏单位户的 5 . 9 %, 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5 3 8 . 1 9 万户, 占宁夏个人户的 1 5 . 2 %; 银行卡在用发卡量

陕西省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灰色综合评估

陕西省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灰色综合评估
Ab ta t S a n ip o i c s c o e s te su y a e o s t p af a il n e y tm rr go a c lgc l n rn n - sr c : h a x rv n ewa h s n a t d r  ̄t e e sbe i d x sse f e i n e oo ia v o me t h t u o l ei s a
Hale Waihona Puke T ncu unhn g nadY ’ , ui i e ot f hax p v c e fr r h eeo ogh a i G azogr i a a Y n nt r o Sani r ie w r i ei .T l aev om n q at n n eo n n n l h n h o n en o c  ̄ n rn et uly i i
摘 要: 以陕西省为研 究对象, 构建 了科 学的区域生态环境 质量评 价指标体 系, 并采 用灰 色综合评估 方法对全省区域 生 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 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关 中地 区的宝鸡 、 阳以及 陕南地区的安康、 中生态环境质量较好 , 成 汉 关中地 区的西安和渭南生态环境质量 中等 , 而关中地区的铜川 以及陕北地 区的延安、 林生态环境质量较差 , 西省各地 区生态环 榆 陕 境质量总的趋势为中南部优 于北部 , 并据此提 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 关键词: 区域 生态环境 ; 色综合评估; 灰 指标体 系; 可持续发展 ; 陕西省 中圈分类号 : 11 1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0 1 5 12o )3 06— 3 X7. A 10 —88 (o7 o —08 0 Gr y Co p e n i e As e s e fRe i n lEc l g c l e m r he s v s s m nto g o a o o ia

陕西省生态环境现状及其防治对策分析

陕西省生态环境现状及其防治对策分析

陕西省生态环境现状及其防治对策分析摘要:陕西生态环境状况非常严峻,通过分析陕西水土流失、沙质荒漠化、水资源环境恶化、生态系统生态功能降低以及森林生态等生态环境问题,得出陕西的生态环境问题局部得到缓解,总趋势却是日益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使省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也影响着华北平原等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并提出了改善和保护陕西生态环境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陕西省;生态环境;问题;环境保护;防治对策;Current Situa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cologicalEnvironment in Shaanxi ProvinceAbstract:Shaanxi ecologic enviroment is very severe.Basedon theanalysis of soil erosion, desertification,loss of water, degression of ecological function and forest ecology in Shaanxi,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ecological problems are locally controlled but become serious in the whole, which is threatening the ecological safety both of Shaanxiand peripheral area. In the end, the strategies of establishing and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re provided.Key words:Shaanxi;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 Enviroment protection; control countermeasures;前言:生态环境是指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环境较差 ,支付服 务水平 相对落后 。促进支付体系协调发
展 ,实现城 乡支付服 务一体化 ,解决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问题 , 是今后改善支付环境工作 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
五 、开展区域支付环境评价工作 的意义 ( 一 )有利于加 强对支付 环境建设工作 的具体指导 。采取 定量与 定性相 结合的方式考核支付环境 ,避 免了以往凭借 经验

支付环境成为影响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 因素,安全 、高效 的支 付 环 境 对 加 快 社 会 资 金 周 转 ,提 高 支 付 清 算 效 率 , 促进 国 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 为 了检验支付环境的优劣 ,
通过建立具有代表性 的指标体系 ,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开 展支付环境评价 ,对于制定加快支付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完 善支付环境发展规划 ,提高支付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பைடு நூலகம்
付环境指标涉及面广 ,获取时需要耗 费一定 的资源 ,在指 标选 取时 ,应慎重考虑指标 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要考虑数据 取得
的难易程度、可靠性 和成本。
二、设定区域支付环境评价指标
根据支付环境 的影 响因素和指标体 系的设计 原则,在 深入 调研论证 的基础上 ,从经济发展环 境、 支付 工具应用环境、支 付系统运行环境 、支付组 织建 设环 境、支付 体系监督管理环境 五个方面设计 了 6 6 个评价指标 。 经济环境主要评价经济发展水 平、消 费支付能力等 因素对支付体 系运行产 生的影响 。支付工 具应用环境主要评价 非现 金支付业 务发 展程 度、银行结算账户 管理水平 、支付 工具受理 和使 用状 况。支付 系统运行环境主要 评价支付系统服 务能力和 支付清 算纪律 执行情况 。支付组织服 务环境主要评价 社会 公众 享用 银行 机构提供的专业化支付服务 的便利程度 。支付 体系监督管理环 境主要评价支付体系的社会 认知水平 、市场服务和政府政策支持状况。
和 印象评价 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对支付环境有 了更加准确 的认 识 ,为正确决策和实行分类指导提供 了重要参考 ,增 强了支付 环境建设工作 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 二 )有利 于促进 区域支付结算业务协调发展 。通过开展 支付环 境评价,可激励先进 ,鞭策后进 ,充 分调 动各地区优化 支付环 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并为全面优化 支付 环境创造 良好 的氛 围 。 ( 三 )有利于加强支付结算工作 的信息交流 。支付环境评 价 工作的开展 ,为地区 间搭建起一个可 以相互比较支付环境建 设状况和相互借鉴经验 的平 台,畅通 了支付环境信息的交流渠 道 ,有 利于取长 补短 、共 同发 展。
明确选取支付环境评价核心 指标 的原则 科 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能涵盖支付环境 的基本 内容 , 全面 、系统地对支付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价 。可 比性原则 :所选 指标 应能实现不 同地区、不 同机构指标 的口径范 围可 比,要对 指标 的定义、范畴进行界定 。连续性原则 :在指标设计 中,要 审慎 对待数据连续性 问题 ,确保数据 的有用性和可持续性 ,保 持指标历史数据 的连续可 比。有效性原则:指标体系要能真实 、 客观反映支付环境发展状况 ,同时兼顾规模和效率 因素 ,能对 区域支付环境发展状况进行如实 、有效反 映。可行性 原则:支
新经济
2 0 1 4年 8月 ( 中)
关于陕西省建立区域支付环境评价体系的思考
武 源
摘 要 :本文在对 支付环境 的影 响因素进行 充分调研论证 的基础上 , 建立 了支付环境评价指标体 系, 并对 陕西省 的支付体 系运 行情况进行 了 评 价 ,从理论 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建 立区域 支付环境评价机制进行 了探 索。
三 、区域支付环境评价等级 的划分 支付环 境评价等 级就是依照支付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 动态与静态相 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评价地区支付 环境状 况作出的综合判断 ,并 以简单、直观 的符号表示 出来 。 在对 区域支付环境评价等级的划分上, 可将支付环境分 为 A 、 B 、
关键词 : 区域 支付环境 指标体 系 评价机制 析 ,陕西省支付环境呈现 出以下特点: ( 一 )支付环境持续优化 ,在促进 经济社会发展 中发挥重 要作用 。目前 ,支付服务主体多元化发展 ,形成包括人 民银行 、 银行业金 融机构 和非金融支付 机构 的组织格局 ;银行 结算 账户 管理体 系不断完善,金融账户实名制稳步落 实;非现金支 付工 具广泛应 用,形成 以票据和银行卡为主体 ,互联 网支付 、移动 支付等 电子支付 为补充的工具系列 ;支付清 算结 算基础 设施不 断完 善,建成 以人 民银行支付系统 为骨干 ,银行业 金融机 构行 内支付 系统为主体 ,银行卡跨行交 易清算系 统以及 西安同城评 价 交换 系统 系统等 为重要组成部分 的系统架构 。 ( 二 )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支付体系建 设任 重道 远 。 目前,城乡支付服务环境发展不平衡 、市场 机制 的主导作用 尚 未 充分发挥 ,加之支付服务需求 日益 多样化 、差 异化,支付工 具 电子化趋势方兴未艾 ,支付服务 市场 竞争 激烈,现代信息技 术在支付领域广泛应用 ,支付信 息安全 的重要性愈发突 出。因 此 ,在新形势下支付体系发展 的机 遇和 挑战并存 ,着力解 决突 出 问题 ,建 设完 善的支付 体系 ,还 面临着十 分艰 巨的任务 。 ( 三) 金融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 ,区域支付环境存在差异 。 从支付环境评价结果看, 区域和 城乡支付 环境 还存 在明显差异。 是 中心城市 的支付环境要 明显优 于其他城市 。西安市在经济 环境 、支付工具应用环境 、支付 系统运 行环境等方面都处于领 先水平 ,其他城市 由于经 济金 融发展条件制约等原 因,在支付 环境上还有较大差距 。二是城 市和农村之间 的支付环境差异很 大 ,一些农特别 是偏远 山区由于金融基础设施缺乏 ,支付 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