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路改建工程设计的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公路改建工程设计的体会
[摘要] 针对河南省安阳市近年来公路改建工程中设计的情况,谈一谈多年来对公路工程设计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 公路改建设计体会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公路网已基本形成,新建公路越来越少,对公路改建越来越多,公路改建设计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人结合自己对公路改建工程设计的经验谈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外业勘测
公路改建工程设计,首先应对现有道路进行详细的外业勘测,结合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沿线群众的意见,对现有道路的线形和状况以及道路两侧的建筑物、光缆、电缆、供水、供电等管线的位置和高程都要详细勘测和记录。
并到相关部门如水利、交通、地质、水文、气象、电力、电信等部门收集基础资料,结合现有道路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条件,对路线平面、纵断面的组合设计进行深入的优化研究,达到路线线形从整体上连续,各项指标均衡,在满足主要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征地和拆迁,降低投资成本。
二、平面设计
目前,河南省安阳市公路改建项目主要是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拓宽改建,改建路线走向基本以现有道路走向为控制,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道路,减少占地量,降低工程投资。
在不符合道路线形标准的路段,加以适当调整,提高其线形标准。
穿过城镇村庄处,结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规划意见,可绕开城镇村庄进行局部改线,这样,有利于当地的统一规划管理,又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拆迁量。
作为设计单位,既要考虑业主的意见,尽量少拆迁,少占地,降低工程投资,同时,还应满足规范要求,并应适度考虑将来的发展,否则,道路一经改建后,不合理的部分再要修改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三、纵断面设计
在公路的改建中,纵断面设计应根据现有道路的结构形式,路面排水及现有路面的现状,如路面平整度、坑槽、龟网裂等路面不良病害等,确定纵断面是在现有路面上进行补强并加铺结构层为设计原则,还是挖除现有路面结构层为设计原则。
另外,应确定一些控制点,现有道路的桥梁、涵洞及沿线管道等处应作为道路纵断面设计的控制点。
1、纵断面设计在现有路面上进行补强并加铺结构层为设计原则时,纵断面设计除考虑与平面线形相协调外,主要考虑现有路面补强厚度要求,如果是两侧加宽,现有道路的横坡和改建道路的横坡相差不多,中线偏移也不多,采用中线
控制考虑补强厚度即可;如果是一侧加宽,现有道路和改建后道路的中线偏移较多,除考虑现有路面的补强厚度要满足要求外,还要考虑现有路面的横坡值和弯道超高值,从而合理进行纵断面拉坡。
2、以挖除现有路面结构为纵断面设计原则时,其纵断面拉坡相对比较简单,在满足规范标准要求的情况下,基本上以现有道路标高进行控制,局部可根据实地情况,结合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居民意见进行适当调整。
总之,纵断面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平纵线型的合理组合,使平、纵面线形的技术指标尽量均衡,使线形在视觉上、心理上保持协调,并保持视觉得连续性。
四、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的设计决定工程的投资规模。
设计单位应根据当地政府的要求以及当地的发展规划,交通量等,结合沿线地形、地貌,充分考虑绿化等因素,提出适当的路基横断面型式。
路基标准横断面应标明路中心线、行车道、硬(土)路肩、缘石、横坡、边坡、边沟、护坡道、碎落台、截水沟、绿化带、用地界碑等尺寸。
五、路面结构设计
路面结构设计尽量采用强度较高的材料,尽量利用当地资源,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改善路面结构的使用品质;充分考虑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要求,结合施工技术及气候因素的影响,提高路面的使用年限;按照土基稳定性,基层、面层耐久性的要求,合理选取路面各结构层的材料和厚度。
目前河南省安阳市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较多。
在改建公路路面结构图中,除应示出路面行车道、路肩、缘石等各结构层断面图,标出厚度、宽度、结构类型名称外,还要显示现有道路路面结构尺寸、类型、补强、加宽结构类型等,并列出单位面积的工程数量。
六、桥梁、涵洞设计
1、桥梁
公路改建中,一般应对现有道路的桥梁进行技术承载能力的鉴定,如果现有桥梁的技术状况满足要求,可进行加宽,不管单侧加宽或双侧加宽,桥位平面图、桥型布置图应把现有桥梁位置,新建桥、现有桥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构处理、设计荷载标准等说明或图示清楚,另外,应把现有桥梁的主要技术状况予以说明。
也可根据实地情况,结合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意见,做局部改线,重新修建一座新的桥梁。
2、涵洞
在公路改建中,涵洞经实地勘测可以利用的涵洞接长即可,要列出涵洞的中心桩号、交角、孔数、跨径、台高、结构类型、接长的左右长度、进出口形式、荷载标准等。
七、排水设计
在公路改建中,应尽量利用现有道路的排水沟,若不能利用的路段就要重新设置排水设施,排水设计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和自然水系进行合理布设。
应注意与农田水利相配合,必要时可适当地增设涵管或加大涵管直径,以防农业用水影响路基稳定。
设计前必须进行调查研究,查明水源与地质条件,若排水量不大时,一般不需要进行水文和水力计算,排水沟通常不允许其他排水沟渠的水流引入,也不能与其他人工沟渠合并使用。
排水沟的纵坡一般与路线纵坡一致,平坡路段宜保持不小于0.5%的纵坡。
对于排水困难和地质不良的地段,还应于路基防护加固相配合,并进行特殊设计。
八、平面交叉设计
平面交叉指改建道路与其他交通干、支道相交,但不设上跨或下穿通道的交叉,是在同一平面进行路线交汇的形式。
在设计中,应示清交叉桩号、地点、被交叉路线名称、交角、各交叉口的去向、标高、水准点位置等。
绘出交叉口工程范围内的地形、地物、主线、被交叉道路、环岛、行车道、分隔带、绿化带、人行道、路面排水设计、予设各种管道等平面布置图、纵断面、横断面及标高数据图,绘出交叉结构物的断面尺寸、工程数量表等
九、管线及其他交叉
管线及其他交叉是指公路与已埋设的各类管道、电缆、渡槽等交叉,为用于保护、维修该管线而设置的构造物。
在设计中,要列出桩号、地点、交叉方式、交角、被交叉管线类型、设置建筑物的类型、长度、各部工程材料数量,需建人工构造物的应绘出相关图,示出其工程数量。
公路勘察设计是公路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公路改建工程又相对比较多,所以,公路改建工程的设计就更为关键,直接牵涉到公路改建后的整个线形标准以及公路的使用性能和公路工程的投资规模等各个方面。
公路勘察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尽量使设计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