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形成-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湘教版201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良(1好)说的出春土秋牧壤场有和机割质草的场来,海源拔。27(006m以分上)的高寒草甸是优良的夏季牧场。下图分别
示意6—7月伊犁河谷南坡土壤有机质的分布变化和植被带的垂直分布。
地面植被残落物和根系; 作物的根茎,还田的秸秆; 土壤微生物; 动物的遗体及分泌物、排泄物等。
(2021秋·河南平顶山·高一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新疆伊犁 河谷位于我国天山山脉西部,北、东、南三面环山,素有新疆的“湿岛”之称,享有“塞 外江南”的美誉。由于地形海拔的差异,水热分布不均,区内植被带呈垂直分布。伊犁 河谷畜牧业发达,四季游牧,山麓地带的荒漠草原和草原作为冬季牧场,山腰的草甸草原 是良好的春秋牧场和割草场,海拔2700m以上的高寒草甸是优良的夏季牧场。下图分别 示(2意)分6析—低7月海伊拔犁地河区谷土南壤坡有土机壤质有含机量质低的的分原布因变。化(和6植分被)带的垂直分布。
有机层
有机层一般土壤表层的 植物残体堆积层,以分 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 主。主要组成为枯枝落 叶层和部分分解的有机 碎屑层。
土壤剖面的土层垂直序列
土壤剖面
淋溶层
由于淋溶作用使得 物质迁移和损失的 土层,有机质含量 低,色泽较淡。
土壤剖面的土层垂直序列
淀积层
常与淋溶层相伴存在, 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 此沉淀、积累、质地黏 重、紧实、呈棕色或红 棕色。
沃土壤。20世纪50年代以来,黑土区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黑土厚
度变薄,肥力下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4~5题。
4.东北平原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B )
A.全球气候变暖,微生物分解活跃B.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建设人工水渠
C.人类过度垦殖,流水冲刷严重 D.城镇化进程加快,耕地大量被侵占
分析深耕对农田土地的有利影响。(10分)
深耕破坏虫卵的生存环境,减少病虫影响,从而 减少农药使用,减轻土壤污染;草籽被翻到深层 土壤中难以破土生长,减少杂草,从而减少化学 除草剂的使用,减轻土壤污染;秸秆被翻到深层 土壤中加速分解,增加土壤肥力,防止土地退化; 疏松土层,增加土壤通气性,防止土地硬化,增强农作物呼吸作用,促进作物生长; 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耕地质量,增加作物产量。
28.与青壤相比,白壤的显著特点是( B)
A.枯枝落叶层厚 B.腐殖质层薄
C.淋溶层显著 D.土壤厚度大
29.黄色为中华文化中的高贵颜色,这与中华文明源地是
黄色土壤相关,与黑色和红色土壤相比,黄色土壤最显著的优势是(C)
A.有机质含量高 B.水分条件好
C.透水透气性好 D.土壤紧实度高
【2020年广东高考】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 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 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一、成土母质
➢ 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 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原地发 生的破坏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 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结构疏 松的风化物。这些风化物逐步发育成 土壤,故称风化物为成土母质。
气候
成土母质
土壤
生物
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在气候与生物的长期作用下,成土母质逐渐转变 成可生长植物的土壤。成土母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土壤剖面
➢ 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 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 展布的土层所构成。
➢ 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 壤发育程度高。
➢ 自然土壤中,森林土壤剖面构造最为 复杂。
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的土层垂直序列
有机层 腐殖质层 淋溶层 淀积层
母质层
母岩层
土壤剖面
腐殖质层
土壤腐殖质累积 而形成的暗色土 层,呈灰黑色或 黑色。
砂土
发育在颗粒较粗母 质上的土壤,质地 较粗,含沙粒较多。
壤土
发育在颗粒较细母 质上的土壤,质地 较细,含粉粒较多。
黏土
发育在颗粒较细母 质上的土壤,质地 较细,含黏粒较多。
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
成土母质
气候
生物
地形
时间
土壤是在地球表面各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主要包 括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人类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也起着重 要作用。
(1)下列关于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
B.矿物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
C.水分和空气不影响土壤的热量状况
D.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有机质的成分和养分

(2)从土壤质地看,下列属于农业生产的理想土壤的是( B )
A.沙土
B.壤土
C.黏土 D.沙土和壤土
(2022·沈阳实验中学月考) 分布于我国东北平原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多,保肥、保水性强,是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肥
草原土壤剖面: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在草甸草原植被下发育,具有 深厚而肥沃黑土层的土壤。黑 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丰富, 土壤肥力高。表层疏松,通气 透水;底土黏重,保水保肥。
主要分布在温带和热带 的大陆内部,我国主要 分布在小兴安岭和长白 山以西、长城以北、贺 兰山以东广大地区。
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草原 植被下发育的暗黑色土壤。 剖面上部具有深厚的腐殖 质层,自然肥力较高,结 构良好。
➢ 通常情况下,温度每增加10℃,化学反应速率平均增加1-2倍。 ➢ 温度从0℃增加到50℃,化合物的分解速率约增加7倍。 ➢ 整体热带地区土壤肥力较低,温带地区土壤肥力较高。
降水对土壤的影响
主要通过降水的淋溶、侵蚀作用影响 ➢ 降水多地区,淋溶作用、侵蚀作用强,土壤肥力较低。
➢ 降水适中地区,淋溶作用、侵蚀作用适中,土壤肥力较高。
1.磷高累积区是 (A )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 )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2020·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二.气候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气温对土壤的影响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也就是化合物的分解速率和微生物活动。
温度高
温度高分解速率快, 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少, 土壤肥力较低;
温度低
温度低分解速率慢, 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多, 土壤肥力较高。
气温对土壤的影响 气温对土壤的影响
土壤的形成
02成土因素
01概 念
03土壤剖面
1.概念
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 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作用
土壤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并协调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等营养条件, 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3.组成
土壤空隙中存在的各种空气混合物
空气 20%-30%
土壤的物质基础,构成土壤的“骨骼”
矿物质 45%
20.下列成土因素,比较活跃的是( B )
A.气候和地形 B.气候和生物
C.母质和生物 D.地形和母质
B
21.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 )
A.自然植被茂密
B.有机质积累多
C.生物残体分解快 D.矿物养分流失快
[2022秋·海南海口·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人们常说黑土地上是“捏把 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黑土地被称为我国耕地中 的大熊猫,形成的时间漫长,一旦被破坏很难恢复。2021年 国务院一号文件提出了黑土地保护性开发的问题,我国土地 养护中最有效的措施是秸秆还田,或者增施有机肥。下图示 意东北地区某冲沟景观。
②在平坦的地方,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 速率较慢,成土母质能在较稳定的气候、 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五、时间
时间作为一个重要的成土因 素,反映的是土壤形成发育 的历史动态过程。在适宜的 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时间越 长,土壤就越成熟。
六、人类活动
积极的影响如培育出一
01
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
壤,以水稻土为代表。
02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导 致土壤退化,如肥力下 降、水土流失、盐渍化、 荒漠化、土壤污染等。
小结:成土母质
成土母质:土壤的初始状态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
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 生物: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地形:影响组成成分、理化性质和厚度等 时间:影响土壤的发育程度 人类活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土壤
(2021春·全国·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深耕是把田地深层 的土壤翻上来,浅层的土壤覆下去,一般深度在20~30厘米,甚至更深。连续耕种几年 的农田土壤会出现一些“生病”现象,如病虫害加重、土地硬化等,严重影响农作物产 量,因此我国农村某些地区每隔几年就进行一次深耕。如图是农田深耕景观图。
(1)分析东北地区黑土地被称为土壤中的大熊猫的原因。(4分)(2)结合材
面积小,形成时间漫长,破坏后很难恢复; 腐殖质厚,养分多,土壤肥沃盛产优质农产品, 具有发展高效农业、绿色农业的有利自然土壤条件。
料,推测东北黑土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原因。(6分)
黑土流失、肥力下降。原因∶夏季降水多,沟壑及坡地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植被破坏严重,保水能力下降;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影响土壤结构; 过度开垦,破坏土壤结构,削弱其厚度。
5.保护与恢复黑土肥力的有效措施是( D )
A.实现秸秆还田,免耕、少耕和休耕B.发展畜牧业,压缩耕作业规模
C.大力植树造林
D.完善水利设施
(2021秋·河南平顶山·高一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新疆伊犁 河谷位于我国天山山脉西部,北、东、南三面环山,素有新疆的“湿岛”之称,享有“塞 外江南”的美誉。由于地形海拔的差异,水热分布不均,区内植被带呈垂直分布。伊犁 河谷畜牧业发达,四季游牧,山麓地带的荒漠草原和草原作为冬季牧场,山腰的草甸草原
黄土高原的黄土 江南丘陵的红壤
四川盆地紫色土 东北黑土
本课小结
有机质层 腐殖质层
淋溶层 淀积层 母质层 母岩层
土壤剖面
土壤
土壤概念及组成 土壤成土因素
成土母质 气候 生物 地形 时间 人类活动
基础过关
土壤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理想的土壤不仅通气、 透水性良好,而且蓄水、保肥性强。读理想土壤组成物质百分比图,完成下列小题。
动物除以排泄物、分泌物和残体的 形式为土壤提供有机质,还有动物 如蚯蚓、白蚁等,通过对土体的搅 动,改变土壤结构和孔隙度。微生 物主要通过对有机残体的分解、转 化以及腐殖质的合成,来促进成土 过程。
四、地形
在山区,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的组成 成分和物理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
①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的迁 移速率较快,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土壤剖面
母岩层
坚硬的岩石
母质层
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土壤剖面的土层垂直序列
森林土壤剖面: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棕壤发育在温带落叶阔叶 主要分布于东部广 林下,剖面具有鲜棕色的 大地区,西部山地 淀积层,土层较厚,质地 一定高度也有分布。 黏重,表层有机质含量高, 自然肥力较高。
红壤发育在亚热带常绿阔 叶林下,剖面呈均匀的土 红色,有机质分解快、流 水多,腐殖质少,质地较 黏重,肥力较低。
风对土壤的影响
主要通过风蚀、蒸发影响
三、生物

决定
有机质

土壤的有机质
生物
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土壤肥力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有机质
土壤的有机质
生物对岩石进行化学、生物风化,促进土壤形成
植物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 有机养分归还地表,植被类型直接 影响土壤形成方向。
降水较少,植被较稀疏,地表植被覆盖较少;
气温较高,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速度快,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低;
牧民的冬季牧场,牛羊啃食地上草本植物,导致地表土壤有机质损失严重。
进阶提升
【湖南高考】 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我 国古代用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描述五个方位的土壤(如下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水分 20%-30%
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和肥力因素
有机质 5%
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的体积组成
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
成土母质
气候
生物
地形
时间
土壤是在地球表面各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成 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人类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