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学情评估卷-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学情评估卷-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
范围:第1-4单元时间:90分钟满星:100★
班级:姓名:成绩: .
一、看拼音,写词语。
(8★)
húdiéqiān zì shuǐ piáo xiōnɡ tánɡ
()()()()
jǐn bēnɡ cí xiánɡ tè s hū nà hǎn
()()()()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16★)
1.下列词语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阔绰.绰.号绰.起影影绰.绰
B.提供.供.给供.电供.不应求
C.湖泊.停泊.漂泊.水泊.梁山
D.吓.唬恐吓.威吓.杀鸡吓.猴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相印成趣乐此不疲
B.碧波万顷风光旖旎
C.神计妙算心怀妒嫉
D.抓耳挠腮暝目蹲身
3.下面是古人较早创造的“酌”字。
根据古字“酌”的字形特点,联系“酌”的本义,可以分析出这个字的右边表示()
“酌”的本义为舀取,又指斟酒、饮酒,引申为酒的代称。
后还引申为度量、考虑之义。
A.酒杯
B.酒坛
C.木棍
D.舀酒的工具——勺子
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人而无信.(信用)拖男挈.女(带,领)
B.能.书善画(擅长)拱伏.无违(弯下)
C.请勿自误.(耽误)喜不自胜.(赢,胜利)
D.平生
..气力(一生)乐不可支.(受得住)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朱彦夫身上那种不言放弃的顽强意志让人肃然起敬
....。
B.护士阿姨扎针的手法真熟练,一针见血
....。
C.听了才才的解释,元元才恍然大悟
....。
D.汤加火山的爆发迫使当地人们不得不离乡背井
....。
6.下列诗句中,描绘的意境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C.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7.“状状性格豪爽,一向快言快语,______________。
”填入句子中的歇后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B.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C.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D.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8.下列选项中最能传神地表现人物性格的一项是()
从前,有个财主非常吝啬,从来不请别人吃饭。
有一天,他的仆人提着一篮子碗去河边洗。
有人问:“莫非你家主人今天要请客?”仆人答道:“他请客?等下辈子吧!”此话正好被财主听到了,他对着仆人说:“____________”
A.你怎么知道我不会请客?
B.我偏要请一次!
C.下辈子我也不会请。
D.谁让你替我许下请客的日子的?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1★)
1.病人平静地回答:”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改为转述句)(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照样子,写句子)(3★)
运动会上,同学们跑得真快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下列情景中选择一种写句子,注意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3★)
①焦急地等人②与朋友久别重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
(3★)
听到军需处长牺牲的消息,使军长非常悲痛。
他愣住了,怔怔地伫立了大概足有一分钟。
雪花轰隆隆地落在他的眼睑上,融化成了闪烁的泪珠……
四、根据所学的知识填空。
(9★)
1.童年在每个人眼里都是不一样的。
童年是范成大笔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天真;是杨万里眼中“__________________,彩丝穿取当银钲”的可爱;是雷震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的悠闲。
2.中国古诗文化博大精深,令人回味无穷。
王维的“________________,夜静春山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中春夜图;陆游的“三万里河东入海,__________________”为我们展示了北方壮丽的山河;王昌龄笔下的将士“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的英勇气概和豪壮誓言令我们难以忘怀;杜甫忽闻捷报,“__________________,便下襄阳向洛阳”,返乡的迫切之情令人动容。
五、语言综合实践。
(4★)
1.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以上图片折射出的是源自中
国的民俗文化——福文化。
想要进一步了解“福文化”,我们可以搜集与之有关的资料,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并开展简单的研究。
(2★)
2.下列搜集“福文化”资料的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A. 在学校阅览室、图书馆或书店等地方查阅书籍。
查找的时候,我们可
以按照书的类别找。
B. 在网上查找资料。
查找的时候,我们要输入恰当的关键词。
C. 我们可以自己编写一些有关“福”的故事。
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6★)
【材料一】
【材料二】在中国独特的月文化感召下,望月思乡,似乎变成了中国人的一种习惯。
每到中秋月圆之夜,总会有游子伫立月下,凝望明月。
游子的背影是安静的,但游子心中的情感激流却在汹涌,澎湃着来自故乡的声音。
就如李白所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纵使是豪情万千吟出“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的他,在圆月下也逃不过那泛起的一抹乡情;就像张九龄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无论身在何方,故乡的形象都在月下愈发清晰;就像王建说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举头望月,便是秋思落地之时……
1.下列表述符合材料内容的一项是()(2★)
A.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月”字是一个会意字。
B. 望月思乡,似乎是身处异地的中国人的一种习惯。
2.材料二中引用了三位诗人关于望月思乡的诗句,请你写一写对其中两句
诗的理解。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4★)
空城计(节选)
①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
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yì)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
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②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
孔明传令,教“将旌(jīnɡ)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孔明乃披鹤氅(chǎnɡ),戴纶(ɡuān)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③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
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
A.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zhǔ)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
④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汝辈岂知?宜速退。
”
⑤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B.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
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
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
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
⑥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
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
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C.言讫(qì),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
(有删改)1.联系上下文,猜测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
(1)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丞相之机,神鬼莫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多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你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仔细揣摩人物的心理,分析这几次“笑”的不同之处。
(6★)
(1)A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摆“空城计”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A.诸葛亮知己知彼,思虑周详。
B.司马懿生性多疑,用兵谨慎。
C.蜀汉的增援军队马上就到。
D.诸葛亮临危不乱,沉着应对。
4.短文第①②段描写人物时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
(30★)
题目:我得到了________________
要求: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如“表扬”“教育”“关心”“教训”等,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
通过一件事来表达一个中心,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
不少于400字。
500字
一、蝴蝶签字水瓢胸膛紧绷慈祥特殊呐喊
二、1.B 2.B 3.D 4.C 5.B 6.C 7.B 8.D
三、1.病人平静地回答,他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2.示例:快得像离弦的箭,快得像奔驰的马,快得像脚下生了风似的,一溜
烟就到达了终点。
3.示例:一波又一波的人从出口涌出来,我踮起脚,伸长脖子张望着,却
始终没有看到奶奶的身影。
她去哪儿了?为什么不守时?哪怕用手机联系一下也好啊!我狠狠地一跺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4.
四、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稚子金盆脱晓冰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2.人闲桂花落五千仞岳上摩天不破楼兰终不还即从巴峡穿巫峡
五、1. 示例:“福”字的来源、与“福”有关的故事
2. C
六、1. B
2. 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意思是:抬起头望着空中的一轮
明月,低头思念远方的家乡。
这两句诗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一往情深。
七、1.(1)全部都变了脸色。
形容众官都惊恐万分。
(2)形容诸葛亮的计谋极其奇妙,谁也推测不出,难以捉摸。
2.(1)诸葛亮故作坦然轻松,以诱司马懿中计,这次的“笑”是故作轻松的笑。
(2)诸葛亮见魏军远去,如释重负,这次的“笑”是轻松的笑。
(3)诸葛亮此时的“笑”既是计谋奏效之后的开怀大笑,又是对司马懿草率退兵的嘲笑。
3.C
八、习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