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刻苦勤奋。
返回
快乐课堂:
在学习中游戏 在游戏中学习
上节回宵节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冬至 腊八
说一说: 甘谷的端午有什么特色
端午风俗 1.第一段的中心句是哪句?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
读文本 ——
2.这些习俗的介绍采用了什么样的结构方式?
2.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例: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 白嘴吃也可以。
---------脱口而出
直率朴素
3.“有淡淡的幽默”例: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 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 我实在瞧不上。
请找出几个有口语色彩的句子
1. 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2.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 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3.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 鸭蛋呢! 4. 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 的秀气。
请再找出几个有文言色彩的句子
1.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 2. 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 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3. 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 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读文本 ——
系百索子 做香角子 贴五毒 贴符 喝雄黄酒
端午风俗
放黄烟子 吃十二红
这和其它地 方一样的
不一样的较 为独特的
那些风俗是略写,那 些是详写?
1、系百索子
2.做香角子
3.
贴 五 毒 , 贴 符
4、喝雄黄酒,画“王”字
读文本 —— 思考:
家乡的鸭蛋
1,“我的家乡是水乡”这句在文 章中有什么好处?
“曾经沧海难为水” 看过沧海之后,别的水就 是什么意思? 都看不上了。
唐代诗人元缜作《无题》一诗悼亡妻: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此句“文(言)白(话)夹杂” ,增添了“淡淡 的幽默”。
有淡淡的幽默
例: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 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 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 蛋!”
门槛 kǎn 避邪 xié 腌蛋 yān 车胤 yì n
城隍庙 huáng 门楣 méi 苋菜 xiàn 籍贯 jí
鸭蛋络子 lào 囊萤映雪 náng 咂摸 zā·mo
重要字词
莫名其妙: 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 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肃然起敬: 肃然,恭敬的样子; 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 与有荣焉: 因而也感到荣幸。 囊萤映雪: 本意是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 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后形容读
端午风情
香包除外形活泼多样之外,也有趋
吉避凶的含意。 这一天,家家户户 门口都挂艾草或蒲草,小孩子身上挂 着「艾虎」的香囊,男人喝雄黄酒, 传说有避邪、求吉祥的作用。 端午节包粽子洋溢 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汪曾祺(1920~1997),江 苏高邮人,作家。
代表作有《受戒》、《大淖 记事》等小说,《蒲桥集》、 《塔上随笔》等散文集。
他讲究语言艺术,行文如同随意聊天,于 自然平淡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 妙处。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 里的人和事,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人生
意趣。
汪曾祺的散文朴实平淡、语言幽默、通 俗易懂、京味儿浓厚,而且很具趣味性, 虽然写的大多是小事,但小事儿在他的 笔下亦不平凡,生动活泼,十分有趣, 仿佛被注入生命一般。在他的笔下,很 难看见漂亮的词藻渲染着他的文章,但 是,即使没有虚浮华丽的词藻,他的散 文却依然能引人入胜,给人一种如痴如 醉的感觉。
拓展: “曾经沧海难为水”白话 文中夹杂古诗词,有什 么好处?
拓展: 走近袁枚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 了。”“。吱”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不能。这里“吱”字表现 出筷子一扎下去的动感,以及 吃吃鸭蛋时的快感。
读文本 ——
端午的鸭蛋
1.端午鸭蛋一节中写了哪些生活小事?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读汪曾祺的小说,似需经历四个阶段: 乍读总感平淡简俗,形容枯槁; 再看又觉不平不奇、不淡不浓、不 简不雅,适得其中; 熟视方知亦平亦奇、亦淡亦浓、亦 简亦繁、亦俗亦雅,浑然天成; 继之悟出平处出奇,淡里生辉、简 外衬繁、俗中透雅,至味无穷--越咀嚼越 感清香满口,越把玩越觉奇趣无限。其 结论必然是:汪曾祺的小说既纯也醇, 既练也炼。它像深山古潭,表里如一, 通体透明,厚重静穆,自然和谐。 那么,汪曾祺的小说何以达到如此的
2,家乡的鸭蛋有什么特点?
问起籍贯 会肃然起敬
家 乡 鸭 蛋
名声久远
上海店里 会特别标明
双黄鸭蛋 会成批输出 引袁枚文作证 以北京鸭蛋相比
质细而油多
我对家乡鸭蛋的情感: 曾经沧海难为水.
充满了自豪与热爱之情。
4,作者在文中说“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 蛋,是不大高兴的”是为什么?这句话表达 作者什么感情? 有些嗔怒,也有淡淡的幽默。异乡人只 赞鸭蛋,会给人一种高邮只有鸭蛋,别无他 物之感,所以不满。
语言特点: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 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
1.平淡而有味, 2.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3.有淡淡的幽默。
1.平淡而有味
例如:“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 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 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 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 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 气。” ——— 亲切自然又别有风味
挂“鸭蛋络子”; 鸭蛋壳装萤火虫; 囊萤映雪故事。
对儿时生活的怀想 对故乡的热爱
2. ◆谁知道“囊萤映雪”的典故。 ◆表达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囊萤映雪的故事是孩子们装萤火虫于 蛋壳之中自然想到的, 表达对美好童年生活的无限眷恋,增 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结构图
系百索子.做香角子
端午的风俗
贴五毒.帖符.喝雄黄酒 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认识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
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 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 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
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备牲醴。
返回
题目解说:
“端午”即端午节,农历的五月初 五,这天中国人为祭奠屈原要吃 粽子煮鸡蛋或鸭蛋。本文记叙的 自己家乡特有的一种鸭蛋,反映 的是家乡特有风俗。
——大词小用
增添幽默
端 午 的 鸭 蛋
名声:名声久远
家乡的鸭蛋
特色:质细而油多
挂“鸭蛋络子”;
端午的鸭蛋
鸭蛋壳装萤火虫;
囊萤映雪故事。
本文通过描写家乡端午的风俗,写家 乡的鸭蛋,写端午的鸭蛋,表达的就是 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童年生活的热爱 (怀念)。
《端午的鸭蛋》告诉我们:日常生 活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生活中 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 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 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 真实的体验到生活的滋味!
资料
故乡的端午
清晨推窗,扑面而来一股青青的草叶馨香,空气中流淌着淡淡的艾草味,还 有粽子的香味儿!又是一年端午节。 家乡有一种传说,端午这天,用黎明前采下带着露珠的车前草加水炖鸡蛋, 吃完鸡蛋,再喝尽汤,肠胃不容易生病。 端午这一天,还要到山中采山艾,据说能避邪祛病。插一把在门边、窗缝, 先把蚊子、苍蝇熏个晕头转向,怎么传播疾病?姥姥总在这天缝一个艳艳的荷包 给我,那种像小耳朵一样的小布袋,里面装了山艾和朱砂。挂在脖子上,能保佑 孩子平安健康。还要用山艾煎汤擦身,说这样就不怕蚊虫叮咬,不生疖子疮包。 在端午,最费心思的还是粽子。妈妈总是在端午的前一天就开始动手:先要把买 来的芦苇叶和我们到山里采来的菠萝叶,用温水泡在大盆里,再把糯米和香米洗 净淘好,要泡上一天才行。到下午吃过晚饭,就开始包粽子了。先把馅心摆好, 然后用各色的线缠绕。苇叶粽子有三个角、四个角、八个角的,菠萝叶都包成两 个抱在一起的长方形。满满一大锅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粽子排排好,然后上面 压一层笼屉,笼屉里放满鸡蛋,水要漫过鸡蛋,再盖好锅盖,放到文火上煮。要 这样慢慢慢慢地煮一夜,中间妈妈总还起来添一次水。 早晨从林中回来,一进家门,先深深地吸一口气,啊,香味都窜出来了!我 们围在锅边,看妈妈打开锅盖。一下子,屋里满是苇叶和菠萝叶的香味,白白的、 浓浓的。吃一个粽子,喝一口妈妈炖好的车前草鸡蛋汤,闻着撞来撞去的艾草的 香气。啊,端午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