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9、纳税问题》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9、纳税问题》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9、纳税问题》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纳税
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税收的基本概念,以及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等。

二.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简单的数学运算和问题解决有
一定的能力。

但是,纳税问题作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掌握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方法,了解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公民意识,了解纳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税收的基本概念,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的理解,实际问题解决的策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实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主
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包括PPT演示和网络资源,以直观的
方式展示纳税问题,并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纳税问题的概念,激发学生
的兴趣。

2.教学新课:讲解税收的基本概念,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
例进行讲解和演示。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解决纳税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
问题解决能力。

4.总结与拓展:总结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学生思考纳税的重要性
和必要性,并进行相关的拓展活动。

七.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税收的基本概念,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以及纳税人的权
利和义务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际操作的结果,以及学生的学习反馈来
进行。

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对税收概念的理解,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的掌握,以及对纳税问题解决的能力。

九. 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

同时,我还需要反思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提高教学效果。

知识点儿整理:
《9、纳税问题》这一章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知识点:
1.税收的基本概念:包括税收的定义、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等。

2.个人所得税:包括个人所得税的定义、计算方法、税率表等。

3.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包括纳税人的定义、纳税人的权利、纳税人的
义务等。

4.纳税问题解决策略:包括如何正确填写纳税申报表、如何按时缴纳税
款等。

5.实际问题解决:通过实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
能力。

以上知识点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
通过PPT演示、实例讲解、实际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同时,我还会设计一些练习题和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还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例如讲
解税收的历史、税收政策的变化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遇
到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本章节的各个知识点。

最后,我会通过课堂表现、
作业完成情况、练习题的正确率等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同步作业练习题:
1.税收是( )的一种形式。

2.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 )。

A. 固定税率
B. 累进税率
C. 比例税率
D. 浮动税率
3.以下哪项不是纳税人的权利?
A. 申请税收减免
B. 拒绝缴纳税款
C. 要求税务机关保密个人信息
D. 申请税收退还
4.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依法对(__)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

答案:单位和个人
2.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 = __ - 扣除项目。

答案:税前收入
3.纳税人的义务包括依法纳税、__、接受税务检查等。

答案:如实申报纳税信息
1.请简述税收的作用。

答案: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稳定,通过对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

税收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保障国家财政收入,满足国家支出的需要;
(2)调节经济运行,促进公平竞争;
(3)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4)实现社会公平,减轻贫困。

2.请简述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答案: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如下:
(1)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税前收入 - 五险一金 - 起征点(5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
(2)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找适用税率,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3)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应纳税额。

四、案例分析题
假设小明的月收入为10000元,请计算小明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1)计算应纳税所得额:10000 - 5000 = 5000元;
(2)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找适用税率,5000元属于第二档(3000元以下),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
(3)计算应纳税额:5000 × 3% = 150元。

综上所述,小明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15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