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题(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题(一)
一、选择题
1、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大起大落。
春秋战国时期遭到冷遇;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康有为把孔子装扮成改制的先师;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当今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花。
说明儒家思
想的扬弃归根结底取决于()
A. 统治者个人喜好
B. 当时的经济状况
C. 文人学者的喜好
D. 现实政治的需要
2、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
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
这
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 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 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 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 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3、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徙役”。
这句话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时
期的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这句
话体现的是一下那个学派的观点。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5、 (2013·九江一模)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
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
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
”这说明当时( )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6、“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
下列各项中符合孔子“仁”
的思想范畴的是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③和而不同④克己复礼⑤法律和校纪校规
A.①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④⑤
7、有学者在评价中国某位先哲的思想时说:“强调万物存在意义上的齐一性,而不排斥实在意义上的个别差异。
”
这一先哲思想当为( )。
A.庄子的“齐物”思想 B.老子的“无为”思想
C.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 D.墨子的“尚同”思想
8、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大害”。
以下解释正确的是ks5u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C.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9、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课堂上同学对孔子所谈的“礼”的评价有充分道
理的是
A.甲同学:孔子维护的是等级秩序贵贱有序的周礼,这是十足的保守思想
B.乙同学:孔子要求人们都按照自己的身份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利于天下和谐
C.丙同学:孔子的思想在古代等级社会孔子的思想十分适合,在现代社会就无可取之处
D.丁同学:孔子倡议遵循周礼以达和谐,目的是先进的,方法是保守的
10、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
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
”黄仁宇评价的是
A.孔子“仁”的思想B.孟子的“性善说”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陆九渊的“心学”
11、右图是一副“光盘”行动的宣传画,下列人物
会对该画大力宣传的是
A.老子 B.孔子 C.荀子 D.墨子
12、荀子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
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
这说明当时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法家学派 B.战国时期已有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结成了利益同盟
13、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
A.墨子“兼爱”思想 B.孟子“性善论”
C.老子“无为”思想 D.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
14、“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世异则事异’。
”这段
话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墨子的“兼爱”思想
C.韩非子的变法革新主张 D.庄子的“齐物”观点
15、荀况在《荀子?议兵》中写道:“凡兼人者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
,,故曰:以
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
”这反映了荀子的思想主张是( )
A.主张“以德服人” B.主张“性恶论” C.主张“施仁政于民” D.主张“性善论”
16、实验中学高三(12)班的班主任刘老师得知其班上的小辉在外面偷了东西,如果他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辉采取的态度是( )
A.认为小辉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小辉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小辉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小辉犯错并非本性不好造成的,而是因为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17、2011年4月3日,山东曲阜在孔子诞生地尼山举行春季祭孔大典,并按照明代习俗举行冠笄和开笔仪式。
下列
与孔子有关的史实,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核心是“仁”和“礼”
B.孔子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D.孔子的著作有《诗经》《尚书》《春秋繁露》等
18、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他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它们是品行高
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
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与此相似的是
A.普罗泰格拉 B.亚里士多德 C.韩非子 D.荀子
19、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
A.儒家、法家
B.儒家、道家
C.墨家、儒家
D.法家、道家
20、《大学》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一观念的
经济和思想基础是( )
①小农经济②工官制度③儒家伦理道德④法家法治观念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1、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热播后,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讨论,老大“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憋
屈;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洒脱。
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A.孟子“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
B.墨翟“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
C.韩非“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
D.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
22、李慎之在《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提出:从来皇帝的尊号中都有“奉天承运”“继天立极”这样的字样。
明明
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
下列为“戴神圣光
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
A.老子 B.董仲舒 C.朱熹 D.李贽
23、“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
特点是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24、面对春秋晚期的社会巨变,孔子提出了“正名分”的主张,其主要意图是
A. 按照周礼把当时混乱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
B.给世间万物确定稳定的名号,以避免各家各派的争论
C.要求东周统治者承认强大的诸侯国的地位,使他们号令诸侯时名正言顺
D.统治者推行“仁政”,以博取人民的拥护,使其统治名正言顺
25、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因而其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
这是因为孔子的
思想
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秩序 C.无为而治 D.倡导“有教无类
26、“《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
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观点与材料所述主张属于同一思想家的是
A.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
27、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 )
A.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B.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28、《子不语》是清朝中叶著名文学家袁枚撰写的一部笔记小品。
“子不语”也就是孔子不愿意谈的东西。
由此判断
该书涉及的内容可能是
A.教育 B.鬼神 C.政治 D.人事
29、朱元璋认为,“札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
这表明他
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 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
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 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
30、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
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下列言
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
A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1、儒家思想能够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与它自身的不断改造和发展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 )
①孔子提出“仁”的思想②荀子主张礼法并施
③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④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2、韩非子主张建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君主)执要,四方来效”的中央集权政府。
韩非子提出这一主张的
背景是( )
A.商鞅正在进行富有成效的变法
B.许多诸侯国县制基本取代了分封制
C.秦始皇发动了兼并六国的战争
D.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33、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问,大力打击市场上的假冒伪劣行为,羊贩子吴狱氏再“不敢朝饮其羊”(早上卖羊前
先让羊多喝水以增加重量)。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孔子依靠法制维护市场秩序 B.孔子关注民生,主张诚信
C.孔子反对商业欺招 D.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
34、18世纪,中国的儒家文化在法国广泛传播,对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人权宣言》中,
第四条规定:“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
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
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
”这一规定与下列哪一儒家思想比较接近
A.民贵君轻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克己复礼
D.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35、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
的生活。
”这里反映出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共同追求是()
A.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B.创建优美的社会环境
C.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 D.追求高尚的人格修养
36、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
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C.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D.北约集团的成立
37、“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持这一观点的人物是
A.墨子 B.孟子 C.韩非子 D.黄宗羲
38、思想家在世时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孔子受到了许多诸侯的拒绝和同时代人的嘲笑
讽刺,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
累累若丧家之狗”等。
导致孔子如此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
是
A.他的宣传方式不利于新旧相替 B.他的主张不符合诸侯争霸的需要
C.他的思想主张不利于稳固统治 D.他的行为方式独立特行遭人忌恨
39、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体现了他主张
A.民贵君轻,长治久安 B.仁者爱人,社会稳定
C.为政以德,君民共乐 D.克己复礼,和谐共处
40、《君主论》作者、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利是一位极有争议的思想家,面对道德与利益、道德与政治的冲突,他
提出“为政必须会玩弄权术”的思想。
以下思想家,哪一位的思想更接近于马基雅维利的思想
A、荀子
B、墨子
C、韩非
D、董仲舒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A
4、A
5、解析:选B。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荀子的思想既有儒家的礼的成分,也有法家的法的因素。
说明了百家既争鸣又
互相吸收的现象,故选B。
管仲开创法家学派,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不是荀子,排除A。
儒法并用的思想在汉
武帝时期才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故排除C。
D不符合史实,排除。
6、A
7、D
8、C
9、D 10、B 11、D 12、B 13、C 14、C 15、A 16、A 17、C 18、B 19、B 20、B 21、D 22、B 23、 B 24、 A 25、B 26、B 27、A 28、B 29、B
30、【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与阅读的能力。
材料意思是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
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材料体现的是道家无用思想,D项属于老子思想。
A项是心学,B项是董仲舒的主张,C项是荀子的主张。
31、【答案】 D
【点拨】题干要求“儒家思想能够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而①②属于儒家思想的初创,故故排除;③④都说明了
儒家思想与时代同发展,吸收了其它学说的优点。
32、解析:韩非子的生存年代为约公元前280~233年。
由此可排除A、C、D三项,此为一种方法;此外,韩非子这
一加强中央集权的主张,是在战国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各国普遍实行郡县制的背景下提出的,适应了各国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答案:B 33、A 34、B
35、【解析】A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认为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古代罗马的西塞罗主要是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古代东西方思想
家的共同追求,答案为A。
36、B 37、B 38、 B 39、A 4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