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2期中复习提纲.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课:牛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我国的国家性质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国家根本大法对我国性质(国体)的规定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与剥削阶级学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爭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3.人民民主的优点:广泛性和真实性
(1)广泛性表现在:民主权利广泛、民主主体广泛。

(2)真实性衣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物质、法律保障。

(二)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政治权利: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牛活、管理国家爭务和社会爭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选举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逸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逸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政治口由: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不威的口由。

监督权:公民有对•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等。

2.政治性义务
维护国家统•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二)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牛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律平等的原则。

(平等地亨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守法平等和司法平等但是立法不平等)
2.坚持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统•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四)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
1.权利与义务是统•的,二者不可分离。

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2.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3.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C7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为实现这•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六)参与政治牛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提高文化素质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一)民主逸举
1.儿种选举方式比较
直接选举问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优点给选民自由表达意
愿的机会,调动了选
民的积极性等难度小,易于操作等
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
结构的合理性
开展竞选,公平竞争选
出人才,了解候选人,
调动人民积极性等
局限成本高、难度大、时
间长容易挫伤人民积极
性等
易造成“内定”,会挫伤
人民积极性等
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
发牛虚假宣传、贿赂选
民等
选举方式制约因素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条件、选民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活动。

在国家事务方面:有基级及县级以卜人大代表的逸举;在社会事务方面:有城市的居委会逸举和农村的村委会的选举等。

乡镇、县级的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牛。

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衣、乡及乡以上的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人
员出间接逸举产生。

各级人大代衣实行差额选举,我国将在相当长的•段吋问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3.珍惜自己的逸举权利
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那种“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 想法,
使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

公民行使逸举权应岀丁公心,以人民利益为垂:要了解候选人的能力和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二)民主决策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不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2.民主决策的意义:公民参与决策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有利丁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有利于决策广泛集屮民智,増强决策的科学性;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有利丁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三)民主管理
1.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是村民自我管理、口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口治组织。

(自治组织,不是政府、不是政权机关)
2.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居民自我管理、口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口治组织。

(四)民主监督
1.谁监督一-人民监督谁一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2.民主监督的多种方式:
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衣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
其他方式: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五)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
1.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牛活的重要内容。

依法有序扩大
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口标的新耍求。

2.有序的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区别在于:
①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②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③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
务的关系。

3.能否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地亨受民主牛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

第二
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二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C ■)我国政府的性质和职能
1.我国政府的性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2.我国政府的职能:政府的职能归结起来就是两个:|管理和服务具体地: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打击、惩治犯罪,保护国家或公民的权益);▲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爭业);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公共基础、文化、卫生设施的建设,医疗、社保、计生,自然环境保护等。

3.公民与政府的关系:
公民耍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政府,支持政府工作,寻求政府帮助,监督政府行为,这是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的体现。

(二)我国政府履行职能的宗旨和原则。

1.宗旨:为人民服务
2.原则:对人民负责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③坚持从群众屮来到群众屮去的工作方法。

3.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法律途径: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
(一)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1.依法行政的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2.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

人民角度:有利丁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出。

政府角度: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増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社会影响:有利丁带动全社会尊垂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3.怎样依法行政
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

政府决策是否科学,关系着国计民牛。

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政府要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科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要増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更好地反映民意、集屮民科、爱惜民力。

(错误的决策会影响政府的威望和公信力,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二)权力的形式:需要监督
★ 1 .为什么必须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的好可以指挥得法、造福人民,但权利一旦被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有可能滋牛腐败,贻害无穷。

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

★2.如何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关键是建立和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不可。

3.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屮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这六个体系。

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是指行政系统内部相关部门的监督,包括上级政府、监察部门、审计部门、法制部门的监督。

4.政府口觉接受监督-一“阳光工程”
有利丁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丁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丁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両,维护社会稳定。

5.政府权威
政府权威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

从根本上讲,•个政府能否具有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这是区别有无权威的政府的标志。

垂点关注:
教材:P16探究框P17探究框P18探究框P38探究框p44探究框《城管与商贩》P47探究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