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五单元3.15.45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艺术课时规范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5-45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艺术
一、选择题
1.(2018·安徽六校联考)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与创作风格相同的是( )
A.《百年孤独》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人间喜剧》D.《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解析】据材料“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可知题干的创作风格是浪漫主义,《百年孤独》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故A项错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属于革命现实主义,故B项错误;《人间喜剧》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故C项错误;《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属于浪漫主义,故D项正确。
【答案】D
2.(2018·河南安阳调研)雨果认为其作品《悲惨世界》是一面镜子,“镜子说出了真理,所以被人憎恨,可是这样并不能阻止镜子是有用的”。巴尔扎克也说他的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镜子。由此可见,二者的作品( )
A.创作方法有同一性B.取材来源十分广泛
C.真实反映社会现实D.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解析】雨果的《悲惨世界》属于浪漫主义巨著,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则属于现实主义作品,二者的创作方法并没有同一性,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文学作品取材的提及,这属于明显的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B项错误;浪漫主义文学不可能实现完全真实反映社会现实,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雨果认为其作品《悲惨世界》是一面镜子,‘镜子说出了真理,所以被人憎恨,可是这样并不能阻止镜子是
有用的’。巴尔扎克也说他的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镜子”可知,两人的文学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故D 项正确。
【答案】D
3.19世纪《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分别在中国和法国刊印并开始流传。这两部名著都( ) A.迎合了当时政治发展的趋势
B.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不满
C.折射了当时中法的社会百态
D.反映了工业文明影响下的诉求
【解析】《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都真实地揭露和反映了社会现实,并未迎合当时政治发展趋势,故A项错误;《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而非对“理想社会”的不满,故B项错误;《儒林外史》真切描绘了知识分子、官僚及乡绅的生活和心理,《人间喜剧》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恶,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故C项正确;《儒林外史》是封建农耕文明下的产物,并未反映工业文明影响下的诉求,故D项错误。
【答案】C
4.有学者指出,继20世纪某个年代相信社会主义未来的那些人而来的是这么一群人,他们唯一的避难是艺术、酒精或毒品;在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社会中,这些作家的主要题材是孤独和“老死不相往来”。这一评论( )
A.描绘了作家对浪漫主义的向往
B.揭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
C.揭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
D.反映了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否定
【解析】浪漫主义文学是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现代主义文学强调夸张怪诞,与现实脱节,表现现代人的心理创伤,与材料
“他们唯一的避难是艺术、酒精或毒品”和“孤独和‘老死不相往来’”相符,故B项正确;据材料“这些作家的主要题材是孤独和‘老死不相往来’”可知未体现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故C项错误;据材料“继20世纪某个年代相信社会主义未来的那些人而来的是这么一群人”可知并非反映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否定,故D项错误。
【答案】B
5.1934年4月,著名作家高尔基在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时说:“我们所有民族的各个种族的文学成为统一的整体出现了。”据此推理,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文学的发展特征是( ) A.社会主义垄断倾向明显
B.呈现出现代主义的风格
C.浪漫主义色彩比较突出
D.民族性和统一性相结合
【解析】苏联文学会有体现社会主义的内容,但社会主义垄断倾向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现代主义特征是反传统、反理性,具有荒诞性,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浪漫主义特点是感情充沛、想象丰富,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从“我们所有民族的各个种族的文学成为统一的整体出现了”可知,体现了苏联文学具有了统一的民族性的特征,故D项正确。
【答案】D
6.下图中的小说塑造了土改时被枪毙、在阴间为自己喊冤的一个地主,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小说正是通过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下列与其文学流派相似的是( )
A.《战争与和平》B.《百年孤独》
C.《悲惨世界》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解析】《战争与和平》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故A项错误;由题目中的信息“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通过……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可知此应为加入神话、传说等使作品获得了魔幻般效果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百年孤独》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故B项正确;《悲惨世界》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故C项错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属于苏联文学,故D项错误。
【答案】B
7.(2018·安徽十校联盟模拟)他们反对当时学院派的保守思想和表现手法,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氛围的创作方法,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使欧洲绘画出现发挥光色原理加强表现力的新方法,对绘画技法的革新有很大影响。“他们”的作品( )
A.强调对自然真实客观的刻画
B.抒发对理想世界的强烈追求
C.着重于描绘自然的瞬间景象
D.表现了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
【解析】根据“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光色变化”“发挥光色原理”可以判断“他们”的作品属于印象画派美术作品(强调光和色的作用),强调对自然真实客观的刻画是现实主义美术作品的特点,故A项错误;抒发对理想世界的强烈追求是浪漫主义美术作品的特点,故B项错误;印象画派着重于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