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组织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路径选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党组织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路径选择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先后出台了相应的文件来指导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现在各所高校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出发,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升到一个政治问题的高度来对待,几乎所有高校都成立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来指导学生的就业工作。

然而,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大学生就业任务的完成有赖于有效的、系统的途径与方法,需要一整套完善、合理的就业指导制度作保障。

为此,本文试图从高校党组织这个抓手为平台来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从当前高校党组织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来看,高校党组织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活动形式单一、质量不高,缺乏吸引力、思想性不强、时效性差,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效果。

本文通过解读国家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文件精神和党组织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应当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提出党组织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路径选择。

一、探索完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就业的双赢机制
1.建章立制,实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机结合
高校党委及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学校党组织与就业中心、学生处等部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共同制定推进学生就业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的实施办法,积极推动全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工作的结合和开展。

以学生管理部门的日常教育为阵地,以基层党支部为抓手,根据学生特点,成立专门的小组,健全党组织生活制度,充分利用电话,网络等手段对学生的就业思想进行引导。

2.依托支部建立信息网,全面推进固本强基工程
针对学生的特点,可以尝试依托班级建立信息网,成立以学生党员为核心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信息小组,实行轮班制,建立“学校—党支部—信息小组—个人”的思想政治教
育和就业信息链,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和就业环境,对学生情况进行分类,了解
每个同学的情况,为同学们提供各类辅导帮助和最新的信息。

从基层党支部和班级的层面
促进工作开展,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就业指导工作紧密集合、落实做细。

3.创新工作内容,完善工作制度
从新生入学教育到毕业生文明离校,抓住学生教育培养的各个环节,通过组织积极分子培训、党支部委员培训、党员教育培训等一系列的培训,教育积极分子和党员,强化党员意识,增强组织观念,把就业思想和理念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当中。

规范基层党组织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党组织在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的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规范管理。

结合教育管理的实际,进一步规范组织生活,坚持和完善党的组织生活、“两会一课”制度和学生党员民主评议制度。

基层党支部要仅仅围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工作内容,努力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活动,来增强学生党组织的凝聚力,以各类主题的企业参观实践活动、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就业日活动等。

教育和引导研究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业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培养他们树立良好的就业思想。

二、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榜样作用
高校基层党支部是党在高校中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学生工作中战斗力的重要基础。

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对于推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序开展,需要进一步发挥学生党支部和教工党支部这个抓手,通过民主生活会这个平台引
入就业相关的指导思想,加强对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国家提倡的支援西部计划、下基层就业、去欠发达地区就业与党的理论教育相结合,使就业的指导思想更生动形象,
更直接地为学生所认识和接受。

只有不断加强和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把
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不断推进和深入。

积极鼓励党员服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西
部和基层就业,对改善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以及就业中的区域性和结构性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要充分发挥党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让每个党员以就近原则负责就业弱势的同学和择业观不明确的同学,责任到人,及时了解就业困难学生的求职意向和就业动态,帮助提供就业信息和解决思想困惑。

利用学生党员的影响力发动更多有条件有能力的同学参与到就业工作中,群策群力,一起为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出谋划策。

三、加强党组织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指导作用
1.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咨询
高校党组织应利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素质特征结合个人的价值趋向和兴趣爱好,并考虑人才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设计职业发展目标和实施计划。

同时注重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在指导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时,要教育、引导学生根据职业需求的变化对职业生涯的影响,进行弹性规划。

学会分析、收集社会需求信息并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调整职业生涯的规划。

要坚持指导的个性化原则,职业生涯的规划指导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指导他们按照“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世所需,择己所利”的原则,进行正确的职业定向、定位,激发他们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培训的欲望,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创业能力。

2.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价值观的引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诚信意识和法制意识越来越淡薄。

在就业过程中,部分毕业生的个人简历存在虚假内容、随意毁约等现象很普遍;还有部分毕业生反复跳槽,给用人单位无形中增加了培养人才的成本,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的工作秩序,这些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

为此高校党组织在进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同时要重视与德育相结合的党员教育途径,在党员教育过程中积极融入道德观念教育,融入职业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

四、加强高校党组织与企业等社会党组织的沟通联系
高校党组织与社会党组织的联系沟通是一个系统工程,实质上是高校与社会在精神、文化、物质、资源等各个方面的一种互动。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党建工作的同时,要强化毕业
生就业指导工作,服务于学生成才就业。

各高校党组织需要从高校本身的优势资源出发,
大胆实践、不断探索、创新优化高校党组织与社会的沟通机制,使高校党建在促进就业方
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1.构建组织结构体系
成立校级的“与社会组织沟通领导小组”,高校党组织在原有的三级“金字塔”层级体系(“学
校党委”、“院系党总支”、“基层党支部”)基础上,通过依托社区、行业协会、人才服务机构、行业党委、毕业生就业部门、同级党委交流等载体,建立党建、青年活动、就业指导、党员宣传站等形式不同的横向联络组织,实现高校和社会在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共享和整合。

2.完善信息沟通渠道
第一,高校党组织要依托相应机构建立起有形的信息平台,确保信息沟通体系和回馈的畅通。

第二,切实了解社会需求,了解社会对高校所做工作的评价。

高校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党支部反馈、群众座谈等方式了解社会的真实需求。

开展好教师党员的党内生活,让教师
党员更多地了解社会,让研究课题更加与中心工作结合,与企业、社会、社区结合,将智
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第三,要充分发挥党员的沟通纽带作用。

毕业生党员是学生中的优
秀分子,具有表率作用,同时也是联系师生的桥梁纽带,扮演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
角色,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的优势和作用,能对就业工作带来非常好的效果。

比如邀请这
些学生党员给在校生党员讲座,通过这种“朋辈辅导”和榜样带动,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就
业氛围,而学生中一些建议和思想,也能及时反映到就业工作人员中,以使其能更加完善就业和服务工作,最终达到就业的全员化效应。

第四,高校的学校的党建人员与就业人员
加强互相沟通合作。

许多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人员和就业工作人员是两支不同的工作队伍,平时工作上的交接点也比较少,运用座谈、共同组织学生活动、论文交流等形式,促进党
建和就业工作人员的相互沟通和合作,从而对党建和就业都有更多更深的认识,便于共同
找到合适的方法来提升自己工作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3.实行项目化管理的运作机制
高校党组织加强与社会上党组织沟通联系可以采用项目制的方式,比如高校党组织可以通过课题招标、学生实践、继续教育、在职培训等项目,与社会党组织进行沟通。

4.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并及时传达社会需求信息
要注意宣传好党委、政府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充分发挥导师、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作用,及时掌握毕业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走出就业中的思想误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要调整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开辟多种就业渠道;要鼓励和帮助毕业生自主创业,通过各种讲座、培训班,传授自主创业的知识和技能。

要引导学生认清当前和未来的就业形势,转变就业和择业观念,保持平和积极的心态,勇于创业,乐于到基层、到国家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和岗位去;要围绕市场的需求开展教学改革,不断调整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高校党组织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可建立毕业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信息库。

这个信息库除
包括毕业生思想动态、历年表现、考察情况、特长特点外,还应包括就业意向、就业现状。

这样,无论是对于用人单位需要学校推荐,还是学校收集到相关信息,主动向不同单位推荐合适人选,都是非常有效和方便的,能使毕业生拥有最佳的机会,得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

况且,通过信息库,能方便统计毕业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就业率、就业层次等方面的情况和数据,为高校今后的就业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5.建立完善考核监督机制
一方面高校党委要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把师生、社
会群众、机构组织对党组织的满意度纳入到考核体系中,增强基层党支部与社会的联系,让其认识到党建在促进学生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重视高校党建促进学生就业的重大作用,将高校党建促进就业纳入高校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